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常棣tandy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一、田氏在齊國的做大

    齊國原來最大的卿族是國氏和高氏,他們是天子任命的上卿世族,管仲、鮑叔牙雖執政,也不及他們的地位高,管仲僅受下卿之禮。後來齊靈公時,崔杼為大大受寵,慶克輔佐崔,崔氏和慶氏開始得勢。

    公元前554年崔杼立齊莊公,掌握政權。公元前548年,崔杼殺齊莊公、立齊景公,崔、慶兩氏進一步控制政權。兩年後慶封滅崔氏,獨自當政。

    田氏(即陳氏)原來是陳國的公族。公元前672年,陳國發生內亂,公子完(田敬仲)逃奔齊國,被齊桓公任命為工正,田氏開始在齊國立足。

    田氏利用與公室的關係逐漸壯大自己的力量。至齊景公時公室衰敗,田桓子(無宇)為了爭取民心,就減輕對百姓的剝削。原來齊國有四種量器:豆、區、釜、鍾,四升為豆,由豆至釜也是四進位制,釜到鍾是十進位制。田氏的豆、區、釜三種量器都加大四分之一。他用私家的大量器借出,用公家的小量器收回。

    同時,田氏將山上的木料運到市場上出售,價格卻不高於山上;將海中出產的魚、鹽、蜃蛤等產品拿到市場上出售,價格也不高於海邊。田氏使用這些方法籠絡百姓,以樹立田氏的威信。與此相反,齊國君卻加重對人民的剝削,將百姓所得的三分之二掠歸自己,只剩下三分之一維持百姓的生活。

    國君積儲的財物因堆積過多而腐敗生蟲,而百姓卻挨餓受凍。由於公室的嚴刑酷罰,許多人被砍斷腳,因此市場上鞋子不值錢,假腳反倒昂貴。百姓有疾苦,田氏就厚加賞賜,“其愛之如父母,而歸之如流水”(《左傳》昭公三年)。田氏將歸依於他們的民眾變作佃農,採用封建租佃制進行剝削,這樣就建立起了田氏的封建制經濟基礎。

    田氏在廣收民心,不斷擴大自己的經濟實力的基礎上,多次利用齊國貴族間的矛盾逐步削弱公室的勢力,並奪取齊國的政權。公元前545年,慶封專權遭到其他大族的不滿,田氏、鮑氏就聯合公族欒氏、高氏(惠公之後,非前述高氏)共滅慶氏。

    欒氏和高氏執政,他們非常專橫,並互相爭鬥。公元前532年,由於欒氏、高氏“耆酒信內、多怨”(《左傳》昭公十年),田桓子乘他們酗酒時,聯合鮑氏將欒、高二氏消滅,並“分其室”。

    田氏為了分化瓦解舊貴族,進一步爭取人心,壯大自己的力量,就採取了一系列措施:(1)為了表示謙讓,將所分得的家產全部轉交給齊景公,並請求告老;(2)對過去被驅逐的貴族,把原來的封邑還給他們,並增加了他們的俸祿;(3)對國內貧因孤寡之人,私下施合糧食;(4)通過齊景公的母親,向景公索取高唐(今山東高唐東)為封地。這樣“陳氏(田氏)始大”。

    二、田氏獨攬朝政

    田氏雖然力量日大,但齊國的世卿高氏、國氏仍舊掌握大權。公元前490年齊景公病重,讓國夏、高張立少子荼為太子,把其他公子安置到萊地。齊景公死,公子陽生等逃至魯國或衛國。國氏和高氏立荼為國君,並掌政。田桓子之子田乞一方面裝出事奉高氏國氏,每逢上朝一定和他們同坐一輛車子;但另一方面卻挑撥大夫們和高氏、國氏的關係,煽動大夫們起來反對他們。

    公元前489年,田乞在醞釀成熟的基礎上,聯合鮑氏和諸大夫,率領武裝進入宮中。高氏和國氏知道訊息後,也率領部下要進宮,結果被田氏打敗。齊國的百姓倒向田氏,國夏逃奔莒國,高張等人逃至魯國。同年田乞私下將公子陽生從魯國接回立為國君,是為齊牌公,接著殺了國君茶。齊公上臺後,田乞掌握國家大政。

    公元前487年,鮑收和齊悼公關係不和,鮑牧想殺悼公,結果失敗,反被除去。兩年後,田乞殺齊悼公,立其子壬為國君,即齊簡公。

    三、齊政盡歸於田氏

    齊簡公即位以後,重用他的寵臣闞止(監止)執政,企圖削弱田氏的權力。田常(田乞之子,又名田成子)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脅,為了對抗公室的勢力,就“上請爵祿而行之群臣,下大斗斛而施於百姓(《韓非子·二柄》),使大臣和民眾都擁戴他。

    因此民間流傳著“嫗乎采芑,歸乎田成子”的歌謠(《史記•田世家》),連採野菜的老婦都願歸順田常,表明人心之所向。為了一致對外,田常還努力加強本宗族內的團結,使“陳氏方睦”(《左傳》哀公十四年),闞止想離間田氏沒有成功。

    公元前481年,田氏考慮到闞止得到齊簡公的支援,決定先動手,先派田子行到宮中做內應,田常兄弟四人進入宮中,將闞止和齊簡公隔開,遭到簡公的反抗,田常一度猶豫想逃跑,但在田子行的堅持下繼續進攻。闞止集合部下攻打宮門,沒有取勝而逃走,田氏追擊,將其殺死。齊簡公逃到舒州(今山東滕縣南),被田常逮捕,不久將他處死,另立簡公之弟驁為國君,即齊平公。

    齊平公即位後,田常為了鞏固田氏的權力,對內對外均採用和親政策,“盡歸魯、衛侵地,西約晉、韓、魏、趙氏,南通吳、越之使,修功行賞,親於百姓,以故齊復定”(《史記·田世家》)。為了防止舊貴族復辟,“盡誅鮑、晏、監止及公族之強者”,並將安平(今山東淄博東)以東至琅玡(今山東諸城南)的廣大區域都劃入田氏封邑,封地面積超過了齊平公的食邑,大大加強了田氏的經濟實力。這樣,“齊國之政歸田常”(《史記·田世家》)。

    四、田氏篡齊

    田常死後,他的兒子田襄子(田盤)繼承。田襄子讓其兄弟、宗族之人“盡為齊都邑大夫”,同時“與三晉通使”(《史記·田世家》),外靠韓、趙、魏的新興地主階級勢力。田襄子死後,他的兒子田莊子(田白)繼承。田莊子死後,子田和繼承。公元前391年,田和將齊康公遷到海邊,作為一城的君主,他自己實際上當了國君。

    不久,田和託魏文侯向周天子請求列為諸侯。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封田和為齊國諸侯,即田太公。這樣,齊國地主階級的奪權正式完成。八年之後,齊康公死,姜氏在齊國斷根。

    (正文完)

  • 2 # 文淵閣007

    田氏代齊標誌著東周時期的兩大階段發生了轉移,之後由春秋過度到了戰國時代,戰國時期為什麼會出現各諸侯國的變法運動呢,主要就是因為春秋末期已經出現了社會階層的重新洗牌,其中一大誘因就是新興地主階級的崛起。

    歷史沿革

    陳國作為歷史上春秋時代的一個諸侯國,統治地帶在河南東部一帶,國君媯姓,媯姓出自姬姓,是黃帝的後代,後面的國君於是就以國名為姓。春秋時期,田姓家族作為陳氏的一個支脈,為陳國國公陳滿之後,在陳厲公時期,宗族陳佗之子陳完因陳國發生內亂,逃到齊國避難,齊國當時在位的是春秋第一個霸主齊桓公,陳完跑到齊國,由於其有經濟才能為齊國做貢獻,齊桓公任命他為工正,主要掌管百工和官營手工業,之後因有功封于田這個地方,於是陳氏以封地改姓為田,田氏因此在齊國得以立足,在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進行了艱苦經營,後來田氏得到歷代齊國國君的寵信,與姜家關係非常密切,從此田氏在齊國有了立身的資本,經濟實力、政治地位都得以提高。

    奪權上位

    春秋中葉以後,齊國國內新舊兩股勢力矛盾開始激化,田氏找準機會,順應歷史發展,走向獨立自主發展的道路,注重自身勢力的培育,在封地上逐漸壯大起來,隨之時間的推移,於是在齊國形成了以田氏為首的新興地主集團,同齊國國君為首的奴隸主貴族集團展開了激烈爭鬥的局面。為爭取民眾支援,收攬人心,壯大自己的力量,田氏採取減輕賦稅,關注民生等措施,如把糧食借給民眾,用大斗借出,小鬥收進,獲取民心,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後來廣大人民踴躍加入到田氏政權中來。

    結語:田家之所以能夠取代姜家成為齊國的一把手,主要是因為社會經濟的向前發展,時代的變遷,正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鐵製農具和牛耕的使用讓更多的荒地得以開發出來,以前周天子依靠土地封賞諸侯,並控制他們,到春秋末期已經不合時宜,自從魯國推行的初稅畝後,已經開始承認土地的私有了,到春秋末期,荒地得以進一步開發,新興地主由此壯大。田氏要在別國立足,就必須使經濟實力增強,當然也會大力利用鐵製農具和牛耕的優勢,田氏的壯大足以證明先進農具促進了農業生產力的大大提高,經濟實力大增後,田氏就會謀求政治地位,獲取發言權,於是就激起了田氏的野心,期盼也在動盪的春秋時期佔有一席之地,分一塊蛋糕,田氏代齊充分說明了地主階級的興起,以此為開端,為戰國時期各國的變法做了階級基礎的準備,從而迎接著封建社會的到來。

  • 3 # 終南高揚

    簡明易懂的《田氏代齊》[耶]

    1、齊國在春秋後期“弭兵之會”後中原和平發展的一百多年裡怎麼樣呢?齊景公後共有六個國君:安孺子、悼公、簡公、平公、宣公、康公。

    景公是一平庸之君,是因為崔杼弒了齊莊公(公元前548年)而獲得了董事長的位子。然後,慶封殺崔杼,陳鮑欒高四家族驅逐慶封。公元前532年陳鮑兩家滅欒高兩家,陳氏逐漸強大。

    陳氏就是田氏。

    2、陳氏厚待於民,景公生活奢靡。

    齊景公對內不咋振著,對外還打算跟晉國爭奪諸侯的領導權。於是,跟晉國關係不好,還和魯+莒+衛+鄭幾國有摩擦,然後,政權逐漸操縱於陳氏手中。

    3、景公卒,安孺子立……陳乞+鮑牧殺安孺子而立悼公……鮑牧又殺悼公而立簡公……陳乞的兒子陳桓又殺簡公而立平公……換老闆聽起來比換員工還容易。

    陳桓就是田常。

    4、公元前477年,陳桓滅鮑氏和晏氏以及其他強角色扮演者。割地至琅琊為己封地,第二年改稱為田氏。

    田常在家娶了很多小妾,兄弟朋友來家玩特別是那些長得帥的哥們來家玩,他就讓大家大吃大喝,然後每人發一個小妾給大家侍寢……這些孩子都姓田,但誰也不知道到底是誰家的。然後,他把這些孩子分別安排工作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近百個兄弟夥真的沒人敢惹。

    5、田常死後,田盤立,就是田襄子,墨家的老闆孟勝之後的下一任“鉅子”。

    田盤使幾十個兄弟姐妹盡為都邑大夫。安排好了這時候是晉國趙魏韓三家執政驅逐晉出公……田盤與三家暗地裡串通“共謀其君”。

    田盤卒,田白立;田白卒,田和立;

    6、公元前390年,田和遷齊康公於海上,齊亡。齊國為田氏所有。

  • 4 # 南方鵬

    《淮南子齊俗訓》記有一則姜子牙和周公旦受封齊國和魯國時的對話,姜子牙問周公要怎麼治理魯國,周公說“尊尊親親”,尊崇地位高的人,親近自己的親屬宗族。姜子牙聞言判斷說“魯從此弱矣”。周公反問姜子牙怎麼治理齊國,姜子牙說“舉賢而尚功”,任用有才能的人,獎勵有功勞的人,周公說“後世必有劫殺之君”,權臣壓主篡權奪位,後來魯國和齊國的結局果如二人所料。前403年,韓趙魏三家分晉,周威烈王對他們進行分封,成為春秋戰國的分水嶺,齊國的權臣田和見狀,也把齊康公姜貸流放到海島,自立為齊國國君,建立田齊國。

  • 5 # 榮純親王

    三家分晉 和田氏代齊,是各國大夫專政奪權運動的高潮,他們的成果最終為周天子認可,這表明奴隸社會及其統治思想已蕩然無存,中國的封建社會已經形成。

  • 6 # 澹奕

    田氏代齊,也叫作“田陳篡齊”,是春秋戰國時代與三家分晉類似的重要事件,簡單來說,就是原本的齊國王室乃是呂氏,結果被田氏取代。

    齊國是先秦時代重要的諸侯國之一,其初代君王就是大名鼎鼎的太公呂望,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姜子牙,因為姜子牙乃是姜姓呂氏,所以齊國也被稱作姜齊

    周朝早期,齊國雖非姬姓諸侯國,但地位非同一般,呂望的女兒乃是周武王姬發的正宮王后,也就是周成王與唐叔虞的生母邑姜,三監之亂後,周成王使召康公命呂望:“東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五侯九伯,實得徵之。”得到了征伐之權的齊國,成為了大國,而這也成為了日後齊國躋身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之列的重要保障。

    田齊的先祖名叫田完,本媯姓陳氏,入齊之後才改姓田氏,田完也出身貴族,其父親乃春秋時期陳國君王陳厲公,由於陳厲公被其侄子媯林,也就是之後的陳莊公所弒,所以田完當時也只是個大夫。陳莊公死後,其弟弟陳宣公繼位。

    陳宣公的女兒乃是周惠王的正宮王后,身份不一般,然而陳宣公卻是個周幽王似的主兒,其原本有個太子禦寇,但卻有想改立庶出的兒子媯款為儲,所以就殺了禦寇,而田完一直與禦寇交好,所以陳宣公就很不放心,想除之而後快,田完自然也不會坐以待斃,就出逃到了齊國。

    如此,田氏算是在齊國站穩了腳跟,由於田氏幾代人的努力,到了田完的四世孫田桓子時代,田氏在齊國已經算得上是稱雄一方的大家族了,其地位類似於當年晉國的晉國六卿,而與當初晉國的智氏類似,田氏家族到了田桓子這一代,也開始玩起了大魚吃小魚的把戲。

    公元前545年,田桓子聯合欒氏、高氏等幾家,滅掉了齊國當時的另一個大族慶氏,此後,齊國的幾個主要大族,也都被田桓子用相同的方法除掉,最後,齊國的大族越來越少,而田氏自然就成為了其中最強盛的一個。

    田桓子離世之後,其子田僖子成為宰相,後又在齊景公薨時發動兵變,驅逐了齊國最後的兩大家族國氏與高氏,扶持齊悼公為君,而這個時候,田氏在齊國已經是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存在,而後,田僖子的兒子田成子,直接弒了齊簡公另立齊平公,這個時候姜氏齊王在齊國,已經基本形同虛設。

    其實,田氏代齊與當時的三家分晉,在本質上並沒有多大的區別,只不過晉國是被趙魏韓三家給分了,而齊國是由田氏獨佔,不過不同的是,晉國從此消失,而齊國依舊存在,只不過王室換了人。田氏作為失落的異國王族,不僅在齊國紮下了根,經過十多代人的努力,竟然成功反客為主取而代之,不可謂不是傳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粉底液弄放褲子和衣服怎麼洗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