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就那個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齊人三鼓後,魯軍不敲鼓,但魯國的軍隊沒被擊敗。按理來說魯國現在已被齊國打的苟延殘喘了,為什麼後來一敲鼓就能讓齊國戰敗

9
回覆列表
  • 1 # 舊書齋

    曹劌論戰是一場典型的君子戰中耍心眼的戰鬥。在春秋時期,雖然孫武說過,兵者,詭道也,但在整個春秋時期,大部分的戰爭,依然是君子戰。

    什麼叫作君子戰,我們可以簡單覆盤一下當時的情景。

    首先,齊國要打魯國,但他絕不會搞偷襲,玩閃電戰,或者聲東擊西一類計謀,而是老老實實的告訴魯國,我要打你了。並且通過書面形式下發,這就叫下戰書。

    作為魯國一方,處於面子以及紳士風格的考慮,必須要應戰。應戰之後,第二步,就是找戰場。

    戰場是非常講究的。在春秋時期,戰爭方式還是車戰,主要靠戰車拼殺。所以必須選擇一個寬敞的地方,能夠擺的起幾千兩戰車的平原地帶。

    選好地方之後,到了約定時間,兩撥人必須先擺好陣勢,然後確定無誤,再衝殺。

    衝殺也非常講究,兩邊戰車同時出動,然後遠用弓箭,近用長矛,兩車交錯算是一合,轉過頭接著打,叫做一回,如果遇到高手,一下把戰車上的主戰長矛兵幹掉了,或者戰車回頭時候車仰馬翻,這就算是贏了,不然,繼續衝殺。

    衝殺過程中,還要講究,不能攻擊駕車的人,弓箭手可以遠距離攻擊,但不能在交錯之時放冷箭。對手要是跑了,只能追五十步,不能追太久,然後就是不能捉頭髮花白的老兵。

    這種君子戰,在現代看來,真像是開玩笑,但在春秋時期,人們就喜歡這麼打。

    那麼回到曹劌論戰,我們就會發現,曹劌耍了兩個心眼。

    第一個心眼,當齊國進攻的時候,魯國並沒進攻,反而讓齊國白白跑了三次。如果從君子戰的規則來看,當對手沒有同時進攻,會視為沒有準備好,這時候進攻方只能退回。而事實上,魯國早已準備好了。所以才能以逸待勞。

    第二個心眼,是追逐齊師,雖然曹劌害怕有埋伏,但確定沒有埋伏後,下令追逐齊師,這時候,魯國並沒有按照規則,只追一定距離,而是將齊軍一直打回齊國。

    曹劌的兩個心眼,如果按照春秋時候的規則來說,的確是壞了規矩。但也從一個側面證明了一件事,那就是,在春秋中後期,這種君子戰越來越被人所鄙視,人們開始嘗試新的打法。曹劌論戰就是這種新打法的嘗試,也出現了以逸待勞的思想。無疑對於軍事史的發展,有推進作用。

  • 2 # 任微言卿

    一、曹劌論戰的經過

    魯莊公十年(公元前684年)的春天,齊國軍隊攻打魯國。曹劌請求拜見魯莊公,他敢於進諫,用富有遠見卓識的說辭說服了魯莊公。魯莊公和曹劌乘坐同一輛戰車,前往在長勺指揮魯國軍隊和齊軍作戰。隨後,就發生了“曹劌論戰”。

    《左傳》記載:(魯)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shì)而望之,(劌)曰:“可矣。”遂逐齊師。

    毛澤東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文中說過:“春秋時候,魯與齊戰,魯莊公起初不待齊軍疲憊就要出戰,後來被曹劌阻止了,採取了‘敵疲我打’的方針,打勝了齊軍,造成了中國戰史中弱軍戰勝強軍的有名的戰例。”

    二、曹劌論戰何以給人“假”的感覺

    春秋,是禮制文化鼎盛的黃金時代,只有春秋時代,才能造就“鬱郁乎文哉”的文雅戰爭場面。

    春秋時代的車戰,是一種貴族式的戰爭,有時彼此都以競技的方式看待,佈陣有一定的程式,交戰也有公認的原則,也就是仍不離開禮的約束。——黃仁宇

    齊中國人擂了三次鼓,因為魯中國人無動於衷,齊中國人也乖乖退回去等著沒有進攻。

    這是一個讓我們看起來匪夷所思的情況。擱在後世,敵軍攻過來了,你不動試試?你不動正好,敵人砍瓜切菜輕輕鬆鬆就斬獲一大堆人頭。

    當時,諸侯之間打仗,必須提前通知對方,下好戰書,約定交戰時間和地點。等到打仗那一天,雙方各自列好隊形,各自聽到鼓聲發起進攻,不許搞欺詐詭計。直到分出勝負,鳴金收兵。

    可見,當時的戰爭就是堂堂正正,光明正大,比拼的是檯面上的實力,雙方力求在平等的情況下進行較量。“出奇制勝”、“兵不厭詐”,在當時是“非禮”的表現,是被交戰雙方所唾棄的行為。

    假若孫臏、白起、李牧再世,即使智謀超群,在春秋時代也很可能不受待見。

    三、春秋戰爭禮的起源和基本形式

    周代興起,周公定“禮樂”、制“周禮”,上自軍國大政,下至儀表裝飾等等,乃至戰爭交兵,無不是在禮的規範下進行。戰爭禮的出現,受到三方面影響:

    ——不鼓不戰。“(雙方)結日定地,各居一面,鳴鼓而戰,不相欺詐。”“以鼓戰,以金止,不鼓不戰,不戰未列陣之師。”聽到鼓聲再打仗,誰也不許先動手;鼓聲再響就收兵,誰也不許再動手。——不傷及無辜。交戰雙方打仗歸打仗,“見其老幼,奉歸勿傷。”就是絕不能傷害隨軍的老幼。“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只要敵人已經負傷就不再去殺傷他,也不俘虜頭髮斑白的敵人。——不伐有喪之國。如《左傳·襄公四年》記載,楚國討伐陳國,因為陳國國君突然死了,楚國撤軍。《左傳·襄公十九年》記載,晉國討伐齊國,齊國國君死了,晉國也撤兵了。——交戰雙方要有“紳士風度”。鄢陵之戰時,晉國軍隊將領郤至三次在戰場中碰到楚共王,總要跳下戰車,退出戰鬥,向楚王行禮。宋國公子城與華豹對戰,華豹先射一箭未中,準備再次搭箭上弦。公子城說該輪到他射一箭,華豹聽到後放下弓站著不動,結果被公子城一箭射死。可見,即使在作戰時,雙方對於風度、舉止和禮節也十分講究。

    這些戰爭禮,反映了春秋時代的戰爭並不以殺戮為主要目的,而是點到為止、謙恭有禮。交戰人員對於風度、舉止和禮節十分講究,堪稱是中中國人自己的“騎士精神”。

    曹劌論戰所反映的“不鼓不戰”因為名氣大、流傳廣,所以長期被看作是春秋戰爭禮的典範。

    【結語】直到春秋後期,隨著土地兼併、稱王稱霸的需求,越來越多的諸侯們開始運用各種兵法、謀略來取得戰爭的勝利,戰爭禮受到破壞。

    戰國興起,戰爭的激烈程度愈演愈烈,“戰爭禮”淡出歷史舞臺,曹劌論戰時那種“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戰爭場景,也一去不復返了。

  • 3 # 漩渦鳴人yy

    可能有些人聽說過齊桓公得管仲而成就自己春秋霸主的地位,但是並不清楚,管仲對於齊桓公的改革究竟在哪裡?商業上面大家略有耳聞,可是你們知道管仲。他是一個全能型的人才嘛!管仲不止在經濟,政治以及外交等等手段給齊桓公出主意,而且在軍事方面,管仲也是頗有建樹。

    這個《曹劌論戰》,它發生的時間實際上就是齊桓公剛剛繼位,但是這個時候管仲雖然可能在這時已經得到齊桓公的注意,但是並沒有對其國進行整體上的軍事改革,所以齊國沿用的仍然還是老套的制度,尤其是軍隊方面的制度,這是必須要注意的一件事情。

    春秋早期雖然諸侯之間常常發生混戰,但說實話大多數時候都是小打小鬧,軍隊要想真正的組建起來,要想組建一支長勝的精銳軍隊,還是需要一定時間戰火的洗禮,或者有一個深諳其道的人進行講解進行改革才有可能。而此時的齊國雖然也是一個東方大國,並且家世淵源都比其他的國家要好,可是這軍隊方面大家都是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

    簡而言之,軍隊的制度還是一樣的,早些年春秋早期的軍隊之間的制度是什麼的?其實軍隊大部分都是那些士,或者是有家室有背景的人才會跟著國軍一起作戰,這些人是主力,當然還會輔助以一些農民老百姓壯壯聲勢,可是齊國已經好久都沒有打過仗了,要打也是跟自己人打,在戰爭這個領域,你這長時間不經歷戰爭的話,,久疏戰事,是會出事情的。

    這個地方《曹劌論戰》就已經給齊國提了一個醒,你的軍隊建設不行。

    首先齊桓公發起這場戰爭,本就是倉促性的結果,太急了,急著想魯國發兵,結果軍隊組建列印也都懂,你一著急,你的軍隊裡面的人員也就層次不齊了。

    等到真正交戰的時候,事實上還是看那些精銳到底該怎麼做戰這樣的軍隊打起來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打順風局如狼似虎打逆風局,膽小如鼠,歷史上面這樣的軍隊比比皆是,雖然人數眾多,可實際上打起仗來,如果一開始沒有優勢的話,那這支軍隊by的會比任何一支軍隊都慘。

    說實話,《曹劌論戰》站的那是心理上面的優勢,也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趁你鬆懈的時候趁你病要你命,至於說勇氣方面的,可能也有那麼一點因素,但是這主要就是軍隊成分上面的問題。

    但無論怎麼說,《曹劌論戰》還是打出了結果,歷史上面這件事情也是正兒800的記載,在歷史書上確實發生過的事情,因此在說到這個事情的時候,大家也都會有各自的見解,其中勇氣論這是大家統一對於這件事情的態度,那當然,如果你能有不同的見解,你也可以自己說出來,至於說一句話就說這東西是假的。但是也確實不應該。

    據說在這之後齊國在經歷這場戰爭失敗以後,確實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首先軍隊成分太過於複雜,你要想成就自己的霸業,你要有意志。強悍的武力作為自己的保護,為你的霸業保駕護航,這是必須的,因此管仲開始對其國的軍事霸氣改革,其中將3萬多的軍隊劃分成三個。不同的部分,每個各1萬人分別交給齊國的君王以及兩個上大夫進行管理,與此同時讓這些軍隊在農村或者在軍事重鎮負責耕地屯田,如果說在農忙的時候下鄉工作收割糧食,如果在農閒的時候一起聚集起來互相之間進行訓練。

    保證軍事戰鬥力不削減的情況之下,依然還可以從事農業生產。

    這種軍事上面的改革可以說讓很多國家眼前一亮,大家看這個東西是不是有點眼熟?沒錯,屯田制度很早的時候中國就已經開始用了,只不過當時的話生產力不行。軍隊加入農田裡面的生產這看似理所應當,可後來隨著生產力提升,軍隊不需要從事農業生產,照樣有糧食可以管飽管夠,所以大家也就不稀罕這件事情,直到曹操那個時候實在天下大亂低調勞動力不足了,所以才選擇把這個東西又給拿回來。

  • 4 # 時間闡史

    感覺好假是對的,但只是感覺是對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歷史上,春秋時期的戰爭就是如記載所說這麼打的。

    認為假的原因一:大環境導致

    橘生淮南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這句話是晏子說的,但我感覺解釋這個問題也能說的通。同樣一顆橘子樹生在淮南結的就是橘子,生在淮北就成了枳。是橘子樹的問題嗎?不是,是溫度這個大環境導致的。

    同理,春秋時期發生的戰爭和我們後來所認識的戰爭有較大差別,會出現曹列論戰這樣的戰爭也不足為奇,這正是處在春秋時期這個大環境中導致的作戰方式。

    春秋時期發生的戰爭,被孟子總結為:“春秋無義戰”。儒家所認為的戰爭是:“禮樂征伐自天子出”才是合適的。但春秋時期禮樂崩壞,周天子更是名存實亡。但禮樂征伐的這一思想卻傳承下來了。

    後來的晉國與楚國的戰爭,重耳為信守當年承諾,主動退避三舍,這裡的退避三舍不是戰略性撤退,而是正兒八經的退讓。這樣的戰爭和後來戰國時期相比,簡直就是犯傻行為。

    原因二:戰爭規模

    春秋時期的晉、楚兩國之間發生的鄢陵之戰,短短的幾天就結束了。這可是兩大強國為爭奪中原霸主的一場戰爭。這麼短時間之內結束也是給人好假的感覺。

    原因三:戰爭的目的

    春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的戰爭不同於戰國時期的吞併戰,春秋各國之間通過戰爭想要獲得的是一種地位,也就是中原霸主的地位。

    權出於戰,不出於中人。是故殺人安人,殺之可也;攻其國,愛其民,攻之可也。不違時,不歷民病,所以愛吾民也。

    這是出自兵書《司馬法》中的幾句話,《司馬法》是戰國初期的一部兵書,成書時間比《孫子兵法》要早。這裡邊就主要記載了從殷商到春秋時期的作戰原則和方法。“攻其國,愛其民”還是可以理解的,“不違時,不歷民病”也就是說如果要對一個國家開戰,要避開他這個國家的重要農時,在這個國家正在經歷瘟疫的時候不要去進攻。這相對於後來的《孫子兵法》就有差別了。

    原因也很好解釋,就是在當時的諸侯國國君心目中,各國之間的戰爭與矛盾算是一種內戰。因為大家都是周朝皇室宗親或者是曾經一同追隨過周王。不能下死手。

    總結

    春秋時期雖然禮樂崩壞,但對於戰爭各國之間還是很有默契的遵守一些作戰原則和方法。這對看慣了爾虞我詐戰爭的我們來說,有些史料記載的戰爭可能會有假的感覺。但在那種大環境下,這樣的戰爭是確實存在的。

  • 5 # 北疆同心

    曹劌論戰是春秋時代的經典案例,在這場因魯國干涉齊國內政引起的衝突中,強勢的齊軍居然敗給了弱勢的魯軍。為什麼會出現這個結果呢?是因為春秋時代的戰爭方式與戰國時代不盡相同。

    春秋時代的諸侯國,尤其是齊魯這種老牌的資深諸侯國,在各個方面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周朝制度的影響!故而在國與國發生戰爭時,往往要先下戰書,然後再約定日期會戰。

    而在堂堂之陣的戰鬥之中,決定一場戰爭勝負的主要因素,除了要對比雙方武器裝備的優劣,以及軍隊數量的多少之外。軍隊的士氣是否飽滿,更是不容忽略的取勝先決條件!

    這就是為什麼曹劌在與齊軍對戰時,要讓齊軍先擊鼓進軍,而讓魯軍只守不攻的原因所在。儘管齊軍先後三次擊鼓三次衝鋒,但卻都被魯軍的巋然不動擋了回去,這個時候齊軍的士氣便衰竭了!

    不過,曹劌之所以會取得“齊魯長勺之戰”的勝利,也與春秋時代特殊的戰爭方式有關。如果換到了爾虞我詐的戰國時代,恐怕齊軍是不會傻乎乎的,用堂堂之陣同魯軍交戰的!假如齊軍依仗兵力優勢,對魯軍使用正面佯攻加背後偷襲的戰術,使魯軍陷入齊軍的分割包圍之中,恐怕即使曹劌再能論戰,也避免不了被齊軍殲滅的結果。

  • 6 # 史海鉤沉者小王

    手打,打個比方。

    春秋早期,大家講禮,齊魯約定時間地點,比誰的嗓門大。

    雙方做好準備,按理說,齊魯應該一同大喊,聽誰的聲音大。結果雙方對望後,齊大喊一聲,魯悶不做聲,沒有結果,齊納悶。

    雙方繼續蓄勢,眼神交流後,齊又大喊一聲,魯繼續悶不做聲,齊有點沙啞。

    第三次,齊國銳氣已失,不及第一次聲大,尾音之時,魯蓄勢已久,大喊一聲。

    於是齊敗給魯。

    長勺之戰

    長勺之戰沒有詳細記錄,就《左傳》: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這一段內容簡潔的可以大家盡情發揮想象。

    猜想

    雙方擺開陣勢,應該是箭矢範圍之外,要不站定後一通亂射,還不死傷一片。

    所謂的三鼓,就是齊國一鼓,前進幾步後發現魯國沒動,戰陣於是停滯;二鼓後,又前進幾步後發現魯國又沒動,戰陣再停滯;三鼓,再前進,齊國有點洩氣,差不多到箭矢攻擊範圍之內。這裡鼓不一定是一通鼓,春秋也不知道一通鼓多久時間,所以我傾向是雙手輪流敲了一下或幾下,然後停下了。

    反觀魯國一直提著心,一鼓直接士氣高漲到頂點,相當於飯菜擺在桌前,餓了好久不讓下筷子,一聽到“開吃”,就風捲殘雲。

    這應該建立在雙方當時差距不大,齊魯之間有泰山阻擋,齊軍遠途勞頓,魯軍以逸待勞,原本的差距縮小,加上三鼓後,齊軍直接亂了戰鬥節奏,就跪了。

    再補充下,要是三國時期,雙方比嗓門大,可能提前下毒藥瀉藥、威逼家屬、腹下捅刀、重金收買等等方式,反正只論結果。

  • 7 # 讀春秋思無忌

    曹劌論戰一點都不假,是題主沒理解春秋筆法啊。長勺之戰,並非曹劌戰術高明,齊桓公其實是敗給了周禮。

    古代戰爭用詞

    如果你仔細看那些歷史書籍,你就會發現一些戰爭用詞,如侵、徵、伐、襲。

    徵:褒義詞,一般是指上進攻下,有道攻打無道的。伐:中性詞,一般是指正式戰爭,然而必須師出有名,通過大張旗鼓,向天下諸侯宣告自己的軍事行動是公開的。侵:就沒有那麼正規了,雙方雖然皆已安營紮寨,但是一方不鳴戰鼓,直接進行軍事進犯。襲:不宣開戰,也就是偷襲。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禮崩樂壞,周天子被鄭莊公以下犯上,更別說有道無道了。因此,征伐便不再區分,那麼就剩下徵、伐、襲三種形式的戰爭

    莊公十年魯國有哪些戰爭?

    大部分人以為,莊公十年,齊、魯兩國只有長勺之戰,其實並非如此。

    據《左傳》記載,十年春,齊師伐我,二月,公侵宋。

    原來,齊、魯並未因長勺之戰便各回各家,而是齊國聯合宋國,準備繼續攻打魯國。那麼,我們可以看到第一種戰爭形式是伐,而第二次則是侵

    一、長勺之戰

    那麼為何兩次戰爭形式不同呢?那得從莊公九年說起。

    那年,齊襄公被殺,公子小白和公子糾爭奪國君寶座。魯國支援公子糾,得知公子小白在返回的路上時,讓管仲先去攔截,魯軍將護送公子糾回國。然而,事與願違,管仲失手,沒有一箭射死小白。公子小白先回到齊國,繼承國君之位,是為齊桓公。

    齊桓公即位後,馬上對魯國發起了乾時之戰,魯國大敗,公子糾被殺,管仲被齊國接回。魯莊公讓其司機和車右作掩護,將齊軍誘騙到另一條道路,自己坐上另一輛戰車跑了。

    長勺之戰是為了反對魯國干預齊國內政而發動的軍事行動,因此,對於齊國來說,可謂是名正言順,既然師出有名,齊桓公當然得選擇“”這種戰爭形式。

    二、乘丘之戰

    長勺之戰,齊國大敗,但是戰爭並未就此告一段落。齊國和宋國駐紮在郎地,準備攜手打擊魯國。

    這對於弱小的魯國來說,可不是一件好事。你想,齊國這邊上過一次當,這一回絕不可能再陪魯國玩擊鼓這種把戲,另外,齊國又來了個盟友宋國。如果按照套路出招,那肯定是必敗無疑哪。

    這時,公子偃說:“宋軍剛來,軍容不整,不如現在就出兵打敗他,宋軍一敗,齊軍肯定撤退。”魯莊公還是很講究周禮,不予採納。

    公子偃也不和魯莊公墨跡了,自己帶著人馬出擊宋軍,將老虎皮蒙在戰馬上,宋軍頓時大亂。這邊,魯莊公一看有戲,也不顧上什麼周禮了,親自率領魯軍加入戰鬥。宋軍大敗而逃,齊軍見此情形,也只能打道回府了。

    乘丘之戰,魯國沒有擊鼓,對駐紮在郎地的宋軍直接發起進攻,因此,被孔子記為“”。

    那麼,我們再回到長勺之戰,為何曹劌能得手呢?

    既然齊桓公選擇了名正言順的“”,當然必須按照伐的戰爭形式來與魯國交戰。

    的基本步驟是:雙方提前約定好交戰時間和地點,來到交戰地點,列好隊形,擊鼓,開打。

    那麼,雙方擺好陣形後,戰前擊鼓是鼓勵軍隊士氣,通常正式交戰雙方,差不多同時擊鼓,主帥旗幟一揮,雙方將士便向前衝去,與對方廝殺在一起。

    齊國這邊按套路出招,“咚咚咚”鼓聲響起,將士們鬥志高昂,只等著齊桓公大旗一揮,便衝將出去。本來,魯莊公也想擊鼓,被曹劌止住了。齊桓公一看,只當魯莊公怯戰呢,那就重新開始吧。

    於是,齊桓公又開始擊鼓,將士們剛想衝出去,又被制止了,原來魯莊公還是沒有擊鼓。齊桓公有些惱火,將士們鬥志有些懊惱。

    齊桓公便耐著性子,又壘起了戰鼓,然而魯莊公那邊還是沒有動靜。齊軍頓時懵圈了,原來魯軍不過就是群草包飯袋,不值得一打,軍心開始懈怠。

    就在這時,曹劌示意魯莊公擊鼓,魯軍士氣大振,魯莊公一聲令下,魯軍便迅速地撲向對方,齊桓公來不及擊鼓,軍心散亂的齊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丟盔棄甲而跑。

    結語:

    長勺之戰,魯國為何能打敗齊國?

    齊國名正言順討伐魯國,當遵從“伐”的戰爭禮儀,雙方擊鼓後再戰。面對齊國的“伐”戰,曹劌並沒有以“伐”止“伐”,而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趁齊國軍心懈怠之際,再擊鼓率領將士將齊軍打敗。

    雖然長勺之戰,魯國在出擊之前也擊鼓了,但是其戰爭形式更像是偷襲。

    因此,長勺之戰,並非曹劌戰術有多高明,而是齊桓公恪守周禮。

    如果從其發生的時代背景來講,禮崩樂壞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原來基於周禮的類運動會形式的戰爭慢慢淡出了歷史舞臺。

  • 8 # chiyinqi

    周分為西周和東周,諸侯國之間大多是親戚朋友,西周和東周早期,諸侯國之間不允許兼併,戰爭不具備侵略性質,於是很像我們小時候的打群架,約好時間地點人數,打之前還要派代表理論理論,指出對方在哪些方面冒犯了己方,有的時候互相發現是誤解,一場群架化為烏有。

    春秋前期,雖然周王沒有了往日的權威,但是諸侯中還有類似於齊桓公這樣的霸主,代天子牧,約束諸侯,所以,戰爭依舊只注重象徵意義。

    像宋襄公的“君子不重傷,不擒二毛,不鼓不成列”,就是早期戰爭的一些規矩,戰場上互相取笑、甚至幫助對方潰退的戰車擺脫泥潭幫敵人推車,這都是真實的事件。

    但是,隨著因掠奪、兼併而發生的戰爭增加,戰爭性質發生巨大變化,戰爭開始破壞原有規矩,兵不厭詐的戰爭思想開始形成。《曹劌論戰》,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發生的。

    春秋時期,百家之一的兵家開始成熟。

    到了戰國,戰爭越來越殘酷,其目的已經赤裸裸地演化為取人性命,有時一場戰爭活埋敵人40萬,人性因戰爭而變得恐怖。

    這種情況下,曹劌論戰那樣的戰例,就不可能再發生了。

  • 9 # 在下小鼙鼓

    春秋時代初期,人們還是相對遵守禮制的,周天子雖然名存實亡,但依然有人尊敬他。既然大環境是這樣,所以戰爭也不例外,大家都是禮儀之邦,打仗也得講講規矩。

    1.開戰雙方一定要事先下好戰書,約定時間地點,而且戰書的用詞也要畢恭畢敬,不能動不動就問候對方家人。同時雙方都會設宴款待使者,宴會上還會有奏樂與詩賦,使者作為客人也會答謝對方。

    2.春秋時期是不允許平民與奴隸上戰場的,一般來說這些人主要負責運糧,餵馬,做飯這些後勤工作。負責上戰場作戰的人是“士”,屬於最低等級的貴族。

    3.雙方約定交戰的地方必須得是兩國邊界。作戰方式是車戰,沒有馬戰與步戰的,戰車得按一字型排開。

    4.雙方交戰的時候是戰車捉對廝殺,你駕駛的戰車只能與對面那輛敵軍戰車打,不能越界去打別的戰車。

    5.當對方陣勢沒有布好的時候,我方是不得進軍的,必須雙方都擺好陣勢了,然後互相打聲招呼,“你擺好了嗎?”“我擺好了,你呢?”“那行,我也擺好了,我過來打你了啊?”“好好好,來吧,開打吧!”才能進攻。

    6.當某方失敗撤退之後,一般情況下另一方是不可以追擊的。

    7.還有另一種規矩,如果戰鬥中敵方有士兵受傷,應立即停止作戰,讓傷員回營養傷,然後我方這個士兵就得坐地觀戰,看其他士兵打。

    8.不能俘虜對方頭髮花白的士兵,得放回去讓他安心養老。

    說了這麼多,我們其實可以大膽推測,曹劌能在己方弱於敵軍的情況下擊敗對手,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破壞了這套規矩,在當時打仗沒有任何兵法,沒有任何戰術的情況下,用這種類似於小聰明的方式是很效果的。但話說回來這也是一種謀略的體現啊,曹劌敢於打破常規,開創了戰爭謀略的先河,而且在當時那種情況下,純拼人力魯國壓根不是齊國對手,曹劌用謀略取勝對方,以柔克剛,也是他智慧的表現嘛。不過真正將這套戰爭禮儀徹底打破的,是後來孫子兵法的問世,不過那都是後話了。關於曹劌這個人的記載一個是較少,另一個就是有爭議(爭論點在於曹劌與曹沫究竟是不是同一個人),當然那些與問題也沒有太大關係了。

  • 10 # 今夕復夕

    曹劌論戰的戰即長勺之戰,這是春秋時期以弱勝強的一例經典戰役,交戰雙方分別是齊國和魯國。

    曹劌論戰原文相信提問者捻熟於心,所以我就不再寫了,我只回答提問者的疑問,魯國軍隊為什麼能夠以弱勝強。

    話說當時啊,齊國軍隊兵強馬壯,在進攻方面屬優勢,現實也是如此,齊國軍隊步步深入魯國國境,而魯國軍隊正面不敵,處於劣勢,從而採取守勢,避開了齊軍的鋒芒,儲存實力以待反攻。

    話說齊軍此次出征很少遇到像樣的抵抗,魯國軍隊一路上總是避而不戰,齊國軍隊心急火燎,剛剛在長勺穩住便先發制人想要一舉拿下魯國主力,喊殺聲,鼓聲震天動地,

    曹劌看準時機,讓魯莊公擊鼓反擊,於是士氣高昂,爭先恐後,一舉沖垮了齊國軍隊的陣地,銳不可當。

    總之,魯國軍隊能夠打敗齊國軍隊一定程度上得益於人民的支援,齊國所興之師是不義之師,而魯國軍隊則是自衛反擊;其次,魯國根據敵強我弱的客觀事實採取了儲存自己,積蓄力量的正確戰略,不僅主動後撤到預先選擇好的有利地點—長勺,並沉著應敵,以逸待勞,先堅守不出,後尋得形勢轉變之際一鼓作氣才拿下齊軍。

    對於齊國軍隊來說,國君自恃武力,以為魯國一擊即潰,於是貿然進攻,這在軍事上就屬於冒險輕敵,在明知魯國堅守的情況下還一而再,再而三的進攻,過早的削弱了自己,不僅損耗軍力,也影響了自己的士氣,因而給魯軍提供了機會,在撤退時沒有法度,驚慌失措,最終使得大敗而歸。

    長勺之戰我們可以學到的是,在一定條件下,優勢劣勢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小國依靠人民力量和採取正確戰略是可以打敗大國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第一胎剖了,二胎還能順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