-
1 # 魚兒9324
-
2 # 賈453
吃飯最能體現小時候的味道,因為每個人從小到大吃飯的動做和表情都不會變,社會上什麼都在變,變的實在、現實、沒有人情味;這是一種民風,打個比方,現在過年走親戚小孩一看見你就要壓歲錢,給多了吧心疼,給少了吧沒面子。七幾年和八幾年的時候誰給壓歲錢,因為大家都沒錢!
-
3 # 左文右武320
體現出年味來有,大掃除,買點年貨,貼春聯,祭祖先,放鞭炮,吃團圓飯,村中搞娛樂節目,砸鼓,踩高蹺,扭秧歌等,大年初一拜年,初二走親戚,正月十六趕會,這都提現出年味。
-
4 # Jennifer69253437
放寒假;大掃除;買新衣服;做年貨(炒花生,做凍米糖、花生糖、芝麻糖等);磨糯米粉做湯圓;貼春聯;放煙花;走親戚拜年;看龍燈;唱戲。
-
5 # 微型挖掘機大全
做為農村孩子,穿新衣服,放鞭炮,吃好飯,晚上大家聚在一起烤火,壓歲錢,是我們過年最有意思的,現在怎麼也找不到以前的感覺了,同感的頂起
-
6 # 垃塌看世界
我是個八零後,在農村長大,我們小時候的年味特濃,且舉例幾個:
一是鞭炮,過年圖個熱鬧,放鞭炮總少不了,小時候最喜歡的就是放鞭炮了,有了鞭炮才是過年嗎!哎,歲月不饒人啊,如今城市裡放炮很多時候被禁了,或者要在指定的地方。
二是穿新衣服,那時候每到過年,母親總會給自己置辦新衣服,大年初一必須要穿上新衣服,一切都要新的,喜氣洋洋,迎接新的一年。
三是串親戚,初二開始隨母親到舅舅家裡拜年,舅舅家總是擺了滿滿的一桌酒席招待我們幾個表兄弟,好不熱鬧!
四是壓歲錢,小時候過年除了玩鞭炮外,最開心的是收到父母,祖父母,舅舅舅媽,伯父伯母,叔叔嬸子等長輩的壓歲錢了,那時候總把壓歲錢攢起來,捨不得花,交給了媽媽,後來被媽媽吞了,哈哈
五是花燈和舞龍,特別是到正月十五元宵節的時候,村裡還舉辦花燈巡遊,別提多熱鬧了。
六是貼門聯,春聯的貼法很有講究,不同的宗教信仰有不同的春聯樣式,而且如果這一年家裡有親人亡故春聯又有另一種樣式,絕不能買錯或貼錯了,很忌諱!
七是年夜飯,大年三十家人聚在一起,母親燒好熱氣騰騰的飯菜,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好幸福,雖然那時候物質沒有現在的豐富,但是一大家子吃得很熱鬧!
八是看戲,正月裡村裡總是請甌劇或越劇團請來搭臺唱戲,豐富村民的娛樂生活,祝福新的一年風調雨順!
-
7 # 夫子奇葩說
小時候過年,那真得是年味濃濃啊,今年年還沒過完,就開始就盼著來年過年了。
過年的風俗有的地方可能會有所差別,但都大同小異。
1.年三十貼對聯,小時候都是我父親自己寫,偶爾會讓我寫一兩個簡單的對聯,過年貼著自己寫的對聯,簡直快樂的不行。
2.守歲,守歲又稱為照虛耗、熬年,是中國民間在除夕的習俗。在除夕夜一家人團聚,熬夜迎接農曆新年的到來,團圓飯真的很豐盛,想想都咽口水。
3.放炮仗,小時候最喜歡放炮仗,點根香放在手裡,點完鞭炮,捂著耳朵就往回跑,真的很快樂。
4.拜大年咯,大年初一,我都會提前背好吉利的話,跟長輩,親戚,朋友,鄉里鄉親拜大年!你當初都背過哪些吉利話呢?
5,當然是收壓歲錢啦,收到壓歲錢心裡簡直美滋滋,然而媽媽來一句,壓歲錢我來幫你保管,最後全都交了學費,難受。
回覆列表
和哥哥給牆上糊紙,讓牆更白。媽媽做的小米榨,湯圓芯子,炒辣子雞,印象最深的是排骨燉蘿蔔要拿鐵皮桶裝,因為過年的時候很多親戚來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