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二哥拾影
-
2 # 龍族社
其實,這個問題你可以換個角度想想。
婆婆為什麼會因為這個玉鐲被打碎而生氣,是不是因為這個玉鐲是你送給她的,所以他比較珍惜、愛惜。禮物是否珍貴,不在於禮物本身是否貴重、值錢。而在於這個禮物所代表的意義,人們常說“禮輕人意重”就是這個道理。也許,婆婆在乎的是你這個兒媳婦兒的一片心意,。玉鐲碎了,對於婆婆來說是心意掉了。如果從這個角度考慮,你是不是會覺得舒服點。
至於你老公“媽寶男”的問題,你最瞭解他是吃軟的還是吃硬的,攻其軟肋,讓她束手就擒。
“媽寶男”這種習慣或者說性格,是長期形成的,不是你一時半會兒就能改變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想溶解,也得經過一段時間、需要一個過程。急不得,太心急,可能會適得其反。
既然你找了一個“媽寶男”做老公,就得比一般妻子有更強的承受能力,做好面對不公的心理準備。
這型別的男人,改變起來很難,你要有足夠的耐心,一點點調整他的心態。讓她明白,家裡這幾個人對他是同等的重要,沒有主次之分。一個是生他、養他的;一個是他生、他養的;一個是陪他走完下半輩子的。都是他缺一不可的人,慢待任何一個都是他的損失,罪聰明的做法就是一碗水端平。
講到這裡,忽然想起兩首歌,一首是張宇的《給你們》,另一首是潘長江的《兩個對我恩重如山的女人》,你不妨讓你老公聽聽,歌詞都寫的很好。經常讓他聽聽,可以對他思想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這兩首歌,也適合所有成家的男同胞們都聽聽,對家庭和睦有幫助。
另外,如果你與你婆婆關係還不錯,可以考慮另闢蹊徑。繞過你老公,直接在你婆婆身上下功夫,把婆婆哄開心了,與你站到同一條戰線上後,不怕你老公不聽你話。讓你老公慢慢變成“媽寶男”加“妻寶男”,自然也就不存在偏向誰的問題了。
家庭關係處理是一門學問,要勤動腦,善用情。只有一點要提醒,千萬別太講原則、太講“理”,家人之間沒有理可講,能講的只有情!
昨天,孩子在家打碎了婆婆的玉佩(不是特別貴重,之前過年的時候我送的)。但是婆婆特別生氣,一直在說孩子,罵了很多難聽的話。老公回來以後,也不體諒一下孩子,為了讓婆婆消氣,直接把孩子打了一頓。請問我應該怎麼辦?
回覆列表
自古清官難斷家務事。別人的意見只能當參考。
嫁人是嫁給老公的,不是嫁給婆婆的,所以婆婆是個什麼樣的人,這個還真無法去選擇。
有的婆婆特別疼愛自己的孫子,甚至有些溺愛,媽媽有時打自己的孩子,婆婆看見了,還一直護著,而有的婆婆卻疼愛外孫子,對自己的孫子卻不冷不熱。
就像這個例子,婆婆罵孫子,罵的很難聽,更重要的是當著兒媳婦的面,或者兒媳婦能聽到的範圍內。那麼,為什麼當婆婆的會如此,因為他有靠山,有兒子給他撐腰,也反映了這個兒媳婦的家庭地位。
那麼當兒子的這種處理方法會出現什麼結果呢?
第一,孫子和奶奶之間的距離會更加遠,更難相處,小孩子的記憶力是很好的,有可能這件事就紮根在孩子心裡,孩子可以教育,但如果時常辱罵,對孩子的性格塑造會有影響,更別說媽媽也在場,可見,這個當兒媳的處境有多難堪。
第二,其實,丈夫是媳婦與婆婆之間的橋樑,丈夫的這種做法,真可謂是簡單粗暴,兒媳婦給婆婆買了玉鐲,不但沒有拉近與婆婆的距離,反而給自己的孩子帶來了皮肉之苦。想一想,媳婦今後還會不會給婆婆買東西。
所以,今後如何與婆婆相處,甚至與丈夫相處,完全取決於自己。有話說出來!否則,只能是,越沉默,越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