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多維課堂

    受疫情的影響,2020 會成為線上教育的重要節點嗎?面對未來教育,我們不能隨意下結論,畢竟教育是一種特殊的活動,面向的是青春活力得“人”,在這裡,我想和大家一起思考幾個問題:

    1.傳統的學校教育模式還有多大的存在價值?

    又在多大比例上早已可以被多元的教育、學習方式、學習平臺取代?在科技和教育觀念飛速發展的同時,我們的學校教育模式卻和50年前沒有本質變化,這本身讓人痛。

    2. 教育不能等同於(簡化為)學校教育。

    早就指出過,學校並非為教育而存在,而是國家統治的一部分。此次疫情中,教師扮演的居委會大媽的角色,學校的各種形式化的開學準備和演練,一貫的為考試而學而非為學生個體生長而學的教學方針,更真切地暴露在了大眾面前。

    3.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大家來想這麼一個問題:

    如果搬空教室裡的桌子、椅子、教材、試卷、電腦投影儀等教學裝置,教師還能幹什麼?教師面對的是什麼?

    是人,是學生,是教師與學生的關係,也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教育的本質,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未來教育朝著這個方向該做些什麼值得思考。線上教育,朝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兒童立場,成長面向,親子關係可以做哪些嘗試?課堂教育,有哪些動人的瞬間需要保留,又有哪些形式化可以不必再作秀了?

    4. 線上教育的核心是把知識集結到線上再傳遞給學生嗎?

    顯然不是。對於線上教育來說,目前我們有大量的資訊/資源可用於教學,但是換一個螢幕繼續傳遞知識的直播顯然不是線上教育。線上教育目前缺的是有好的教育理念,會思考,並且有實踐、落地能力的教育者。在線上教育中,如何通過網路這個媒介抵達學習者是關鍵。如何抵達?活動策劃能力恐怕繞不過。對於中國的大部分教師,我們會教書本知識,但是怎麼把知識應用到孩子生活的社會環境中,怎麼把知識設計成活動方案,設計成project,我們很欠缺。

  • 2 # 中學全科老師

    2020年對線上教育一定是一個絕對的利好。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人都是有惰性的,一旦習慣一種東西之後,就不會主動的去改變。比如,大家都很適應線下教育,所以會主動嘗試線上的只是少部分人。

    但是,因為疫情的原因,大家都被迫著去嘗試線上教育。這無疑對線上教育起到了一個很好的推廣作用。尤其是對那些自覺性高,學習能力強的孩子。線上教育無疑,對他們能起來莫大的幫助。恐怕,日後的兩級分化可能會更嚴重。扯遠了。

    感覺,課外培訓的精髓在於,有機會接觸到更多更優秀的老師。

    線上教育打破了地域的束縛,讓孩子可以接觸到更多的老師,接觸到更多的教學理念。這麼多不同的教學理念,總有一款適合你。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而且現在都有免費試聽,在家就能體驗,又是免費的,何樂而不為呢。

    實不相瞞,筆者是一個創業中的中學培訓老師。我自己在湖北,然後絕大部分學生都是外省的,最遠的有兩個在內蒙。比較搞笑的是,本地的學生,目前一個都沒有!讓我去廁所,哭會,嚶嚶嚶......

    對於教育培訓,感覺家長可能有一個誤區,就是喜歡找孩子的任課老師。

    如果孩子的成績很好,再找任課老師課下輔導,這個還ok。

    但如果孩子成績不咋地,找自己的任課老師課下輔導可能不是最優的選擇。

    因為孩子成績不好很可能是因為任課老師的教學方式不適合自己的孩子。

    這種情況就應該去外面找其他,有著不同教育理念的老師。而線上教育,讓這種找尋成為可能。

    這些之前沒接觸過的老師,很可能掌握了更加新穎更加有效率的教學理念。更加合適傳統教學理念下的所謂“差生”來提升成績。

    首選肯定是國外名校畢業,成績優異的教育工作者。

    他們可能任教時間不長。但是現在都什麼年代了,經驗還在用年數衡量嗎。

    用年數衡量經驗的方法可能不適合時代了。為什麼呢?因為現在,資訊的傳遞速度比以前快了不止百倍。

    很多年前,網際網路還沒有普及。如果想獲取某方面的知識,可能需要跋山涉水,去一千公里以外的某地,拜訪某位高人。費事費力,效率低,需要時間。但是,現在可不一樣了。

    但是,還有那80%的經驗,靠文字的傳遞就能學會,甚至精通。高效,快速,不怎麼需要時間的積累。

    以前,這20%+80%可能全都需要靠時間去積累,去學習,去體會。所以,舊時代用年數來衡量經驗是很靠譜的。但是,放在新時代,可能不太合適了。

    那些年輕的優秀海龜(優秀的),他們接觸過更先進的教育理念。同時接受過國內外不同教育體制的他們,一定有著對教育的獨特見解。當然了,再次強調,說的是名校的優秀畢業生。

  • 3 # 好學優課劉俊

    2020年作為線上教育的一個重要節點那是肯定的,至少它讓全中國所有的家長和學生都知道並親身參與了線上教育。但要具體描述這個節點所產生的重大影響,卻十分複雜。

    我列舉我的一些思考供大家參考:

    1、今後國家以及市場對線上教育的投入必然會增加。一是有了這次普及性的培訓,人才足夠多;二是市場擴大,需求會增加。

    2、家長對線上教育的喜好會兩極分化。由於親身體驗了網課,覺得網課有效果的家長,今後會更大膽的選擇網課;覺得網課沒效果的家長,一段時間會徹底對網課失望。

    3、傳統線下教育解決不了的一些問題,將加速利用網際網路技術來解決和補充。比如針對個體學生個性化的複習、檢查和學習規劃,替代老師部分繁瑣重複的統計工作,平衡區域性的教育資源均衡化的問題等。

  • 4 # 盛開的黑色曼陀羅

    對於線上教育來說,可能我覺得它更適合的是一些自律性較好的人,對於自律性不好的,可能不適合。

    對於線上教育,它有它的優點,它的有點就是省時,方便。可以省去我們在求學的過程中路程上的時間,同時它也很方便,當我們隨時有時間都可以進行,時間很靈活,對於我們的生活來說影響不大。對於上班族來說真的是特別好的一個專案。當然有優點,也有缺點,對於自律差的人來說,沒有人實時監督,學不學,學到多少真的是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在一起你期間,其實有一些自律差的孩子們老師在上網課,他們不過只是把手機或者電腦開在那裡,至於他們就只是玩其他的,根本沒聽,孩子的時間,老師的時間,家長的錢都白白的浪費了。

    所以要進行線上教育,自律真的很重要。選擇合適自己的,合適自己孩子的才是最重要的。

  • 5 # 藍色火焰說一說

    線上教育在2020年一定是個爆發的元年。第一、年初的疫情,大家出不了門。大家都在家裡面看手機,刷抖音,線上的時間更多了,好學的人很自然地會去找線上的課程。第二、隨著5G手機的普及,短視訊等各種多媒體的傳播手段會越來越普遍,為學員提供全方位的,更優質的線上教學產品成為現實。第三,大家的學習習慣,這些年有學習轉向碎片的趨勢,線上教育使得學習安排上更自由,不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

  • 6 # 嚴愛相濟

    今年對於線上教育的發展應該是促進了這個行業的加速發展。各大平臺通過前期免費試聽、名師課堂、線上診斷、一對一等方式,吸引到很多學生和家長。也倒逼平臺提高自身質量,也會有一批優秀線上教育脫穎而出。

    我認為線上教育有自己獨特的優勢:

    “一對一”互動學習更高效。

    線上老師一對一的方式就某個章節知識點進行講解,這個過程中雙方通過有效的互動,提高了學習效率。學生聽講的時候“卡殼”了,可以立馬停下來講解,直至疏通。

    線上教育也不是今年的新生事物,但今年的表現應該是被家長和學生所認可。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到優質權威學習資源。省去了找培訓機構奔波之苦,使課後補習合規化。

  • 7 # 張小新學長

    重要節點是有的。

    家有小妹今年高考,年後一直上網課,到4月底才開學…線上教育的確在時間地點上提供了便利,但通過這段時間的在線上課,是真的覺得,線上教育也是存在一定的弊端。

    首先,學生的自制力有限,如果不是家長督促著,有時候手機開著人不在桌前,真正聽課的心有幾分?

    其次,網路問題和線上平臺故障,有時候網路比較差,平臺出bug,正好給了學生不想上課的僥倖心理。

    再者,如果是小班,一對一的教學,可能還會有針對性。但是大班教學,沒有班感,調動不了積極性,知識掌握度欠佳。

  • 8 # 愛上學物理

    事實上經過疫情期間的網上授課,很多學生和家長出現對線上學習的不適應。所以今年對於線上來說是不是利好的節點還有待考證!

  • 9 # 阿林遊釣廣東

    線上教育更加需要真才實學。打破了地域、時間、空間的限制。打擊了依靠補課來謀取金錢的老師。應該大力提倡線上教育。

  • 10 # Sallyuan

    線上教育對於成年人來說,有更多選擇的空間,時間也更自由。而對於學生來說,尤其低年級的,不太好控制,他們的自主性不夠強,除非有人陪伴觀看線上視訊,否則很難保證他們能夠坐在螢幕前認真的學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晚飯後走八千步對老年人有好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