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孫牧之

    對待題主談到的文化現象,我建議使用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民間熱衷於小說式解讀,這是一種正常的社會心理。

    小說創作的價值之一,就是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不管什麼時候,讀文學作品,特別是通俗小說的人數,遠遠高過讀正兒八經專業類書籍的人。

    為什麼?專業的書籍比較枯燥,一是一二是二,丁是丁卯是卯,對是對錯是錯,不能胡編亂造,要不然裡面的理論、推論都會錯誤。

    小說就不一樣。

    首先,小說的閱讀門檻很低,只要識字就能理解小說的內容,小說的語言和我們生活的語言最接近。你去讀純理論的學術著作,無論是哲學,還是化學,裡面的單個漢字你都認識,連在一起鬼才知道講什麼。這就是閱讀門檻,沒有一定的基礎,壓根看不懂說什麼。

    其次,小說可以人為加工創造素材,從人物到情節,從環境到心理,小說作者掌握著每一環節的生殺大權。結局也可以寫成廣大群眾喜歡的大團圓,也可以寫成以悲為美的悲劇。

    第三,小說中的描述,往往是現實中人們想追求卻又沒法做到的事情。比如醜小鴨變白天鵝、屌絲逆襲、行俠仗義等等。現實生活中,大多數醜小鴨一生都是醜小鴨,屌絲絕大多數成了炮灰,行俠仗義的人大概率被送進班房學習《刑法》。人們對生活的常態已經習以為常,你要再這麼寫,沒人看。因為我天天過什麼日子,比你更清楚,看你寫我知道的,費那功夫何苦呢?但是,你寫一個例外,這個不錯,很勵志。你寫一個逆襲,這個可以,有看頭。

    可以說,小說在內容吸引上,能夠吸引大多數用文字打發時間的人,即便專業人士來讀小說,完全可以當做是學術之餘的大腦放鬆。

    因此,人們用小說中的事件代替真實歷史是一種簡單的替代。對他們而言,讀專門的史書,一是理解起來太難,都是文言,二是史書的寫法都是寫實,一般人需要的是配菜,不是主食,小說就是讓生活多姿多彩的配菜,真實的歷史就是主食,是米麵。大多數人喜歡吃菜,主食吃不吃無所謂。

    想了解真實的歷史還是要以正史為宗

    正史都是官方修訂為主流社會所認可和記載的歷史。對於學歷史、知歷史、用歷史的人來說,還是要把二十四史+清史稿+其他可信史料為主要來源,稗官野史可以做出尋找問題或者印證資料的參考,但絕不能喧賓奪主,特別是孤證的史料,無論出自哪裡,都應該慎之又慎。

    總之,有些人對於歷史真不真實並不看重。有研究表明,人們只相信那些他願意相信的事物。在歷史上也一樣,選擇相信正史還是野史,都是個人認知做出的自我選擇。即便題主相信正史,也不能強求別人跟你一樣。

  • 2 # 閒月閒聊

    我認為這種現象反映了兩種不同的歷史學以及歷史學的兩種不同社會作用。

    古代歷史學的社會作用是教化。

    “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從上述言論不難看出古代傳統史學的社會作用在於教化,在上勸諫君王、實行仁政,在下教化百姓安分守己。

    最好的教育途徑便是通過榜樣,這也是為什麼正史用紀傳體來記載。對歷史人物的臉譜化設定有助於知識的快速傳播,明晰是非觀。在舊社會,百分之八九十文盲率,大部分人可能不識字,卻知道曹操是奸臣、劉備漢皇叔、楊門女將、岳飛精忠報國的事蹟。

    現在我們產生這樣的疑問源於現代社會的資訊分享、教育水平的提高,讓人有了更多的思考餘地。因此我覺得有時候可以不必太在意這些曲解,因為真實有時並不對那些曲解的人開放,只要那些曲解的人政治正確、三觀正確、遵紀守法,對統治者而言就夠了。

    (當然作為一個對歷史稍微多點了解的人盡力消除這重誤解也是很有必要的。)

    近代歷史學的社會作用是反映真實歷史

    歷史學的第二種社會作用是反映歷史現實本身,這也是其最本質的作用,這種作用隨著近代史學的興起更加明顯。

    近代歷史學興起於19世紀,與當時自然科學取得重大突破密切相關,當時社會科學家和人文科學家希望通過觀察和實驗獲得對歷史的不帶個人偏見的科學認識,以此擺脫哲學或神學的控制,並與文學相分離,使歷史成為一門嚴肅的科學。以德國史學家蘭克為代表的實證主義史學開始興起,又稱為蘭克學派。該學派倡導秉筆直書,通過對史料的批判如實的再現歷史。蘭克也被稱為“近代史學之父”。

    中國的近代史學的奠基人是梁啟超,清末,梁啟超先後發表了《中國史緒論》、《新史學》,對傳統史學進行了批判,認為傳統史學有“四弊二病三惡果”,大呼史學革命,提出了一系列資產階級史學主張。

    在20世紀30年代開始萌芽、40年代中期開始形成的一個法國史學流派,稱為年鑑學派。在20世紀60年代時開始有世界性影響。該學派主張融合地理學、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人類學、語言學等各門社會科學,強調歷史是包羅人類活動各個領域的整體。

    改革開放後,中國史學家積極吸收外國史學的優點,史學界一片繁榮,創作了大量高質量的著作。

  • 3 # 塞內加爾小黑

    這個問題問的好啊!我是一個評書愛好者,又由於是旅遊行業出身,對這點深有體會,做了很多年的導遊,遊客對歷史上的人際關係更為感興趣!尤其是當我說到歷史上的公眾人物時,就更感興趣了!在當今社會裡,人們因人脈和人際關係社會的壓力很大,同時對可以釋放壓力的地方尤其感興趣,包括公眾人物的關係,八卦,都是很有傳播話題性的,所以從古到今,人物更貼近生活,貼近自我,那些歷史人物更可以起到教育意義,同時會凸顯歷史的重要性!大多數人自然熱衷於對人物的話題,對於曲解歷史的問題,只能根據個人理解了,拿曹操來說,褒貶不一,京劇裡是白臉,白臉大都是佞臣,也就是奸臣,但是真正的歷史人物也是人,難免會有這樣那樣的評判和標籤,真正的歷史只會從事件去判斷結果,大都不會去評斷人物,正所謂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道理,歷史上曹操是一位功勳卓著的軍事家和思想家,您說我的認知是否貼近歷史?其實不然,曹操心狠手辣,殺了華佗,甚至寧願錯殺一千也不放過一個的暴虐無道之為,曲解也要分事情,在中國我們有5000年的歷史,人物描寫和歷史的見證歸後人深思,是否曲解大都會根據個人理解,就好像對事不對人,正是歷史的見解,對人不對事或許是一種話題傳播的深思,從中對我們後人的教育和深思,人本身善變,更會對歷史人物的多層分析角度去彌補自己,俗話說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自然到了最後就是一種評判,水滸的哥們義氣會讓年輕人衝動,三中國人物的智慧令我們汗顏,為什麼我們沒有古人的智慧?所以曲解本身就是一種深思的啟蒙,教育意義很大,人物的多話題性並不是壞事,因為我們是人,歷史人物也會七情六慾,在我看來,很平常,所以曲解並不是壞事,公道自在人心,歷史人物或是小說人物都會讓我們從中得到一些啟發和道理,平常心,抓住精髓,丟棄糟粕才是應對各種人物的真諦,謝謝,回答完畢

  • 4 # 漫步史話

    歷史的來歷也是由歷代歷史學家記載完成,而歷史小說更多的偏向藝術加工和杜撰,歷史是更加真實的記錄,小說是作者結合歷史事件想像和虛構的。歷史更加偏學術,普通民眾接觸的更少,他們更偏愛通俗易懂的小說,因為歷史小說更有趣。但這也帶來一個問題,歷史小說畢竟不是歷史事實,所以可能會帶來的結果是,民間對於歷史人物的印象停留在小說當中了,比較典型的例子便是《三國演義》中的曹操、諸葛亮、周瑜等,我認為歷史小說也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三國演義》這類,與歷史基本吻合,具體事件有虛假的成分,一類是《鹿鼎記》為代表的,歷史武俠小說,基本只有歷史大事件相吻合,實際上藉助歷史這個框架完成純粹的藝術創作,小說的流行帶來了兩個影響,一是普及了大眾的歷史知識,二是小說本身跟歷史偏差太遠的話,會給人造成誤導,對歷史人物造成曲解。在以後隨著國民素質的逐步提升,這類曲解歷史的情況會慢慢改變,生活需要小說的潤色,國家需要歷史這面鏡子,但小說也不能完全脫離歷史,顛倒黑白,又如流行的宮鬥劇,就造成了不小的影響,電視劇的影響甚至比小說還要大,我認為在拍這種歷史電視劇時還應該慎重,尊重歷史,還原歷史,不要一味追求熱播,製造話題,要拍好一個歷史劇,還是先真正瞭解下真實的歷史吧。

  • 5 # 財神麼麼噠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要糾正一點,也並非說民間都是熱衷於小說人物而曲解歷史,首先,民間熱衷於小說人物,這是一種最低層次正義追求,因為在大多數的階級社會之中,官與民始終存在著對特定人物評判的偏差。

    曲解歷史,大多數口耳相傳,而並非真正的瞭解歷史,相比於歷史,大多數小說的流傳要廣的多,經過民間的傳播,很容易形成相同的看法。

    第二個點:民間的人並不刻意去追求真相。另外要注意到,不知道何時,我們的民間始終有一種樸素的俠義精神:善惡絕對化,強者那多數情況下都是壞的,最後弱者強大,以弱勝強,倍感光榮,貌似正義的勝利。

    第三個點:階級不同,站立的角度不同,所以,所描繪出來的人物自然不同,古代有所謂的忠君思想,很容易帶偏一批人。

    第四個點:隨著時代的發展,人的觀念和認知發生了變化,對歷史人物的評價也越來越多元化,有時候民間的理解是習慣,也是樸素的歷史觀,比如岳父,家喻戶曉,可是有很多專家說他不是民族英雄。

    想想,其實這樣也挺好的。

  • 6 # 揚之水文學

    首先,民間小說沒有曲解曹操!

    偉人說過:屁股決定腦袋。

    你想讓民間把屁股和腦袋分離,那是不可能的!

    所謂“魏武揮鞭”,百姓會關心這個?屁股決定腦袋,百姓只會關心統治者是不是儈子手、是不是屠夫,民間絕對不會明明是平頭老百姓卻操著統治者的心來讚美曹操!

    至於說小說曲解更是錯誤的,在《三國演義》成書前,北宋蘇軾《塗巷小兒聽說三國語》就記載:“塗巷中小兒薄劣,其家所厭苦,輒與錢.令聚坐聽說古話.至說三國事.聞劉玄德敗.顰蹙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唱快.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澤.百世不斬!”

    曹操對平民幹過的事列一下:

    1.初平四年,屠慮、睢陽及夏丘《後漢書.陶謙傳》

    2.興平元年,攻拔襄賁,所過多所殘戮《後漢書.陶謙傳》

    3.興平二年,屠雍丘《三國志.魏書.呂布傳》

    4.建安三年,屠彭城《三國志.魏書.武帝紀》

    5.建安五年,坑官渡八萬人《後漢書.袁紹傳》

    6.建安九年,屠鄴城《後漢書.孔融傳》

    7.建安十二年 屠柳城《三國志.魏書.公孫度傳》

    8.建安十六年 屠大陵《三國志.魏書.夏侯淵傳》

    9.建安十九年 屠興國《三國志.魏書.武帝紀》

    10.建安十九年 屠袍罕《三國志.魏書.夏侯淵傳》

    11.建安二十年 屠河池《三國志.魏書.武帝紀》

    12.建安廿四年 屠宛《三國志.魏書.武帝紀》

    如果有人要說屠是攻克,那麼絕對是想黑死曹操!

    因為從楚漢到三國的400多年時間,明確記載屠殺百姓的,好像只有曹操【凡殺男女數十萬】,董卓殺陽城百姓,李傕、郭汜【殺略】潁川百姓。

  • 7 # 天涯明月人

    古代歷史記載來著統治者的歷史。那些對統治階級不利的事件是絕對不允許準確被記錄下來的,記錄歷史的筆是掌握在統治者手裡的。

    無論是正史中,還是小說中,我們瞭解了一個個不同形象的人物,正史和小說相互印證可以瞭解得更全面,讀小說時,我們需對人物有一個大概定位,對其形象有概念,對於有些誇張的人物刻畫,只要心裡知道這是含有誇張成分的,不能全信。讀書需有自己的見解,畢竟這個人物在歷史上究竟如何也不好說,你只要自己擁有一個對他的觀點和判斷就好了。

    歷史小說就好比正史的誇張化、放大化。為了小說人物刻畫就會誇張地抬高一個人物的形象,如諸葛亮在歷史上的智慧是很有名的,人盡皆知,但三國演義裡把他寫得近乎於妖了,這就是一個誇張。那麼誇張有什麼用?就是能夠使人印象更加深刻,更能強調突出這個人物或事件的特點。而且史書的材料也很多是從民間收集的,一代代人傳下來難免也會誇張事實,把一個人傳的神乎其神;也有些小說人物形象與真正的歷史大相徑庭,如歷史上周瑜應該是文武韜略的東吳大都督,火燒赤壁也出自他之手。而三國演義為了抬高諸葛亮,把周瑜刻畫成氣量小,才華處處被碾壓,處處於諸葛亮作對,最後還被活活氣死的小人,這樣的人物形象與小說有利,但讀者想要了解真實的歷史形象,還需多讀正史。

  • 8 # 古月談史

    看到被小說曲解的歷史人物,不由想起《水滸傳》裡被我們廣為流傳“武大郎和潘金蓮”的故事。

    說起來,武大郎也是挺冤的,他的人物原型就是宋朝山東陽谷知縣武植,而潘金蓮也確實是他的妻子,為貝州潘知州之女,他們倆的形象之所以受到詆譭有多個版本,有黃堂說,也有王某說,但大致意思差不多,都是武植得罪小人而被其散播謠言洩憤,流言蜚語的力量是很強大的,而且猶如病毒能自我複製代代升級,到了元末明初武植和潘金蓮就成了《水滸傳》所說的那個模樣。

    那麼武植的真實背景和情況到底怎樣?且看武植墓墓碑銘文:

    武公諱植,字田嶺,童時謂大郎,暮年尊曰四老,公之夫人潘氏,名門淑媛。公先祖居晉陽郡,系殷武丁後裔,後徙清河縣孔宋莊定居。公幼年歿父,與母相依,衣食難濟。少時聰敏,崇文尚武,尤喜詩書;中年舉進士,官拜七品,興利除弊,清廉公明,鄉民聚萬民傘敬之。然悠悠歲月,歷歷滄桑,名節無端詆譭,古墓橫遭毀劫,令良士賢婦飲恨九泉,痛惜武公,以示後人,是為銘記焉。

    這段文字不難理解,立碑的後人或有溢美的成分,但絕不會胡說八道,武植是清河縣人,小時候被人稱為武大郎,妻子潘氏是名門淑媛,曾高中進士官拜七品

  • 9 # 小小飛賊

    曲解是根據民眾喜好和統治者的意志決定的。

    作為古代民眾耕作之後,閒來無事,會暢聊各種事情,而歷史就是其中之一;但民眾能接觸的歷史只能從戲劇、口傳、小說中得到;戲劇雖然有一定的文化性,但需要符合大眾口味,否則難以生存;口傳會出現一定的主觀色彩,同樣也會影響流傳人物的真實性;小說雖然會以歷史為背景,但是畢竟是小說,存在了很多想象和誇張成分,而民眾只可能接觸到小說,正史一般都有皇宮或者一些文學世家收藏,普通民眾根本不可能接觸到;因此,三種途徑的傳播會逐漸的偏離事實,增加更多的主觀元素,也就是曲解了。

    統治者也會根據實際的需要改編歷史。比如三國的曹操,曹操本身是一代梟雄,雖有雄才大略,但出身只是臣子,居然控制了天子,這種情況是任何統治者都不想看到的結果,因此,在講曹操時會新增一些否定的語言,亂臣賊子、大逆不道、居心叵測等等;而劉備是東漢皇室的後代,屬於名正言順,統治者就會對劉備的統治賦予正義的色彩,因為統治者希望看到自己的後代還可以統治天下。

    因此,民間曲解小說人物是根據民眾喜好和統治者的意志決定的。

  • 10 # 花蘿麥殼

    曲解?看歷史的角度不同,就會有不同的觀點,得出不一樣的結論。

    民間對曹操的評價,是從平頭老百姓的角度得出來的。

    一、據史料,曹操屠城記錄不少,屠徐州、屠雍城、屠彭城……雖說受當時歷史侷限,屠城屬戰績,但對處於深受戰亂之苦的百姓來說,屠城無異於雪上加霜。我想,大兵屠城時,就是真正的人間煉獄吧。

    後世為例,清兵屠揚州,日軍屠南京,都會被百姓唾罵千萬年。

    因而,曹操數次屠城,罪惡累累,肯定會被老百姓釘在恥辱柱上痛罵!

    至於文人搞的所謂歷史功績,見鬼去吧!

    二、曹操曾設立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挖墳盜墓,充當軍餉。中中國人歷來對於祖墳看得很重,對挖祖墳斷風水深惡痛絕,比殺人害命還要嚴重。

    三國的故事早在《三國演義》成書前,已在民間廣泛流傳,代表著普通百姓的好惡事非觀,代表了大眾的看法。

    本人覺得,看歷史,大可以從有血有肉、曾經活過的百姓角度去看,或許更加具有普世性,更能宣揚大眾價值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有貼完灰色地磚後悔的嗎?你覺得抑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