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秦農視野

    現在很多地方的玉米棒子已經收穫回家了,這時候就要考慮怎麼儲存才能讓玉米不發黴的問題了。因為剛剛收穫的玉米含水量還比較多,如果不及時晾曬乾,去掉一部分水分的話,就會很容易發黴變質,給農民朋友造成損失。下面介紹幾種玉米棒子儲存方法,供大家參考。

    在自家樹上搭架,然後把玉米棒子吊起來。這個方法就是題主問題裡面提到的,現在我們那裡還有人用這個方法,具體做法是:在兩棵相距三米左右,筆直且粗壯的樹之間搭一根結實的橫木,橫木距離地面大約三四米高,然後把橫木的兩端與樹幹固定在一起,接下來在橫木上每隔五十公分往下吊一根鋼絲繩,這樣架子就搭建好了。最後把幾個紐織在一起的玉米棒子一層一層懸掛在鋼絲繩上即可。有的人家不搭架,把玉米棒子直接掛在樹上的,也有的人家沒有粗壯筆直的樹,栽兩根圓木代替樹搭建架子,然後吊玉米棒子。

    這個方法因為玉米棒子是懸掛起來的,不但通風良好,風吹日曬很容易乾透,即使下雨也不怕,而且還比較節省地方。但要注意的是,搭建的架子一定要牢固結實,因為要承受那麼重的玉米棒子,我們那裡就曾發生過承載玉米棒子的木架坍塌砸傷人的事情。

    把玉米棒子壘成垛。上面講到的把玉米棒子吊起來的方法,是把玉米棒子的外皮撕開,然後三四個紐織在一起,懸掛並吊起來。那如果玉米棒子的外皮被撕掉了,只剩下光棒子了怎麼辦?這時候就可以把玉米棒子壘成柴火垛那樣的形式,具體做法是:把一個一個玉米棒子圍成一個直徑約一米的圓形,然後一層一層壘起來,最後就形成了若干個圓柱形的玉米垛。這樣的垛一般堆放在在空間較大且通風良好的院子裡,從遠處看金黃金黃的,滿是豐收的喜悅。把去掉外皮的玉米棒子裝進透氣的袋子裡,然後堆積在通風處。需要注意的是,最好把袋子底下墊高二十公分,以便最下層通風,並減少積水。
  • 2 # 下壩毛哥

    今年我在李子地裡套種了十多畝玉米,前段時間可夠忙活的,對於玉米棒子儲存方法,這裡談談毛哥的看法。

    今年秋天,貴州大部分時間都是晴天,整個9月,只有兩三天下了點小雨,其他都是大晴天,萬里無雲的那種,給相親們收割水稻跟玉米提供了天時條件,現在多數已經曬完入倉了。

    往年,天氣不好的時候,多數人家玉米搶收進屋後,就會選擇直接儲存玉米棒子,今年8月份還上山砍木頭當橫樑準備放玉米棒子。在筆者家鄉,玉米棒子儲存選擇的是掛橫樑或房樑上面,自然風乾,趁天氣好的時候再慢慢脫粒曬乾。

    放橫樑或房樑上,每個玉米棒子留兩三片葉子,然後15個玉米棒子捆成一提,兩提綁紮在一起,然後放在房子懸樑上或是樓上的橫樑上,由於多數是木樓,頂樓樓板上面到瓦面有1-2.5米的空間,這樣儲存玉米棒子,不會生蟲及發黴。

    還有一種就是玉米棒子放在樓面上,平鋪堆放,厚度在3個玉米疊加厚度以內,不用整齊擺放,雜亂堆放更好,有足夠的空隙,樓面上有足夠的空間通風,且不會遭受雨淋。

    由於我們貴州屬於山區,耕地面積不大,各家各戶玉米種植面積也並不多,一棟木屋的懸樑加上活動木頭做的橫樑,足夠存放10多畝地的玉米棒子,且都是少數。而北方則不同,耕地面積寬,種植面積大,很多都會選擇用鐵絲網存放。

    不管是何種儲存方法,及時的脫粒曬乾或烘乾儲存最好,既能減少儲存面積,同時還能保持乾燥不發黴。

  • 3 # 寧靜沉思
    首先謝謝邀請,給玉米棒子搭架晾曬的方法很多,多種多樣,有專門購買的鐵架子玉米棒晾曬架、鐵框網子晾曬架,這要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和實慧做到因地制宜,也可以就地取村更好。你種了5畝玉米不多也不少,你家以前是在樹上搭架晾曬,如果畝數少了還行,畝數多了沒有那麼多的樹咋辦?再者在樹枝上搭架晾曬玉米棒很危險,上下不方便,遇到連續的陰雨天氣不好遮蓋,最簡單的辦法是現在家裡都有木椽,用每兩根做成若干個八字形狀,再準備幾根狀點木椽做為橫樑,先把第一對做好的八字木椽樁子立穩在地面,再根據狀椽的長度確定另外一個八字形木椽樁的立足點,最後把狀點木椽架設在八字形的木樁上就可以了,這樣就可以在上面挎玉米棒子了,如果你家有平頂房,把做好的木頭架子設立在上面更好,這樣光照充足,通風,遇到陰雨天氣用塑膠布遮蓋就行了。

  • 4 # 農民林陽

    我就說下鐵絲網囤儲存,為了防止玉米發黴,首先將玉米涼曬一週左右才能裝囤,囤底離地面不少於50cm,囤底用結實的棍棒制搭成,必須每個棍棒之間有一定縫隙。特別說明下鐵絲囤高度,大約有2米半和3米,一卷鐵絲網讓做四個囤,具體多長,我忘記了,裝囤在囤中間要麼插入直大約10公分高粱杆把或者是棍棒,裝滿後輕輕拿掉,來進行通風,預防黴變,下雨時囤上面蓋上塑膠布就行了。

  • 5 # 一畝田地

    五畝玉米不多。買個這樣的儲存一點問題都沒有。

    我們魯西這塊這種叫做(zhan四聲 子 )

  • 6 # 齊東晏子

    雖然玉米是以玉米粒為商品,但我們北方在倉儲時一般都會帶棒儲存,除非國家糧庫和一些養殖場會儲存一些玉米粒,老百姓在賣掉玉米前都是帶棒一起儲存。為什麼老百姓要帶棒一起儲存呢?這主要是根據玉米的倉儲特性決定的。

    玉米是大顆粒作物,籽粒呼吸旺盛,吸溼性強,由於胚部吸收容易,且含有大量不飽和脂肪酸,在高溫高溼環境下很容易生黴。由於其胚部組織疏鬆,營養豐富,容易在倉儲過程生蟲。由於玉米以上特性,加之玉米棒上的籽粒成熟不均勻,所以籽粒耐儲性較差。如果帶穗倉儲,由於果穗堆內孔隙大,通風好,且秋收後正值低溫季節,室外帶穗儲存可以使玉米粒繼續幹燥。並且帶穗儲存,玉米粒的胚部埋藏在果重軸內,對蟲黴侵害產生了保護作用。所以,北方老百姓在玉米收穫後都採取帶穗儲存的方法。需要指出的是,南方由於空氣溼度較大,不適合帶穗倉儲。

    那麼北方玉米帶穗倉儲,除了在樹上搭架,還有啥方法呢?

    其實,樹上搭架是一種好方法,但是樹木往往都在院牆以外,或者街道兩旁邊,在樹上搭架倉儲具有不安全性,只有村風良好的情況下才可以採取這種方法。並且,樹木往往比較高大,懸掛難度較大,所以這種辦法運用並不廣泛。在我們當地,只有少數村莊運用此方。對於種植較少的農戶,一搬都是在院內懸掛在屋簷下的牆上。辦法是牆上掛根鐵絲,把玉米外皮剝得只剩下一兩個外皮,直接擰到鐵絲上,一個一個壓緊就行了。

    其實,掛在樹上也好,搭木架懸掛也好,掛在房簷下也好,都是讓玉米在懸掛中繼續風乾,去除水份,使玉米的細胞的新陳代謝活動降到最低。但是,對於大戶來說,懸掛儲存法一是費時費力,二是沒有那麼多地方可以懸掛。所以,現在玉米種植大戶儲存玉米,都是鐵絲網圈個糧囤子,將玉米外皮全部剝掉,直接將玉米穗丟在鐵絲囤子內即可。當然,鐵絲囤大必須放在室外不易浸水的地方,農村多數放在平房上,也有的放在門外平臺上,但底部一定要高高墊起,以防雨水和地下潮氣侵襲。這種方法晾曬方便,利於風乾,也美觀大方,節約了空間和成本,也縮短了人們的勞作時間,所以深受歡迎。

    像題主這樣種了5畝玉米的,如果掛在房簷下顯然不合適,建議採用鐵絲圈囤法儲存。

  • 7 # 豫東小農

    我由於種植的玉米比較多,首先我選擇的一種方式就是推遲玉米的收穫的時間點,這樣的話既能夠有效的提高玉米的產量也能夠增加玉米的幹度。

    我在2017年的時候是我種植玉米最多的時候,當年種植了將近18畝地。這樣的話必須的採用機器收割玉米的方式了,況且我的小院裡根本就放不下這麼多的玉米,幸好的是我隔壁有一個空院子。收穫玉米一定要在地上鋪上塑膠布比較好,防止返潮。

    對於玉米棒子我選擇了用蒜袋進行裝,這樣的話能夠極大的保證了玉米棒子之間的通透性。在垛垛的時候最好不要超過5袋高,垛於垛之間最好能夠保持50--70釐米之間的距離。

    這種儲藏玉米的方式基本上可以保證玉米棒子不會出現發黴的情況。對於這樣的存放方式是我根據存放大蒜的時候所得來的經驗,並且在不下雨的時候玉米垛是不蓋塑膠布的。這樣才能夠使玉米棒子的幹度進一步提高。

    對於玉米的存放還可以用透氣的鐵絲網圍成一個圓形的囤來進行儲藏。總的來說我覺得對於玉米的存放方法有很多種,具體要考慮到自己家種植的玉米的多少來選擇合適的存放方法。

  • 8 # 小農莊

    記憶裡小時候曬玉米方式就如您所說的,將玉米扒掉皮,留幾片葉三兩一起屁股對屁股的系在一起,然後掛在樹上或者木架上,那時候還沒有收玉米的機器,都是人工掰玉米,現在實現的機械化收玉米,儲存玉米的方式方法也隨之改變了。

    我們這兒現在儲存玉米的方法都是買一截鐵網子,將網子圍成一個大約直徑為80公分到1.2米不等、高約1.5-2.2米的圓柱體,放在通風的地方,下面要儘量墊高一些,然後將收穫的不帶皮的玉米放進去就不要問了,讓它慢慢的風乾。墊高的目的一是利於通風,二是防潮溼;不能讓其帶皮的目的是帶皮時容易不透氣,造成黴變。

    最後,在上面還要加上防雨措施,防止下雨淋了。

    當然每個地方儲存玉米的方式方法可能會有所區別,但目的是一樣,無非就是形式上有所區別而已,有圓柱體形的,也有長方體形的,無論採取哪種方式,上下通風都是存放不黴變的關鍵。

    當然也有例外,咱東北的老鄉儲存玉米的形式就比較粗放,其他地方是不可以這樣存放的,因為東北的冬天零下二三十度,玉米處於一種冰凍狀態,根本就不可能產生氧化黴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音樂人花粥的歌曲出山被指抄襲國外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