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鹿港1987
-
2 # 生活不是謀生
欣賞詩歌最基本的方法。
1.標題切入。
詩歌的標題相當於詩歌的眼睛,它包含著豐富的資訊,讀懂詩歌,首先借助對標題的分析,窺見詩中蘊藏的豐富資訊。比如透過標題,推知寫作的具體內容及情感的觸發點;把握詩人寫作本詩的目的和意圖;還可以看詩歌的題材型別。以地名為標題,一般是懷古詩。以動植物或事物名為標題多為詠物詩,以人物為標題,抒發的情感多是對下層人民命運的同情,或者是對歷史名人的景仰、同情或身世之感。
2.知人論世。
所謂“知人論事”,就是要了解詩人的思想性格,生活經歷,風格流派及其創作的時代背景。知道了人與事,才能準確把握詩歌的思想感情。如陶淵明淡泊名利,詩風恬淡;杜甫憂國憂民,詩風沉鬱;蘇軾思想複雜,儒釋道三種思想既矛盾又統一的滲透到他世界觀的各個方面,決定他多次被貶仍能表現出豁達,樂觀的精神境界等。
3.把握詩歌的結構。
古人云:作詩無他端,只“情”“景”二字。我們讀詩、賞詩也一樣,只要抓住了景和情,就等於抓住了“牛鼻子”。正常情況下,詩詞的基本章法是先寫景,後抒情。對於近體詩來說,絕句的一二兩句,律詩的前兩聯,詞的上片是寫景部分。絕句的後兩句,律詩的後兩聯,詞的下篇是抒情部分。當然也有少數詩是先抒情後寫景的。
4.把握情感。
賞析古詩最關鍵的是準確把握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
首先了解詩歌體裁類別。山水田園詩、邊塞軍旅詩、懷古詠史詩、託物言志詩、羈旅思鄉詩、送別懷人詩。每一類詩表達的感情大體是一致的。比如“山水田園詩”一般是借景抒情,表達熱愛自然、嚮往自由、閒適恬淡、悠然自得、超然物外、厭惡官場的感情。“羈旅詩”往往採用虛實結合的手法,一般表達日暮思歸、望月懷遠、羈旅愁思、久戍思鄉、孤寂落寞之情。
其次把握景與情的關係。眼中景心中情。眼中景為樂景,抒發的一般是樂情;眼中景如果是哀景,一般抒發的是哀情。但也有例外,比如樂景寫哀情,或哀景寫樂情,那這就採用了一種反襯的手法,目的讓樂情更樂,哀情更哀。
最後抓情語分析情感。所謂“情語”,就是詩中能直接或間接表明作者情感的語言。這些語言是準確快速把握詩歌思想感情的最可靠的途徑。景語有隱性景語和顯性景語之分。顯性景語是指明顯看出詩歌情感型別的詞語。比如愁怨、恨、憤、憂、思、淚、閒等詞語,這些詞語,大多數情況下決定了詩歌抒情的方向和基調,應該在第一時間內予以關注。所謂隱性情語是指在傳達情感意圖時較為含蓄,但能暗示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詞語。隱性景語一般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描摹景、物、事、人等要素的詞語。第二類是典故語。第三類是表情態語氣的虛詞。如但、惟、空、又等。
回覆列表
典故引用
辭手法
體會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古詩詞中,因形象性與抒情性的需要,常藉助各種藝術手法來表現,其中最主要的是比喻、起興、擬人、誇張、對偶、反覆,襯托等,把握了這些手法的表達效果,就能更好地體會詩詞的形象,領悟作者的感情。
深化理解
領悟古詩詞的意境,意境是作品達到的藝術境界,是作者思想感情和生活圖景的和諧統一。領悟古詩詞的意境是鑑賞的最高層級,可使鑑賞者得到美的享受,情感的薰陶,心靈的淨化,從而主動自覺地去創造、拓寬古詩詞的藝術境界。領悟意境要注重比較、挖掘求新、聯想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