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的質量不能太大,如果質量太大,引力就會引發內部結構發生核聚變,星體也就不能再稱為行星而是恆星了.不同物質發生核聚變所需的引力(質量)不同,這就是為什麼當恆星聚變到碳元素時,小質量的恆星就會熄滅,而大質量的恆星不會塌縮成白矮星,而是繼續燃燒下去.元素越重,引發聚變所需的引力與溫度就越大.岩石的成分很複雜,不同岩石的組成成分有鉻、鎳、鉑族元素、鈦、釩、鐵等.不同元素引發核聚變的條件不同,它們能承受的最大壓力(引力擠壓)而不引發核聚變的情況也不同.不過無論是任何元素都有一個最大上限,它所承受的引力不能超過電子簡併壓力,也就是太陽質量的1.44倍.任何質量超過太陽1.44倍的天體,要麼被點燃成為恆星,要麼塌縮成中子星.所以理論上“行星”的質量也不可能超過這一極限.當然,宇宙中的氣體(尤其是氫氣)比岩石物質(矽、鈦、釩、鐵等)要豐富得多,所以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你不可能找到一個質量巨大,又不含氣體的行星,而只要含有氣體(氫氣),那麼它的質量只需要超過太陽的10%,就能引發氫核聚變.因此在當前的宇宙中,行星的質量往往不會超過太陽的10%.在你的提問中,用直徑衡量天體的“大小”的唯一參考通常不準確,宇宙中的天體(尤其是恆星)的體積與質量通常會成反比.例如比太陽質量大將近150倍的恆星海山二體積只比太陽大500萬倍,而質量只有太陽20倍的參宿四體積卻是太陽的15億倍.木星的體積也沒比土星大多少,但它的質量卻比土星大了3倍以上.物質能否引發核聚變只與質量(引力)有關,與體積基本上沒有聯絡.
行星的質量不能太大,如果質量太大,引力就會引發內部結構發生核聚變,星體也就不能再稱為行星而是恆星了.不同物質發生核聚變所需的引力(質量)不同,這就是為什麼當恆星聚變到碳元素時,小質量的恆星就會熄滅,而大質量的恆星不會塌縮成白矮星,而是繼續燃燒下去.元素越重,引發聚變所需的引力與溫度就越大.岩石的成分很複雜,不同岩石的組成成分有鉻、鎳、鉑族元素、鈦、釩、鐵等.不同元素引發核聚變的條件不同,它們能承受的最大壓力(引力擠壓)而不引發核聚變的情況也不同.不過無論是任何元素都有一個最大上限,它所承受的引力不能超過電子簡併壓力,也就是太陽質量的1.44倍.任何質量超過太陽1.44倍的天體,要麼被點燃成為恆星,要麼塌縮成中子星.所以理論上“行星”的質量也不可能超過這一極限.當然,宇宙中的氣體(尤其是氫氣)比岩石物質(矽、鈦、釩、鐵等)要豐富得多,所以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你不可能找到一個質量巨大,又不含氣體的行星,而只要含有氣體(氫氣),那麼它的質量只需要超過太陽的10%,就能引發氫核聚變.因此在當前的宇宙中,行星的質量往往不會超過太陽的10%.在你的提問中,用直徑衡量天體的“大小”的唯一參考通常不準確,宇宙中的天體(尤其是恆星)的體積與質量通常會成反比.例如比太陽質量大將近150倍的恆星海山二體積只比太陽大500萬倍,而質量只有太陽20倍的參宿四體積卻是太陽的15億倍.木星的體積也沒比土星大多少,但它的質量卻比土星大了3倍以上.物質能否引發核聚變只與質量(引力)有關,與體積基本上沒有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