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潁水蕭蕭

    似此,那人人應該都是曹操。

    亂世出英雄。時局動盪的大背景只不過給曹操提供了大展身手的舞臺而已,文韜武略,那還得看個人的修行和造化。

    一、後人對曹操的評價

    陳壽:“非常之人,超世之傑。”

    裴松之:“機變無方,略不世出。”

    鍾嶸:“曹公古直,甚有悲涼之句。”

    李世民:“雄武之姿,棟樑之任,匡正之功,異乎往代。”

    王勃:“魏武用兵,彷彿孫吳。臨敵制奇,鮮有喪敗。”

    魯迅:“曹操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我雖不是曹操一黨,但無論如何,總是非常佩服他。”

    毛澤東:“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軍事家,也是個了不起的詩人。”

    以上這些人有史學家、文學家、軍事家、政治家等,無不對曹操十分推崇。

    那麼,曹操又取得了哪些成就,才讓這些歷史名人對他大加褒獎呢?

    軍事上,精通兵法,治軍嚴整,愛惜將才,統一了北方。

    經濟上,施行屯田,改革戶籍,興修水利,提倡廉政,緩解了勞動人民的痛苦,促進了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文化上,注意收集和保護圖書,重視國家文化建設,逐步建立了魏國的國家藏書,自身也是傑出的詩人、文學家,建安文學的代表之一,著有《孫子略解》《兵書接要》《孟德新書》等書。

    此外,曹操還在書法、音樂等方面有較深的造詣。

    從熹平三年(174年),曹操被舉為孝廉,入京都洛陽為郎開始,就嶄露出非凡的治國治軍才能和戰略大局意識,其一生徵烏桓、平涼州,逐鹿中原,南進北上,打的都是大仗、硬仗、惡仗,其中官渡之戰是中國軍事史以少勝多的著名案例。當然,也經歷過赤壁慘敗等,但他卻表現出頑強的意志和堅韌不拔的能力。所以傑出人物之所以傑出,絕非是站在時代肩膀上的偶然。

  • 2 # 秦漢餘烈

    歷史背景就像是一片汪洋無際的大海,而特定的時代條件就像是波濤洶湧的浪潮,每一位歷史人物都是搏擊浪潮、旗艦遠航的水手。

    曹操正是季漢(三國)時期的最佳水手,但若無時代背景的洶湧澎湃在背後助力,那麼曹操個人的形象勢必會在歷史上淡化許多。

    二者,更像是相輔相成、彼此成就的關係。

    肯定時代背景對於曹操的作用,那便要去曹操一生的經歷當中去尋找蛛絲馬跡。

    說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曹操刺董!

    董卓不進京,那麼東漢朝堂便一直會持續內部政治勢力的傾軋,這個平衡依舊不會打破。那麼很大程度上就抑制了曹操“入世進取”的資本,因為在朝堂之上不同於在地方草野。

    在朝堂你是要按照規矩一步步發展的,看的是你的家世、名望、資歷、背景,如果比這些我並不看好曹操能在東漢朝廷上脫穎而出。

    因為曹操最大的資本,就是他的能力。

    這不正是一種時代背景的推波助瀾嗎?

    再舉一個更加關鍵的例子。

    曹操迎立漢獻帝!

    沒有什麼其他的比這個更要貼切這個問題的核心要點了。

    如果不是東漢末年的王綱解體、禮制崩壞,你以為皇帝那麼迎立?一抓一大把呢?

    因為曹操手中掌握了東漢末年的“神器”——漢家國祚。

    漢朝這塊金字招牌就像是世界五百強的公司名號,儘管沒落了,但作用依舊不容小覷,君不見曹老闆是如何妙手回春,將曹魏這顆小樹苗,在漢家國祚這根老樹的根莖上如何成長起來的嗎?

    要不是東漢末年,皇帝被踢來踢去,曹操如何左手春秋大義、右手重拳出擊?

    這是時代背景對於曹操的作用。

    刺殺董卓,誰不想?

    可誰去做了?曹操做了?

    雖然沒做成,但好歹為自己賺足了政治名聲。

    迎立漢獻帝,諸侯都覺得累贅。唯獨曹操在其中看到了滔天的機遇,這難道不是曹操本身不俗的見識與謀略?

    如果你本身沒有這種能力與見識,就會像袁紹一樣,機遇(漢獻帝)在眼皮子底下你都摸不到,何況謀求更大的發展?

    歷史人物在引領的時代潮流,時代背景也在推動歷史人物。

    (不如點個小關注?)

  • 3 # 秀才侃歷史

    無論是在東方還是西方,更加普遍的審美,都是絕地反殺版。出身微末的草莽,帶著一腔熱血,臥薪嚐膽,忍常人所不能忍,造就了最後力挽狂瀾、功成名就的故事。這是比較符合大眾的審美的,畢竟我們都是人,這些故事更能夠引起情感的共鳴。比如現在的著名企業家馬雲、劉強東等人,總會有一些我們常人所不能理解的悔恨,常常分享一些創業艱難的故事,來一波憶苦思甜。

    而實際上一些問題,我們很難分析背後時代的推動作用。

    我們先來簡單說說為什麼有人說曹操雄才大志。

    曹操於漢末亂世而起,經過了十餘年的苦戰,統一了中原地區。對內恢復生產,安定百姓,打擊豪強,安頓流民,興修水利,勸課農桑等等,使治下的百姓得以豐衣足食,北方的生產力得到了極大的恢復。

    對外,一共指揮了十一次對夷狄的大勝利,分別是內黃之戰、匡亭之戰、廣平之戰、平陽之戰、柳城之戰、榆麋之戰、長離、興國之戰、新平之戰、武都之戰、代郡之戰等,許多戰役甚至是還沒統一北方前打的,曹操不可謂不是雄才大略。

    也不外乎陳壽評他是“明略最優,非常之人、超世之傑”。

    但是,如果不是漢末亂世,如果沒有曹家和夏侯家積累下的資本,沒有他大漢朝廷積累下的人才,他怎麼取得怎麼多的勝利呢?

    同時,我們不能神化某人,縱觀曹操一生,同時也犯下了一些低階錯誤,併為此付出一些代價,比如說官渡之戰,曹操險勝確實有運氣的成分;宛城之戰,死了兒子侄子;赤壁慘敗等等。

    曹操的勝也好,敗也罷,應該說是時代給了他展現雄才大志的舞臺,畢竟還有許多雄才大志的人,時代連機會都不給他。

  • 4 # 方圓論壇

    時代背景造就了曹操的雄才大略?這話也對也不對。時勢造英雄這不假,但你自身也得能力過硬才行。否則再好的時代,也會泯然眾人矣!同樣的時代背景下,有很多人出身比曹操好,實力比曹操強。但最終呢?不也成為了曹操的配角嘛。比如益州劉焉、荊州劉表。他倆可是真二八經的皇族後裔。亂世開始時期就手握一州,其實力自然是旁人難比的。但結果如何,他們兩人不都是給別人做了嫁衣嘛。再說袁紹和袁術兩兄弟。出身於四世三公的袁家,家庭背景和實力都讓曹操難以望其項背,但最終袁氏兄弟不也早早退出了歷史舞臺嘛。所以說亂世出英雄不假,但首先本人的自身能力要強。否則一切都是白搭。

    確實,如果沒有亂世,曹操雖然個人能力超強,但再拼命也不過是位居三公而已,頂多再封個侯,這輩子也就這樣了。但正因為亂世的到來,曹操才有機會一展所長,捭闔縱橫打下了龐大的曹魏帝國。雖然曹魏政權存在的時間非常短暫,但也不妨礙曹魏政權是三國時期不可獲取的重要組成部分。東漢末年,著名的人物評論家許劭就點評過曹操,稱其為“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可見不管是任何時候,曹操都不會是一個籍籍無名之輩的。

  • 5 # 齋刀閒者

    同意這個說法,沒有漢末亂世,就沒有那麼精彩的曹操。

    任何朝代,都有雄才大志的人,只是沒有什麼大多機會,去做驚天動地的事情。

    沒有漢末亂世,確實不會有那麼精彩的曹操,這點是不容置疑的。

    和平年代,曹操沒有歷史推動,才華肯定不能顯露得那麼淋漓盡致,也許他會喜歡上書畫、美女、漁獵……日常毫無特色的混跡於官場,沉沉浮浮的,也就碌碌無為了。

    作為政治或軍事等社會精英,想名留史冊,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還得有點氣運,可以說都是百萬中無一的存在。

    曹操的精彩,還得感謝羅貫中,歷史上可以和曹操的軍政和文化成就比肩的太多,只是沒有什麼出彩的文學作品給他們“打廣告”。

    盛世多才子,亂世出英豪。

    就漢末那種環境,沒有曹操名流史冊,也有王操、何操、黃操、白操……這麼大的變故時代,總會有人把名字和事件留下滴。

    另外,曹操還有一個大優勢,那就是文采,相比曹操“老驥伏櫪,志在千里”那種倍受推崇名篇,“寧我負天下人,不讓天下人負我”那種備受爭議名句,劉備、周瑜、董卓、袁紹之類的同期霸主們,弱爆了。

  • 6 # 文藝青年代表

    說曹操的雄才大志是因為時代背景原因造成的,這就是個偽命題。

    在東漢末年,為什麼曹操能有雄才大略,袁紹,袁術怎麼沒有曹操的雄才大略?袁本初,袁術四世三公的背景,論實力,論家境都遠遠勝過曹操。為什麼卻被曹操打敗?而曹操卻有這樣的雄才大志?

    縱觀古代帝王,我們會發現,他們之所以能稱為帝王,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瞭解中華文化,會用人,眼界和格局都不是常人所能及。

    無論曹操生在哪個時代,都會是個了不起的人物,之所以曹操會有雄才大志,和曹操的眼界,格局分不開,這也和他的家境分不開。

    就是把曹操放在當今社會,以曹操的心胸,同樣會有大批能人志士為他效力,這不是每個人都能有的能力,惜才愛才,愛恨分明,做事不拘一格,能文能武,曹操可不是靠懵才得到天下的,曹操是靠實力,連荀彧,司馬懿這樣當時的大名仕都對曹操佩服得五體投地。

    成功永遠會選擇有準備的人,曹操論文化,從古自今還真沒幾個帝王能有曹操的詩文那樣氣勢磅礴,論招賢納士和用人之道,曹操不輸任何一位帝王,論戰略眼光,曹操在別人都嫌棄漢獻帝的時候,果斷出擊迎回天子,挾天子令諸侯,行王道正氣,無論剿滅誰都是師出有名。

    後人對曹操的評價是非常非常負面的,曹操是中華民族歷史上著名的書法家,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是一位非常能幹的人。這樣的人,無論放在什麼時代都會大有作為的。

  • 7 # 燕子燕陽

    成就任何一個歷史人物的關鍵條件都有兩個。

    一個是自身特質,一個是時代背景。

    兩者缺一不可。

    形成任何一個歷史局面的關鍵條件也有兩個。

    一個是歷史人物,一個是時代背景。

    歷史局面因背景而確定,但歷史人物卻在此過程中大浪淘沙,最終是不是這個人,看人,也看環境。

    曹操,有明確的目標,有過人的膽識,有精湛的謀略,也有實幹的資本。

    東漢末年危局成就了這位雄才大略的魏國開創者。

    但東漢亂局之後相對統一的局面卻未必只能通過曹操才能形成。

    三國演義中許邵說:“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是對曹操的評價。

    在當時的價值觀念環境下,許邵的評價不可謂不中肯。

    但用今天的資訊量來看那段歷史,如若換成強漢時的治世局面,且不說曹操的能力能不能成為能臣,就算可以,恐怕很大機率也沒有讓他發揮的空間。

    袁紹家四世三公的地位與話語權就能讓曹操毫無施展的舞臺。

    沒有地位的曹操在政壇上又如何發揮才能呢?

    所以,成就曹操的首先還是那樣一個紛亂的背景,其次才是他自身過人的品質與才能。

    最後再來看曹操對那個時代的影響。

    不用多說,表象上確實是曹操開創了魏國,形成了相對統一的歷史局面。

    可是,從本質上看,亂世之後必逢治世是中國歷史的鐵律,東漢末年的紛亂必將趨於大一統,這是無法阻擋的歷史潮流。

    只不過曹操佔了先機,坐上了順應歷史潮流的頭把交椅罷了。

    不只是曹操,任何一個人都是如此,能力相當的人不止一個,但機會卻並非人人所有,不是人成就了時代,而是時代成就了人。

  • 8 # 溪水潺潺123

    內因決定外因。曹操的雄才大志不是由時代背景來造成,而是說時代背景給他的雄才大略提供了大展手腳的一次機會。

    優秀的人往往在哪裡都優秀。像曹操這種人,即使不生在亂世,也會是響噹噹的人物。《後漢書.許劭傳》曾評價曹操為“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

    曹操生活的年代是東漢末年,此時的社會諸侯割據,黃巾起義,民不聊生。大致是在30多歲的時候,曹操審時度勢,招兵買馬,積聚力量,挾天子以令諸侯打敗了北方各路軍閥,統一了北方,直到後來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魏公。這些都和他的個人素養修養有必然聯絡。

    因此說,首先個人才能要出類拔萃,然後接合著時代背景,審時度勢,對症下藥,才能鶴立雞群,做出一番偉業進而彪炳史冊。

    無論是英雄造時勢,還是時勢造英雄,最關鍵的一點是那個英雄首先必須自身足夠優秀才行,再加持上別的條件,才會打遍天下無敵手的。

  • 9 # 鐵血金戈

    有人說曹操的雄才大志是因為時代背景原因造成,你怎麼看?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曹操曾擔任東漢丞相,後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去世後諡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看到這一系列的頭銜和官職,只怕眾多魏迷心中,曹操那並不高的身高和並不出眾的長相卻早已變得高大偉岸、英氣逼人了。

    《三國志 武帝紀》記載:太祖少機警,有權數,而任俠放蕩,不治行業,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樑國橋玄、南陽何顒異焉。玄謂太祖曰:“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瞧瞧,少年時期,他就十分聰明,但卻不務正業,就類似於現在的社會人,只是當時有個文雅的名字,叫遊俠。

    不僅是他,就連家裡那些兄弟朋友如:曹仁、夏侯惇等人都一樣,滿世界交朋結友,拉幫結派。

    年輕人嘛,誰還沒個青春呢?這也沒什麼,畢竟當年古惑仔那麼火的時候,小編全班男生都是留個洗剪吹造型。

    只是曹操不同,他與小夥伴一起盡幹那些偷雞摸狗的事情。

    《三國志》注引《曹瞞傳》記載:太祖少好飛鷹走狗,遊蕩無度,其叔父數言之於嵩。

    當時曹操皮得很,按現在的網路術語來說就是李時珍的皮。

    整天沒事就是和狐朋狗友打獵啊,然後在街上橫行霸道的,他叔叔就看不下去了,幾次三番和曹操老爹曹嵩告狀。

    捱了幾次罵之後,曹操學乖了,有一回碰到他叔叔,曹操立馬往地上一趟,而後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就和羊癲瘋一樣。

    他叔叔嚇了一跳,心道:你這小兔崽子,我可沒挨著你,少和我玩碰瓷,於是跑去和曹操老爹說。

    他老爹趕急趕忙跑了過來,結果發現曹操屁事沒有,正在那搖頭晃腦的讀書呢。

    見老爹問起,曹操大呼冤枉,說叔叔平日裡就不喜歡怎麼怎麼的,兒子從來沒有羊癲瘋這種病啊!

    於是乎從那之後,無論曹操怎麼皮,他叔叔再告狀曹嵩也不肯信了,反而責備他叔叔幾句,這是坑叔叔的典範啊!

    而在《世說新語》裡有這麼一個故事:魏武少時,嘗與袁紹好為遊俠。觀人新婚,因潛入主人園中,夜叫呼雲:“有偷兒賊!”青廬中人皆出觀,魏武乃入,抽刃劫新婦。與紹還出,失道,墜枳棘中,紹不能得動。復大叫雲:“偷兒在此!”紹遑迫自擲出,遂以俱免。

    就是說曹操和袁紹少年時期出去玩,遇到有人結婚,於是兩人在外邊大喊有小偷,等把家裡的人都引了出去,曹操就讓袁紹望風,自己拎了把刀摸進新房,把新娘子劫持出來。

    結果袁紹不給力,半路上掉進了荊棘叢裡,三兩下掙脫不出來,眼看人家家人發現新娘被偷,四下搜尋,曹操靈機一動,大喊一聲:“偷新娘的在這裡。”

    袁紹大驚失色,這要被抓到還得了,那不是要打斷第三條腿?於是乎唰的一下就跑了出來。

    至於那新娘子最後怎麼了,還是各看官發揮想象吧。

    《三國志》注引《孫盛異同雜語》記載:太祖嘗私入中常侍張讓室,讓覺之;乃舞手戟於庭,逾垣而出。才武絕人,莫之能害。

    看這段記載,曹操沒事去張讓家裡做什麼?目測除了刺殺沒有別的事,結果那外號洛陽無情幻陰手的張讓居然無法拿下他。

  • 10 # 草廬心語

    東漢末年,一個動盪的時代,一個人傑鬼雄的時代,一個英雄與梟雄的時代。

    曹操,攪動三國風雲的三大核心人物之一,他行事多疑,但不剛愎自用,他的韜略滿腹,更有容人之量,他雖然出身豪族大家,但卻沒有門第之間,唯才是用。

    曹操被視為“一代奸雄”。他“挾天子以令諸侯”,建立了魏蜀吳中最大的曹魏政權。令人不解的是,曹操終其一生都沒有當皇帝。

    219年,老對手孫權主動向曹操稱臣,獻上傳國玉璽,勸告曹操當皇帝。曹操對大臣們哈哈大笑,說:“孫權這小子是想把我放在火爐上烤!”大臣們也逮住這個機會向曹操勸進。曹操認真地回答:“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

    時代造就了曹操,曹操演義了時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最美最有意境的詩句是哪一句?特別是還能作為網名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