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舞動的木偶人

    其實人都會有私心的,不能因為孩子不願意分享,就給孩子貼上自私的標籤,教育孩子最忌諱的就是貼標籤,分享的事情可以慢慢引導

  • 2 # 笨點點

    我常常聽到這樣的提問:“我的孩子不願意分享怎麼辦?”

    事實上,這樣的提問下隱藏的擔心卻是:“將來他會不會成為自私的孩子?”然後,父母還接著思考:“孩子要從多大才可以鼓勵分享呢?怎麼樣讓我的孩子學會分享呢?”

    “分享”這的確是中國的美德,許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自私,懂得分享,在跟我聊天或者諮詢的時候,也經常提到這個話題。但是,我想說的是分享是要取決於孩子的狀態,而不是出自父母們美好的自私願望。

    有很多父母特別著急讓孩子分享,很多時候,我們會認為我的孩子如果願意跟別人分享東西,那意味著我 教 育 的 真 好。父母們甚至還會經常給孩子講《孔融讓梨》的故事,想要鼓勵孩子分享。

    相反,如果我的孩子這個不給別人吃,那個不給別人玩,這也意味著我真的很失敗,所以“分享”背後,滿足的是成年人自己的需要。

    但是,父母們也需要知道,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任務是活著,吃是活著最重要的一個部分。就像我在拍攝《超級育兒師》時遇到的小帥,22個月的他,才剛剛嚐到一點甜頭,媽媽說讓他和自己分享,他就趕快拿起香蕉往自己嘴裡塞。

    那麼,“分享”應該在什麼階段能被提出來呢?我想說一句話,孩子獲得滿足和安全感是分享的前提。分享的前提就是擁有,他自己有安全感之後才會分享。

    而具體到每個孩子身上,究竟幾歲可以開始引導孩子進行“分享”呢?每個孩子的發展狀況是不同的,需要依據科學的成長規律,結合孩子的實際發展狀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一般來說,我建議3歲以前不要特別著急給孩子說要分享,我相信父母這樣做與不瞭解孩子的個人成長規律有直接關係。

    從科學的成長規律來看,3歲以前,正是孩子自我意識啟蒙的關鍵時期,這個時候,孩子們需要透過確認“擁有”而獲取對“我”的認知。所以我們能看到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經常說“這個是我的,那個是我的……”

    在《孔融讓梨》的故事裡,大家也能看到:“融四歲,能讓梨”。可以說,雖然孔融時代沒有兒童心理學,但他的爸媽的確遵循了科學的發展規律。

    而在孩子確認了“擁有權”和“安全感”以後,才能夠開始鼓勵孩子進行分享,可以是交換的方式,可以在家庭中構建分享的環境,並且在孩子的分享行為之後,給予肯定和鼓勵。

    這,才是讓孩子成長的機會,但父母們往往會忽略孩子發展的成長規律。

    不管是哪一種教育方法,一定需要符合個人的科學成長規律,這是永恆不變的真理。現在有多少我們在履行的教育方式是違背孩子的成長個人規律的呢?過早提分享,就是其一,不尊重孩子的感受,不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結果肯定也會適得其反。

    希望父母們在孩子不願分享的時候,不要再拿“自私”指責孩子,也不要強迫孩子去分享。

    當然,當我們看到別人的孩子“不願分享”時,不再是以成人視角對此進行審視和判斷,更多的是理解他行為背後的原因。

    孩子四五歲就可以學漢字了哦~分享一個幼兒識字APP。父母可以用手機下載識字軟體“貓小帥學漢字”來教寶寶認字。寶寶對電子產品感興趣,所以用手機軟體教,他不會產生牴觸心理,而且軟體的課程豐富,生動形象的圖畫和聲音,更能激起寶寶對學習漢字的興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7歲的人一事無成讓人嫌棄,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