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程式設計ICU
-
2 # 非言數字情感
這是恐婚症。
其實吧,結不結婚是自己的事。不認可婚姻,是有多重疑慮。不知道你是那種情況,我在之前一個帖子裡分析過,可以參考下。
-
3 # 使用者1256174172897
這不是病,可能很多人都有這種想法吧
想一想
自己讀書讀到二十左右,然後二十四五父母開始催婚,受不了壓力然後匆匆結婚,二十六七就有孩子了,這時候要顧家,為了孩子的奶粉錢,為了自己的家,孩子再大一點要讀書,一線城市讀書還是很貴的,然後十幾年如一日為了孩子,這時候你放心自己老了,就快到生命的盡頭了,驀然回首才發現你的人生從來不是為了自己活的。然後你孩子有了孩子,你孩子又為了孩子像你一樣,就這樣一代又一代 這大概就是人類的繁衍。雖然你有時候會停下腳步思考人生的意義,但是你受不了社會的壓力和父母的勸說。
所以得出個結論:結婚並不能使你快樂,有時候還是你向生活妥協的一種方式。(遇到愛情除外)
說點消極的我並不覺得這樣的人生有什麼意思,有時候就覺得這樣的人生真沒意思,死了算了。
但是人還是要活著啊
-
4 # 劉昭心理諮詢師
如果從“病”的角度去理解,我想也許你還沒有真的理解到自己為何不願結婚的真正含義。
病,是一個問題,似乎是需要治療的。比如得了感冒去吃藥,得了其他的病要去看醫生,所以既然定義為“病”,我想你覺得自己不願結婚,這是有很大問題的。
換句話說,你無法理解自己為何和其他人不一樣,到了該結婚的年紀卻不想結婚。
你說自己調整了,也許你用各種理由來勸自己應該和別人一樣。
但似乎,在你的心裡,一定有一種巨大的抗力,它是拒絕的。對於結婚,對於親密關係,對於和另一個人走進一段長期、穩定、深入、需要負責的關係,可能是有畏懼的。
而這部分,也許你勸自己,也沒有用。它反而更怕了。
你沒有說更多的資訊,讓我沒辦法去猜想和嘗試判斷。但我能感受到你內心的衝突,它是很劇烈的。也許是你執意要求自己,所沒辦法解決的。
最好的建議是:如果你很想結婚,但卻還沒辦法這樣做,可以找諮詢師來幫助自己理清自己的衝突。也許你就更能理解到自己的內心了。。
-
5 # 21點心理學
心理衝突,就是你產生了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方向的動機、慾望、目標和反應,由於無法平衡這種矛盾而引起的緊張情緒。
比如你現在的衝突可能可是來自自己對結婚的看法,以及傳統觀念裡對結婚的要求。所以您認為自己和普通人不同,普通人都是要結婚的,而你不想結婚,可是你又覺得需要結婚,這種既想又不想的衝突又被稱為趨避衝突,就是你的心理衝突型別了。那麼如何判斷是不是病呢?
心理衝突的性質分為常形和變形,如果你的心理衝突屬於常形,就不屬於“病”,如果已經變形,就說明可能是“病”了。
常形心理衝突的特點是:1.心理衝突與現實處境直接相關,是大傢俱有相似感受的事件引起的;2.心理衝突是與道德判斷相關的。
變形心理衝突的特點與之相反:1.與現實處境沒有什麼關係,比如強迫數數,強迫洗手等;2.不帶明顯的道德色彩。比如吃飯是應該找吃菜還是找吃米飯。
所以可以判斷您對結婚的態度是與現實相關的,並且帶有明顯的道德色彩,是常形的心理衝突,不能算作是“病”。
回覆列表
這不是病,只是習慣一個人獨處了,而兩個人相處就難免會有衝突和矛盾,沒有一個人的時候自在。多花點時間磨合吧,適應並且習慣另一方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