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言吾雜談
-
2 # 陽信鄉村教育
學生的自主學習首先是時間上的自主。無論課堂內外,教師要給足學生足夠的獨立思考,自我探究,自我溫習的時間,而不是大包大攬,一講到底,一包到底 。其次是學習上的自主。學什麼,怎麼學,老師要敢於放手,臺前的主角,變為學生的指導者,問題的釋疑者 ,真正給予學生學習的自主權。
-
3 # 政和李家寧
1、獨立思考,自我探究。
2、獨立完成作業。
3、全文閱讀,能力遷移!
4、課外加強文學、社科、哲學、自然閱讀!提升涵養、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5、聽課存在疑惑,主動的找老師進行詢問。把存在的疑惑搞清楚。
6、自主的完成課後練習。學會有思考。會發散的思維。
7、把學習的內容,橫向縱向聯想,能夠解決有關聯的拓展性的問題。
-
4 # 數學山人行
顯然易見,自主學習關鍵是“自主",字面意思可理解為“自己主動"。教育機構和學校都在不斷地探索這個課題,時下的“自主課堂",“課堂構建”都是不錯的嘗試,並且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特別是現在進行的課程改革,課程標準,核心素養,我想如果我們作為教師,能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那正好符合當前課程改革方向。
“自主學習”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思想上自主。思想上自主就是真的“自主”,而不是老師要你自主。一個淺顯的例子,地上有幾片倒屑,你主動地拾起來放到垃圾桶裡,而不是老師要你去做,值日干部喊你去做,學習也是一樣的。上新課之前,自己先拿書來看看,就能明白老師上課會講什麼,飯後進教室裡,習慣性地想一想,還有哪個題目沒弄懂,我主動地去找老師問一問,哪科作業沒寫完,主動地拿出來寫完。躺在床上,也不由自主的想一想,今天要記的內容記熟了沒有啊。
二、行動上自主。自主學習要落實到行動上。有了思想上的準備,還得落實到行動上。自主學習要敢為人先,事事走在前面,才能變被動為主動。首先是時間上有保證,在老師上新課之前先預習,如果一開始就這樣的話,肯定有時間上的保證,比如說假期裡進行。那麼如何能做到持之以恆呢?恐怕得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了。其次自主學習要知難而進,克服畏難思想。預習中肯定有不懂的問題,遇到難題及時解決,自己無法解決的做好記錄及時請教老師。自主學習老師是支援的,老師會幫你,還會鼓勵你堅持下去。
自主學習包括課前預習一一重點做記號,課堂聽講一一認真做好筆記,課後練習一一獨立完成,課後反思一一回顧、整理,錯題整理一一歸納鞏固。
自主學習強調“自主”,但離不開老師。不是不聽老師講課,自由散漫地學習,那樣會適得其反。只不過是改老師要你學,為自己主動學,老師幫你解決問題而已。
思想行動保持一致,自主學習才能保證能進行下去。堅持下去,一定會收穫滿滿,取得預期效果,還會超預期。
回覆列表
學生自主學習應該關注以下幾點:
1、自主學習意識的養成。
2、學習有目標、能落實、勤思考、善總結。
3、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應遵循逐步提高、循序漸進的認知規律。
4、自主學習能力初步形成的重點在於學生的自覺意識、家長和老師的監督約束,從而由被動變主動,由自覺行為變為潛意識行為。
5、大膽放手,合理指導,相信學生,過程監控。
6、實現階梯式成長:知學—勤學—善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