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象眼觀天下

    假如康熙被擊敗,就意味著滿清終結。那個時候清朝的漢化僅僅是剛開個頭,還遠遠沒有常態化,很多旗人恐怕漢語都說不利索。那麼此後的史書上對於清朝的評價就和元朝的評價差不多。(當時元朝的蒙古人也開始了漢化,但是漢化很淺。)

    可能後人也只能評價,滿清就和鐵木真一樣,“只識彎弓射大雕”——至於康熙本人嘛,就和元寧宗之類的差不多吧。你沒聽說過元寧宗?我也沒怎麼聽說過,他是元朝倒數第二位皇帝,長下面這樣:

    之所以不用元朝末代皇帝元順帝來比擬,因為元順帝還是有很多故事的。康熙被擊敗了,就不會有那麼多故事了。

    此外,元朝皇帝我們看著怪怪的,長得像怪大叔:

    主要就是我們和元朝的蒙古人沒有文化上的融合。

    我們今天和滿族人有了一定的融合,所以看著辮子戲不覺得突兀了。

  • 2 # 菊長有車

    如果真的讓吳三桂“驅逐韃虜,還我河山”了,那康熙和整個滿清的評價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會非常糟糕,影射史學和鍵盤史學興起後在網路上也許輪得著“翻案”的一天。

    首先,吳三桂如果反清成功,即使不考慮民族因素,滿清入關不到50年就王朝崩塌,那在宏觀評價上基本坐實了秦、隋這種過渡王朝的定位,康熙等同於胡亥、楊廣這種事實上的亡國之君,主流輿論對他們的評價和漢獻帝、唐昭宗、明烈宗這種長期穩固王朝的末代君主是完全不一樣,“你藥丸是因為你失德”。

    之前的模板都是現成的,大周的史官必然把康麻子從繼位開始的每一口呼吸都寫成是錯的,你繼位是故意讓你爹染上天花弒父奪位的,忠奸不分,信用奸邪,每天寵信三百個女人等等照著胡亥和楊廣的記錄改就行。

    而整個滿清王朝的評價也會相當之低,甚至可能創下中國傳統史學對一個統一王朝的評價下限,乃至官方層面不承認它是正統。這都不用找黑料,剃髮、易服、圈地、投充、逃人、禁海照著事實寫就行,而被奏效、哭廟整的七葷八素的文人有的是躍躍欲試把它罵出屎的。

    另外,和朱元璋那次不一樣,大明的法統並不完全依靠“驅逐韃虜”這個大義,八八本人也有足夠的自信去承接元的天命,因此對蒙元沒有什麼過分的貶低。而你周太祖前半生乾的那些事太扯淡了,明清的法統哪個他都接不起,吳周建立唯一的合法性和貼金點就是“驅逐韃虜”這件事,不把滿清罵出屎整個吳周的合法性都立不起來,因此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系統性地總結、分析、抨擊滿清的那堆弊政那都是吳周的政治任務。

    現代史學興起後,評價還是會很低,宏觀上的那些弊政不提,後面能用來貼金的人口增長,對西域的經營乃至抗擊沙俄,本位面都沒他啥事兒了,引發三藩之變的責任吳周肯定自己不接這個屎盆子,那現代史學的主流評價估計就是在位期間沒能修復清初弊政留下的劇烈的滿漢矛盾,被吳周利用后王朝崩塌,貿然削藩引起戰亂導致人口和生產力的下降,用人無方德匹下。 鍵史良青歷估計也難吹,一是不民族主義,二是番薯剛好讓大周用上了,吹大隋那套“大業年人口比貞觀還多勒”估計不行。

    勉強要“翻案”的話,我提供一個思路,就算吳三桂贏了,吳應熊估計還是活不了,以吳周起兵時吳氏宗親的權利結構,怕是靖難之役V2.0沒跑了,那麼“開國時手掌軍權的親王必然對中樞發起挑戰併成功”很可能被誤認為是第三帝國的常態,從康麻子是第二個踩雷的角度,估計評價會上升一些。話又說回來,才統治了50年,滿清還會不會被看作第三帝國的一部分估計都難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職場說話,說與不說,說的內容,說的場合很重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