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會咕咕的咕咕鳥
-
2 # 學院派民科
除產量和操作難易程度的原因之外,MDCK的C代表canine犬類,而流感病毒幾乎都是以禽類作天然宿主,僅僅極少數變異株可感染人類、豬等動物。廣泛地說,幾乎所有流感都屬於禽流感。因此犬細胞並不很適合流感病毒培養。
-
3 # 病毒阻擊戰
實際上,國內外的研發機構正在嘗試用MDCK等哺乳動物細胞進行人流感疫苗的生產,因為雞胚生產的流感疫苗出現了很多弊端。最早流感疫苗使用雞胚生產主要是因為所有流感病毒的天然宿主也就是原始宿主都是鳥類,雞胚具有與鳥類相似的特性,很適於流感病毒的生長,而雞胚是沒有發育成熟的動物,免疫系統都沒有成熟,這種環境是病毒熟悉的又沒有危險和限制,因此,幾乎所有流感病毒都能在雞胚上生長得又快又好。除了H5和H7禽流感病毒,這兩種病毒由於HA的剪下位點是多鹼性氨基酸,因此可以快速感染,快速複製,可以造成雞胚快速死亡,此時病毒的濃度還沒有達到疫苗產生要求的量,因此這兩種病毒需要改造後再進行雞胚接種。
雞胚的來源方便,技術成熟,病毒產量大,因此一直是生產流感疫苗的介質。我們使用的疫苗也是一個雞胚適應的病毒作為骨架,再將當年流行的病毒株的HA和NA基因整合進來形成新的疫苗株,進行製備的。但隨著流感病毒的不斷流行和人類對疫苗的需求越來越大,越來越高,雞胚介質出現了很多問題,比如,大流行爆發時期,雞胚的供應量不足,比如在人群中流行的流感病毒接種雞胚之後,需要重新適應雞胚的環境,這容易造成突變使疫苗失效,比如很多人有蛋清過敏的問題,不能接種雞胚生產的疫苗等。其中最重要的還是產能的限制和抗原突變的問題。因此,正在研究用哺乳動物細胞培養來代替雞胚培養。
MDCK細胞是已知的哺乳動物細胞中最適合流感病毒生長的一種細胞,流感病毒在MDCK上生長的最好,但是這種細胞以前沒有用來作用疫苗生產細胞,因此將其開發成疫苗培養細胞需要時間和資金的投入。需要對這一細胞的遺傳背景做深入的調查和研究,以確保其安全性,比如連續傳代多少次不會產生致癌性等等。另外,MDCK細胞在培養時需要加入外源的血清作為營養物質,血清的加入是疫苗生產的禁忌,需要確保血清的質量,而大部分血清都有很多致敏原或者汙染存在,因此無血清培養也是使用MDCK的一個重要環節。還有,現有的疫苗骨架是雞胚適應株,其在MDCK細胞上的生長並不理想,因此還需要改道獲得MDCK細胞適應株,也就是我們發表的工作取得的一個進展,獲得了哺乳動物細胞適應的疫苗株。克服上述問題以後,相信很快人流感病毒疫苗就出現MDCK或者Vero細胞生產的了,這種細胞介質不僅易於擴增,而且人的流感病毒在哺乳動物細胞中不容易產生抗原性的突變,是更好的人流感病毒疫苗產生的介質。
回覆列表
我曾經和您有相同的疑惑呢
首先講在雞胚中製備的缺點:容易造成汙染,在細胞中擴增乾淨又好控制,為什麼還選擇雞胚呢,主演從兩個方面考慮
一流感疫苗製備造成後要運送至各個地級的疾控中心給人群接種,需要量是非常大的,一個雞胚大概可以製備6-7mL病毒液,大批次的雞胚一次性操作就可產生大量的毒液,適合批次生產,顯然用雞胚更簡單,工藝成熟,用細胞生產不如雞胚方便
二從經濟角度來說,雞胚價格低廉,細胞培養需要大批細胞培養瓶和細胞培養液,進口的培養液和培養瓶價格昂貴,只能實驗用,不適合大量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