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道石敢當

    大成至聖孔子先師,

    溫良恭儉讓,

    仁義禮智信,

    字字值得學習,能學會這十個字的的用意,真的是好境界。

  • 2 # 張仲民

    有四個原因相互疊加。

    一是自1919年以來的白話文運動,儒家經典其實是無法用白話文翻譯的,白話文翻譯讓儒家經典變成很庸俗、很平凡的廢話。因為儒家哲學它像《易經》一樣,是用形象思維的語言來表述概念性思維的內容,你要讓白話文來表述儒家思想,必須把文字由形象思維的語言,全部迴歸到概念性思維的語言。而這個工作,截止到目前都沒有人做。本人僅僅是利用業餘時間做這方面的嘗試。

    第二個原因是儒家經典與西方哲學有一個根本的區別。西方哲學著作裡,文字本身就是思想,而儒家的思想不限於文字,文字僅僅是儒家思想的一種提示,其思想更多的是透過“結構符號系統”來體現,這一點讓一般人很抓狂。

    第三個原因,是二千年皇權專制體制,對儒家思想是有很大歪曲的。

    第四個原因,就是在上述兩個原因的基礎上,一百年來的革命話語,對儒家進行的汙名化宣傳。

    這四個原因疊加起來,導致接觸儒家的,僅僅是語言工作者。這就是使得情況非常尷尬。

  • 3 # 鋒點1

    個人喜好吧,我的順序是兵,法,雜,儒。其實每家思想都有亮點,各取所長。吳起,就是儒學開始,兵學聞名,法家改革也很不錯。雜家兩位,管,呂。社會不止一面,也不是一面就能完全解決的。狂夫之言,聖人擇焉,可能就是這個道理。

  • 4 # 難得糊塗130459473

    還是少研究一些人與人的關係,多研究研究人與自然的關係,才是正確的科學發展觀,可持續發展依靠的是科學和技術。儒學沒必要當成一個課題去研究,不具備可操作性,不可量化的玩意,當做藝術欣賞欣賞就好,無論好壞。

  • 5 # 書房記

    雖然知曉這個問題想問什麼,但還是問的有些太大。

    現在不是不重視儒學,從官方角度來說,我們尊崇的依然是儒家的仁義禮智信,尤為在當下這個物質情感氾濫過剩的時代,官方必然要用這劑千年良藥,教育管理民眾,官方宣傳重視力度很大,我們一直在提倡國學,如今國學很大一部分就是儒家的那些學問。從民眾層面說,其實卻是重視的程度比較淡薄,雖然我們有很多什麼國學機構國學館,但那隻不過是為盈利,真正會教授什麼?沒什麼的。

    尤為現在關於國學的各種協會,全要蹭官方的熱度,其實他們所組織的協會,盡是一幫子烏合之眾,一年一群人聚集一塊開一兩次會吃一兩次飯,然後你是會長我是副會長,你是主席我是副主席,你是理事我是秘書長,真是噁心可惡至極,就這樣還在各個大學小學去講授,真是感到悲哀,儒家本身強調的就是正人先正己,然而呢,赤裸裸地違背,坑害下一代。

    如今這個時代總體來說是自由的時代,前所未有的物質,大家在吃飽穿暖想的多是如何享受,吃什麼美味穿什麼好看,誰會在乎那些條條框框,在我們玩手機刷抖音蹦迪喝酒時,誰會想到那些,這個其實也沒什麼,時代發展的必然,但也不要純粹忘記忽略,萬事萬物有個度,如果越過了,冒出來那就不好了,會變質會發生很危險的事情。

    最後真心想說,那些混吃混喝過官癮的國學山寨協會,如果有良知的話,真要想象或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假如在胡亂言語激情演講時,下面坐著自己的孩子呢,都是為人父母,收斂些吧,多些愧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當年單曲迴圈最多的是哪些歌曲?有什麼故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