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挑剔的處女座

    懷孕期間胎兒寶寶從母體裡獲取營養,但並不是說一個人要吃兩個人的份,孕媽健康飲食,按醫生要求合理補充營養品,如葉酸、鈣、DHA、複合維生素等,定期產檢,就可以了。

    但並不是說孕婦吃的越多越好,,如果營養過剩會引起巨大兒,營養過剩或者不足,會引起營養性的疾病,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妊娠期貧血都是營養性引起的疾病。

  • 2 # 共同探討健康養生

    懷孕的時候在飲食方面定時定量的比較好。過度補充反而適得其反。一人吃不見得會達到兩人補的效果。雖說孕媽吃的營養是影響胎兒健康的關鍵。但是吃的食物過多,含糖量和含油量過高,一方面會造成胎兒負擔;另一方面會增加孕媽媽產後瘦身的難度。

    孕期的飲食要重質量:第一階段首先要補充葉酸。因為葉酸可促進胎兒腦部神經發育及DNA的合成,所以攝取重點為適量的綠色蔬菜和動物的內臟食品。

    第二階段(6個月之前)就是胎兒的骨骼和器官發育的階段。這個時候蛋白質和鈣質需求量比較多,這個階段也是孕媽發生缺鐵性貧血的階段,飲食上多選擇深綠色的蔬菜,全穀類、奶類、蛋類和動物肝臟。

    第三階段孕媽可以多攝取一些含DHA的補品,比如富含天然的亞麻酸、亞油酸的核桃、葵花籽,松子、榛子等堅果類食品,此外還有魚油、海魚等食品,這些食物有胎寶寶大腦所需要的必須脂肪酸,有健腦益智的作用。

    另外,三餐準時吃,可再加2到3次的點心時間,堅持吃新鮮的水果(含糖量和脂肪量限制到最低)每天增加適量的運動但是不要太累為宜。

    還有孕期一定要遠離油條、咖啡和茶哦。

  • 3 # 瑞瑞潤心

    個人觀點:是真的

    1、孩子在媽媽肚子裡飛速成長,當然離不開營養的支援,營養從哪裡來?是透過胎盤跟媽媽的血液相連,從媽媽的血液中吸取成長必不可少的營養,媽媽的營養從哪裡來?當然是從日常的飲食中獲取,如果一個準媽媽孕前和孕後保持同樣的飲食習慣和份量,是不足以平衡內在的營養需求的,所以我認為準媽孕後的飲食要比平時多30%的營養最好,這是為孩子預留的那份營養。

    2、有些寶媽擔心孕期身材變形不補營養還節食,這是不對的,只要你孕期體重增長的速度在正常的範圍內就不用太擔心的,增長的體重是脂肪,是為以後哺乳儲存能量的!你也不希望以後寶寶沒奶吃吧?奶水是媽媽給寶寶38度的愛,奶水和身材哪個更重要?答案顯而易見!

    3、也許有的寶媽擔心營養沒有補到寶寶身上反倒補到自己身上,以後要減肥可就難了,萬一卸貨後還是沒有奶水可怎麼辦?這樣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因為有些寶寶的體質不一樣,他出生的體重輕,但童年時期長得快,有些寶寶出生的體重重,但童年時期長得慢一些,別擔心,這是個體差異!寶媽如果孕期體重正常還是沒有奶水,可以請催乳師幫忙!

    我以我的親身經驗來說,我懷頭胎孕前110斤,到生時140斤,大寶1歲2個月大的時候懷上二胎,體重120斤,到生二胎時體重150斤,醫生都跟我說生完該減肥了,當時很傷心……如今二胎馬上2歲,我體重108斤,沒有特別減肥,兩個小孩都吃母乳到1歲,帶孩子磨人鬧心累的,等你當媽就懂了!我兩次孕期都沒有特別補充營養,到孕後期就出現缺鐵性貧血,面少血色,有點蠟黃,有些頭暈,需要補充藥劑才行,所以我真心建議寶媽們孕期刻意補充一些營養,備孕期就可以開始,你要知道,要是到了必須吃藥劑補充營養的時候,你那時候所花的錢不一定比你一開始就補充營養所花的錢少!而且藥劑多多少少還是有一些副作用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靈魂發問,鄭爽賺不了錢了,她爸媽會不會遺棄她,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