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翰墨書道

    兩種情況,一是初學者;二具備紮實基本功的書法家,他們對臨摹的要求是不同的。

    初學者學習書法臨摹比求像,也就是要看看你最大程度接近原貼,從點畫,結構到用筆技法,從取勢到章法都要儘可能接近原帖。因為初學乍練,頭腦裡對書法是一片空白,需要學得規矩。入門不正,何談未來的發展,只能越走與偏,與書法相去甚遠。所以古代的書法家甚至總結出來描紅的辦法,幫助我們不懂書法的愛好者一開始就要入門端正。透過描紅理解或掌握書法的點畫形態和結構佈勢具體位置方法。甚至還設計的多種界格來幫助我們找準點畫位置和獲得精準的字形結構。

    對於那些又已經具備紮實的書法基本功夫後進入書法創作階段的書法家,他們的臨摹的目的和我們初學者不一樣,一個是大基礎,一個是定向臨摹,根據自己的不足來透過臨摹解決自身缺陷,以及透過臨摹調整自己未來的創作風格或發展方向,他們的臨摹是有目的和方向性,所以在臨摹時只是以一種書體的某一方面為重點。

    當然,既然是臨摹,無論書法家還是初學者都要以最大程度接近原貼為好,這個標準沒有毛病。不能把書法家的臨摹當做一種臨摹不像的藉口。

    臨摹的像是有方法的,主要的辦法就是讀帖。要會讀帖,才能做到首先胸有成竹。心中有準確的地圖,落筆自然有度。然後的對臨和背臨。要反覆的對臨和背臨,並不是說我們臨摹一遍兩遍就夠了,一定要保證做到消化了,變成了自己未來書法創作的素材或營養。必須做到讀帖和臨摹結合,然後透過集字創作來檢驗自己初步的學習成效。

  • 2 # 千年蘭亭

    關於臨摹,我認為,“臨得像”是手段,“臨得不像”是目的。很繞口,也很矛盾,是吧?

    首先,初學書法要臨“像”,這是學習書法的必經過程。

    學習書法,自古以來,人們就強調臨摹要臨得越像越好。唐代孫過庭在《書譜》中說:“察之者尚精,擬之者貴似。”就是講臨摹一定以“似”為皈依,以“像”為準繩。

    只有臨得“像”,才能體會得到古人是如何在寫字。寫得“像”,實際上是在還原古人寫字的狀態和過程。

    這正如我們在雪地裡開車,一定要沿著前車的車轍走,這樣才安全、順利,不至於走彎路,或把自己陷於危險境地。

    要臨得“像”,一是要仔細觀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讀帖”,加深對碑帖的理解;二是要,反覆試驗、反覆臨寫,透過一定量的訓練來達到心手合一;三是要熟,能生巧,找出其中的書寫規律。

    其次,學習書法的目的是為了學習古人寫字的方法,並非為了複製古帖。

    臨摹是為了自己的書寫,而不是複製經典。當我們掌握了古人寫字的方法,就可以用這種方法來書寫我們自己的內容。

    也就是說,臨摹得“像”是為了“不像”,或者說,先“入帖”,是為了後“出帖”。複製古帖,那是影印機的工作。

    所以我們看,歷代大家臨摹《蘭亭序》的作品很多,但沒有哪位臨得與原摹本一模一樣的。

    尤其是明代的王鐸,一生臨了大量王羲之、王獻之的作品,但除了書寫內容與原作一樣外,寫法已炯然不同。

    說到底,臨摹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我們重視臨摹,是希望透過臨摹階段的學習來訓練紮實的基本功。

    當然,就一般書法愛好者而言,臨得“像”就已經很不錯了,但你若有更高書法追求,那麼,由“像”到“不像”,將會是你的畢生追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長安CS75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