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據我實地考察,我所在縣城高層住宅電動車大部分都隨電梯在樓道拉明線充電,物業也做了很多工作,包括張貼告示,鎖車,在樓下建立充電樁等,但都收效不大,充電樁一是數量不夠,二是業主嫌貴,充電棚只是變成了一個停車棚,物業鎖車,業主就砸鎖。消防也只是在樓道里貼個告示,嚴禁電動車進入樓道,至於進不進就不該它是了,反正我貼了,執不執行它不管,打110報警,前腳剛走後腳馬上就又充上了,而且整棟樓那麼多車,天天指望110不現實,住在這樣的樓裡,真的天天提心吊膽,感覺我們中國人的命真的不值錢,明明知道是個巨大的隱患,卻都視而不見,無能為力,該怎麼辦?除非國家出臺強制性措施,也許能解決?
3
回覆列表
  • 1 # 山野來充

    現在小區一般都是有非機動車停放處且安裝了來充充電站,一般多見地下車庫,架空層以及車棚等場景。使用者電瓶車可集中在充電區安全充電,來充充電站可支援投幣/刷卡/微信/支付寶等方式充電,充滿自停,過載保護,保障充電安全!可能還存在一些小區沒有電瓶車充電處,使用者都是撕拉電線或者在樓道/家裡充電的情況,這種充電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業主可以和物業溝通改造新建充電區和安裝充電站!

  • 2 # 城交農村丫頭

    照相攝像保留影片相片證據,政府熱線12345投訴小區業委會,物業服務管理公司,向住建安監局,消防安全 執法局,市容城管執局圖文舉報。

  • 3 # 楊玉海222

    說到底還是一個利益在作怪,一個樓盤在設計時劃出一定區域由開發商配套建成固定,安全,專人管理的可嬴利的停車充電設施,由物業派專人巡查,收費這樣即安全又方便業主。你們認為能行嗎?

  • 4 # 實幹興小區

    這個也能解決,就是費錢。

    公安部要求在電動車在安全地點停放,充電。

    1,建車棚,免費充電,停車免費。車棚配套全部消防設施,24小時有人值守。誰出錢?

    2,直接換房子,買個獨門別墅,永絕後患。

  • 5 # 漫山紅遍1層林盡染

    第一。新建小區必須規劃非機動車停放區域,建立專用充電設施。此項需要國家出臺規定。

    第二。老小區改造,使用專項維修基金改造,沒有維修基金的,由業主共同出資承擔,可徵得所在樓棟三分之二以上業主同意後,規劃出專用停車充電區域。居民用電誰使用誰承擔。可加裝電錶。此項需要本小區至少本樓棟業主素質較高,願意承擔相關費用。

    第三,如果是個人的一輛電動車。可以想辦法。在單位充電或者,購買車庫。或者更換鋰電池。提到房間裡去充電。

  • 6 # 熊熊178726340

    首先明確一點:充點起火是因為電池與充電裝置不匹配或者裝置老化完成的,電動車放在樓道和外面是一樣的。

    現在很多小區是沒辦法提供公共的充電場所的,或者因為充電場所出現的一系列問題,造成居民不願意使用,這種時候大家都把電池拎回家裡,如果說隱患,放家裡隱患豈不是更大?

    大禹都知道堵不如疏,兩千多年過去了,現在還動不動就不讓這個禁止那個,問題沒有解決,只會加劇矛盾的升級。

    國家相關的安全防範部門、物業應該做到警示教育為主,教導大家按時更換裝置,用與電池匹配的裝置充電,對別人負責也對自己負責,發現老化的裝置和不符的裝置充電等行為及時制止,或者向相關單位反應舉報。

    動不動就禁止,為何不去禁止生產企業?那樣不就從根源上斷絕了嗎?既然這是社會發展的產物,就應該去規範引導,順應其發展,而不是一味地禁止、不許。

  • 7 # 曾經的神盾局

    小區可以配套換電站,實現電池共享,再也不用擔心充電問題了。

    換電站是電動車的“加油站”[閃電]

    告別 續航里程焦慮

    告別 充電及安全隱患問題

    告別 電池損耗維護成本問題

    “以換代充”,電動車“換電”模式開啟

  • 8 # 曾曦1980

    關於電動腳踏車充電安全問題

    晨曦物聯“刻來電”生產的電動單車充電裝置,具有過溫、過載保護、防觸電保護、防雷保護、充滿自動斷電、異常報警、線上實時監控、雲平臺管理等⋯⋯專為電動腳踏車充電安全而設計:掃描充電:方便、智慧、安全~招商熱線:13780100171

  • 9 # Daniel338

    要麼樓下有公共充電樁,其實與自己家充電費用差不多;要麼把電池或者電動車搬回家衝,但是不要在樓道衝,這是不允許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讓自己看起來非常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