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bobo的手作世界

    刺繡是中國數千年傳統文化積澱的產物。中華民族文化多元,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賦予中華刺繡不同的色彩。以往大家只關注蘇繡、湘秀、蜀繡、粵繡等等。而一些少數民族的刺繡卻養在深閨無人識。

    南方地區苗、侗、布依、壯等少數民族刺繡,以精美絕倫的刺繡技藝令人嘆為觀之。這些刺繡的圖案充滿變形和誇張的意味,表現神話和傳說,反映人們對自然、生活、人類本身的理解和熱愛。色調誇張交錯,對比強烈,給人以視覺的衝擊力,既融匯了古樸的意味又呈獻絢麗多姿的風貌。裝飾紋樣生活潑生動,又到幻化迷離;針法豐富多變,既有細膩又有豪放。這種根植於文化和生活的強烈個性,使南方少數民族刺繡成為中國刺繡工業史上瑰異的寶藏。

    然而現代工業化的衝擊,少數民族刺繡工業日漸失傳。作為一個南方少數民族手工愛好者,我希望大家多多關注少數民族刺繡。並將傳統工藝與現代美學理念結合,讓少數民族刺繡在新的時代下煥發新顏,用來美化我們的生活,增加我們的審美情趣。

  • 2 # 線姐愛手作

    中國少數民族的手工技藝很多,而且各具特色,其中,最驚豔的是傣族的織錦。

    傣族織錦是傣族先民原始勞動的產物,在傣族社會生活中佔有相當重要的位置,人們的衣食住行等物質生活和佛教信仰等精神生活,都與傣族的織錦密切相關。

    傣族織錦技藝是一種古老的紡織工藝,圖案的設計是通過熟練的紡織技巧創造出來的,花紋組織非常嚴謹。圖案以動物、植物、建築、人物等為主,動物類有孔雀、駿馬、龍鳳、象、麒麟等,分別代表著吉祥、力量和豐收。寶塔、寺院、竹樓等寄寓著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傣族織錦的基本原料是絲、棉、木棉、麻、毛,紡具是手搖紡車,織具有梭、綜、鑷,還有配件卷經軸、分經軸、卷布軸、幅撐等等,織機主要為斜織機。

    傣族織錦既含蓄又明朗,想象豐富,構思巧妙,手法獨特。於2008年6月7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真的很喜歡這種手工技藝,有機會的話,一定要去學習一下!

  • 3 # 董躍祖

    在中國的少數民族手工技藝非常豐富,多元化,我最喜歡的是藏族的唐卡手工技藝,因為製作唐卡是一種需要長期堅持不懈的精神才能完成的藝術,每幅唐卡的手工技藝製作過程中都要非常熟練的進行創作,而且真實的唐卡是用綵緞裝裱後懸掛供奉的宗教卷軸畫製成的。在中國少數民族中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題材內容涉及藏族的歷史、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等諸多領域,傳世唐卡大都是藏傳佛教和本教作品。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

    唐卡的製作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濃郁的宗教色彩和獨特的藝術風格,用明亮的色彩描繪出神聖的佛的世界;顏料傳統上是全部採用金、銀、珍珠、瑪瑙、珊瑚、松石、孔雀石、硃砂等珍貴的礦物寶石和藏紅花、大黃、藍靛等植物為顏料以示其神聖。

    在製作唐卡中這些天然原料保證了所繪製的唐卡色澤鮮豔,璀璨奪目,雖經幾百年的歲月,仍是色澤豔麗明亮。

    所以說我最喜歡的藏族唐卡製作是極其不易的,很是耗神,而且唐卡是被譽為中國民族繪畫藝術的珍品,被稱為藏族的”百科全書”也是中華民族民間藝術中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我最喜歡唐卡的重要原因是其傳統唐卡的繪製要求極為嚴苛、程式極為複雜,必須按照經書中的儀軌及上師的要求進行,包括繪前儀式、製作畫布、構圖起稿、著色染色、勾線定型、鋪金描銀、開眼、縫裱開光等一整套工藝程式。

    在平時製作一幅唐卡用時較長,短則半年完成,長則需要十餘年,每一幅唐卡藝術品的誕生都需要無數個日日夜夜的堅持和崇敬,我對藏族唐卡的創作精神非常敬佩,會永遠喜歡下去,並且希望這門中國珍惜的少數民族手工技藝藏族唐卡能世世代代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 4 # 米夏夏做手工

    土家族,西蘭卡普 是因為這個美麗的故事: 湖北西部山區“畢茲卡”土家族人的村寨中,有個聰明美麗的西蘭姑娘,她心靈手巧,很會織布。從她機子上織出的布,人見人愛,誰都嘖嘖稱讚。可是西蘭並不滿足,她採來山上各式各祥的鮮花,插到機頭上,用五色絲線,飛梭走杼,把一朵朵美麗的花兒織到布匹上。這種布漂亮極了,人們把它叫做“卡普”。卡普上的花朵就象帶露剛剛開放,招得蜜蜂陣陣飛來,引得彩蝶翩翩起舞。西蘭織了一匹又一匹,山裡的野花一朵又一朵盛開在西蘭織成的卡普上,她的屋裡變成百花盛開,爭奇鬥豔的花園了。  西蘭姑娘決心把世上所有的花都織到心愛的卡普上。“天下還有什麼樣的花我沒有見過呢?”她問東家活了99歲的老婆婆。老婆婆眯著眼看了半天她織的卡普,搖搖頭說:“姑娘,天下的花都開在你這裡了。”“世上還有什麼樣的花我沒有織過呢?”她問西鄰活了99歲的老媽媽。老媽媽支著頭想了半天,擺擺手說:“姑娘,世上的花你都織過了。”可是西蘭仍不甘心,她逢人就問,哪裡還有她沒有見過的花。後來一位路過山裡的老爺爺告訴西蘭,後山上有一棵長了999年的紅果樹,它在半夜開一種火一樣紅、火一樣熱烈的花,白天就看不見了。西蘭決心把紅果花采來織到布上。她半夜起床,不怕夜寒風高,不怕露溼衣裙,跑到後山坐在紅果樹前,守了一夜又一夜,但紅果就是沒有開花。西蘭並不灰心,天天夜裡仍然一個人偷偷跑到後山上等。也許是西蘭的誠心感動了紅果樹,有一晚,紅果樹全身搖動,突然滿樹綴滿了一串串火紅火紅的鮮花。西蘭摘了一朵最大最大的,高興地插到機頭上,就織了起來。

  • 5 # 世有青狐倚梅畫扇

    我最喜歡苗族。喜歡他們的刺繡和銀飾。其實我對苗族充滿好奇的原因,因為傳說啦。傳說苗疆人會蠱術。我就可想去苗族那邊轉轉,說不定可以學個一招半式。到時候,給你們下蠱ꉂ ೭(˵¯̴͒ꇴ¯̴͒˵)౨”哇哈哈~

  • 6 # 進擊的男孩123

    我喜歡南京絨花

    最美手工藝南京絨花,花開不敗的中國傳統技藝,絨花始於唐朝,諧音榮華,是中華富貴文化的代表。唐代即為貢品。清末民初流入民間,主要在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及際逢婚嫁喜事時佩戴絨花。

    絨花製作絕對可以稱得上是慢工出細活兒的工藝,前後需要經過染色、軟化黃銅絲、勾條、打尖、傳花等近十道工序。 絨條是由煮熟的蠶絲製成,要保證絨花的精細度,就必須先把絨條製作好,這道程式叫做勾條。

    而打尖則是拿剪刀,一面旋轉著絨條,一面把絨條的兩端剪得尖細,根據構思的造型決定將絨條剪成什麼樣,這可是考驗手藝人基本功的最好方式。

    明清時代更具規格,清康熙、乾隆年間為極盛時期。這裡是絨花的海洋,經營絨花的店鋪盛極一。在南京舉行的第二屆民間藝術國際組織世界青年大會上,南京絨花榮膺組委會榮譽大獎和世界青年眼中的最美中國手工藝。

  • 7 # 曲陽鴻森石材雕刻

    其實手工藝品的價值構成可以判斷一下:1,手工:是普通工人做熟練工人做師父級別做藝術價值創作這個價格是逐漸升高的,比較容易判斷。2,工藝品的材質,材質的價Grand SantaFe高,價值就升高。3,複雜度,有些工藝品還是極其複雜的,耗時耗力,那這個價值也會變高。4,市場競爭度,如果做的人少,相對價值就高,做的人很多了,價值就下來了。這樣綜合起來,基本可以判斷這個手工藝品的基本價值。我就認識一個做工藝品的,具有獨創性,價值就相對高一些,材料也用的是天然石一類的。是憑藉自己的審美鑑賞水品來設計的,可以參考一下。

  • 8 # 無記社群手作喃喃

    苗族

    苗族蠟染技藝

    主要指丹寨、三都縣一帶的“白領苗”的蠟染民族工藝品。從紡紗、點蠟、畫蠟再到浸染、晾晒全手工完成。題材來源於自然界中的各種鳥、魚、花草以及一些想象中的動植物。經提煉、誇張等藝術手法創作,以流暢律動的線條表現出來,圖案豐富多變,形象飽滿生動,構圖錯落有致,富有創造性和裝飾感。

    蠟染是用蠟刀蘸熔蠟繪花於布後以藍靛浸染,既染去蠟,布面就呈現出藍底白花或白底藍花的多種圖案,同時,在浸染中,作為防染劑的蠟自然龜裂,使布面呈現特殊的“冰紋”,尤具魅力。

  • 9 # 東江大叔

    唐卡(Thang-ga)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譯,指用綵緞裝裱後懸掛供奉的宗教卷軸畫,被稱為“藏文化的百科全書”,是藏族藝術中一種獨特的繪畫藝術形式。主要有唐卡,堆繡,壁畫,雕塑等繪畫造型藝術,以圖案複雜精美,內容豐富著稱,尤其是隨身唐卡,被人們稱為帶在身上的廟宇!

  • 10 # 中俄趣聞

    喜歡新疆的和田玉

    和田玉石主要產於崑崙山,古書稱和田之南有“玉山”,指的就是那些玉礦。和田玉石分脂玉、墨玉、翠玉等。脂玉溫潤如羊脂,潔白無瑕,墨玉黑而透亮,都是雕琢玉品如戒指、玉鐲、印章、囂玩的名貴材料。翠玉色澤綠如翡翠, 價值更高。和田玉自古聞名,據歷史學家考證,它很早就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中原地區,曾是封建帝王珍愛的西域貢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明朝歷史上,張居正和萬曆生母有沒有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