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陶筱伊

    翻了半天,可算找到一個敢答的問題了,不請自來答一發哈!

    答主今年即將三十而立,籍貫是河北滄州,現居省會石家莊,說到家鄉過年的習俗雖然已經很久沒有回過滄州老家過年但還是記得一二的。

    像迎年謠裡唱的那些其實都差不多,這裡只說三十初一這兩天的吧。三十早上要起來貼對子也就是春聯(小時候還問我媽福字為什麼倒著貼),我小時候都是請村裡的一個爺爺給寫,隨便給幾塊錢或者提盒點心或者菸酒作為回報意思一下。我的爺爺其實在整個姓氏家族裡還是輩分比較大的,可能是因為家裡窮吧,家庭條件越差的一般輩分越高,因為窮人家男孩娶不起媳婦,而有錢人家的娃都能打醬油了就這麼慢慢的叉開了輩分,啊跑題了扯回來哈!

    貼完了春聯就要吃早飯,這之前呢得上供,這裡先說一下老家農村的房屋結構,一般都是三間房,中間正堂北牆門口是做飯的大灶,對面牆上是灶君的畫像,下面釘個小板擺的香爐(就是個小碗)正東牆要擺一個桌,牆上貼的是一張神仙開會圖,就是玉帝王母以及各路神仙云云的,那種色彩豔麗但又很粗製濫造的超薄紙。桌子旁邊要放水缸(記住這個水缸,它還會出場的)然後中堂的南北各是一間臥室,北邊的連著大灶是火炕。南邊就是普通的床啦。再來說回這個上供,具體擺幾個碗也記不清了,就記得有片粉(現在看來應該就是豌豆涼粉)豆皮(上海是叫千張不啦?)然後都要切成菱形每碗上面要頂一根油條油條上面再放一個小盒子(不是裝東西的盒子,是韭菜盒子那種盒子不過特別小也不是韭菜的,因為這個盒子都是除夕包餃子的餡一樣的,我們一般都是豬肉白菜也會少放一點韭菜)當然不是擺上就完了還要念咒語(畢竟我也記清說的啥了,印象裡是我奶奶教我爸怎麼說怎麼做)然後拜一下磕頭什麼的。然後上文提到的水缸君來啦,水缸必須是滿的,還要在裡面放至少一條鯽魚,年年有餘嘛通俗易懂噠。

    到了中午呢,一般就是家族裡的親戚來吃飯啦,其實就是一幫老爺兒們兒喝大酒,這時候我們小孩子和女眷們是不允許一桌吃的,小時候沒覺得什麼還挺開心,畢竟他們抽菸喝酒吹牛p我也是避之不及的,現在想想,少吃了不少肉還是虧虧的(因為肉菜肯定是先緊著客人們下酒的啦)但是現在我要說,這很陋習,相當陋習!吃過午飯下午就要開始包餃子啦,和很多地區一樣,我們都會在眾多餃子中挑選一個最幸運的放一枚硬幣在裡面,等到初一早起吃的時候被餃子選中的寶寶將會被硌掉牙一顆(然後用這顆牙去跟牙仙子換金幣嘛?不好意思我小豬佩奇看多了)那是不存在的,其實這個操作也是為了鼓勵大家多吃餃子而已啦,當然那些吃到過硬幣餃子的朋友非說你是最幸運最有福氣的我也是服氣的,畢竟都是一家人在吃,誰吃到又有什麼區別呢?包完餃子要用紙錢蓋起來,就是上墳用的長方形上面打滿銅錢印的紙錢,三十的下午家裡的男性們會去上墳。

    然後就沒什麼了啦,晚上就是一大桌子菜,然後吃吃喝喝看春晚,開燈守歲,不過除了打麻將的其他人還是會睡。

    初一清晨就是聲勢浩大的,走街串巷拜年的,對,還是男人們的事,也是在正堂屋裡,這時候桌子前面會鋪一個麻袋供晚輩們跪。反正沒我啥事,我就記得早上一被鞭炮吵醒起來穿襪子就發現枕頭底下有錢(難道只有我把襪子放到枕頭底下嘛?)起來就可以吃餃子啦,然後又是一天的吃吃喝喝,還是蠻開心的。

    純手工碼子,真的不讚一下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誰有好用的寶寶驅蚊貼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