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生活毒雞湯
-
2 # 諾米記
米酒有驅寒、排溼、通絡功效,可以下奶,瘦身,並對排惡露也有幫助。南方女性在月子期有和米酒的傳統,預產期前家裡會釀3大缸,月子期就靠米酒做菜做湯,一般不會直接飲用。直飲的話選擇無酒精米釀最好,月子米釀已經透過熬煮把酒精蒸發掉了,營養價值更高更安全。
-
3 # 葉子73926582
1.坐月子是女人一生中改善體質的最好良機。月子坐的好,不好體質會變好,月子坐的不好,好的身體也會變差。沒有坐好月子,將為以後的身體健康埋下隱患.
2.老人說坐月子要注意什麼什麼,可不要嫌囉嗦,不能全信也不能不信,許多講究都是有道理的;關鍵是要科學坐月子
3.產後的一到兩個月內,在這期間要注意休息,不能勞累和熬夜,要有充足的睡眠,母乳餵養的媽媽要與寶寶的休息時間同步,寶寶睡覺媽媽也要儘量睡,特別是晚上,因為要餵奶,難免熬夜,但白天一定要補充睡眠。
-
4 # 桔桔桔子
網上很多說法說月子米酒營養價值好,利於產後媽媽恢復身體,可以催奶。但市面上的月子酒酒精度差異較大。據說用於產後的月子酒酒精度在 4~6 度為宜,但是在網上銷售的客家娘酒大多在酒精度 10 度左右。同時,還有很多月子酒屬於家庭作坊自制,酒精度並太確定。而哺乳期攝入酒精將會產生諸多傷害:
1、導致奶水減少,媽媽體內的酒精將抑制催產素的分泌,從而導致奶水排出減少,溢乳反射推遲。
2、導致寶寶興奮、躁動,哺乳期媽媽在飲用含10-20g酒精的飲品後哺乳,寶寶易出現睡眠紊亂或者異常的興奮和躁動。
3、導致寶寶發育緩慢,如果哺乳期媽媽每天攝入一個標準量的酒精,可能導致幼兒生長和運動發育滯後。
4、影響母乳的氣味和口感。
5、導致寶寶激素水平失衡。
6、哺乳期媽媽,產後食用含有酒精的“滋補品”,可導致嬰幼兒嚴重的血小板減少症和出血傾向。
綜上所述,月子米酒並不適合哺乳期的媽媽來食用,如果一定要喝月子酒,應確保在哺乳之後再食用,或者在食用後3-4個小時之內避免哺乳。
產後媽媽除了要注意飲食之外,還需要跟著G動app進行盆底肌鍛鍊,可以促進產後修復,解決產後腰疼、脫垂、便秘、漏尿、尿失禁等問題。
-
5 # 匯慈安月嫂
在南方的很多地方,都有產婦喝米酒的習俗,據說喝米酒能夠幫助產婦下奶,雖然有些產婦會提出異議,往往也被婆婆或者媽媽回一句“沒事的,祖祖輩輩都這樣也見有什麼壞處啊”!
那麼,月子裡到底能不能喝米酒呢?
1、米酒有哪些營養成分?
米酒指的是用糯米加酒麴發酵釀成的甜酒(不是指那種像白酒一樣的酒),酒精含量較低。
在發酵的過程中,糯米中的澱粉會轉化成低聚果糖、葡萄糖、異麥芽糖等成分,併產生乳酸、乙酸以及多種氨基酸,而糯米中的蛋白質則會分解成遊離酸和多肽類物質,營養價值比較高,而且很容易消化吸收。
2、米酒對產婦有哪些危害?
既然米酒非常有營養,是傳統的溫補食品,那麼,對於產後需要補身體的女性來說,不是正好嗎?
但是,米酒雖好,畢竟也含有酒精,一般市場上賣的米酒酒精含量在2%-5%左右,和啤酒的酒精含量差不多,自制的米酒酒精含量大概也差不多。
而對於母乳餵養的產婦來說,酒精幾乎能100%透過血乳屏障,進入到乳汁中。而我們知道,新生寶寶對於酒精的耐受是非常低的,少量的酒精也有可能讓他們變得煩躁不安、入睡困難或昏睡。
而關於米酒能下奶的說法,大部分的研究都認為這是沒有科學依據的,酒精不但不能下奶,反而會抑制乳汁的分泌。至於有些產婦喝了米酒後有奶,很有可能是因為產婦喝了米酒後身體血液迴圈加快,促使乳房內已經分泌的奶水流出來而已,並不見得是真的下奶了。
3、產婦能喝米酒嗎?
雖然米酒中含有酒精成分,但產婦也並不是一點都不能吃。月子裡吃的食物一般放的調料比較少,如果在燉湯的時候加入少量的米酒,可以起到解膩提味的作用。很多女性在產後有便秘的現象,而米酒中含有大量的水溶性膳食纖維,對通便和緩解便秘有一定的作用。
但是,產婦一定要注意,米酒雖好,但切不可過量食用,最好是不要直接飲用,而是在煮湯或者烹飪食物時加一點點即可。
另外,在煮米酒的時候,多煮一會能讓酒精揮發一部分,有實驗表明,米酒煮沸15分鐘後,酒精能揮發60%左右。
回覆列表
大多數哺乳期媽媽談酒變色,米酒也不能倖免。讓我們先來看看何為米酒。
米酒,又名醪糟,由大米或糯米發酵而成,乙醇含量極低,熱量高,酸甜可口,有助於消化,增強胃口,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B族維生素,礦物質等。
眾所周知,酒精對寶寶有嚴重的危害性,所以很多媽媽為了寶寶的身體健康,以防萬一,便選擇不碰米酒。在我老家,坐月子的風俗就是吃米酒,把米酒和著雞蛋,糯米小湯圓一起煮,再加上一點紅糖,現在想來都流口水。不僅增加身體熱量,促進血液迴圈,加快新陳代謝,還有利於下奶。至於其中含的乙醇,經過高溫煮沸,已經蒸發得差不多了,所以,不會因此透過母乳對寶寶產生危害。
不過最主要能不能吃,還是要從哺乳期媽媽的角度出發,如果覺得擔心對寶寶有影響,就不要強迫媽媽去吃。我有一個朋友就是,她總擔心吃了對寶寶不好,而她家人以對她身體好,有利於下奶,傳統風俗等理由硬逼著她吃。她吃了,給寶寶餵奶便心驚膽戰,寶寶一有點哭鬧就責怪是吃了米酒的緣故。所以,吃還是不吃,尊重媽媽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