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儘管是在農村出生的孩子,父母也捨不得讓他們幹農活。他們普遍認為孩子應該專注學習,農活和家務是大人做的事,自己的小孩兒不需要幹這些雜活的。但是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以後真的會優秀嗎?
回覆列表
-
1 # 憶夢月華微課堂
-
2 # 劉芸郗and吃瘦媽媽
我感覺特別有必要讓孩子做家務.
其實誰都不願意做家務,包括家長.只不過這又不是願意不願意能解決噠問題.而是成家以後乃至自己獨立生活時必須要面對的事情.我認為不管男女,必須有這個意識,而不會因為自己的臭毛病懶的動.
懶是一種病,得治!
所以我感覺特別有必要讓孩子做家務
認為有以下幾種好處
1.培養孩子自信心
其實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有幫家長做家務的好奇心.即使做的很不好,家長也要給予鼓勵.千萬不要批評或者否定.這時,有利於孩子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2.培養責任感
讓孩子做家務只是要讓他知道,他家中一份子,有義務去做家務,而不是單純的只靠爸媽.不引導時,孩子只會知道家務活屬於媽媽一個人,或者家務活屬於家長,而跟他沒關係. 記得有一次,"我告訴他每天早上洗完臉以後記得把洗臉池的水~放掉並把周圍濺的水滴擦乾淨.這樣每天都會乾淨.而且是誰洗臉誰負責.告訴他你也是家中一份子,應該為家中的衛生出一份力他告訴我,以為只是媽媽做這件事情,我不需要做.我說不對呀,家庭乾淨,人人有責".後來,每次洗完臉以後都會收拾乾淨.
這只是很小的一件事,讓我懂得不引導孩子他不會明白.
3.懶,是一種病.~得治
之所以想讓孩子參與家務,也是源於孩他爸.可以屬於家務不幹型.寧可賴床一分鐘,也不收拾一分鐘.當然,現在這個病已經被我治癒的基本痊癒.其中的心酸路,只有自己清楚啊.
所以,我的孩子絕對不會讓他走他爸爸的這條路.未來他會成為別人的老公.我這是在花自己的心血給別人家培養合格女婿啊.
我認為很有必要讓孩子做家務。現在,很多家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過度關心孩子的學習,而忽視了孩子生活能力方面的培養,這是不可取的,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不一定優秀。幾年前,一位被家長溺愛的高材生考入北京的重點大學,因沒有自理能力被學校開除,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家長千萬不能大小活兒都包攬在自己身上,該孩子做的事情一定讓孩子做。
1、做家務能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讓孩子知道家務活不是爸爸媽媽的專屬,而是整個家庭的事情,每個家庭成員都有義務去承擔,培養孩子主人翁的意識。讓孩子從小明白,我是這一家的成員,我也應該為家庭做一點小小的貢獻。孩子有了這種責任感就會更加愛這個家庭,更願意付出,懂得承擔,越來越有責任感。
2、做家務能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剛開始孩子做家務,可能會顯得笨手笨腳,但只要堅持下去,就會順手,覺得容易,熟能生巧嗎!從而鍛鍊了孩子的動手能力。
3、做家務使孩子體會到成就感。當孩子做好一件家務時,孩子就會得到積極暗示:我能行,增強孩子的成就感。那麼當孩子遇到困難時這樣的暗示能夠給於孩子很大的動力,對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有相當積極的作用。
4、做家務使孩子學會承擔錯誤。孩子做家務無論孩子做得好還是不好,都不能責備或批評孩子。做得好,家長要誇獎,做的不好,家長就要讓孩子知道,怎樣做才能做好,讓他在遇到做錯事的時候,不要逃避,去面對並承擔自己的錯誤。長期下去就形成習慣,無論在學習或生活等方面都會勇於承擔錯誤並改正。
因此,家長一定要學會放手,引導孩子積極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既減輕了家長的負擔,又鍛鍊了孩子的自理能力,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