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七個名字真不容易

    雷霆雨露俱是天恩的年代裡,能不和諧嗎,記住清朝皇帝是主子,其他的是奴才,奴才有什麼話語權,只要稱聖明君主就行了,其他朝代皇帝和大臣們是存在競爭關係的,大臣能夠限制君權,到了咱大清別說限制君權了,都是跪舔。。。。。

  • 2 # 吟祝之光

    不和諧的全被幹掉了,誰還敢不和諧?在清朝官場,一直奉行"多嗑頭,少說話"的為官之道。整個清王朝只會有一個聲音,那就是皇帝。只會有一種意志,那便是聖旨。官員只是打工的。這是清代吸取明代教訓所行的另一個極端。明代皇帝權威總是被內閣限制,官員自行其是,罵皇帝時有發生,甚則封駁聖旨。政令不能完全暢通使得國家滅亡。而清朝則相反,全國上下唯聖命是從,而皇帝只是一個人,難免因為偏聽偏信做出自認為對其實錯誤的事,而大臣卻不敢斧正,所以國家到最後越來越差,而皇帝卻自鳴得意。自我感覺良好。卻不知道全國上下只是把他一個人當傻子糊弄。終於天下太平的美夢被鴉片戰爭的炮聲驚醒,而早已腐朽的清王朝也在革命的浪潮中覆滅…

  • 3 # 四川達州人

    清代,尤其乾隆是皇權的極限,無論從中國歷史縱向比較,還是世界歷史橫向看問題,滿清皇權已經無以復加。

    明代皇權雖然被加強,但文臣風骨還在,譬如一個國本之爭的立儲糾紛,大臣們前赴後繼敢於皇帝糾纏15年,最終還獲得勝利,這在清代簡直是不可想象的。

    同時,明代內閣權力也在逐步加強,甚至可以封駁聖旨,主要因為文臣手上有政務建議的貼黃權,而清代內閣甚至上書房、南書房、軍機處是皇帝為強化權力不斷推出的集權變體,內閣軍機處最終只是皇帝秘書處功能,對皇權專制毫無任何牽制能力。

    所以,清代才會出現號稱最節儉的道光吃一個雞蛋一兩白銀的笑話,因為皇帝被一群不敢提意見,不願提建議,得過且過的文臣武將所包圍,個人能力好一點性格堅忍比如康熙雍正還能勉強駕馭局面,連乾隆都被下面糊弄,就別說能力有限的嘉慶道光了。

    這樣的局面下,君臣沒有理念上的衝突,當然很和諧,就在萬歲萬歲萬萬歲聲中,你哄我我信你的環境中運轉。

  • 4 # 青言論史

    哪裡是清朝的君臣關係和諧,而是清朝的君臣關係早已不是之前的君臣關係了而已!

    中國的君臣關係,基本趨勢一直是皇帝的地位不斷拔高、臣子的地位不斷下降。周朝的時候,天子、諸侯都不過是下一級貴族的盟主而已,彼此之間隸屬關係不強;秦朝過分強調君權,結果二世而亡;此後的漢朝、魏晉、南北朝,皇帝都必須和世家大族相抗衡。那些大臣們,儘管還是皇帝的臣子,儘管已經沒有了世襲的爵位,卻透過各種制度獲得了事實上的世襲權力。面對這些實際上仍然能夠和自己分庭抗禮甚至取代自己的皇帝,大臣們自然有膽子去和他們面折廷爭。

    唐宋時期,雖然士族壟斷仕途的情況逐漸消失,但是文官的地位卻在不斷升高。北宋定下的調子就是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到了南宋,宰相甚至幾乎架空了皇帝,君臣之間自然更有機會相互碰撞。

    即使是明朝,君權已經近乎頂點,但是在儒家禮教的鼓勵下,無數大臣還是願意做一個“諍臣”來對抗皇權,以打一頓屁股甚至殺頭來換自己的名譽。但到了清朝,一切都變了。

    清朝的君臣關係,已經不是平等的關係(這本來也很難),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幾乎就是主僕之間的關係。滿洲人之中,人人都是皇帝的家奴,面對皇帝要稱一聲“奴才”;至於漢人,更是連“奴才”的資格都沒有。

    這樣的上下級關係,當然是和諧,因為你見過,主人和奴才之間天天吵架的嘛?只有平等的關係,才有吵架的資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主創業需要具備哪些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