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飯後談生活
-
2 # 別問我是誰222850363
不贊同,香港老電影是代表一個時代。80、90年代當時大陸還沒有什麼電影可以看。而香港基本全是商業,像我這個年紀,那時看電影基本都是錄影帶或是vcd,全都是盜版的。無論畫面質量,還是表演質量,場景特效都沒有現在的好。但是確實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的回憶。什麼是最美好的,回憶是最美好的。我們懷念的也並不全是當時的電影,也有一部分是當時無憂無慮的生活。一個很奇怪的現象,現在很容易看到這樣的標題,曾經怎麼怎麼地,現在卻成了經典。說的都是當時的老電影。這應該是電影當時拍的不適合當時的情況,也就是不時髦,但是現在一看挺好的,更適合現在的眼光。現在電影多了,國外,內地百花齊放。香港電影反倒少了。前幾天看了一下10多年前的春節聯歡晚會,哈哈哈,當時真土。如果拿出個當時沒有上過的片子,現在會有人看嗎?
-
3 # 天馬星空電影
電影市場也是資本市場,八九十年代,中國香港遊資流動,所以造成了當時的電影市場的繁榮,而現在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內地的經濟有了長足的進步,所以現在國內的製作水平,投資領域跟專業人士都比較多。所以造成了好多的香港導演,編劇,演員的北遷,也造成了現在香港電影市場的青黃不接。不過經典永遠是在回憶裡的,有些經典是特殊時期下的特殊產物,是不可逾越的!我們致敬香港電影,致敬香港電影人!帶給了中國改革開放初期的人們精神食糧和開啟世界的窗戶!
-
4 # 彼岸花之光
首先,這個觀點是不能證偽的,無論如何他都是對的,沒有標準答案,如果你和說這句話的人有同樣的人生經歷,同樣的觀影經歷,你會很有共鳴。
我個人是贊同這個觀點的,在我的心目中港片最佳是大話西遊,看了無數遍,與這部片相比,諸如追龍丶寒戰丶無雙等新出港片真的不夠好看。
下面說點實際的:我認為香港的老電影總是比新電影的原因有:
1:香港電影年產量在2002年以前都是100部左右,產量大,自然我們看到的好電影基數會大,而人的大腦會傾向於記憶好的電影,和他人談論比較多的電影,所以會給人一個印象:現在好電影太少了。
2:缺少人才:1998年左右的世紀末,成龍、周潤發、李連杰、徐克、林嶺東、吳宇森等一大批香港一線電影人奔赴好萊塢拍電影,讓香港電影在開始走下坡的時候失去精兵良將。目前香港電影在人才領域是全方位的青黃不接,香港電影行業從政府到公司近幾年都在有意識培養新人導演和新人演員。
3:合拍片模式的流行,合拍片大都是內地資本出資,香港出人出力,主要市場放在內地,如此就要面臨兩個問題:1.要適應內地不同文化的觀片習慣,香港電影創作領域無禁區的優勢將被稀釋;2.面臨內地的電影審查制度,這也是被廣大港片迷認為對港片最大的打擊。
-
5 # 米米觀影
其實,談不上贊同還是不贊同,不過事實擺在眼前,近幾年的香港電影的確有點不盡人意,會讓人感覺還處於08 09 年的時候的大陸電影,劇情也比較老套,反而老的香港電影讓人看著劇情更自然,我覺得主要是劇情的問題!
回覆列表
我不贊同這種說法,因為這個問題是對當代優秀港片的不公平!為什麼感覺以前的電影好看,我總結出一條比較重要的原因,在那個時候無論是大陸還是香港電影行業剛剛起步,人們對於新鮮事物會投入更多的精力來了解它,影片資源比較匱乏,俗話說物以稀為貴就是這個道理,反觀現在電影業迅速發展,據報道中國現在影視行業早就已經屬於盈滿狀態,還有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人們已經沒有那麼多的精力去看電影了,電影沒有變,變得是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