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閱盡生活

    追求完美的人由於要求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完美無缺,所以通常有很強的佔有慾和控制慾。在某些事情未完成時,會產生較強烈的焦慮感,易引發抑鬱。

    生活中遇到任何事都想很完美的做到自己心裡滿意。由於標準高,所以有時候自然煩惱多。當生活中所有的問題,煩惱、困難、不完美遇到一起的時候,很容易就抑鬱了。

    追求完美的人總是關注某一樣東西是否安全,或是否做得完美,這種反覆焦慮,通常會伴隨人很長時間,如擔心工作是否做得好,會不會被老闆炒掉,能不能找到如意伴侶等。事實上,這些表現,也是抑鬱的一種特定反應。

    渴望追求完美-未來社交、工作、生活任務和目標帶來恐懼-心裡不斷重複恐懼-習慣性地恐懼-抑鬱症形成-抑鬱身體控制心理。

    因為他們渴望追求各方面的完美,他們生怕自己做不好工作,生怕自己照顧不好家人,生怕自己在人際交往中達不到理想的效果,所以他們對未來恐懼。時間久了,這兩種人都自然而然地會習慣這樣的痛苦或者恐懼,習慣成自然之後,也就是抑鬱了,想轉變過來就會很難。如果一個人不幸兩個條件都佔了,也就是既重感情又追求完美,既有過去的痛苦又有未來的壓力,那麼這個人基本逃不過抑鬱的命運。

    做人還是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心態。千萬不要過分追求完美,完美是毒,缺陷才是福!蘇軾詩中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方岳說:“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不完滿才是人生,這是一個平凡的真理。

  • 2 # 誠緣愛心

    先來分析這個命題本身的邏輯。抑鬱症與追完美沒有必然的關係,追求完美不是抑鬱症的首要因素,也不是最重要的因素。追求完美的人,在藝術上能夠創造更完美的作品,在事業能夠創造更大的業績,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正是有許多不甘平庸,追求完美人們努力創造而促成的,社會對於追求完美總體上是抱持讚賞和鼓勵的態度。越是追求完美,其努力越大,其作品越可能完美。但任何事物都有限度,都有一個度,越過這個度,就會走向反面,過度的追求完美,超過極限地追求,其結果可能會適得其反。追求完美,超過限度,確實有導致個體患上抑鬱症的危險。但這不能說越是追求完美越容易得抑鬱症。

    再來深入地談談抑鬱症與追求完美的關係。作為個體來說,追求完美有積極的一面,在工作上,藝術上,技術上,發明創造上,追求完美能夠促進產品品質的提升。正因為有追求完美的精神,我們的航空航天技術才能走向遙遠的太空,北斗通訊衛星也好,嫦娥探月飛船也好,都是科技完美的結晶,一絲一毫不能有瑕疵 。一個人如果對於自己的工作物件不追求完美,就不可能產生精品。從這個角度來考量,追求完美是好的,是值得鼓勵的,對於人的心理行為也會產生正向影響。這個追求完美是指對工作物件的的高標準追求。而另一種追求完美,是指生活態度和行為方式,思維方式,一切強求完美,固執於結果,對於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焦慮,排斥,自責。這樣的追求完美,被稱為有完美主義傾向,可以說是一種人格傾向。這樣的追求完美就容易產生偏差,容易誘發強迫性思維和強迫症,也容易誘發抑鬱症。因為完美主義傾向,看問題想事情比較僵化,做事情不會變通,遇到挫折和不利會怨恨他人或者是自責,陷入挫敗感,產生悲觀消極感受,容易陷入抑鬱。對此就要加以覺察,自覺地修正調節意識行為方式。

    用一個簡單的句子來概括:我們幹工作做事情可以追求完美,但完美只是生活的部分,不完美往往是生活的常態。追求完美的作品和產品,接受不完美的生活和人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戀夢空間》闖入新女嘉賓,被"綠"的陸文韜還能再次被點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