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1夢想啟程

    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是一句古代俗語,指的是人在年少的時候不應該讀《水滸傳》,年老的時候則不應該讀《三國演義》。

    “少不讀水滸”一方面是因為水滸裡面主要是江湖義氣,兄弟感情,一言不合就造反,水滸傳中一味好勇鬥狠,少年人讀之無益,少年血氣方剛易於衝動,徒增長其好勇鬥狠的毛病。

    另一方面是因為《水滸》對人性、社會的深刻洞察以及其反映出的故事發生和創作時代的苦難,帶有一定的灰暗色調,少年讀了可能會感到前途的渺茫,產生悲觀情緒。

    “老不讀三國”是因為三國是權謀之術,老年人人生經歷多,只能進一步使其心機深沉、貪得無厭。深諳世故的人讀《三國》,洞悉其中的陰謀詭計、爾虞我詐,難免會愈加老謀深算、溝壑滿胸,所以老不讀三國。

    “老讀《三國》淚空垂”,上了年紀的人讀《三國》,常常會喚起當年縱橫四海、氣吞八荒的豪情壯志,產生英雄遲暮的感慨,無奈一把辛酸老淚,所以老不讀三國。

    “猶言年紀到了這地步,經歷頗多,不宜再看三國——看到各種圖人的計謀,不免緬懷自己的遭遇,吃了別人不少虧,猛然覺醒,徒增憤恨而已;或因學習了那一套,用以對人,甚至進行報復,都非美事,所以認為不如廢卷。

    “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說白了就是營造一個適合各自成長時期的的精神環境。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因為少讀水滸容易學梁山好漢的義氣,不好好學習去混黑社會,老不讀三國怕老了讀起來感慨壯志未酬,英雄遲暮。

    李漁有言曰:“演義一書之奇,足以使學士讀之而快,委巷不學之人讀之而亦快;英雄豪傑讀之而快,凡夫俗子讀之而亦快。”

  • 2 # 狍狍樂園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清代著名文學評論家金聖嘆曾經說過“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小時候讀書的過程中,就一直被家長這樣教育,家長們可能認為《紅樓夢》中講述了太多男男女女、情情愛愛,還有那貴族驕奢淫逸的生活,不適合孩子去讀,那麼《水滸傳》又是怎樣成為了孩子“禁書”榜單中的一員呢?

    《水滸傳》講述的是梁山一百零八好漢嘯聚山林,替天行道的故事。這些好漢們全部以英雄俠肝義膽的面目出現,但是仔細品味,他們的某些所作所為讓人不敢恭維。“大河向東流,天上的星星參北斗。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好漢們的出手也多是出於兄弟義氣,雖然殺掉了不少貪官汙吏和地痞流氓,但是與此同時也有著打家劫舍、濫殺無辜的行為。武松為兄長武大郎報仇,血濺鴛鴦樓,手刃西門慶,末了殺得不夠過癮,又去滅了人家滿門。不僅對外人如此,對自己人同樣是下手狠毒,不擇手段。朱仝抱著滄州知府的小衙內去看燈,吳用等人為了賺朱仝上山,竟然使李逵殺了小衙內,真的可以說是殘忍至極。三打祝家莊時殺掉了扈三娘全家老少,居然還讓其下嫁給王英,也是讓人大跌眼球。

    如此看來,少年時代心智不夠成熟,如果被兄弟義氣所矇蔽雙眼,缺乏理智地看待問題,一言不合便大打出手,可就是學來了不良習氣了。

    “老不看三國”,人到老年,經歷了世事的變幻和人世的滄桑後,對於許多問題都有了自己的看法。許多老年人變得圓滑世故起來,三國的故事中多是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的情節,戰爭中自然無可厚非,如果實際生活中仍然是老謀深算,工於心計,自然是不被身邊的人所喜歡。這也正是老不看三國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今年做生意怎麼樣,和去年比,是賺的更多了還是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