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寧宇與麥豆
-
2 # 曙光足球領域創作者
人生哀樂本無定數,喜怒亦無倫常,負擔人皆有之,若任其傾之倒之,則世間不過是負擔或情緒的垃圾場,若化之解之,這一如豔陽破堅冰,春風解百寒。
且看:難道性本愛丘山的陶淵明沒有對塵間的的負擔和負面情緒嗎?他將負擔和無奈化為一朵雛菊綻放在南山之下,“不慼慼於貪賤,不汲汲於富貴”是解除負擔,釋放不良情緒的最好方法。
尼采曾說,那些終將點燃閃電的人,必將緘默如金,此處的緘默,當不是一言不發,而是懂得丟掉負擔,懂得如何收放自己的情緒。
在現實社會里,在生活中我們都要時刻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學會釋放自己的情緒,釋放心中的鬱結,懷善處世,這樣的人生,也是一種於心中僻荒土,種蘭菊的修行。
-
3 # 龔愛民516
從自己的經歷過往,覺得苦難是人生最好的財富。小時候老家長輩們經常講:小孩苦不算苦,老來苦才是真正的苦。當時沒當一回事,現在看來真可謂民間的典故,正確無比。因歷史和家庭原因我從七八歲跟很沒有生活能力的父親一起生活,58年前後大躍進年代父親被生產隊派出修水利,大辦鋼鐵,有二年我一個人自己生存,夏天尚好,老家浙江的冬天比北方還冷,家裡唯一一床被子被父親帶到工地,我也不知道這二個冬天是怎麼熬過來的,如果現在過這樣的生活,可能熬不過三天。小時候糠萊樹葉半年糧,(現實的年輕人不知道餓肚子的嗞味,)因沒有什麼糧食吃失學去討生活……。一直去當兵才穿上裡外都是新軍裝,吃上真的白米飯。諸位不要笑話我,和我同齡農村人十有七八都有這樣的經歷。七八年和九九年動了二次手術,真正經歷了生死考驗。我十分感恩生活在我小時候的苦難種青年以後的疾病,幾十年工作,生活經歷我從未感覺到有什麼克服不了的困難,再坎坷曲折同小時候吃的苦根本算不了什麼,小萊一碟。二次手術讓我感到生命渺小和對大自然的敬畏,生命的珍貴值得自己珍惜。71年老大岀生,我的工資31元5角,79年添了老三,工資87元,老伴跟我差不多,還有一個老父親跟我們生活。負擔夠重吧?但我不覺得是負擔,是應該的責任。比起小時候的苦根本算不了什麼,什麼負擔都可以安放,克服。我現在退休工資2973元6角,不喝酒不吸菸不進酒店請客和作客的我,怎麼也不要用這麼多錢。今年72歲本命年,對現在的生活很知足,也很感恩社會越來越好,過好自己每一天。
-
4 # 劉承澤3
我就是一個苦命的人。1953年出生,長身體時遇到三年苦日子,沒吃沒喝。剛上學,遇到文革,學校停課鬧革命,沒書讀。十六歲那年,還沒成年,就被上山下鄉了,一去就是八年。知青返城後,大齡青年從零開始又出發,剛乾出點明堂,下崗分流又輪到我,只好外出打工。一直熬到退休才結束苦難。
老運還可以,因工齡長,退休金滿意,身體好,退休金年年漲,心想以前吃的苦總算有回報了,知足了。
-
5 # 磊珞
苦難,是人生的教科書,只要你還活著,就不可能沒有苦難。人生遇到的苦難,你不想忍也得忍,不想過也得過。沒辦法,你遇著了。推給別人?那是不道德的行為,你也推不掉。誰也不能代替你去忍,誰也不能代替你去過。所有的委屈嚥進肚裡去,所有負擔自己扛起來。咬緊牙關,不怨天,不怨地,挺過去,管它夏冬與春秋,即使上帝要滅你,也要從容面對。人生的苦難越大,身邊越是沒有人,沒有定點,也沒有落處,就像飄在漫空裡,所以,一切靠自己。靠父母,會老;靠樹,會倒。克服一個苦難,你就成長一步,經歷的苦難越多,你就越顯成熟。戰勝苦難,需要堅韌的意志和堅強的肩頭。我自幼就有憂患意識,所以,才努力地提高能力,夯實基礎,增強抵抗力。在我生命的過程中,做任何事,都三思而後行,不盲目,不冒險,不固執,盡力規避苦難。苦難既來臨,不驚慌,不膽怯,從容不迫,積極應對 ,就像搬掉絆腳石那樣地把它除去。即使搬不掉,我盡力了,也心甘了,如此而已。
回覆列表
回答這個問題,就不得不提坡仙的一首詞----宋代蘇軾的《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全文是: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里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一句“此心安處是吾鄉”成為傳揚千古的名句。
這是蘇東坡寫給好友王鞏的侍女的。蘇軾的好友王鞏(字定國)因受“烏臺詩案”牽連,被貶謫到地處嶺南荒僻之地的賓州。王定國受貶時,其歌妓柔奴毅然隨行到嶺南。元豐六年(1083)王鞏北歸,出柔奴(別名寓娘)為蘇軾勸酒。蘇問及廣南風土,柔奴答以“此心安處,便是吾鄉”。蘇軾聽後,大受感動,作此詞以贊。詞中以明潔流暢的語言,簡練而又傳神地刻畫了柔奴外表與內心相統一的美好品性,透過歌頌柔奴身處逆境而安之若素的可貴品格,抒發了作者政治逆境中隨遇而安、無往不快的曠達襟懷。
所以,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不用太在意苦難,苦難也是人生不可缺少閱歷。要學會接受苦難,成就豁達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