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來說,歷史這個愛好是枯燥的。往往為了查詢歷史真相,不僅要檢索大量的有關論文去閱讀,還要翻閱一手資料。先不說我對繁體字的排斥,而且其排版的不適應,以及缺乏標點符號,往往需要下很大的功夫才能看進去。久而久之,這反倒讓我對歷史有了更多的直觀的認識。
很多人不知道學習歷史是為了什麼,就像很少有人明白為什麼要接受教育一樣。在我看來,接受教育就是要學會如何去思考,而不是為了考更高的分數。只有一個學會思考,並且有獨立的思想和人格的人,才是一個大寫的人,在這方面我可以問心無愧的說——我做到了。
現在我們說說為什麼要學習歷史。很多人對於歷史,就是了解就足夠的心態,並不會去思考歷史現象背後的原因,再加上教育的失敗,導致不少人把歷史變成逃避現實的烏托邦。這種人的特點就是喜歡在歷史當中找自信,口頭禪就是“老子祖宗闊過”,甚至不惜相信甚至編造謊言。至於為什麼要學習歷史,我們可以從唐太宗李世民的一句話裡找到答案——以史為鏡,可以明得失,這是對為什麼學習歷史的最好的總結。我們學習歷史,就是為了總結歷史上的經驗教訓,分析歷史。
回覆列表
-
1 # 戰神蚩尤
-
2 # mulin30311368
這問題提得。你能確定哪些是對清朝的偏見呢?清朝當然不是一無是處,和任何朝代一樣,清朝也有所謂康乾盛世,對新疆蒙古和西藏都有有效的統治,從而奠定了中國今天版圖的基礎。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應該是清朝比較優秀的三個皇帝。但是,如果放大格局,從世界眼光看問題,清朝顯然落後了。雖然他們也在接觸和學習西方科學技術,但是他們只是把科學技術看成是奇巧淫技,從心底裡是瞧不起的,完全沒有意識到這是歷史發展的方向。這不能全怪他們,封建社會制度本身制約了他們的思想。到清朝,封建制度發展到完善的地步,這也是腐朽不堪的時候。我們可以觀察到,社會制度的發展有個奇怪的現象,往往在它的初期不完善的時候,反而具有活力,當他越來越完善的時候,好像方方面面都考慮得很好了,卻腐朽了。一個朝代如此,從秦朝到清朝也是如此。週期大約在三百年到四百年。制度的腐朽劑是什麼呢?那就是人的貪慾。制度的絕大部分內容就是在防止人的貪慾,但制度往往是失敗者。別看西方制度設計得那麼天衣無縫,就從防止腐敗,制約權利入手,設計三權分立相互監督,也遏制不了人們的貪慾,腐敗仍然無處不在,腐敗實際上已經合法化了,沒有辦法遏制,腐朽只是遲早的事。這很像鋼鐵,看起來很硬,但經不起氧化,腐朽幾乎是必然的。一個制度腐朽了,新的制度又要誕生,這就是歷史,這就起人類幾千年的文明史。
大家對滿清的看法毫無偏見,之所以大部分都是負面看法是因為滿清最後所謂領土貢獻的畫皮也被撕開了,大家發現滿清只有割地賠款、閉關鎖國大搞文字獄和大屠殺,對國家和社會進步毫無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