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素寫一場

    回答:

    簡單聊聊國內券商的情況,至於國外的投行,希望後面有真正做這行的來解答。好好的問題,大多數回覆來自於cfa培訓機構,還是希望你們多在考場外發發鉛筆橡皮,就不要在網路上當搬運工了。

    國內券商的投行部,所設的崗位主要包括四種:承攬承做崗位、發行崗位、質控崗位和銷售交易崗位。如果是大券商的話,會在一級投行部門之下,根據不同崗位分設單獨的二級部門,比如發行崗位,會單獨成立二級部門,稱為資本市場部等;如果是小券商或者團隊制的投行部門,往往會在大團隊裡,僅僅設定相應的崗位,甚至因團隊人員不足,會出現一人身兼承做發行等多崗位的情況。

    因對本職工作的情況最為了解,所以下面就主要以投行中的債券業務為例,為大傢俱體介紹下各個崗位的職責。

    承攬承做崗位

    在國內券商的投行部裡,該崗位為核心崗位,也是一個投行部門成立的基礎。

    投行業務,從廣義上來講,不僅僅包括IPO、併購等股權融資業務,也包括債權融資,比如公司債、企業債等承銷業務,有的券商把新三板業務也歸為大投行的範疇內。

    目前市場上,有些小券商,雖然也設立了投行部,但因缺乏專業人才,或為了在短期內衝業績,整個部門全是做債券業務和新三板業務的團隊。

    這種情況,在市場上並不少見,所以在這裡也提醒各位,對於國內中小券商的投行部門,針對其業務的開展情況,來之前一定要做好盡調。

    簡單來說,該崗位的主要工作是協調審計、評級、律師等中介機構,一起幫發行人(客戶)把自身的情況,按照監管機構的要求,整理成規範材料進行申報,以拿到監管機構的批文為目標。

    其中,級別基本上是參考國外同行的設定,按照MD職級進行劃分。但各家在細微處都會有些不同,比如部分券商,把最低的職級稱之為分析員(analyst),有的券商則稱之為專案經理,更有甚者如蓮花山下史丹利,聽說直接將崗位設定為投資銀行家,也是很迷人。

    為了不讓大家覺得迷糊,下面按照承攬和承做的不同階段來做介紹:

    承攬崗位的職級,根據個人資歷和能力的高低,一般依次可以取得:董事總經理(MD)、執行董事或執行總經理(ED)、業務董事或業務總監或董事(D)這三個職級。如果資歷和能力非常深厚的話,進入公司高管行列也不是不可能的,比如擔當分管副Quattroporte或者Quattroporte助理,在業內特別是中小券商裡,已經屢見不鮮了。

    承做崗位的職級,根據專業能力和資歷的高低,一般依次可以取得:業務董事或業務總監或董事(D)、高階經理(VP)、專案經理或者分析員(analyst)這三個職級。一般承做崗位的技術上升路線,從基礎從業人員(專案經理或者分析員),到業務熟手(高階經理或者VP),逐漸升級為現場負責人(業務總監或D),再進一步便是專案負責人(業務總監或D)。如果專案負責人的經驗豐富,可以升到ED的級別,但也基本上到達承做職級的天花板了。再繼續往上走的話,業務承攬能力或對高層領導拍馬屁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條件。

    至於有的職級,如總經理助理、助理Quattroporte等等,與上面所列的不一致,一般屬於公司出於管理而需要另外設定的稱謂,或者自己印的名片title,大部分不是正式職級。

    質控崗位

    質控崗位的朋友們,雖然出差不如承攬承做崗位的頻繁,但加班的時間一點也不少。特別是對於級別低的質控員工,活多錢少責任大,應該是比較恰當的描述。

    其工作內容主要是,稽核部門內部的專案,以判定是否可以立項或者申報。對於申報後未完結的專案,質控需要稽核專案組對監管機構反饋問題的回覆,以決定是否可以提交。另外,該崗位還需要根據監管政策的變化,來更新部門內部業務規範和稽核要求。

    質控團隊,與專案承做團隊之間,經常上演相愛相殺的戲碼。特別是在申報前的核心環節上,同一個公司的兩方人馬,常常因為所站的角度不同,廝殺的昏天暗地。

    在我看來,真正優秀的質控人員,是可以避免上述情況的產生的。雖然質控的工作,也是稽核材料,但並不會扮演監管機構的角色,或者秉著多報多錯的態度,一味的挑刺阻攔申報。而是,站在幫助專案團隊的角度,去發現存在的問題和隱患,並引導團隊完善材料,以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發行崗位

    國內券商的發行崗位,可以說是真正的,隨著資本市場的不斷成熟發展,而逐漸產生的。因此在各券商之間,該崗位的設定差異是最大的。

    大型券商,因其發行專案較多,會直接設定一個二級部門,稱為資本市場部。專案拿到批文後,後續的所有發行工作,由該部門從承攬承做崗位處接手,包括同監管機構各種發行材料的交接、對投資者路演的安排、債券發行的簿記和上市安排等等。另外,有些券商,也會把債券專案發行後,每年的受託管理和兌付提醒事宜,交由該部門負責。

    一般的中小券商,因其專案不多,發行相關的工作量很小,沒必要單獨設定該崗位。因此大多會將發行崗位的工作,分配給其他崗位的人員。比如與監管機構各種發行材料的對接、上市安排等工作,會由該專案的承做人員負責;而對投資者的路演、以及發行簿記等工作,大多由銷售交易崗位的同事接手。

    個人觀點,受限於國內資本市場的發展情況,無論是股權還是債權融資,目前在發行階段,對技術的要求都不太高。但該崗位因發行需要,常常跟監管機構對接,方方面面的瑣事較多,一旦出現錯誤,往往會造成巨大的影響,因此特別需要員工的細心、負責的工作態度。

    該崗位的職級設定,大多按照個人資歷和能力,參考MD的職級序列。在投行部門的內部,此崗位更偏向於中後臺,特別業外人士來看,相對於質控或者其他前臺崗位,重要性往往沒有那麼明顯。因此,在同等資歷的情況下,可能職級會比其他崗位稍低一些。

    銷售交易崗位

    該崗位的主要職責,針對投行領域中的債券業務,在近幾年有不小的變化,我覺得有必要在這裡,重點的說一說。

    早幾年,國內債券的一級市場,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雖有也有大小年之稱,但即使在大年,一家中上等規模的券商,全年也發不了幾支債券專案,而且幾乎全是不愁賣的企業債專案。因此,對於該崗位,銷售方面的工作不僅很少,而且絲毫沒有壓力。該崗位的工作重心,主要放在了撮合交易上。彼時,撮合業務正是發展迅猛的階段,買賣雙方之間,資訊不對稱的情況很常見,撮合起來非常容易。而對於公司來說,該業務並不佔用自身的資金,因此券商大力支援發展該業務;對於員工來說,搓成一筆,就可以增加一筆自身收入,因此整個行業的積極性都非常高。

    到了這兩年,隨著參與者之間的競爭加劇,導致撮合業務的收入逐步下降,特別是一批專業中介公司的崛起,促進了撮合業務向薄利走量方向的發展;另外,2015年下半年,公司債新政策的頒佈,大大降低了發行人的門檻,促進了債券市場的迅猛發展,各家券商的公司債業務突飛猛進,隨著業務的增長,需要銷售的專案越來越多,市場上更是出現了一些資質較差的專案,從而對各家券商的銷售任務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該崗位的工作重點,也出現了較大的變化,銷售的工作越來越重要。

    對券商銷售能力的要求,也是資本市場更加成熟的體現。目前,一個好的銷售團隊,對大多數券商的吸引力,已經不亞於一級市場的專案團隊,優秀的銷售僅靠分銷帶來的收入,就足以媲美專案團隊的承銷收入。據我瞭解,國內市場上,更是有一些優秀的銷售團隊,早已開始吸納承做人員的加入,以資金或銷售優勢來承攬一級專案,展開了對一級市場業務的兼併。

    隨著券商越來越重視銷售,該崗位在部門內部中,其地位包括職級上,這兩年都有很大的提升。以往,銷售交易崗位的負責人,可能最高只擔任到一級部門的副總,或者二級部門的負責人。這兩年的情況,優秀的銷售團隊負責人,有不少都擔任一級部門負責人的職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股市大跌意味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