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有道書法
-
2 # 松泉齋
學書法總的原則是取法乎上。
第一,今人書法水平與成就與古人有很大差距。
第二,一定選歷經千年檢驗的經典碑帖。
第三,選擇自己喜歡的風格作品。
學書法選好字帖才能事半功倍。
-
3 # 翰墨書道
我的建議是以選擇臨摹古代經典法帖為好,現代一些非常優秀的書法家的作品也可以,並且比學習古代書法更容易進步,學習速度快。但就初學來說,還是臨摹學習古代書法為好。一方面那些作品是經過數千年曆史的淘洗遺存下來的經典和精髓;二是技法方面和書法風格方面更豐富和經典。何況現代人的書法也是在師古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現代書法。
不過在具有了較好的古代書法技法基礎以後不妨再向古代書法學習中,向現代書法學習一下。作為初學者,畢竟自己的書法理論知識和技法實踐方面不如行現代一些非常有影響的現代名家的廣博,相比較而言,於理論技法的實踐上,也大有可取之處。“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
4 # 中州耕牛堂主
學習書法,建議臨寫古人的碑帖。
古人說,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古人的碑帖法度謹嚴,傳世的篆、隸、草、楷、行,都是經典高雅之作,已經過數千年曆史的檢驗,已被後世之人認可,並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書法文化在傳承。近代、現代、當代的書法家,都是師法著古人的碑帖走過來的,所以說,學習書法應臨寫古人的碑帖,先不要學習近代、現代和當代人的字。
如果學大篆,就臨寫《散氏盤》和《石鼓文》。
若學小篆,應臨寫《嶧山刻石》。
若學隸書,就臨寫漢碑。
若學草書,應臨寫“二王”的字。
若學楷書,應臨寫歐陽詢、顏真卿和柳公權的字。
若當行書,就臨寫《唐人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和王羲之《蘭亭序》;顏真卿《祭侄稿》;蘇軾《黃州寒食帖》。
-
5 # 千年蘭亭
練書法應該臨古代法帖。
能夠流傳下來的古帖,都是經過歷史長河檢驗的、大浪淘沙後留下的古人經典碑帖,裡面凝聚了古人寫字的方法,臨摹古帖是學習書法的唯一方法。
而現代人的字帖,是其在學習古人法帖後,又摻以個人的理解而寫的。不可否認,其中應該也有一些好的內容,但這些東西尚未接受時間的檢驗,如果盲目學習,極易走偏。
所以有人說,如果我們只學習古人,與古為徒,以一手顏字或柳字,尚可立足書壇。而如果學習當代人,極可能被淘汰。
-
6 # 國承明
臨帖,可以作為學習書法的方法之一,但絕不是“唯一”更不是“最好”的方法!不然,用得著設立什麼“書法專業”學科!還用得著花幾年功夫交若干學費讀什麼“書法博士、博士後”!若當年王羲之和歐柳顏趙們不保守,編寫出詳盡的圖文並茂書法教程流傳後世,肯定不會出現動不動就“臨帖”的告誡!(假設那時就有錄影技術,當今的“臨帖”之說就更不會這樣盛行!當然,“入帖出帖”論還是很有道理的!)
你說的“現在字帖”,概念有點模糊,不好回答!
-
7 # 鐵騎無聲
我們今人學“書法”是一種性趣、愛好,是一種小眾行為。而古人“寫字”是一種求知、做學問必須熟煉掌握的基本技能,可以說是“謀生”的手段。朝夕於斯、技藝嫻熟。古人對書“法”的掌控和認識,是今人難望項背的!古代傳下來的碑帖,經過千百年來、無以計數的名人、大家的遴選,學習、揣摸、評判、認同、肯定。都已經成了“法帖”、“法書”。藝術價值、審美取向,得到古今書法界,高度一致的認同。而今人的帖拓,還沒有任何一件堪稱“法書”的作品。也許幾百年後,某件今人的作品,會被書界認可,也成為“法帖”。也許幾十年後,今天炙手可熱的一些名人、大家的墨跡,會湮滅無聞,無人知曉。
所以,學書法,臨古帖,沒有風險,沒有後顧之憂。更是Sunny坦途。
回覆列表
如果為了把字寫得端正美觀,無所謂古碑帖或者現在字帖了。然而,要是學習書法,必須以古法帖為主要方向了。
所謂“取法乎上”,不僅要選古碑帖,並且要選名碑帖,最好還得是主流法帖,所謂主流法帖,舉例說明一下吧,以楷書為例,則以“歐顏柳趙”,行書以“二王”和宋四家“蘇黃米蔡”及趙孟頫等妍美的正統書風為主,當然如果偏愛於隸書和篆書漢碑“曹全碑,張遷碑和乙瑛碑”,為主。篆書分大篆和小篆,個人偏愛李斯的小篆“嶧山碑”。如果初學書法則不適合選金農、鄭板橋等個性太強的書風。(這裡要說明一下,作者絲毫沒有貶低兩家的意思。金農、鄭燮書法無論從藝術欣賞的角度還是其它諸多方面都有極深的造詣。)一句話,就是不能選錯帖,尤其不能學習醜書,尤其現在的書法醜書名家的字帖。
學書法當以古碑帖學之,如果單純為了提高寫字的書寫水平以現在字帖作為範本也未嘗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