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西河柳568
-
2 # 深藍色老爸—山楓心理
第一,看孩子的慾望。觀察孩子是不是對世界,他人和自己充滿了希望感。哪怕慾望強烈一點,方法笨拙一點都沒關係。
第二,看孩子的規則感是否完整。孩子從出生開始,其人格形成的一部分就是規則的形成。能分辨顏色以後,知道按照交通訊號行走。接受了幼兒園教育,學會了先來後到。到了十九歲,明確了法律的底線和道德的邊界。
第三,看孩子的心理功能發展的如何。喜歡的東西一時無法得到,知道努力後才有可能,能夠延遲滿足。達不到的事情可以降低標準來滿足,成不了第一,前十名也行,可以替代滿足。喜歡異性,知道要試探著接觸,而不是被拒絕後傷人傷己,有足夠的情感容受能力等等。
第四,看孩子是不是有心中的明星偶像。明星偶像就是他們心目中未來的自己,雖然大多數達不到那個程度,但是這個理想化的自己是青春健康的標誌。
總結,孩子十九歲,遠觀的時候要從以上三個方面觀察,如果不出大格,父母就不要多語,這樣孩子才感覺到父母的點到為止是有分量的。
-
3 # clm0005
首先,給問題糾正一下,19歲已經不是孩子了。
對於19歲的子女,一要放在對等的位置上。不要動輒就以家長高高在上的態度來指使應該怎麼的、不應該怎麼的,這一點很重要!只要你心理上認可了孩子長大成人了,行動上就不會頤指氣使。
二要坦誠交流。你可以向他(她)講述你的觀點與要求,你也應該聽聽他(她)的觀點與追求,誰更有道理就聽誰的,誰的想法可行就用誰的。
三要當好參謀。這應該是你在孩子成人以後在他(她)人生中的定位,做孩子的好朋友,對孩子未來的每一步,提出合理化的建議,爭取讓孩子接受。當然,不接受也沒關係,不可強迫,讓他們自己在生活中慢慢磨練領悟。
-
4 # 潔靈姐姐
19歲的孩子,在西方年滿18歲就可以脫離父母自己在外獨立成長。在我們中國,19歲,剛是讀大一大二的樣子,供求書教學、生活花銷還絕大部分得依賴父母。
大學的孩子,有自己看待問題的觀點了,在家庭中,學校裡,親戚朋友這三大圈子裡,有自己較為成熟的價值判斷。
我家11歲的孩子,教育她的時候,我也不能用太多控制與建議了,不然,她會非常不耐煩,甚至會頂撞回來。或者,即使聽了,她根本沒有往心裡頭去,下次照犯。
面對19歲的孩子,一是在態度上,要以面對自己知心好友的心態,與其交往。放下評價,判斷,控制,埋怨。因為是知己。我們外感情上很重視對方的感受,但又有你我之間的界限。
二是在看待差異問題上,以溝通反饋為主,而非說服。及時反饋你看到孩子的努力,進步,欣賞孩子的獨特之處,允許孩子與我不一樣。這是關鍵的地方。做到這一點,其實很難。作為父母都希望孩子少走彎路,成熟穩重,我們很容易對孩子作為看不慣,怒目,跺腳,忍不住替孩子決定,控制孩子,務求讓孩子走在自己認為的康莊大道上。
如果做不到以上兩點,請常常告訴自己,允許孩子自己嘗試,自己去犯錯。如果真的不行,社會會告訴孩子錯在哪裡,這比我父母說上千遍萬遍管用。
尊重,相信孩子。
回覆列表
十九歲的孩子有許多種情況型別,不說明是什麼具體情況,沒法教育也不能教育,盲人瞎馬,往往會適得其反或欲速不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