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傅斯鴻

    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困擾了很多姓傅的人的問題。因為這個事情也同樣困擾了我,每一次有稿費單子寫錯我名字,讓我不能順利領到稿費的時候,我都會痛罵當年那些沒文化又不會寫字的戶籍辦理員。

    傅與付原本是不同姓的,甚至在人口普查時都是按兩個姓來劃分的。但是,在1956年,我們推行了簡化字,這一簡化便使得我們這個姓以及其他幾個姓都出現了問題。簡化的問題使得付可以代替傅字來使用。兩個連意義都不一樣的字被混為一談不說,更沒有考慮到做姓而言,這是不能更改的。

    然而,在那樣的一個瘋狂的時代裡,人們不僅做了這樣的更改,甚至所有的公務員在填寫戶籍的時候竟然都不會寫傅字,認為這是個繁體字,竟通通給寫成了付。這就讓姓傅的人一夜之間改成了姓付,造成了如今傅與付之間的很多問題。

    在今天看來,傅與付應該被歸為同一個姓。因為很多姓傅的人被人為得歸到了付姓裡,因此,當全世界的傅姓人到山西平陸祭祀傅説老祖的時候,傅與付姓乃至於很多改姓傅的(如滿族富察氏)等等都在一起祭祀,都認同同一個老祖,這也成就了我們“天下傅姓是一家”的說法。

    當然,如今在辦理戶籍的時候,很多付姓的人都可以把以前改錯的姓給重新改回來。如今全國姓傅的人有800多萬,並不算是小姓。因而,在傅與付的問題上,整個宗族之間能夠達成一致,也說明了我們是有認同的。

  • 2 # 楚邾

    先來大概說說這兩個姓氏的來源。相傳“傅”姓源自傅說,傅說是商朝武丁時期的宰相,其本在傅巖(《史記》記載為傅險,現今山西平陸縣)修城牆(“舉於版築之間”),被武丁發現認命為相,因在傅巖,所以賜姓傅;而付實際上是另外一個姓,春秋時魯國有人名“付乙”,明代凌迪知《萬姓統譜》亦有“付”姓。

    所以實際上“傅”與“付”並不相同,當為兩個不同的姓氏,但之所以弄錯,應是在新中國以後,漢字簡化而引起的,但漢字簡化時已經注意到姓氏,1955年,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和文化部發布《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其中明確規定:“停止使用的異體字中,有用作姓氏的,在出版物中保留原字,不加變更,但只限於作為姓氏。”

    一般以“付”作為“傅”的簡化字,更確切的是源於1977年12月國家曾頒佈《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其中第一表有不作簡化偏旁用的簡化字,有172組,包括“肖”與“蕭”、“閆”與“閻”等;第二表有同音替代字,共72組,有“付”代替“傅”、“代”代替“戴”、“仝”代替“童”等。上述簡化字與被簡化字其實都是姓氏,且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姓氏,所以受此影響,在現在仍還有很多人將“付”與“傅”等同。另外,在《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第一表中,將“付”作為“副”的簡化字,在第二表中,又將“付”作為“傅”的簡化字。

    不過《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頒佈次年,即1978年4月,在教科書、《人民日報》等報刊雜誌上被撤回,並在隨後進行修改,如在1982年修訂草案上,對“副”與“付”也作了說明,認為容易引起歧義,所以將“副”簡化為“付”,但是“傅”不作修改,也即至少在1982年,已經取消了將“付”作為“傅”的簡化字。至1986年6月,該草案及修訂案被國務院正式廢止。但直到今天,其顯然還有著影響力,尤其是在姓氏上。

    所以,“付”與“傅”是兩種形式,絕不能混淆,類似的還有“肖”與“蕭”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好用的醫美面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