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自娛自樂洪叔叔
-
2 # HeavyMetal瓷器衚衕
就我個人而言,我相信父母比我有經驗。
但我也相信其他幾條真理,比如,第一:經驗這個東西大部分得靠自己積累,別人的經驗始終是別人的,自己不嘗梨子,光靠別人形容你始終也不會知道是什麼滋味。第二: 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別人的經驗到了你身上,不一定好用。第三,當你做事情總要去尋求他人幫助,尤其是父母,尤其是困境,辦不好,他們替你懸著心,辦好了,他們覺得你還不夠成熟,是聽了他們的經驗才做對的,還不能獨當一面。這非常的麻煩,可能歲數小的感覺不到,等大了,你想獨立時,父母的擔心或者包辦代替,其實比你要經歷的麻煩本身還麻煩。你還不能向跟別人相處那樣拒絕,因為他們覺得是為了你好。
看看現在好多現實的例子就知道了。父母插手孩子婚姻的,事業的,生活的,更有甚著我見過四十多歲還不能獨立的。這還不是最悲催的,最悲催的是一旦習慣了這種生活,成了常態,等他們老了不能拿主意時,你連自己都照顧不好,沒法回報,而他們還是不放心。多痛苦。大家都痛苦。
所以我從小很少聽父母的,折騰唄,只要別太出格,別觸犯法律,觸犯道德就折騰,沒什麼大不了的,又死不了,最多摔倆跟頭,不是有那麼一句話麼:傷痕–––男子漢的勳章。但有一樣真出了事,出了問題,咱自己擔著,還能是要命掉腦袋的事兒?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是,你的能力強了,就會發現父母其實是老小孩,有時有些事他們也拿不定主意的,這時候你過去三下五除二,把事情辦的漂漂亮亮,看著他們的心放下來,並以你為自豪,那感覺實在是太棒了。
有時我也會找父母問問經驗,不過大多數是事兒都辦完了,或者麻煩已經處理完了。這麼做的目的是,第一讓他們刷刷存在感^^,知道你需要他們。第二,聽聽他們的意見,觸類旁通,雖然事兒辦完了但總結總結聽聽其他人怎麼處理沒壞處。第三,並不是要知道他們的意見,而是給他們講講你怎麼處理的,和他們的方法坐坐對比,讓他們知道你行,靠得住,不用擔心。
-
3 # 知識點亮生活
為人父母,每天那麼多的雞毛蒜皮,油鹽醬醋,誰能做到完美無缺?父母也是人,有時會摳門,有時會苛刻,有時會情緒失控,有時會顧此失彼。
但他們對子女的愛是真的,年復一年的養育之恩是真的,與他們為子女的付出相比,其它的一切不完美都不值一提。
對於父母的話的對錯,很多叛逆期的子女都是堅持敵對的態度,但細想想不論對錯,他們對你的那份關心一定是對的,人最大的教養,是原諒父母的不完美。
難道一百次的愛,都不能抵消一次的錯?
養育之恩總大過一記耳光。
最最重要的是,你心心念念記著父母的錯,最終懲罰的,必定是自己。
很多時候,心大點真挺好的,特別是對待家人。
回覆列表
謝邀:這句話是千真萬確的,第一因為是長者,經歷過很多的喜怒衰樂,經驗實在豐富,這是無容置凝的。但是應該說沒有絕對的,父母指引的路,都是為兒女著想,所為天下父母心,出發點怎麼說都是正確的。為子女鋪平道路,苦口婆心,都是帶著教育的意義嘔心瀝血,有幾多為人父母不是這樣的。②童年時:怕養不大,年少時又怕學壞。讀書怕你不勤奮,長大了,生怕你不諳處世,往往就會歷練艱辛。談婚論嫁了更為你操辦婚事,這一切的一切,難道我們真的沒有一點感覺嗎!所以,我會接受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