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最萌小牛

    成吉思汗上臺便著手改革,消除落後的部落體系,建立新的政治、軍事、社會組織,以鞏固新興政權的統治,蒙古軍團橫掃歐亞大陸,幾乎沒有對手可以抗衡。考慮到蒙古總人口只有一百多萬的現實,不由得讓人疑惑,以如此少的人數,何以能取得如此如此驕人的成績,主要原因概括有以下四點:

    一.統一文字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國之時,就確定畏兀兒文為全國通用的文字,用其記錄《大札撒》、必力克,書寫公文、信件、碑文等。如1225年的《成吉思汗石文》、貴由汗的璽文及1250年的《蒙哥汗石文》,均用畏兀兒文鐫刻。當時用這種文字書寫的規範化了的書面語已經形成,而且這種書面語有別於民間口語。成吉思汗採用畏兀兒文字的同時,也採用了用這種文字書寫的古代書面語,隨著蒙古統治者的對外擴張,蒙古語言和文字的使用範圍日趨廣泛,到13世紀時,蒙古語幾乎成為世界語。2.政治改革 成吉思汗首先打破古老的血緣關係,擯棄傳統的部落、氏族單位,對所有臣民進行戶口登記,將其按照十戶、百戶、千戶的結構納入軍政、軍民合一的組織框架中。把全國的土地和人戶分封給諸子、諸弟等宗室成員。大汗權力高於一切,是整個蒙古統治階級的最高代表;皇室宗親構成的“黃金貴族”和各級那顏貴族組成封建統治階級;而分屬各級人戶制度下的廣大牧民,則固定在指定的區域之內,上馬則準備戰鬥,下馬則屯聚牧養,一旦有戰事,便攜帶武器、馬匹及糧秣,在各級長官率領下出徵作戰,在全民皆兵的基礎上,成吉思汗還握有三支精銳之師——怯薛軍。它是由萬名壯勇的貴族子弟組成的近衛軍,平素司拱衛大汗金帳之責,戰時則擔中軍保護護大汗之任,往往是成吉思汗在戰爭最關鍵時刻投入戰場,以決定勝負的生力軍。同時,這支精銳勇猛之師亦是大汗震懾地方割據勢力的重要力量。怯薛衛士職守明確,制度嚴密,享有種種特權,絕對效忠大汗,成為蒙古軍事封建專制統治的中堅。成吉思汗還強化國家司法機構,設定了斷事官,還對傳統的蒙古習慣法進行整理,數次召集大會,頒佈“扎撒”(意為軍令、法度),並將各類扎撒和大汗的“訓言”用文字記錄下來,編成《扎撒大典》,形成一套成文法典。3.武器革新 作為遊牧民族的蒙古軍隊,並沒有把武器侷限在弓馬射箭上,而吸納其他軍隊的優點,學習他們的武器,提高自己的戰鬥力。在蒙古軍隊使用的武器中,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單兵作戰使用的冷兵器:刀、槍矛、棍棒、斧、弓、弩。這些武器在蒙古軍隊中,都有一些自己的特點。而火器和拋石機,則是蒙古軍隊常用的第二類武器。在圍攻城市時,蒙古軍隊曾使用一種火藥武器,敵方軍隊死傷狼藉。跟火藥武器一樣,拋石機的出現,可以彌補戰術的不足。它對於攻破攻敵方城池,極為有利。據記載,“其回回炮甚猛於常炮,用之打入城,寺觀樓閣盡為之碎。”最後一類,則是水上使用的武器。蒙古軍隊開始學習的造船術,大規模建造戰船。當時使用的尖底海船,已經可以做到遠洋航行。除了尖底海船,蒙古軍隊還曾使用過“沙船”。這種船適合水淺多沙灘的航道航行。這種船隻抗沉性提高,可適用於江河湖海中,航程能遠達非洲。4.整編軍力 蒙古人攻下一座城後一般只要不是死命抵抗的他們不會亂殺,特別是會手藝的人,他們利用這些人制造火氣、攻城器械,攻城戰就用征服的軍隊。他們只負責最後的衝擊。就這樣他們慢慢的軍隊就多了,而且主力軍全是征服的軍隊,他們到了蒙古人手下都能得到成吉思汗重用,擁有了在本國不能享受的武人待遇,財富等等。 蒙古軍隊正是在這些優勢的積累上,逐漸強大,才最終獲得縱橫歐亞大陸的實力,成為13世紀時的強者。

  • 2 # 秋水長

    這個問題主要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方面是蒙古的優勢,另一方面是對手的劣勢。

    蒙古的優勢主要包括幾點。

    1.成吉思汗完成了草原各部的統一,使得各部有了統一的信仰和政權。

    2.他們擁有大量的馬匹,從而使得他們能夠組成足夠大的騎兵軍團,他們甚至能夠一個人帶著兩匹馬,一匹用來作戰,一匹用來運輸,這種機動力在當時世界是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能抵擋的,就是因為這種騎兵優勢,讓他們無敵於天下。

    3.蒙古人的飲食習慣使他們具備了兩個優勢,一他們的身體比較長,強壯。當時歐洲的史學家就記載了當時蒙古軍隊個人的身體素質,他們雖然個子比較矮,但是足夠的強壯有力,跟歐洲人肉搏中不落下風。二,正是因為他們喝馬奶,吃肉乾,所以他們的後勤比較容易解決,往往帶一袋肉乾,就能使他們走得很遠,他們遠征沒有後勤運輸的顧慮。

    4.在和漢族長期的打仗和交流下,他們學會了不少新的戰術戰法,比如在攻打俄羅斯時,他們就用了水攻,他們還學會了用火藥做手雷用來攻城十分有效,當時歐洲人沒有看見過火藥。這種能冒出大量煙霧的武器被他們稱之為魔法,他們十分懼怕。

    另一方面是對手的劣勢。

    1.他們當時各國之間非常分散,很難形形成聯盟來對抗蒙古軍隊。

    2.他們有不同的信仰,不同信仰之間相互猜疑,相互攻擊,從內部削弱了他們的抵抗力。

    3.他們沒有相應的守城武器,面對大軍團騎兵時,無法堅守。

  • 3 # 熊貓簡書

    成吉思汗原名孛兒只斤.鐵木真,尊號“成吉思汗”,這個後來被譽為“一代天驕”的草原漢子開啟了蒙古帝國的傳奇歷史,率幾十萬蒙古鐵軍橫掃歐亞大陸,所向披靡。鼎盛時期,統治的面積達到3300萬平方公里。

    成功從來不是偶然,蒙古國從草原部落崛起成長為世界老大,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成吉思汗塑像

    第一,千載難逢的視窗時機。

    公元13世紀初,蒙古國周邊一些強國政權,經過連年戰亂,已經是一盤散沙。歐亞大陸出現難得的強權真空,這種機會可以說是千載難逢。

    東南邊的中原分裂成為南宋、金國和西夏;西面是鬆散的喀喇汗國和外強中乾的花刺子模,北面是正在走下坡路的阿拔斯王朝。

    東南邊的中原國家忙於亂戰和爭權奪利互相殘殺,西北邊的歐洲由於伊斯蘭教、基督教內部分裂,成天為了誰是正統打得不可開交。

    那些走向分裂和內亂的國家沒有料到,一個在草原上名不見經傳,經常被突厥、契丹蹂躪的部落小國會突然颳起一股席捲全球的雄風。

    不是敵人太強大,而是自己太菜了。

    第二,堅強有力的英雄領導。

    英雄不能創造歷史,但英雄能夠改變歷史。鐵木真恰好就是這樣的一個英雄,他的橫空出世改變了世界格局和歷史走向。

    傳說鐵木真出生的時候手握堅硬如鐵的血塊,這無疑為英雄的降臨蒙上了一層令人目眩的迷人色彩。但偉人的成長都是伴隨著鮮血與淚水、磨難和荊棘是不變的真理。

    9歲那年,父親被敵人鐵木真兀格的兒子毒死;19歲那年,美麗的妻子孛兒貼被篾兒乞人搶走。29歲那年,最信任的結義兄弟札木合背叛了他,背後一擊差點要了他的命。

    “殺父之仇”、“奪妻之恨”、“盟友背叛”,煉獄般的磨難讓年輕的鐵木真心硬如鐵、個性似鋼,沒有什麼困難可以嚇倒和阻攔他前進的步伐。

    第三,實力大增的制度設計。

    鐵木真認真總結草原遊牧民族和中原封建帝國的先進治理經驗,制定了一套適合自身發展的制度,讓蒙古國很快在草原行國中脫穎而出。

    一是確立了黃金家族,只有成吉思汗及其後代對蒙古有法定繼承權,否定了部落大會推舉首領的做法;二是建立了千戶授封制度,把所有的草原居民統一劃分成95個千戶,授予共同創業的貴族和功臣,並世襲為王;三是建立大汗直接領導的統一軍隊,所有封侯的各級戶長必須把兒子送到御林軍來效力。既防止各路封侯一家做大,又把各路封侯控制在自己手中。

    除此之外,他創制了畏兀兒蒙古文和法典《大札撒》,將蒙古國從野蠻矇昧帶到了依法治國的先進行列。

    這一套組合拳,讓蒙古國既擁有遊牧民族強悍的戰鬥力,又擁有中原王朝的穩定性,草原小國在發展上實現了質的飛躍。

    第四,凶狠強悍的戰場作風。

    蒙古騎兵的凶悍和殘忍世界聞名,每到一處燒殺搶掠無所不及,輕則丟盔棄甲,重則屠城血刃,令敵人聞風喪膽。

    除了骨子裡勇猛好鬥的基因,蒙古男子從小就會進行嚴格的騎射訓練,最後挑選出強壯的士兵參加戰鬥。

    蒙古騎兵的閃電戰術更是效果奇佳,作戰的士兵一身輕裝,只攜帶用來盛水和渡河的皮囊。他們能在馬背上睡覺,醒來後可以晝夜行軍。沒有後勤保障,就靠母馬的乳汁和獵取的禽獸為生。

    他們跟中原人學會了詐降戰術,擅於組成數個縱隊協同作戰將敵方包圍,如果敵方拼命抵抗或取勝無望,他們會假裝落荒而逃,乘敵人稍有鬆懈馬上捲土重來。

    作為蒙古國的最高領導人,成吉思汗幾乎就是征服者的代名詞。他對部下最有名的一句話是:“人類最大的幸福在於勝利之中:征服你的敵人,追逐他們,奪取他們的財產,使他們的親人流淚,騎他們的馬,擁抱他們的妻子和女兒!”

    這就是真實的成吉思汗,這也是他馳騁戰場,橫掃歐亞大陸的原因!

  • 4 # 大河橋下流

    俗話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蒙古鐵騎之所以能橫掃天下,所向披靡,這首先有賴於鐵木真那出眾的軍事才能。

    成年後的鐵木真被眾人推舉為乞顏部的可汗,雄心勃勃的鐵木真經過多年的征戰,統一了蒙古各部,成為蒙古帝國大汗。

    蒙古草原雖然幅員遼闊,但人口卻並不多,從史料記載來看,其總人口不會超過150萬。

    但手中只有區區一百多萬人口的成吉思汗,卻能連滅人口是其幾倍十幾倍乃至上百倍的國家,這可就不是僅僅靠運氣所能做得到的。

    蒙古軍隊主要是由來自草原上的牧民組成,這些人自小便與駿馬打交道,騎術精湛,善使弓箭,是天然的優秀士兵。

    他們嫻熟的弓馬功夫在戰場上發揮了強大的威力,屢屢以少勝多,擊敗對手。

    而能征善戰的哲別、木華黎、納牙阿等蒙古名將也是成吉思汗手中克敵制勝的法寶。

    為應對攻城之需,成吉思汗專門成立了發射炮石的“炮軍,”數百座投射距離能達二百米的投石機,讓一座座堅城如紙糊的一般被攻破。

    成吉思汗雖然讀書不多,但卻具有超前意識,他對各地的先進技術極為重視,俘虜中的工匠藝人被挑選出來,專門為其製造先進的軍事裝備。

    成吉思汗的成功還離不開對手的配合,他的主要對手金、宋兩國經過多年的戰爭消耗,各自都已經疲憊不堪,搖搖欲墜,再加上朝中奸佞當道,更是雪上加霜。

    所以,腐朽沒落的金、宋、西夏等國在強大的蒙古軍隊面前根本不堪一擊,很快便相繼灰飛煙滅了。而中亞和歐州的那些國家因各種原因也好不到哪裡去,所以人數處於絕對劣勢的蒙古人,才得以橫掃天下,所向無敵。

  • 5 # 嘻哥談歷史999

    毛主席在其《沁園春·雪》有云:“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在毛主席眼裡,成吉思汗不過是一介武夫。但成吉思汗被美國《華盛頓郵報》評為千年風雲第一人。

    不可否認的是,成吉思汗及其黃金家族在25年時間,以不到20萬人的軍隊,征服40多個,征服720多個民族,總人口達6億。消滅了各國軍隊超千萬,鼎盛時期版圖最大面積4400萬,佔到當時人類文明版圖的五分之四,建立了人類史上最大的帝國。

    許多軍事歷史愛好者認為,原因這麼幾點。其一,蒙古內部統一,在成吉思汗的領導下,形成了一支戰鬥力極強,組織紀律極為嚴明的部隊。蒙古人是馬背上的民族,天生好戰,意志力堅強。成吉思汗建立的一套行之有效的軍隊制度,使得蒙古全民皆兵,由於使用大量的輕騎,機動性大為增強,減少了後勤負擔,蒙古軍隊得以馳騁千里。

    其二,蒙古軍隊在將騎兵發揮到極致的同時,同時使用火器等武器。當時,蒙古軍隊裝備了拋石機和火炮。尤其是火炮在攻城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蒙古軍隊採取屠城和招降的雙重手段,恩威並用,使得許多軍隊失去了抵抗意志。

  • 6 # 記錄歷史人生

    由於氣候、情況、資源產出等諸多方面的限制,一直以來,草原屬於地廣人稀之地,哪怕現如今,面積高達150多萬平方公里的外蒙古,人口也不外300餘萬,而同樣面積的中國、印度等地,15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足以承載上億的人口。

    成吉思汗打下的帝國領土

    科技高度蓬勃的今天尚且如此,在古代時期,蒙古高原上的人口則更為稀疏。曾領導蒙古鐵騎橫掃歐亞大陸的鐵木真所在的時代,固然也是如此。

    鐵木真麾下的蒙古究竟有幾多人已不行考,但根據其時的生產力和史書中關於蒙古戰爭中參戰的軍隊人數來推算,統一蒙古高原後,鐵木真麾下的蒙古總人口應在150萬到170萬。而作為對比,其時被蒙古視為對手的國家,無論是金國還是南宋,人口都數以千萬甚至上億計。

    被蒙古鐵騎一路橫掃的中亞、東歐、阿拉伯諸中國人口也是千萬級別。也就是說,成吉思汗鐵木真征討的工具,無論是哪一個國家,人口都比蒙古多出許多。那麼,人口如此稀少的蒙古,為什麼這麼厲害呢?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首先,固然是因為冷武器時代,險些堪稱戰爭bug的騎兵。其實不僅僅是鐵木真時代,縱貫整小我私家類歷史的冷武器時期,無論是中國還是外洋,遊牧民族一直是各大農耕文明最大的敵人和對手,而且,絕大多數時間,農耕民族也一直處於被進攻和侵略的職位。

    所以,雖然文明十分落伍,文化祕聞也十分單薄,可是,由於生活方式的原因,遊牧民族險些個個都是最優秀的騎兵。所以,險些全民皆兵的遊牧民族,可以輕易拉得起一支弓馬嫻熟的騎兵隊伍。

    騎兵的優勢

    而騎兵倚杖無與倫比的靈活優勢,在面臨以步兵為主的農耕文明時,險些先天立於不敗之地。騎兵面臨步兵險些佔盡優勢:取告捷利,可以乘勝追擊,將步兵全軍淹沒,失敗也可以瀟灑遠遁,實時止損,並尋找下一次進攻時機。而面臨騎兵的步兵則悲催無比:勝利無法擴大戰果,失敗險些意味著全軍淹沒。

    正是這種極為差池等的對比,使得遊牧民族在大多數時期的進攻遊刃有餘。富足無比的宋朝,面臨周邊遊牧民族的進攻,正是這種憋屈局勢的最好體現。

    因為事實上,宋朝雖然以文強武弱著稱,可是,在對外戰爭時期其實一直是勝多敗少,然而很顯然,即即是勝利居多,宋朝依然無法挽回自己戰略上的劣勢。原因就是因為失去養馬地之後,宋朝沒有足夠的騎兵。

    成吉思汗

    其次,則是由於遊牧民族奇特的全民皆兵。生活在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向來逐草而居,而他們的生活方式也極為單一,就是靠著牧馬牧羊生存。牧民們無法種植,更沒有富厚的產出,唯一賴以生存的就是自己的馬匹和羊群。

    所以,逐草而居的遊牧民族也在生活之中歷練出了無比嫻熟的騎馬技術。所有的遊牧民族,兒時騎羊,長大騎馬。對於遊牧民族而言,騎馬不僅僅是一個技術,而是生存所必須,所以,在這種條件長大下的牧民,個個天然是最優秀的騎兵。

    而且,草原的競爭是極為殘酷的,如果無法掌握優異騎射的技術,如果身體殘疾,基礎無法在草原生存下去,甚至就連身體虛弱,都很容易被淘汰。在這種適者生存的殘酷競爭之下,活下來能夠長大成人的牧民,險些個個是身體強壯的優秀騎兵。

    蒙古鐵騎

    因此,遊牧民族雖然人數很少,但卻險些全民皆兵。所以,成吉思汗鐵木真麾下的蒙昔人總數雖然不多,但可拉出的隊伍卻為數並不少,只有100多萬的蒙古部落,卻可以輕易的拉出一支十幾萬人、數十萬匹馬的騎兵軍隊。

    而且,極端情況下,同樣是醒目騎射的遊牧民族女性,也可以上馬作戰。在這種條件之下,鐵木真麾下的蒙昔人口雖然遠不如宋朝,但軍隊的數量卻為數並不少,戰鬥力更是無比強大。

    再次,也與鐵木真善於學習有很大的關係。歐亞大陸上曾強盛一時的遊牧民族為數眾多,可是,如鐵木真一樣橫掃歐亞大陸,建設了人類有史以來最龐大領土蒙古帝國的遊牧民族卻只此一個。

    蒙古帝國

    鐵木真所憑藉的,除了遊牧民族強大的騎射優勢之外,也與他善於學習有很大的關係。在不停的崛起歷程中,鐵木真敏銳地發現了對手的優勢和優點,並堅決善於學習。

    寓目蒙古史就可以發現,蒙古騎兵在四處征討的擴張的歷程中,雖然極為殘暴亂,動輒屠城,可是,無論蒙古騎兵如何惱怒,如何殘暴,有一種人他們是不殺的,這種人就是工匠。

    蒙昔人所到之處,會將當地的工匠整編成營,並讓這些工匠為他們的戰爭服務,因此,在戰爭歷程中,蒙古騎兵的裝備是極為完善的,而且十分先進。

    裝備良好的蒙古鐵騎

    其時蒙古鐵騎之中,不光有可以遠遁千里的輕騎,而且也有善於攻堅、險些武裝到牙齒的重騎兵。不僅如此,鐵木真還發現了火藥的重要性,並將其使用到戰爭之中。

    在橫掃歐亞大陸歷程中,火藥的使用使蒙古騎兵在攻堅之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並極大地彌補了騎兵不善於攻城的短板。可以說,對於馬鐙、鐵器、火藥的充實使用,極大地增強了蒙古騎兵的戰鬥力。

    再次,固然也與成吉思汗天才般的軍事才氣有關。正如拿破崙所說,“一隻獅子領導的99只綿羊,可以打敗一隻綿羊領導的99只獅子。”,一個軍事天才的泛起,往往能夠左右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運氣,拿破崙如此,成吉思汗固然也是如此。

    鐵木真雕像

    在草原上崛起之後,成吉思汗以其無與倫比的軍事才氣和政治能力,迅速整合了整個蒙古高原,並開始了向外的征討。在成吉思汗的率領下,蒙古騎兵險些攻無不克,戰無不勝。這其中,除了蒙古騎兵強大的戰鬥力之外,固然與他們的統帥鐵木真的軍事才氣有直接的關係。

    最後,蒙古騎兵能夠橫掃天下,與其時的國際情況也有很大的關係。蒙古崛起之時,其時的歐亞大陸上各國,險些都處於衰亡的時期:南宋在走向暮年;經由經由200年的金國也腐朽消滅不堪;中亞一片雜亂;阿拉伯帝國已經陷入破裂,歐洲各國也尚未開啟大航海時代,依然處於無知落伍時期。

    蒙古騎兵

    在這種絕佳局勢之下,蒙古鐵騎在橫掃天下的歷程中,險些沒有遭遇任何一個上升時期強大王朝的反抗。這種無與倫比的運氣和機緣,也是成吉思汗能夠建設起橫跨歐亞大陸龐大帝國的重要原因。

  • 7 # 凌煙歷史社

    偉大領袖詩詞裡“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的評價,在我看來,有失偏頗,雖然成吉思汗是蒙古人,不是漢人,但他天縱之資,建立橫跨東西的大蒙古帝國卻讓我佩服。他的麾下只有100多萬人口,卻能夠橫掃歐亞大陸,是為什麼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五,成吉思汗攻下城市之後喜歡屠城和掠奪。成吉思汗屠城是為了保證後方的安全,但他屠城之後會留下一部分人,一是有技藝的工匠;二是留下一部人散播謠言,給下次要攻擊的城池帶來恐懼;三是留下一部分人為下次的攻城運輸物資以及戰前送死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仙鶴木雕底座種什麼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