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飛豬漲姿勢

    穿甲彈,是一種用來穿透裝甲的彈藥。從1860年代至1950年代,穿甲彈的主要應用是打敗戰艦的厚重灌甲。從1920年代起,穿甲彈被用於反坦克任務。

    穿甲彈是以炮彈材料的硬度與形狀,加上裝藥在射擊時傳遞的動能,在與堅硬的目標接觸時穿透表面而達到破壞的效果。

    被帽穿甲彈

    在裝甲技術上的進步,坦克車體或者軍艦正面裝甲的傾角越來越大,導致錐狀的普通穿甲彈容易被傾斜裝甲彈開。

    但是,後來發現,如果彈頭不是尖錐狀的,而是鈍頭的,那麼穿甲彈在接觸傾斜度很大的裝甲時,就可以讓穿甲彈“轉正”,減少彈頭的入射角從而更容易擊穿裝甲。

    發現轉正效應後,,在穿甲彈較尖的頭部外面焊接一個韌性較好、外形平鈍的鈍頭,減少跳飛。這個鈍頭叫做穿甲彈的“被帽”。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被帽穿甲彈就出現了。

    穿甲彈原理圖

    最初,使用穿甲彈並不是用來對付坦克,而是在海上的各式軍艦,由於當時戰艦的裝甲上普遍都進行了表面滲碳處理,為了擊穿這一層碳,穿甲彈上普遍覆蓋上了一個鈍頭的被帽,而為了減少炮彈飛行時的空氣阻力,通常會在被帽上再覆蓋一層風帽,這就是風帽被帽穿甲彈。

    被帽在碰擊裝甲並破損的同時,也給裝甲表面造成一定的損壞,有利於完整的尖型彈體繼續穿甲,這一點在對付表面硬化裝甲時更為重要,在彈頭擊中裝甲表面之後,被帽會碰碎裝甲的硬化表面從而大幅提升彈體的穿甲深度。

    風帽穿甲彈

    因而,穿甲能力更強,可用來對付表面經硬化處理的非均質裝甲。被帽穿甲彈的彈道比較平直,命中率比高爆彈高,在對坦克攻擊時應該是首選目標。

  • 2 # 嫻妹談兵

    被帽穿甲彈是二戰前夕發展出的一種炮彈,主要是在普通的穿甲彈的彈頭前加裝一個軟金屬製成的套筒。

    傳統的穿甲彈在面對傾斜裝甲時的表現並不是很好,容易發生跳彈這樣的情況,且因為傾斜裝甲對力的分散效果,普通穿甲彈即使不跳彈的情況下穿深也被削減了。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對穿甲彈進行一些改進。其結果就是被帽穿甲彈。在普通的穿甲彈彈頭前加裝一個軟金屬製成的鈍形套筒,在命中傾斜裝甲時套筒產生形變並穩定穿甲彈命中裝甲時的姿態。隨後套筒碎裂,穿甲彈彈頭繼續穿透裝甲並最終造成裝甲的塞式斷裂擊穿裝甲。

    總之,被帽穿甲彈就是一種針對傾斜裝甲最佳化的穿甲彈型別。可提高穿甲彈的轉正,減少入射角,減少其跳彈率,提高對傾斜裝甲的穿甲深度。

    除此之外還有被帽風帽穿甲彈。

    我們前面說過,被帽穿甲彈的彈頭是鈍形的,這就帶來了較大的空氣阻力。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答案就是被帽風帽穿甲彈。在被帽之前再加裝一個脆性材料製成的風帽,相當於一個整流罩。這樣就可以減少炮彈飛行時的阻力,降低遠距離時炮彈初速的衰減,提高炮彈的遠距離穿透能力。

    被帽風帽穿甲彈的原理和被帽穿甲彈基本一致,只是多了一步:風帽在接觸到裝甲時快速碎裂。(所以要用脆性材料)

    被帽穿甲彈還有另一個優勢:二戰時期的坦克裝甲大量採用表面滲碳工藝,這樣的裝甲其表面的硬度很高,有磕碎穿甲彈彈頭的效果。而被帽接觸到裝甲表面後會對這層較薄的高硬度脆性層造成損傷。進一步提高炮彈的穿透力。

    穿甲彈(AP),被帽風帽穿甲彈(APCBC),這兩種炮彈在二次世界大戰中得到了廣泛的使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雙十一過去以後,大家對電商行業有什麼新看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