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人性,找到根本的刺激使用者方法
人性定理是指主體人自我肯定原理。這一定理可以簡單地概括為一句話:“任何一個健康的人的任何一個行為,都是服務於他自己特定的目的。無論多麼高尚的人,都不例外。”
內涵
即人都有關於自我的意識,深知自我是不同於他人、它物的一種獨立存在,並能準確地感知自我與非我的邊界,有明確的主體我與客體他人、它物的區分和界定。
即人都具有行為選擇自由,沒有什麼外在力量,可以無條件地決定主體我只能是什麼,而不能是什麼。主體我是什麼,是主體我自我決定和自我選擇的結果。
人活動的目的是尋求自我肯定。這種自我肯定表現為,任何一個健康的人,他的任何一個行為,都只是服務於他自己特定的目的,無論多麼高尚的人,都不例外。自我肯定的內容包括生存需求(有)的滿足、自我價值(能)的實現和自我價值判斷(善)的實現。
人都以自我為中心,並視世界萬事、萬物為與主體我對立的客體。它們的意義和價值都是由主體我賦予的,是它們能夠被用作主體我自我肯定的工具,服務於自我肯定的目的。
人在確知生存需求(有)的慾望,不可能永恆地滿足時,開始轉向自我價值實現(能)、自我價值判斷實現(善)的追求,併力求通過這兩種慾望的滿足,來獲得生存的意義和價值,通過精神生命的獲得,來延長短促的肉體生命。這後兩類種慾望,不會像吃飯一樣有飽的滿足。
只有虛偽的人言,沒有不尋求自我肯定的行為。
從管理學的這個原理中不難發現,人既是偉大的,又是渺小的;既是高尚的,又是卑鄙的;既是真誠的,又是虛偽的。但這並不是說,人性是如此的矛盾和不可協調。而是說人在面對不同的環境時,會有不同的選擇。但有一點是確定不變的,這就是任何一個健康人的任何一個行為,都只是服務於他自己特定的目的,即自我肯定。精神失常的人和理智不清的傻子可以例外,他們不是健康的人。
推論
人在可以懶的時候,不會不懶
在現實中,人之所以會懶,正是因為有這種可以懶的條件和環境。
中央電視臺第二套節目,曾經介紹過這樣一個典型:在大西北農村,有些農民窮得只能主要靠政府的救濟過日子。每年過冬都要救濟棉衣,但每年過冬又都沒有棉衣穿。冬天來了,給他們救濟一套棉衣。到了春天,他們就把棉花抓去變成夾衣。進入夏天,天熱了,他們又把夾衣剪開,變成兩件襯衣。之所以他們會如此,是因為他們相信,冬天來了,政府還會再給他們棉衣。
鑑於這種情況,政府調整了救困扶貧的思路,給困難戶輸給“造血功能”。對於特困戶,無償提供二十隻綿羊,讓他們放牧後賣羊毛致富。可有人從縣城領到羊後,還等不及回家,在路上就宰了一隻吃了。他們為什麼會如此?因為他們堅信,這二十隻吃完了,國家會再給二十隻。
企業內部的管理也是如此,任何一個人只要他能夠懶、放縱自己、為所欲為,並可不承擔任何後果,他就不會向上發揮自己的潛能、奉獻自己的智慧。
人在勤勞無益時,不會不懶
所謂勤勞無益,就是指一個人付出艱辛和努力,並不能為他的利益和慾望帶來什麼滿足,他的活動也僅僅是毫無回報地服務於他人,奉獻於他人的“學雷鋒”。如果是這樣,他就肯定不會付出努力。在中國農村過去的大集體和國有企業,為什麼在改革開放之前,懶人多,效率低下,就是因為這一原因。幹多幹少一個樣,幹好幹壞一個樣,誰還會付出努力幹多、幹好?
有些領導老抱怨他的下屬工作不積極、做事怕吃苦。我告訴他們這個錯不在於你的下屬,而在於你自己。
你的下屬付出努力和勤勞之後,你不能及時地給他以酬償,為他們的利益和慾望提供滿足,他為什麼要努力?在現在的企業中,這個問題也仍然存在。員工做了付出,不能得到應有的回報,他也就不會再做這種努力了。
相反,如果員工為企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你能及時地給他提供相應利益和慾望的滿足,對他的努力和貢獻及時給以反饋,他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也就會相對充分地發揮出來。
海爾管理中經常講到毛宗良的故事。講廣東潮州有一個客戶給海爾寫了一封求購“瑪格麗特”洗衣機的信。海爾總部要求下屬企業海爾梅洛尼公司,按照既定承諾在四十八小時內把洗衣機送到客戶家裡。一臺海爾“瑪格麗特”洗衣機由青島運至廣州後,駐廣州的安裝人員毛宗良租了一輛車,專程把洗衣機送往客戶家。到下午兩點時,在離潮州還有近一半的路程時,所租車因手續不全被交警扣留了。而被扣車的地方又前不著村,後不把店,離最近的海峰城也還有四五公里地。毛宗良拼命地攔車,但汽車司機一見大體積的洗衣機都不願拉。攔了十多輛車都沒有結果,到了下午三點多,毛宗良決定不再等了,找了一條繩子,把 150 多斤重的洗衣機捆在身上,在溫度高達攝氏 38 度的烈日下,餓著肚子走了兩個多小時,達到海峰城後,才另找車上路,按承諾把洗衣機送到客戶家。
在這裡,毛宗良是在學雷鋒嗎?不是,完全不是。海爾企業管理規範,任何一個員工只要為企業做出了貢獻,都會得到他應有的回報。
企業的規範化管理,也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不能讓員工白乾白付出,保證讓員工付出多少、貢獻多少,就一定能獲得多少回報,並讓這種回報嚴格與貢獻成比例。
可能發生而又不應該發生的事,卻一定會發生
一個企業年銷售收入超過兩億元,淨資產超過 1.2 億元,每年的採購任務超過一億元。為了避免採購發生漏洞,他把採購任務交由他兒子一個人承擔。沒有料到他的兒子也會吃大筆的回扣,甚至因為他兒子吃了回扣,採購的原材料價高質劣,使他企業所承擔的一個對外加工訂單,因材料質量問題而遭受退貨索賠,造成直接損失 170 多萬美元,加上間接損失,蒙受損失總額摺合人民幣近 3000 萬元,這還不包括信譽品牌損失。
這個老闆怎麼也想不通,自己的兒子也會吃回扣。他只有兩孩子,大女兒已經出嫁,他的企業最終都是他的兒子的。按照當地的慣例,外嫁的女兒沒有繼承權。並且他還告訴我,他兒子花錢,他從不吝嗇,手機差不多半年換一次,汽車已經是‘大林肯’了。
我問他:“你兒子吃回扣的錢做什麼用了?”
“他拿錢在一個星級飯店包了一個二奶奶。”他說。
“這就對了,就是因為你所給的錢還沒有完全滿足你兒子的所有慾望。”
“不過該花的錢,我都給他去花了。包二奶奶這種花銷,我怎麼能給他呢?”
“問題就出在這個地方。你認為包二奶奶是不該的,但他卻認為是可以的。我知道,在廣東有些地方,拉車的就要包一個二奶奶。你兒子作為一個兩千多人企業的少老闆,他會沒有這種慾望和需求嗎?你說不應該,這是從你的角度做出的評價。他認為應該,而你又沒有為他提供這份花銷,他就必然會想歪門邪道弄錢來滿足自己的需求。並且,你把你的兒子當作世界上最可信任的人,對他的行為不再進行任何控制,這就使他通過吃回扣,滿足包二奶奶的慾望成了可能。你認為不應該,但只要你兒子認為應該,而你又沒有堵住所有的漏洞,為他想做的事留有可能。那麼他就一定會這樣做。儘管你的企業將來是他的,但現在還不是他的。對企業承擔責任的是你,享有支配企業權力的也是你。所以你的兒子就可能運用你所授予的權力為自己牟取現實的好處。你對授給他的權力沒有控制,他吃回扣也就在所難免。”
現實就是如此,只有通過規範化管理,讓每一個人都成為利益獨立,責任完全的人。誰要做不應該做的事,那就讓他付出充分的代價,使他感到做這種不該做的事不值得,那麼,堵住了所有“可能”的通路,不該發生的事才不會發生。
企業實施規範化管理,也就是通過事先的制度規範約定,堵住“可能”的通路,避免不應該發生的事的發生。
基本內容
馬克思主義的人性理論是就哲學問題上討論的,它繼承了費爾巴哈以人為本的基本理論並提出了有別於費爾巴哈的獨創性的人性理論。他認為人不是抽象的、一般的、宗教的、空洞的人,而是現實的、真正的、能動的人、,並提出了人不是脫離社會實踐的、抽象的、“類”的本質的人,“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的觀點。
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現實的人
馬克思的人性理論首先是現實的。在《一般意識形態,德意志意識態》中:“……但這裡所說的個人不是他們自己或別人想象中的那種人,而是現實中的個人,也就是說,這些個人是從事活動的,進行物質生產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質的、不受他們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條件下能動的表現自己的。”⑴而現實性的“前提是人,但不是處在某種幻想的與世隔絕、離群索居狀態的人,而是處在於一定條件下進行的現實的、可以通過經驗觀察到的發展過程中的人。”⑵
馬克思以前的哲學家都認為“人”是抽象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對此進行了批判。“哲學家們在已經不在屈從於分工的個人身上看見了他們名之‘人’的那種理想,他們把我們所描繪的整個發展過程看作是‘人’的發展過程,而且他們用這個‘人’來代替過去每一歷史時代中所存在的個人,並把他描繪成歷史的動力。” ⑶因而,人也就成了抽象的、“類”的人的本質。包括黑格爾和費爾巴哈在內的哲學家都認為人性是主觀的,抽象的,不現實的。“……人的本質,人,在黑格爾看來=自我意識。……”⑷馬克思對此進行了尖銳的批判。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哲學是馬克思主義人性理論的前身,“費爾巴哈把人理解為現實的感性實體,而不是抽象的精神實體,對於否定宗教哲學和思辨哲學無疑具有積極的意義。但是他對人的本質的理解是形而上學的,因為,他把人的本質看作抽象的‘類’概念,即看作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由於費爾巴哈沒有對人的現實的本質進行批判,因此,本質只能被理解為‘類’,理解為一種內在的,無聲的,把許多個人自然地聯絡起來的普遍性。” ⑸
不管是黑格爾的人性理論還是費爾巴哈的人性理論,在馬克思看來都是歪曲的,不完整的人性理論。“費爾巴哈談到的是‘人自身’,而不是‘現實的歷史的人’。‘人自身’實際上是德中國人。”⑹“因此無庸諱言,費爾巴哈從來沒有看到真實存在著的,活動著的人,而是停留在抽象的‘人’上,並且僅僅限於在感情範圍內承認‘現實的,單獨的,肉體的人’,也就是說,除了愛與友情,而且是理想化了的愛與友情以外,他不知道‘人與人之間’還有什麼其他的‘人的關係’。”⑺而真正的人的本質是現實的,活生生的,生活在現實社會中的並從事生產勞動的人。
人是真正的人,能動的人
馬克思講的真正的人是有別於西方的宗教化了的、抽象的、一般的、理想化了的人。馬克思講:“德國哲學從天上降到地上;和它完全相反,這裡我們是從地上升到天上,就是說,我們不是從人們所說的,所想象的,所設想的東西,也不是從只存在於口頭上所說的,思考出來的,想象出來的,設想出來的人出發,去理解真正的人。……”⑻
中世紀西方的人性是宗教化了的人性,宗教成了統治人的理論和武器,一切都要服從於宗教,這就像中國封建社會的一切都要問《經》一樣。如上所述,費爾巴哈對宗教化了的人的本質進行了尖銳的批判,創立了以自然觀為基礎的人本學說,但有其不徹底性和形而上學性。馬克思說:“反宗教的批判的根據就是:人創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創造了人。……但人並不是抽象的棲息在世界以外的東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國家,社會。”⑼
人又是能動的人、富有創造性的人。馬克思堅決反對將人看成是僵化的、呆板的、不變的、被動的人。被動的、僵化的、沒有創新性的人無疑只是動物而已;但人有其獨特的能動性和創造性。人不僅僅是環境和教育的產物,“人創造了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了人”。⑽“環境正是由人來改變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⑾“環境的改變和人的活動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併合理的理解為革命的實踐。”⑿
馬克思主義人性理論中的人,又是從事著實踐活動中的人。馬克思說:“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是:對事物、現實、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作人的感性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觀方面去理解。……”⒀馬克思主義人性理論以前的人性理論也是一樣,不知道人是實踐活動中的人。
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
馬克思主義的人性理論認為,人不是單個的、抽象的個人,人是歷史的、社會的、現實中的人。“費爾巴哈把宗教的本質歸結於人的本質。但是,人的本質並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合。費爾巴哈不是對這種現實的本質進行批判,所以他不得不;
①撇開歷史的程序,孤立地考察宗教感情,並假定出一種抽象的——孤立的——人類個體;
②所以,他只能把人的本質理解為‘類’,理解為一種內在的、無聲的、把許多個人純粹自然地聯絡起來的共同性。
所以,費爾巴哈沒有看到,‘宗教感情’本身是社會的產物,而他所分析的抽象的個人,實際上是屬於一定的社會形式的。
新唯物主義的立腳點則是人類社會或社會化了的人類”⒁
綜上所述,馬克思主義的人性理論認為人是現實的、真正的、能動的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
管理啟示
人才選擇的啟示
人性定理如何選好人才、用好人才是有效管理的重中之重。對人的管理由於涉及到心理情感、法律、文化、人力資本等範疇,變數較多,因此成為管理的難點。許多跨國企業到中國,生產、市場營銷、財務、物流等對“物”的管理比國內企業技高一籌,但對於如何管理好中中國人,他們往往會望洋興嘆!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跨國公司的洋管理者無法洞悉基於中國文化傳承基礎上員工的心理情感活動。
管理的本質是“治人”,管理的方式是“人治”,管理的原則是“人倫”,管理的關鍵是“得人”,管理的前提是“人性”的把握。管理上若不注意研究人性,必然忽略人的重要作用,不去鼓勵人與物的配合,易犯偏重物而約束人的錯誤。
所以,必須正確把握人性,正確運用人性,才能充分發揮人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才能實現人力資源的價值。
中國最有影響力的領導者都是管理中中國人的高手,其成功就在於能夠在洞悉中中國人性的基礎上,用有中國特色的辦法來管理中中國人。
中中國人性有什麼特點呢?從兩個方面作簡要掃描,其一是人性的假設,其二是國民性格特點。關於人性的假設前提,中國古代思想中對人性有深刻的認知,最具代表性的是儒家的性善論、法家的性惡論、佛家的中性論、道家的無為論。
儒家性善論。儒家認為:“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宋代《三字經》開篇是“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 這一觀念在中國幾乎家喻戶曉,性善論深深地植根於中中國人的心靈。
法家性惡論。荀子認為:“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因為人生來愛好私利,所以為爭名奪利,不知辭讓;因為人生而有缺點,所以會有陰謀詭計,因此忠實守信不存;因為人生而有耳目之欲,所以好聲色,因此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不存;如果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定會相互爭奪。
道家中性論。在老子看來,人的欲海難填,總是無止境地追逐名利財貨,老子指出:“五色使人目盲,馳騁田獵使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使人之行方,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老子認識到,聲色犬馬,本是人的需要,過分放縱了人性,必然會帶來惡果,說明人性有惡的一面。有惡必有善, 《道德經》指出:“故大道廢,案有仁義;智慧出,案有大偽;六親不和,案有孝慈;邦家昏亂,案有貞臣。”說明人性有善的一面。
由於中國古代儒家統治文化對社會影響最為深遠,因此以儒家文化中的人性學說對中中國人的人性影響最大。
中國文化中將人分成兩類,一類是君子,一類是小人。君子具有優秀的品質,而小人則相反。如“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如魚肉”;“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君子是人們應該追求的榜樣,小人則相反。
基於對中國式的人性假設,中中國人認為管理就是做人做事的道理。做人就是如何搞好人際關係,做事就是如何提高工作績效。搞好人際關係,提高工作績效就是管理。只會做人,不會做事,是一團和氣,是和稀泥,管理上等於零。相反,只會做事,不會做人,常常得罪人,他的管理也等於零。
因此,要先會做人,然後會做事,這就是管理。抓住中中國人性的特點,選拔人、用好人,是管理的重中之重。
作為一個管理者,需要對國民性有深刻的洞察力,有必要對國民性特點作一下研究,並以國民性為出發點,制定相應的管理方法。
中國國民性有什麼特點呢?我們簡要概括為以下幾點。
不一定。中中國人的個性就是不一定,中中國人的事情有變動性,抓住這兩句話管理就比較容易掌握住精神。中中國人滿腦子都是“不一定”,中中國人最喜歡說不一定。同樣一箇中中國人,有時候這樣,有時候那樣,不一定。中中國人說一定的時候,結果也常常不一定。中中國人的應變能力最強,彈性最大,適應力也最好。中中國人最愛,也最擅長變來變去。中中國人的基本性格,就是“不一定。”
差不多。凡事都差不多,中中國人的口頭禪是“大概、估計、幾乎、相差不大。”胡適先生早年有一篇文章叫《差不多先生傳》,深刻地揭示了中中國人性中的差不多性格。
要面子。中中國人把面子看得很重,管理者必須認識到這一點,方能實施有效管理。不少中中國人要面子,平時自己蘿蔔鹹菜省吃儉用,可是朋友來了,卻大魚大肉招待一番,勒緊腰帶花錢買個面子。
中中國人是最講究面子,不管在什麼場合下,只要是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都吵得不可開交,有時還會大打出手,引來大批人駐足觀看,又影響交通。吵架者認為這是為了爭個面子,其實面子丟盡了。
重理重情。中中國人很重理重情,這就有了“合情合理合法”之說。
中中國人在管理上有一套獨特的功夫,這套功夫有個“三字要訣”,即“情、理、法”原則。如果中中國人遇到了什麼糾紛,總會按照這三字真言按次序進行解決。
我們的辦法首先是“動之以情”,如果對方不講情面的話,那就不妨“曉之以理”;如果講理也講不通,那就只好撕破臉皮上法庭了,所以這最後一招叫做“繩之以法”。
按照中中國人的脾性,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是不會輕易祭出法律武器的。這一點跟西方人似乎不一樣,他們可不顧什麼情面不情面,很多時候也懶得講理,遇到事情干脆直接對簿公堂好了,所以在西方國家,律師這一職業是很吃香的。
除此之外,中中國人性還有一些其它特點,只是不夠典型就不一一列舉。有效管理離不開文化背景,瞭解中中國人的人性特點,對症下藥,是有效管理的基礎。
人性是難以定論的特質。無數的事實說明,人性是變動的,這些人性的光明面也好、陰暗面也好,但以上我們列舉的一些特質較為普遍存在。
前提條件是對被管理者的人性特點深入洞察,因勢利導。中國優秀的管理者,無不是抓住了國民性的特點,對症下藥。
剖析人性,找到根本的刺激使用者方法
人性定理是指主體人自我肯定原理。這一定理可以簡單地概括為一句話:“任何一個健康的人的任何一個行為,都是服務於他自己特定的目的。無論多麼高尚的人,都不例外。”
內涵
自我意識即人都有關於自我的意識,深知自我是不同於他人、它物的一種獨立存在,並能準確地感知自我與非我的邊界,有明確的主體我與客體他人、它物的區分和界定。
自我決策即人都具有行為選擇自由,沒有什麼外在力量,可以無條件地決定主體我只能是什麼,而不能是什麼。主體我是什麼,是主體我自我決定和自我選擇的結果。
自我肯定人活動的目的是尋求自我肯定。這種自我肯定表現為,任何一個健康的人,他的任何一個行為,都只是服務於他自己特定的目的,無論多麼高尚的人,都不例外。自我肯定的內容包括生存需求(有)的滿足、自我價值(能)的實現和自我價值判斷(善)的實現。
自我中心人都以自我為中心,並視世界萬事、萬物為與主體我對立的客體。它們的意義和價值都是由主體我賦予的,是它們能夠被用作主體我自我肯定的工具,服務於自我肯定的目的。
慾望無限人在確知生存需求(有)的慾望,不可能永恆地滿足時,開始轉向自我價值實現(能)、自我價值判斷實現(善)的追求,併力求通過這兩種慾望的滿足,來獲得生存的意義和價值,通過精神生命的獲得,來延長短促的肉體生命。這後兩類種慾望,不會像吃飯一樣有飽的滿足。
只有虛偽的人言,沒有不尋求自我肯定的行為。
從管理學的這個原理中不難發現,人既是偉大的,又是渺小的;既是高尚的,又是卑鄙的;既是真誠的,又是虛偽的。但這並不是說,人性是如此的矛盾和不可協調。而是說人在面對不同的環境時,會有不同的選擇。但有一點是確定不變的,這就是任何一個健康人的任何一個行為,都只是服務於他自己特定的目的,即自我肯定。精神失常的人和理智不清的傻子可以例外,他們不是健康的人。
推論
人在可以懶的時候,不會不懶
在現實中,人之所以會懶,正是因為有這種可以懶的條件和環境。
中央電視臺第二套節目,曾經介紹過這樣一個典型:在大西北農村,有些農民窮得只能主要靠政府的救濟過日子。每年過冬都要救濟棉衣,但每年過冬又都沒有棉衣穿。冬天來了,給他們救濟一套棉衣。到了春天,他們就把棉花抓去變成夾衣。進入夏天,天熱了,他們又把夾衣剪開,變成兩件襯衣。之所以他們會如此,是因為他們相信,冬天來了,政府還會再給他們棉衣。
鑑於這種情況,政府調整了救困扶貧的思路,給困難戶輸給“造血功能”。對於特困戶,無償提供二十隻綿羊,讓他們放牧後賣羊毛致富。可有人從縣城領到羊後,還等不及回家,在路上就宰了一隻吃了。他們為什麼會如此?因為他們堅信,這二十隻吃完了,國家會再給二十隻。
企業內部的管理也是如此,任何一個人只要他能夠懶、放縱自己、為所欲為,並可不承擔任何後果,他就不會向上發揮自己的潛能、奉獻自己的智慧。
人在勤勞無益時,不會不懶
2. 人性定理的第二推論:人在勤勞無益時,不會不懶所謂勤勞無益,就是指一個人付出艱辛和努力,並不能為他的利益和慾望帶來什麼滿足,他的活動也僅僅是毫無回報地服務於他人,奉獻於他人的“學雷鋒”。如果是這樣,他就肯定不會付出努力。在中國農村過去的大集體和國有企業,為什麼在改革開放之前,懶人多,效率低下,就是因為這一原因。幹多幹少一個樣,幹好幹壞一個樣,誰還會付出努力幹多、幹好?
有些領導老抱怨他的下屬工作不積極、做事怕吃苦。我告訴他們這個錯不在於你的下屬,而在於你自己。
你的下屬付出努力和勤勞之後,你不能及時地給他以酬償,為他們的利益和慾望提供滿足,他為什麼要努力?在現在的企業中,這個問題也仍然存在。員工做了付出,不能得到應有的回報,他也就不會再做這種努力了。
相反,如果員工為企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你能及時地給他提供相應利益和慾望的滿足,對他的努力和貢獻及時給以反饋,他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也就會相對充分地發揮出來。
海爾管理中經常講到毛宗良的故事。講廣東潮州有一個客戶給海爾寫了一封求購“瑪格麗特”洗衣機的信。海爾總部要求下屬企業海爾梅洛尼公司,按照既定承諾在四十八小時內把洗衣機送到客戶家裡。一臺海爾“瑪格麗特”洗衣機由青島運至廣州後,駐廣州的安裝人員毛宗良租了一輛車,專程把洗衣機送往客戶家。到下午兩點時,在離潮州還有近一半的路程時,所租車因手續不全被交警扣留了。而被扣車的地方又前不著村,後不把店,離最近的海峰城也還有四五公里地。毛宗良拼命地攔車,但汽車司機一見大體積的洗衣機都不願拉。攔了十多輛車都沒有結果,到了下午三點多,毛宗良決定不再等了,找了一條繩子,把 150 多斤重的洗衣機捆在身上,在溫度高達攝氏 38 度的烈日下,餓著肚子走了兩個多小時,達到海峰城後,才另找車上路,按承諾把洗衣機送到客戶家。
在這裡,毛宗良是在學雷鋒嗎?不是,完全不是。海爾企業管理規範,任何一個員工只要為企業做出了貢獻,都會得到他應有的回報。
企業的規範化管理,也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不能讓員工白乾白付出,保證讓員工付出多少、貢獻多少,就一定能獲得多少回報,並讓這種回報嚴格與貢獻成比例。
可能發生而又不應該發生的事,卻一定會發生
一個企業年銷售收入超過兩億元,淨資產超過 1.2 億元,每年的採購任務超過一億元。為了避免採購發生漏洞,他把採購任務交由他兒子一個人承擔。沒有料到他的兒子也會吃大筆的回扣,甚至因為他兒子吃了回扣,採購的原材料價高質劣,使他企業所承擔的一個對外加工訂單,因材料質量問題而遭受退貨索賠,造成直接損失 170 多萬美元,加上間接損失,蒙受損失總額摺合人民幣近 3000 萬元,這還不包括信譽品牌損失。
這個老闆怎麼也想不通,自己的兒子也會吃回扣。他只有兩孩子,大女兒已經出嫁,他的企業最終都是他的兒子的。按照當地的慣例,外嫁的女兒沒有繼承權。並且他還告訴我,他兒子花錢,他從不吝嗇,手機差不多半年換一次,汽車已經是‘大林肯’了。
我問他:“你兒子吃回扣的錢做什麼用了?”
“他拿錢在一個星級飯店包了一個二奶奶。”他說。
“這就對了,就是因為你所給的錢還沒有完全滿足你兒子的所有慾望。”
“不過該花的錢,我都給他去花了。包二奶奶這種花銷,我怎麼能給他呢?”
“問題就出在這個地方。你認為包二奶奶是不該的,但他卻認為是可以的。我知道,在廣東有些地方,拉車的就要包一個二奶奶。你兒子作為一個兩千多人企業的少老闆,他會沒有這種慾望和需求嗎?你說不應該,這是從你的角度做出的評價。他認為應該,而你又沒有為他提供這份花銷,他就必然會想歪門邪道弄錢來滿足自己的需求。並且,你把你的兒子當作世界上最可信任的人,對他的行為不再進行任何控制,這就使他通過吃回扣,滿足包二奶奶的慾望成了可能。你認為不應該,但只要你兒子認為應該,而你又沒有堵住所有的漏洞,為他想做的事留有可能。那麼他就一定會這樣做。儘管你的企業將來是他的,但現在還不是他的。對企業承擔責任的是你,享有支配企業權力的也是你。所以你的兒子就可能運用你所授予的權力為自己牟取現實的好處。你對授給他的權力沒有控制,他吃回扣也就在所難免。”
現實就是如此,只有通過規範化管理,讓每一個人都成為利益獨立,責任完全的人。誰要做不應該做的事,那就讓他付出充分的代價,使他感到做這種不該做的事不值得,那麼,堵住了所有“可能”的通路,不該發生的事才不會發生。
企業實施規範化管理,也就是通過事先的制度規範約定,堵住“可能”的通路,避免不應該發生的事的發生。
基本內容
馬克思主義的人性理論是就哲學問題上討論的,它繼承了費爾巴哈以人為本的基本理論並提出了有別於費爾巴哈的獨創性的人性理論。他認為人不是抽象的、一般的、宗教的、空洞的人,而是現實的、真正的、能動的人、,並提出了人不是脫離社會實踐的、抽象的、“類”的本質的人,“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的觀點。
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現實的人
馬克思的人性理論首先是現實的。在《一般意識形態,德意志意識態》中:“……但這裡所說的個人不是他們自己或別人想象中的那種人,而是現實中的個人,也就是說,這些個人是從事活動的,進行物質生產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質的、不受他們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條件下能動的表現自己的。”⑴而現實性的“前提是人,但不是處在某種幻想的與世隔絕、離群索居狀態的人,而是處在於一定條件下進行的現實的、可以通過經驗觀察到的發展過程中的人。”⑵
馬克思以前的哲學家都認為“人”是抽象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對此進行了批判。“哲學家們在已經不在屈從於分工的個人身上看見了他們名之‘人’的那種理想,他們把我們所描繪的整個發展過程看作是‘人’的發展過程,而且他們用這個‘人’來代替過去每一歷史時代中所存在的個人,並把他描繪成歷史的動力。” ⑶因而,人也就成了抽象的、“類”的人的本質。包括黑格爾和費爾巴哈在內的哲學家都認為人性是主觀的,抽象的,不現實的。“……人的本質,人,在黑格爾看來=自我意識。……”⑷馬克思對此進行了尖銳的批判。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哲學是馬克思主義人性理論的前身,“費爾巴哈把人理解為現實的感性實體,而不是抽象的精神實體,對於否定宗教哲學和思辨哲學無疑具有積極的意義。但是他對人的本質的理解是形而上學的,因為,他把人的本質看作抽象的‘類’概念,即看作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由於費爾巴哈沒有對人的現實的本質進行批判,因此,本質只能被理解為‘類’,理解為一種內在的,無聲的,把許多個人自然地聯絡起來的普遍性。” ⑸
不管是黑格爾的人性理論還是費爾巴哈的人性理論,在馬克思看來都是歪曲的,不完整的人性理論。“費爾巴哈談到的是‘人自身’,而不是‘現實的歷史的人’。‘人自身’實際上是德中國人。”⑹“因此無庸諱言,費爾巴哈從來沒有看到真實存在著的,活動著的人,而是停留在抽象的‘人’上,並且僅僅限於在感情範圍內承認‘現實的,單獨的,肉體的人’,也就是說,除了愛與友情,而且是理想化了的愛與友情以外,他不知道‘人與人之間’還有什麼其他的‘人的關係’。”⑺而真正的人的本質是現實的,活生生的,生活在現實社會中的並從事生產勞動的人。
人是真正的人,能動的人
馬克思講的真正的人是有別於西方的宗教化了的、抽象的、一般的、理想化了的人。馬克思講:“德國哲學從天上降到地上;和它完全相反,這裡我們是從地上升到天上,就是說,我們不是從人們所說的,所想象的,所設想的東西,也不是從只存在於口頭上所說的,思考出來的,想象出來的,設想出來的人出發,去理解真正的人。……”⑻
中世紀西方的人性是宗教化了的人性,宗教成了統治人的理論和武器,一切都要服從於宗教,這就像中國封建社會的一切都要問《經》一樣。如上所述,費爾巴哈對宗教化了的人的本質進行了尖銳的批判,創立了以自然觀為基礎的人本學說,但有其不徹底性和形而上學性。馬克思說:“反宗教的批判的根據就是:人創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創造了人。……但人並不是抽象的棲息在世界以外的東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國家,社會。”⑼
人又是能動的人、富有創造性的人。馬克思堅決反對將人看成是僵化的、呆板的、不變的、被動的人。被動的、僵化的、沒有創新性的人無疑只是動物而已;但人有其獨特的能動性和創造性。人不僅僅是環境和教育的產物,“人創造了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了人”。⑽“環境正是由人來改變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⑾“環境的改變和人的活動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併合理的理解為革命的實踐。”⑿
馬克思主義人性理論中的人,又是從事著實踐活動中的人。馬克思說:“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是:對事物、現實、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作人的感性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觀方面去理解。……”⒀馬克思主義人性理論以前的人性理論也是一樣,不知道人是實踐活動中的人。
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
馬克思主義的人性理論認為,人不是單個的、抽象的個人,人是歷史的、社會的、現實中的人。“費爾巴哈把宗教的本質歸結於人的本質。但是,人的本質並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合。費爾巴哈不是對這種現實的本質進行批判,所以他不得不;
①撇開歷史的程序,孤立地考察宗教感情,並假定出一種抽象的——孤立的——人類個體;
②所以,他只能把人的本質理解為‘類’,理解為一種內在的、無聲的、把許多個人純粹自然地聯絡起來的共同性。
所以,費爾巴哈沒有看到,‘宗教感情’本身是社會的產物,而他所分析的抽象的個人,實際上是屬於一定的社會形式的。
新唯物主義的立腳點則是人類社會或社會化了的人類”⒁
綜上所述,馬克思主義的人性理論認為人是現實的、真正的、能動的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
管理啟示
人才選擇的啟示
人性定理如何選好人才、用好人才是有效管理的重中之重。對人的管理由於涉及到心理情感、法律、文化、人力資本等範疇,變數較多,因此成為管理的難點。許多跨國企業到中國,生產、市場營銷、財務、物流等對“物”的管理比國內企業技高一籌,但對於如何管理好中中國人,他們往往會望洋興嘆!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跨國公司的洋管理者無法洞悉基於中國文化傳承基礎上員工的心理情感活動。
管理的本質是“治人”,管理的方式是“人治”,管理的原則是“人倫”,管理的關鍵是“得人”,管理的前提是“人性”的把握。管理上若不注意研究人性,必然忽略人的重要作用,不去鼓勵人與物的配合,易犯偏重物而約束人的錯誤。
所以,必須正確把握人性,正確運用人性,才能充分發揮人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才能實現人力資源的價值。
中國最有影響力的領導者都是管理中中國人的高手,其成功就在於能夠在洞悉中中國人性的基礎上,用有中國特色的辦法來管理中中國人。
中中國人性有什麼特點呢?從兩個方面作簡要掃描,其一是人性的假設,其二是國民性格特點。關於人性的假設前提,中國古代思想中對人性有深刻的認知,最具代表性的是儒家的性善論、法家的性惡論、佛家的中性論、道家的無為論。
儒家性善論。儒家認為:“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宋代《三字經》開篇是“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 這一觀念在中國幾乎家喻戶曉,性善論深深地植根於中中國人的心靈。
法家性惡論。荀子認為:“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因為人生來愛好私利,所以為爭名奪利,不知辭讓;因為人生而有缺點,所以會有陰謀詭計,因此忠實守信不存;因為人生而有耳目之欲,所以好聲色,因此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不存;如果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定會相互爭奪。
道家中性論。在老子看來,人的欲海難填,總是無止境地追逐名利財貨,老子指出:“五色使人目盲,馳騁田獵使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使人之行方,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老子認識到,聲色犬馬,本是人的需要,過分放縱了人性,必然會帶來惡果,說明人性有惡的一面。有惡必有善, 《道德經》指出:“故大道廢,案有仁義;智慧出,案有大偽;六親不和,案有孝慈;邦家昏亂,案有貞臣。”說明人性有善的一面。
由於中國古代儒家統治文化對社會影響最為深遠,因此以儒家文化中的人性學說對中中國人的人性影響最大。
中國文化中將人分成兩類,一類是君子,一類是小人。君子具有優秀的品質,而小人則相反。如“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如魚肉”;“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君子是人們應該追求的榜樣,小人則相反。
基於對中國式的人性假設,中中國人認為管理就是做人做事的道理。做人就是如何搞好人際關係,做事就是如何提高工作績效。搞好人際關係,提高工作績效就是管理。只會做人,不會做事,是一團和氣,是和稀泥,管理上等於零。相反,只會做事,不會做人,常常得罪人,他的管理也等於零。
因此,要先會做人,然後會做事,這就是管理。抓住中中國人性的特點,選拔人、用好人,是管理的重中之重。
管理者的啟示作為一個管理者,需要對國民性有深刻的洞察力,有必要對國民性特點作一下研究,並以國民性為出發點,制定相應的管理方法。
中國國民性有什麼特點呢?我們簡要概括為以下幾點。
不一定。中中國人的個性就是不一定,中中國人的事情有變動性,抓住這兩句話管理就比較容易掌握住精神。中中國人滿腦子都是“不一定”,中中國人最喜歡說不一定。同樣一箇中中國人,有時候這樣,有時候那樣,不一定。中中國人說一定的時候,結果也常常不一定。中中國人的應變能力最強,彈性最大,適應力也最好。中中國人最愛,也最擅長變來變去。中中國人的基本性格,就是“不一定。”
差不多。凡事都差不多,中中國人的口頭禪是“大概、估計、幾乎、相差不大。”胡適先生早年有一篇文章叫《差不多先生傳》,深刻地揭示了中中國人性中的差不多性格。
要面子。中中國人把面子看得很重,管理者必須認識到這一點,方能實施有效管理。不少中中國人要面子,平時自己蘿蔔鹹菜省吃儉用,可是朋友來了,卻大魚大肉招待一番,勒緊腰帶花錢買個面子。
中中國人是最講究面子,不管在什麼場合下,只要是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都吵得不可開交,有時還會大打出手,引來大批人駐足觀看,又影響交通。吵架者認為這是為了爭個面子,其實面子丟盡了。
重理重情。中中國人很重理重情,這就有了“合情合理合法”之說。
中中國人在管理上有一套獨特的功夫,這套功夫有個“三字要訣”,即“情、理、法”原則。如果中中國人遇到了什麼糾紛,總會按照這三字真言按次序進行解決。
我們的辦法首先是“動之以情”,如果對方不講情面的話,那就不妨“曉之以理”;如果講理也講不通,那就只好撕破臉皮上法庭了,所以這最後一招叫做“繩之以法”。
按照中中國人的脾性,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是不會輕易祭出法律武器的。這一點跟西方人似乎不一樣,他們可不顧什麼情面不情面,很多時候也懶得講理,遇到事情干脆直接對簿公堂好了,所以在西方國家,律師這一職業是很吃香的。
除此之外,中中國人性還有一些其它特點,只是不夠典型就不一一列舉。有效管理離不開文化背景,瞭解中中國人的人性特點,對症下藥,是有效管理的基礎。
人性是難以定論的特質。無數的事實說明,人性是變動的,這些人性的光明面也好、陰暗面也好,但以上我們列舉的一些特質較為普遍存在。
管理的重點是通過管好人進而管好事,如何管好人呢?前提條件是對被管理者的人性特點深入洞察,因勢利導。中國優秀的管理者,無不是抓住了國民性的特點,對症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