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淙鳴1981
-
2 # 楊育基
王勃和聶耳
……………………
《滕王閣序》是在良辰、美景、賞心、樂亊這 “ 四美俱 ” ;賢主、佳賓這 “ 二難並 ” 的氛圍裡,由佳賓中的佼佼者、唐初四傑之一的王勃,逸興飛揚、燭照筆墨、一氣哈成的曠世名賦,千古絕唱。
人們都愛提起 “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 這二句的詩情畫意。這二句當然甚好,但這不是該賦的 ” 詩眼 “,或者叫思想性的閃光點。這正如 “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儘管亦詩亦畫、聲色俱爽、五彩煥燦、遐邇盡收,但其思想厚度比不上杜甫的其它代表作類似。
《滕王閣序》的思想價值和藝術價值,我們僅僅從後人將該文中的一些佳句摘作成語,從而世世代代被日常應用,即可見一斑:
——1、物華天寶,人傑地靈
——2、勝友如雲,高朋滿座
——3、君子安貧,達人知命
——4、漁舟唱晚
——5、雁陣驚寒
——6、萍水相逢
——7、命途多舛
——8、物換星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 ” 二句,也是非常好的成語。
在《滕王閣序》裡,王勃感嘆:“ 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 “ 家君作宰,路出名區。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 嗚呼!勝地不常,盛筵難再。蘭亭已矣,梓澤丘墟。臨別贈言,幸承恩於偉餞;登高作賦,是所望於群公。” 他是去交趾州(今越南北部)探望在那裡做官的老父親,路經洪州(南昌),應州牧閻伯嶼之邀,參加這次詩酒盛會的。但他伴隨著勝地不常、盛筵難再、蘭亭已矣的慨嘆,在這等高層聚會上還是略顯深沉了一點。尤其他自謙 ” 三尺微命 ”、” 童子何知 ”,彷彿冥冥之中一語成讖。他到交趾探父次年,取海路返回途中,不幸乘船傾覆,溺水身亡!年僅26歲(650—676)。這是哪個時間段呢?李白和王維生於701年,杜甫生於712年。王勃是後三者的父輩不打折扣。盛唐詩壇就是這樣物換星移,群星璀燦!
和王勃同樣才華出眾的是聶耳,同樣英年早逝的是聶耳(1912—1935),同樣在海上溺水殞落的也是聶耳(在日本藤澤市海邊游泳意外)。二位英才相距1200餘年,一個是詩歌,一個是歌曲,甚為惹人追懷!
-
3 # 夜燭隙談
毋庸置疑,王勃的《滕王閣序》在古文中是屬於上乘佳作。
私以為,一個作品能稱得上是上乘佳作,必須要達到三點:
一是文字優美,讀來口齒留香;
二是意境幽深,令人神思愉悅;
三是思想真摯,不由心生共鳴。
顯然,王勃的《滕王閣序》是契合這三點。
用詞造句之華麗優美,寫景狀物之入畫入勝,抒情敘志之肺腑感人,
在古文中是少見的。
個人認為,能與其能相提並論大約前有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
後有蘇東坡的《後赤壁賦》。
其中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更是千古傳唱。
其實,個人覺得裡面還有很多經典的語句,
比如“十旬休假,勝友如雲;千里逢迎,高朋滿座”、
“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如此等等,
可謂是精句不斷。
如果把《滕王閣序》比作一種藝術品的話,私以為是唐三彩,
華麗而精美,賞心且悅目。
-
4 # muxixixi
王勃的《滕王閣序》歷來頗受好評,其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一句更是千古名句,有“全唐第一佳對”之譽,但將其放在歷代古文中做比較,探討它的水平,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分析:
首先,王勃的《滕王閣序》這篇文章,在體式上屬於駢體文,我們都知道,駢體文這種文體偏於穠麗,講究華辭麗句,雖光彩奪目,卻重表輕裡。王勃的《滕王閣序》在駢體文這一文體中當推上乘之作,無論是用典還是詞藻,都是這類文體中的一個高峰;
其次,如果把這篇文章放進整個古文裡面,做一個縱向比較,其水平在古文中出於一個怎樣的水平就顯而易見了。王勃比之於之後的李白、杜甫、王維等人,如做比較,其上下之別是很明顯的。
所以依我個人淺見,王勃的這首《滕王閣序》只能說是駢體文中的頂峰之作,而放之於整個古文領域,這種駢體文的地位不應該太高。
-
5 # 小毛1900
驚奇的是王勃是路過南昌,而在對南昌周圍的瞭解上非常深入,對南昌周圍的人與發生的事非常清楚掌握,好像是事前有人向他介紹或者是看了百度裡“南昌”條目,文章中脫口而出的句子讓人覺得王勃好像在南昌生活了很久,有關洪都新府的人和事信手拈來,一個只是路過南昌前往交趾省親的少年將南昌歷史上發生的典故以及當前的美景通過天才少年的筆留給後人無限的讚美和嚮往。想必現代南昌人是不是要感謝王勃給南昌留下的巨大財富呢?
-
6 # 無跡一塵
在中國歷史古文辭賦中,《滕王閣序》屬一流作品中的一篇,與之相題並論的還有不少,如《洛神賦》、《蘭亭集序》、《恨賦》、《赤壁賦》、《岳陽樓記》等等。這些作品讀起雖沒有《滕王閣序》華麗,典故沒有其多,但在思想性和哲理內涵方面更好一些。《洛神賦》與《滕王閣序》屬同一水平,在用典和豔詞麗語上旗鼓相當。
但本人覺得,中國賦史上最具文學水平的當數南北朝(樑)的著名文人庾信的《哀江南賦》,此賦很長,堪稱中國賦史上的豐碑,也稱史賦。全篇以悲哀為主,文辭華麗,每句一個歷史典故,全篇達二百個左右,為歷史之最。但此篇要讀懂非常難,要耗時間,不是一般古文愛好者能讀的。一旦讀懂,會回味無窮,被其深深吸引,如與《滕王閣序》相比,將高出其太多!太多!就看你有無此閱讀水平。
-
7 # 梳雨滴荷
王勃的(滕王閣序)在古文中是排列第一的駢體文,它的詞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千古絕句。他做(滕王閣序)即席作文,出口成章,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結構嚴密,邏輯嚴謹,引經據典,信手拈來,用大量的典故來敘事抒情,而且用典自然而恰當。加上了文章的表達效果。
(滕王閣序)辭藻優美,色彩鮮明,山,水,樓臺,高,低,遠,近,都有優美的詞句描述表達,寫景,抒情,文筆瑰麗,全篇採用對偶句,而且音韻也大體相對,抑揚頓挫,富於詩意,讀來使人心曠神怡。
王勃的(滕王閣序)在古文的駢文裡水平第一。
-
8 # 帝炎黃之苗裔
王楊盧洛當時體
杜甫已經給出評價了,“當時體”三字已經道明瞭王勃具有初唐的特色,即繁華綺麗的風格。但在駢文中比較而言,可以說是有筋骨的了,與齊樑嘲風雪,弄花草相比有很大進步
-
9 # 無憂谷逍遙子
謝謝邀請!流傳千古的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即出自唐代“王勃”作的《滕王閣序》,從整篇文章來看王勃確實是一位飽學之士對“五經·六藝”都有很深的見解,通曉《莊子》,故其文風飄逸絕塵,《滕王閣序》應該可以和《觀滄海·曹操》並列前茅,遠超《蘭亭序》和《赤壁懷古·蘇軾》,因此在古文中是少有的名篇!
-
10 # 火天豔陽天
《滕王閣序》、《蘭亭序》、《岳陽樓記》、《陋室銘》、《出師表》、《赤壁賦》、《愛蓮說》、《醉翁亭記》……。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朗朗上口,韻味綿綿。每每把玩,愛不釋手。
《滕王閣序》是古文中的驕驕者。記得當年青春年少,在上中師班時的情景,一個西裝革履的半老頭,手拿一個粉筆,時不時在黑板上寫寫畫畫,又時不時的讀到精彩之處,搖頭晃腦地情不自禁地陶醉其中,下課鈴都響了,誰也不知道,下節課的老師都到教室了,才知道該下課了。這就是我們敬愛的楊老師,人稱洋博士。那時的他也就是奔六的年紀,家中嬌妻在懷,愛子在側,我們師母比我們大不了幾歲,是博士的高師班的學生,典型的師生戀,兒子才六七歲的樣子。美女愛英雄。我們班有幾個調皮一點的問師母,老師給你寫的情書據說十分繚人,可否一觀。師母總是含情脈脈與老師一笑。學巜文選》是我以前最煩的一科,從聽了老師的課後,競愛不釋手。聽年輕的我們就像讀情書一樣地讀著這些優秀的文章。“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等終軍之弱冠,慕宗愨之長風。無路請纓,有懷投筆。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愛你楊搏士老師,愛你巜滕王閣序》。
-
11 # 減水書生
絕對屬於上乘佳作,說是王勃口占而成,但這肯定是不可能的。你只能說王勃這人腦子太好,自己提前就寫好了,然後現場給默寫了出來。
為什麼有人說這篇文章不屬於一流?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對六朝辭藻堆砌的鄙視,這個從隋唐就開始了,認為文風質樸才是最好。另一個是認為這篇文章沒有什麼思想性,於治國治民沒啥用處。
但,文學的本質就是文章的形式美,而純文學就是文字的形式主義。為什麼陳子昂一發憂愁,就是《登幽州臺歌》的千古佳作?別人怎麼就不行?古往今來多少人,得有多少身世浮沉雨打萍的小人物,也常發憂愁憤懣之情。但是,他們發了也就發了,沒人記住他們是怎麼發的、也沒人記住他們發的是什麼。原因就是陳子昂把文學玩到了極致,其他人不行。王勃的這篇文章也是如此,文字的形式主義已經玩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另外,就是古人文章的兩個走向,即便現在也是這兩個走向。一個走向是言以載道,就是要寫致君堯舜上的濟世文章;另一個走向是獨抒性靈,就是要寫自己的感受、感悟和感觸。王勃的《滕王閣序》屬於後者,我就是寫我自己的,這難道不行嗎?怎麼就被鄙視了。
至於滕王閣序的文字美,就不說了。這裡面隨便拿出一句話,都是上乘之作。說裡面只有一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堪稱千古佳句,那是王勃自己跟自己比,是金子中比出來的金子。對於後學之輩,最好每一句都認真讀一下,享受一下這種文學的形式美。但是,讀起來可能要費勁,因為用典太多所以門檻稍微高一點兒。
需要說的是《滕王閣序》的結構設計和獨抒性靈,也是難得的巧妙。你學不來王勃的才華橫溢,但可以學一下他的文思精妙。如果中學生寫作文,完全可以拿《滕王閣序》當標準參照。看王勃是怎麼設計結構的、看王勃是怎麼借景抒情的、看王勃是怎麼獨抒性靈的。
文章的第一部分,基本屬於寫景。先寫高朋滿座、勝友如雲,簡單說就是把當時之人全給誇了一遍;再寫滕王閣的美景,於是有了千古佳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滕王閣怎麼美?這一句就足夠了。別人都是美景壯美文,而王勃則是美文壯美景。這一篇文章足以為滕王閣增光添彩。
文章的最後部分,也就是第三部分,主要是抒情,即獨抒性靈。美景也看了、聚會也聚了,然後勢必就要曲終人散,玩到盡興之時也就是各赴前程之刻。即所謂:勝地不常,盛筵難再;蘭亭已矣,梓澤丘墟。
那麼王勃也要臨別贈言,抒發一下自己的情懷。他是什麼情懷呢?他渴望投筆從戎、他渴望施展抱負、他渴望乘長風破萬里浪,卻無奈“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而這種遭遇也不是王勃自己所獨有,古之才華橫溢而抑鬱不得志之人,比比皆是,即所謂:馮唐易老,李廣難封。那這是什麼原因呢?接著王勃就是一種比較豁達的嘆息了: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
前面是狀景,後面是抒情,王勃要是直接狀完景就去抒情,那就真心沒水平了。不是辭藻不夠精美,而是才思不夠精妙。這也是我們一般人常犯的錯誤,借景抒情,然後就真寫完景就玩抒情了。而在這之間,你必須架起一座橋樑,把你寫的景和你抒的情連線起來。
所以,文章的橋樑就是第二部分,關鍵的一句話: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
天高地迥、宇宙無窮,而人又是多美渺小啊!一曲悲歌總要響起、一聲嘆息總要留情,於是興盡悲來。然後,然後王勃再過渡到最後一個部分去獨抒性靈。這種寫法才是借景抒情、寓情於景。
為什麼說文章就是文學的形式主義?非但字詞上是如此,即便是文章結構上也是如此。好文章總是好得那麼殊途同歸,而爛文章總是爛得那麼千奇百怪。
你可以看一看王羲之得《蘭亭集序》也是這麼設計,前面狀景最後抒情,但中間橋樑則是“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接“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
你還可以看一看范仲淹的《登岳陽樓記》也是如此設計,寫完景了但總要抒情,而范仲淹要抒的情則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但是,你前面說了“淫雨霏霏”才“感極而悲者矣”、“春和景明”則“喜洋洋者矣”,怎麼就非要一定是你的士大夫之情呢?原因就是這句話起到了橋樑的作用,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古仁人當如此、士大夫當如此,我范仲淹也當如此。
所以,後之好學者就不要質疑古人了,王勃的這篇文章絕對是上乘佳作,全文背誦做不到,起碼也該認真熟讀。千萬別拿著自己的確認偏誤,說什麼文章當質樸,你玩不了文學的形式美才去要什麼質樸;更別說什麼於濟世無用,文學不全是拿來當飯吃的,王勃本來就是要獨抒性靈而沒想著言以載道。
-
12 # 文史新視野
滕王閣序在古文中屬於二流上一流下水平。
為什麼說屬於二流,因為其僅有文辭之美,無關社會治亂。
首先來看《滕王閣序》的作者王勃,他在唐朝詩人中並不算一流詩人。一流詩人則是李白,杜甫等。
再來看文章,著名的唐宋八大家,唐朝有韓愈柳宗元,沒有王勃。
當然,並不是說王勃此文不好,而是因為其文學旨趣算不上最高。
中國對文學價值的評價,不僅要看文筆,還要看文章內涵。比如杜甫有三吏三別,關心百姓疾苦,其在文學史上地位總體而言要比李白高。
當然李白也很厲害,但更多是個人化的。
《滕王閣序》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實在是千古名句,但整篇文章不過寫了一場聚會而已,有小興趣無大視野。
古文一流的則是太史公的《項羽本紀》《李廣傳》,賈誼的《過秦論》等。為什麼說這幾篇文章非常好。因為司馬遷的文章整個縱橫捭闔,十分大氣。項羽本紀把項羽的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再加寫項羽的十面埋伏,寫霸王別姬,寫烏江自刎,都讓人唏噓。讓人難免對歷史興懷。《李廣傳》對李廣形象的刻畫也是十分生動。賈誼《過秦論》大氣磅礴,而且其對王朝興衰的高論,遠不是王勃的風花雪月可比擬的。
-
13 # 柴下軒主
這個範圍有點廣。古文涵蓋的內容太寬泛。詩詞歌賦都屬於廣義的範疇。
單在駢文領域,滕王閣序絕對名列前茅當無爭議。
很多人回答過的就不重複。
爭議最多的一點是,過於堆砌辭藻,追求文采的華麗。這一點不能苛責。這要放在當時的文學大環境來看。當時,盛行或者說以此為時尚。
追求時髦是任何時候年輕人都愛做的事,年輕的王勃也不例外。以他當時的年齡,要是一反常態,反而不正常了。
-
14 # 除甲醛小哥在北京
滕王閣序,高中地噩夢,全文背誦,高考範圍內,但說實話,背起來沒有想象中的難。文中大量對仗工整的語句,容易記憶……這篇序,可以說是個人覺得最美麗的古文,駢散交錯,對仗工整,不愧為江南大才子
-
15 # 走過心夢
縱觀歷史文河,巜滕王閣序》在唐代名篇中佔有一席之地,雖說不是絕世精品,起碼屬於上乘之作。
古典文學形式多樣,歷史長河人才輩出,非得要搞個排座次,任是天上文曲星,也免為其難。
我認為該文排名相當靠前,算前十位置不為過。
巜岳陽樓記》,巜過秦論》,巜勸學》,巜師說》,不一一例舉,都給後人留下了醒世恆言。
先秦諸子百家,漢唐宋元明清,任一時期,文壇熠熠生輝,名篇佳作層出不窮。
中國文庫實在是太豐富了,無論詩詞歌賦,還是敘事作文,都有獨到之處,所有庫存,都是我輩學習的光輝典範。
-
16 # 低調的丁少Vlog
《滕王閣序》是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代表作,這篇古文無論內容還是形式,都代表駢文的最高成就。
駢文又稱駢體文、駢儷文或駢偶文;中國古代以字句兩兩相對而成篇章的文體。因其常用四字句、六字句,故也稱“四六文”或“駢四儷六”。全篇以雙句(儷句、偶句)為主,講究對仗的工整和聲律的鏗鏘。
《滕王閣序》全篇採用對偶句,不但字面相對,而且音韻大體相對。寫出來的句子抑揚頓挫,富於樂感,富於詩意。用了大量典故來敘事抒情,有的是歷史故事,有的是前人文句,而運用的手法又有所不同,有的是明用,有的是暗用,有的是正用,有的是反用,典故的運用,加強了文章的表達效果。
王勃自幼聰敏好學,是個天才,據《舊唐書》記載,他六歲即能寫文章,文筆流暢,被贊為"神童"。九歲時,讀顏師古注《漢書》,作《指瑕》十卷以糾正其錯。十六歲時,應幽素科試及第,授職朝散郎。
王勃寫下《滕王閣序》的時候年僅25歲,他去交趾(在今越南境內)探望做縣令的父親,途經洪都(江西南昌),被南昌故郡洪州都督的閻伯嶼邀請去參加一個讚頌滕王閣的“文會”,實際上是閻都督想為自己的女婿孟學士鋪路,預先已讓孟學士寫好了序,好在文會上博得才名。
誰知王勃年少輕狂,在其他賓客都退讓的情況下,接筆開始寫《滕王閣序》,閻都督藉故更衣憤然離場,同時暗囑部下將王勃寫的句子隨時抄來,報與他知。
頃刻之間,一個部下跑來報告《滕王閣序》的開頭兩句:“南昌故郡,洪都新府”。閻伯嶼一聽,只冷冷一笑道:“老生常談,沒有新意”。接下去,王勃寫了“星分翼軫,地接衡廬”,閻都督聞報,慢慢吟味,並開始感到出語不凡,但未置評。待王勃寫出了“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時,閻都督突然騰地站了起來,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絕道:“奇才,奇才,真是奇才!”
第二年,王勃看望完父親,在回來的路上掉海里淹死了。《滕王閣序》算是王勃的絕筆之作。真是天妒英才!
-
17 # 福榮
王勃的《滕王閣序》是千古美文。全文約800餘字,如今天的高考學子現場作文。
這篇文章是他在眾目睽睽下,臨場一氣呵成寫出來的,沒有時間蘊釀和修改。他這樣的文才放到今天也是千古少有的奇才。
這篇散文雖臨場寫成但:結構嚴峻、用詞華麗、比興確當、意境開闊。當時南昌的嚴都督,設宴請賓客是想讓他的兒子來寫序,好顯擺一下。被王勃捷足先登後十分不快。待看到王勃文越寫越精彩,才轉怒為喜。王勃文成,現場眾人齊喝彩。這篇文章寫得確實不錯,成為千古美文。
個人認為比宋.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毫不遜色!
-
18 # 沁冷墨
吃完飯沒事隨意瀏覽了下知乎,逼乎再次重新整理了我的認識,讓我誤以為來到網易新聞了。
不知道逼乎的各位大佬處於什麼水平。一個個連《滕王閣序》都不入法眼。
駢文和古文都是屬於特屬時代的產物,到底孰優孰劣,誰也說不清楚,畢竟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文體風格,就好比道家和佛家的爭論一樣沒有意義。
在王勃寫序時間,駢文屬於社會主流,就算後來的古文運動倡導者韓愈都對《滕王閣序》讚賞有加。後來駢文沒落,古文成主流,一幫跟風的人就是站在這點自以為是的認為,空有其表,王勃造句厲害而已。
我真沒有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真的。文以載道,是你的道還是別人的道?就你的道是道別人的就不是道了?《滕王閣序》空有其表?不知道你到底看懂看明白了沒?
嗟乎!時運不濟,命運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 於海曲,豈乏明時。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嘗高潔,空懷報國之心;阮藉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空有其表?被你吃了?
王勃時代駢文為社會主流,那麼就算批判也要站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如果你真能說出個所以然我也佩服你,但是隻知道人云亦云,亦是讓人笑掉大牙。
一幫不知醜陋為何物的人,就好比拿著個智慧手機,卻且只會嘲笑馬丁·庫帕站在紐約街頭打電話的手機是磚頭一樣。
實在忍不住了,憤青了一把。
昨天看到幾個回答,我並不是個暴躁或者說憤青的人,反而相反,生活中比較理智和隨和。知乎上這是我第一個直接針對的回答。主要看到這下面兩個答案,才忍不住出來說了下幾句,可能我詞意表達比較快,讓我自己都產生了一股憤青的感覺,索性最後承認自己憤青。這麼多人點贊也出乎我意料,下面我把兩個回答的選一段放在這裡。
1..如果把中國單篇經典100篇古文,比作一個班級,裡面有一百個學生,那麼,《滕王閣序》最多隻能排在80名左右。說不好還要被擠到最下游水平。文章最重要的在立意,無意則無境,否則,只不過是綴文輯字,童子之事而已。我認為王勃的這篇文章水準一般,通篇大話,華而不實。(他自己評了100篇經典古文,不跟他槓駢文,古文或者說散文的區別,排多少名是他自己的事,但是這句“綴文輯字,童子之事而已。”)
2,.《滕王閣序》更像是用華美語言堆砌出來的宮殿,規則,整齊,有工匠精神。但宮殿中間卻空無一物,空空蕩蕩,沒有靈魂。遠遠看看會覺得金碧輝煌,但繡花枕頭,通篇更像是一次對人對物的吹捧,空話套話一大推。(自己理解)
-
19 # 金陵木樨
《滕王閣序》在古文中處於什麼水平?
首先我們應當就駢文體這一形式,在歷史中所處的地位,做一個全面瞭解。在兩漢時期,駢文是以一個富有個性的文學形體的創作而展現於世的。駢賦始於陶淵明,爾後再經鮑照、謝莊、江淹、孔稚、庾信等開拓發展,走向到一個高峰時期。後,又與中國古代散文相終始。具有一定時代審美意識的制約與規範等請多因素。而古文運動提倡者韓愈,一貫反對由駢文來並馳古代文體方式,他主張文以明道,文道合一,カ斥六朝以來的駢偶文風。王勃省父路過於正在宴酣之樂的滕王閣,即席而作文中鋪敘滕王閣一帶形勝極景和宴會盛狀,抒發了作者“無路請纓”之感慨。運用駢體而成的詩序,以它筆力明快、風格清新、氣勢浩蕩,被眾家堪稱典範之作。突出了寫景、抒情自然融合;展現出對比鋪敘,色彩鮮明;再以對偶工美,用典恰切;最後體現出化靜為動,以物擬人的筆端展現於世。“始於顏值,敬於オ華”。當時的韓愈讀了之後大為讚賞,稱頌其“讀之可以忘憂”也。韓愈作《新修滕王圖記》日:“愈少時則聞江南多臨觀之美,而滕王閣獨為第一,有瑰瑋絕特之稱。及得三王所為序、賦、記等,壯其文辭,亦欲往一觀而讀之。工既訖功,公以眾飲,而以書命愈曰:子其為我記之。’愈既以未得造觀為嘆,竊喜載名其上,詞列三王之次,有榮耀焉。”文中所指的三王所為序、賦、記:指的就是王勃、王仲舒、王緒曾為滕王閣分別做序、賦、記。可見肯定了王勃“滕王閣序”的最高地位。
-
20 # 安大小叔
王勃要不是英年早逝 現在的課本 對於唐詩的解讀 是另一番景象
他的早逝對於唐詩歷史而言 相對郭嘉早逝對於三國戰局的影響
可能還要多出一點
回覆列表
《滕王閣序》是非常有名的一篇古文!韓愈在他的《新修滕王閣記》裡面說:“江南多臨觀之美,而滕王閣獨為第一。及得三王所為序、賦、記等,壯其文辭。”又說:“太原王公為御史中丞,以書命愈記之,竊喜載名其上,詞列三王之次,有榮耀焉。”可見古文學家韓愈對這篇文章也是十分推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