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紫的未來
-
2 # 誰在一聲嘆息
見諒,題問有點誤導,錢不能代表孝順。以己為例,結婚前,年齡尚小,沒有獨立,愧對父母。結婚後,逐步脫離父母依賴,父母的衣食,醫療基本我全負責,每個月再給一二百元零花錢吧。
-
3 # 不思無維
剛畢業的時候每個月都會給父母錢,不多,也就一千左右,其實父母不缺錢,但是不知道自己那時候怎麼想的,就是想把錢給父母。那時候一個月才不到五千塊錢,租房子就要一千,但無論如何每個月都會給父母一千元。
後來和現在的老公訂婚了,就開始為以後的生活打算了,那時候就和老公的錢就混在一起了,但還是會給父母錢,但不會每個月給了,而是在過節的時候或者父母生日的時候給幾千(加起來比原來每個月一千要多,因為工資高了)
再過來,和老公結婚了,就沒有再給過父母錢了,除了過年的時候會給一萬塊。但平時會經常給父母買東西,小到生活用品,電費話費,大到家用電器。現在網上購物也方便,經常沒事就給家裡買點東西,因為平時也不能經常回去。
再後來,有了寶寶,每年再給父母錢的時候他們不要了,即使轉賬過去,他們也會透過各種方式還回來。
Ps:除了給我父母錢,老公父母我們也會給錢,而且會給的更多,因為老公父母還在幫我照顧孩子。雖然我們也不是很能掙,但是想讓家裡的老人過的好。
-
4 # 我要吃xia
無論是從作為兒女的方面,還是從法律的方面都是要給的。至於要給多少還要具體的衡量。
一、結婚前
結婚之前你的工資也必然是由你個人管理的,這時候除了父母,你對任何人也沒有給付的義務,因此相對於結婚後還是比較輕鬆的。這時候你可以依據自己和父母的需求而定,具體給的數額。比如你月收入4000生活費之類的花去1500,你可以給父母500~800,剩下的你可以做點存款,因為每個人都是需要一點存款的。當然,如果你收入更高的話也可以給多一點。
二、結婚後
一個人結婚之後你就有了一個新的家庭,你是家裡的頂樑柱,你的工資不僅要養活你的家庭,還要贍養父母確實是很艱難的,這時候你可以少給一點。相信父母也會理解。之前有個影片,父母抱著兒子說:“如果爸爸媽媽不在哥哥家了,那那個家就不是我們家了,而是哥哥的家。”我們發現,父母對於家庭的觀念還是很清楚的,孩子成家之後父母還是很支援孩子以家庭為主的。所以相信父母都能夠理解你的行為。
三、其他原因
消費水平、所處地區、城市或者是農村戶口都會影響著父母的消費。在城市之中,消費水平比較高的,你也可以多給一些給父母,在農村之中,由於許多蔬菜都可以自給自足所以消費也不會太高,可以少給一些,但是還是希望你能夠多回去看看父母。就拿我奶奶來說,她是和我父母一起生活在農村的,基本上不花什麼錢就靠著國家的低保過日子就夠了,偶爾家裡賣農作物的話父母會給奶奶一點,平時裡我的叔叔、姑姑基本上不用給奶奶錢,就過年的時候給奶奶買衣服再給個幾百塊就可以了。
其實給多少都是心意,父母的關注點不是錢的多少,更多的是你那一份孝心。
回覆列表
我爸媽自己的退休工資還不錯,自從20歲工作後就沒要過家裡一分錢,他們給我我都不要,現在20多年了,平時不是每個月給父母錢,只在他們生日,節日,春節給紅包,春節紅包比平時節日給得多,其實父母無所謂我們給他們多少錢,只要子女過得好就他們就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