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劉分享知識
-
2 # 青春成長記錄
關於語文考點 ,我提個比較有趣的看法。
用歷史分析法來看,中國封建社會一千多年,科舉考試實體只考語文一科,只是題型變化,但到了明清兩代,就只考經義了,就是寫作文,但論及漢語言文學的鼎盛,還真是在古代,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體現出的漢文學韻味現在仿都仿不出來了。《古文觀止》裡的文章,都已經成了絕唱。因此,用荒唐推理法,得出一個結論,古代的語文水平比現在高,那麼他們是怎麼學的呢?背誦和寫作,幾乎不會去概括中心思想之類的。
語文考的是字詞句,拿本《說文解字》和《現代漢語詞典》對比一下,說文的解析簡直是如有神韻,舉個例子,虎視眈眈的眈字,你查查現代漢語字典,解釋為形容眼睛注視,這個解釋並沒有美感,說文解字解釋為:視近而志遠。怎麼樣?是不是很傳神,這才是漢字的魅力!
好了,既然明白了古人在語文上的造詣,那何不學習他們學語文的方法呢?閱讀+寫作,重點在寫作,寫得多了,自然用詞造句都拿捏的準確了,語感也出來了,語言學科往往是不需要講太多道理的。
我女兒進初一起,我就把寫作作為她提高語文學習水平的一個方法,現在每週給她佈置兩篇作文,然後一起點評,交流,以作文提升語文,效果還不錯。
-
3 # 老穆說語文
老穆解析
穆老師研究過全國各省市地區大大小小上千份中高考試卷及模擬卷,對語文考點這塊頗有心得,現與大家分享一下,感興趣的家長和有需要的同學,可以過來學習。
對於學生而言,明確中考語文考點,讓今後的複習更具有針對性,心裡會敞亮,為中考的成功奠定紮實的基礎。
✨就全國而言,目前主流的試卷有120分卷、130分卷和150分卷。
✨有的地區按“一、積累·運用;二、閱讀·賞析;三、表達·交流”這樣的順序排版試卷,如江蘇地區中考卷;
✨還有的地區按“A、B卷排版”,A卷主要考語言知識(選擇題)、文言文閱讀(對比閱讀)、名句名篇默寫、現代文閱讀(議論文或說明文)和作文;B卷主要考詩歌鑑賞、文言文閱讀(課外)、名著及現代文閱讀(記敘文閱讀)和語言運用。比如四川成都卷;
儘管排列順序有所不同,但它們的考點大體相同,穆老師為大家總結如下:
一、語言基礎題考點 二、古代詩文閱讀
A、文言文閱讀
B、古詩詞鑑賞
三、現代文閱讀
A、說明文閱讀
B、議論文閱讀
C、記敘文閱讀(詳見穆老師最近更新的專欄)
四、作文
親愛的同學們,你們清楚了嗎?加油哦!
回覆列表
中考考點,可以說初中三年語文知識都是考點。
具體點說,字音字形,文言文閱讀理解,古詩詞默寫與理解性默寫及分析,病句修改,句子銜接,標點使用,使用詞語成語熟語不當,現代文(議論文、說明文、記述文)閱讀理解,應用文,還有各種設計、表達類題型,最後作文少不了。
升學考試,是對學生整個初中階段學習的檢驗與考查,每年的出題團隊不同,考點也會不同,但是題型就那麼多,無非側重點不同,去年古文佔比高,今年可能現代文佔比高,所以猜題很難,除非你很幸運,也就能蒙對幾道而已!
所以,想在考前取巧不可取,不要存在僥倖心理,不要給學生虛幻的希望,因為考點就在平時學習的知識中,認真複習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