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458114238191884

    快閃記憶體卡(FlashCard)是利用“快閃記憶體技術”達到儲存電子資訊的儲存器,一般應用在數碼相機,掌上電腦,MP3等小型數碼產品中作為儲存介質,所以樣子小巧有如一張卡片,所以稱之為快閃記憶體卡。根據不同的生產廠商和不同的應用,快閃記憶體卡大概有:

    SmartMedia(SM卡)

    CompactFlash(CF卡)

    MultiMediaCard(MMC卡)

    SecureDigital(SD卡)

    MemoryStick(記憶棒)

    XD-PictureCard(XD卡)

    微硬碟(MICRODRIVE)

    這些快閃記憶體卡雖然外觀、規格不同,但是技術原理都是相同的

    快閃記憶體以普及的USB介面作為與計算機溝通的橋樑,並且最高可達到2GB的儲存空間。即插即用的功能使得計算機可以自動偵測到此裝置,使用者只需將它插入計算機USB介面就可以使用,就像一般抽取式磁碟裝置,讀寫檔案、複製及刪除方法與一般操作方式完全相同。

    目前流行的迷你移動儲存產品幾乎都是以快閃記憶體作為儲存介質。快閃記憶體作為一種非揮發性(簡單說就是在不加電的情況下資料也不會丟失,區別於目前常用的計算機記憶體)的半導體儲存晶片,具有體積小、功耗低、不易受物理破壞的優點,是移動數碼產品的理想儲存介質。隨著價格的不斷下降以及容量、密度的不斷提高,快閃記憶體開始向通用化的移動儲存產品發展。

    快閃記憶體有許多種型別,從結構上分主要有AND、NAND、NOR、DiNOR等,其中NAND和NOR是目前最為常見的型別。NOR型快閃記憶體是目前大家接觸得最多的快閃記憶體,它在儲存格式和讀寫方式上都與大家常用的記憶體相近,支援隨機讀寫,具有較高的速度,這也使其非常適合儲存程式及相關資料,手機就是它的用武之地。但是NOR型的最大缺點就是容量小,Intel最近才釋出了採用0.13μm工藝生產的64Mb晶片。與NOR型相比,NAND型快閃記憶體的優點就是容量大,在去年512Mb的晶片就不是稀罕事了。但是,NAND型的速度比較慢,因為它的I/O埠只有8個,比NOR型的少多了。區區8個埠需要完成地址和資料的傳輸就得讓這些訊號輪流傳送,很顯然,這種時候序列傳輸比NOR型、記憶體等晶片的並行傳輸慢許多。但是,NAND型的儲存和傳輸是以頁和塊為單位的(一頁包含若干位元組,若干頁組成塊),相對適合大資料的連續傳輸,這樣也可以部分彌補序列傳輸的不利。因此,NAND型快閃記憶體最適合的工作就是儲存大容量的資料,作為電子硬碟、移動儲存介質等使用。

    為了在各種裝置上使用,快閃記憶體必須透過各種介面與裝置連線:與電腦連線最常用的介面有USB、PCMCIA等;與數碼裝置連線則有專用的介面和外形規範,如CF、SM、MMC、SD、MemoryStick等,其中應用面最廣、擴充套件能力較強的是CF和MemoryStick。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破冰行動》如果你是林宗輝,你會出賣塔寨,把製毒名單交給李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