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可靠的經典

    《大學》有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一個企業,如何可以在市場中獲得生存空間,並且發現地越來越好?

    傳統文化的經典裡早有交代。

    我們直接說修身,修身在企業經營中,可以延伸為建立內部經營的中心思想,也就是確立企業內部文化,經過長期的積累和摸索,探索確立本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這是一個內聖的過程。

    內聖完成之後,才可以外出為王,在市場競爭中,清晰自己的定位,在激烈的市場大潮贏得生存空間。

    所以,內聖的過程就是給企業鑄魂的過程,文化就是一個企業的靈魂,是一個企業真正的軟實力。只有提升軟實力,才有抗擊市場浪潮的資本。

  • 2 # 尼古拉斯憶心

    文化產業將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伴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變革和消費升級,包括傳媒業在內的文化創意產業在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發展中將發揮重要作用。

    《新經濟導刊》:在學生心目中,您被冠以“暖萌”校長、“學霸型”校長;在學界同仁眼中,您年輕有為、獨樹一幟。您從社會學切入傳播學,從而愈戰愈勇,碩果累累。現在您作為中國傳媒大學的校長,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對您從更高層面思考傳播學、傳媒業、傳媒教育是否有新的觸動?

    由於國內外傳播環境的急劇變化,現在傳播學研究進入轉型期了。主要表現在:一是傳播學的研究領域和範圍要拓寬了,因為過去傳播學的研究主要基於大眾媒體為主,現在是萬物皆傳媒,萬物皆傳播;二是傳播學的研究方法要創新,過去儘管有量化,但那時候的量化研究基本停留在小資料時代,而現在完全是一個大資料時代,所以傳播學要更多基於大資料來做研究,其精準性和效率會更高一些;三是傳播學關注的焦點和主題也要發生很大變化,不僅僅是關注傳播本身,更多要關注傳播和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心理、消費等各個領域的關係,學科體系甚至都要進行調整,因為現在媒體對人的生活的干預,對社會、政治的干預,已經滲透到方方面面了,特別是新媒體,它已經不是一個媒體的概念了,其實是經濟社會執行和發展的一個基本形態,也是經濟社會不可分割的一個組成部分了。

    首先是學科專業體系要改變。現在從本科到碩士、博士都是基於大眾媒體時代來設定的,例如新聞學、傳播學、廣播電視、編輯出版、廣告學等,劃分的太窄了,不能適應媒體融合的發展趨勢,所以學科專業體系未來要走向融合。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2月19日的講話中提出要成為“全媒型、專家型”人才,所以傳媒教育要以此來重構高校的學科專業體系。

    此外,傳媒教育最核心的是教師。目前從事傳媒教育的老師基本是傳統學科專業體系培養起來的,由傳媒業界回來當老師的人非常少,所以業界最新的東西,學界不知道,實際業界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傳媒業和文化創意產業的生產方式將發生顛覆性改變。過去傳媒業和文化創意產業都是以創作者為核心,從生產端到消費端,我是作家或劇作家,寫一個好劇本,找一個知名導演來拍,然後上市放映,結果是觀眾不買賬,投拍失敗常常佔大比例。在工業時代,好萊塢的比例是8:2,也就是80%以上的電影都是不受市場歡迎的。在數字經濟時代,傳媒業和文化創意產業的生產方式是以使用者為中心,從消費端到生產端,先用大資料瞭解使用者需求,然後再生產文創產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醫生檢查出來你有三高?你接下來會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