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user1760951197426

    不想回去就寄點錢給婆婆,也別相處得太緊張,做人需要智慧,不能認死理,況且她還是你的婆婆,為了老公也要退一步說話

  • 2 # 柳家十三郎

    一年能去幾次

    工作遇到不喜歡的人 還能笑一笑

    回去跟她們 住兩天 也掉不了幾塊肉

  • 3 # 情感999電臺

    針對題主的問題,我談兩點

    第一點,感情關係是靠經營維護的,而不是破罐子破摔的去逃避

    以前人們的關係相對比較穩定,有人說是因為社會不夠開放,圈子比較狹窄,沒有那麼多誘惑,再加上傳統觀念影響,其實還有一方面,以前的人,衣服破了,傢俱壞了,儘量的去修補,能用就將就的用,而現在的人,別說壞了破了,自己覺得不好看,都會將其扔掉,這就是一種態度區別,當下,一些人對感情的態度也如此,沒有想到去維護,如何去調和矛盾,一旦不如意,要麼抬槓,要麼破罐子破摔,槓得過,就不會讓步,槓不過,就逃避,所謂和為貴,其實在一部分人心裡只是說說罷了,兒媳與公公婆婆的關係屬於婚姻關係的一部分,一旦弄不好,就會影響夫妻感情,不論人們覺得現在過年是多麼的無趣,一年就這麼一次團圓,這本來是緩和矛盾的機會,結果題主選擇逃避,這樣只會加深誤會,並且你老公也要為人,老家還有一些親朋好友,需要走動,本身相處的機會就少,幾年都不打一個照面,以後家裡有啥事,就沒人站攏來幫忙,其他的都可以逃避,公婆到了百年歸天的那一天,總得需要親戚地鄰一起搭把手,哪怕就是來捧場,也需要有人來,而不是被那些人冷眼旁觀,這是一種家庭責任,作為孩子,是逃避不了的,所謂水不拍打不渾濁,人不走動不親密,我作為一個80後,也是在外地,從結婚開始,我就意識到這一點,兩邊父母的親戚都得維護,很多時候必須親自去,人到人情到,這就是人情世故,逃避不了,家裡真正有啥大事,還需要這幫親戚朋友站攏來,所以,回家過年,不僅僅是面對父母,還要面對人情世故的維護,三十年前,看父敬子,三十年後,看子敬父,這就體現了你在如何為人做人

    第二點,孃家婆家不是家,要有自己的一個小家

    我談一下我這幾年的處理方式,一般到了臘月中旬,我就會將我父母接過來過年,因為我老婆家是本地的,正月初一初二,我會和老婆一起去她們那邊的親戚家裡拜年,初三就會回我老家,順便把我父母送回去,然後就是走親訪友,初七左右就回來上班,估計有人會說這樣太累,你扛的是責任,根本不是累不累的問題,很多人把這個責任還在讓父母承擔,可是你知道嗎?如果你不去主動來往,往後你在親朋好友面前說的話就不好使,他們可以給你父母面子,未必就會給你面子,所以,一定要有一個自己的家,如果你住在岳父家或者婆家,當你想把自己父母接過來的時候,他們就會有很多顧慮,還得看對方臉色吃飯聊天,心裡總會有些排斥感,因此,要先把路鋪好,你才好維護關係

    總之,既然結為夫妻,就要主動擔起責任,主動去解決問題,而不是逃避,甚至老死不相往來,因為你已經不是小孩子了,沒有那麼同情與諒解,如果加以重視,不但會影響夫妻感情,還會讓原生家庭的路越走越窄,因為關係到位了,能愉悅心情,關係不到位,就會讓大家都覺得是一種累贅

  • 4 # 老林168843802

    我覺得你不用回去,你回去過年,為難了你自己。也為難了你婆婆,因為你煩她的同時。她也很煩你,這叫黃金法則。還不如,各過各的,眼不見心不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夏天想自己在冰箱裡凍點冰塊,為什麼凍成的冰塊不是透明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