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101104825324

    最近在看《唐朝穿越指南》,第一章第三節正好說了這個問題,摘錄如下:

    “大人”作為一個當面的口頭稱呼語,在唐代,只用來呼父母,個別情況下可用來呼直系血親尊長,絕不能用“張大人、王大人、李大人”來稱呼各種官員。比如李世民在太原勸他爹李淵起兵反隋時說:“大人受詔討賊……”,敦煌變文《舜子變》裡也有:“舜子叉手啟大人:若殺卻阿孃者,舜元無孝道,大人思之。”其實用“大人”來稱呼父親,直到近代,還一直儲存在書信習慣當中。舉個例子,我們可以從《紅樓夢》裡看到清代人在口語上已經不叫父親為“大人”了,賈寶玉叫他爹“老爺”,賈環和賈蓉是叫“父親”,但是書信中,認了寶玉當乾爹的賈芸,就寫“不肖男芸恭請父親大人萬福金安”。“大人”是什麼時候變成對官員的稱呼語呢?具體時間說不清,但是“大人”和“爺”的稱呼演變過程一樣,都是從“稱父親”逐漸擴大、外延,一種叫做“親屬稱謂語外化”的現象與諂媚風氣相結合,最後“大人”的語義變化為稱呼官員,“爺(老爺)”變化為稱呼主人、貴人。

    既然在唐代不能用“張大人”“王大人”來叫官員,如果面前站著姓張姓王兩位大官,該怎麼叫他們?大致有以下幾種叫法:

    一是“姓”+“官爵”。這裡的“官爵”不必是全稱,比如劉某人任職“散騎常侍”,往往只呼為“劉常侍”。基本上各個官爵都有一些約定俗成的稱呼,姓趙的“兵部尚書”和姓錢的“禮部尚書”都被稱為“趙尚書”“錢尚書”,姓王姓李的“司勳主事、考功主事”被叫為“王主事”、“李主事”等等。

    二是“姓”+“公”之類的尊稱,應用廣泛,民間可用,官場也可用。如果在貞觀年間,見了房玄齡說“房公安好”,見了魏徵說“魏公萬福”,人家會覺得你很有教養。此外稱字號、稱地望(魏晉以下,行九品中正制,士族大姓壟斷地方選舉等權力,一姓與其所在郡縣相聯絡,稱為地望。)也可通用,“太白今日又得新句未?”“柳河東何時動身南行?”。

    三是“姓”+“官名別稱”。比如唐人稱縣令為“明府”,於是張縣令、李縣令會被叫為“張明府”“李明府”,中書舍人和門下省高官都別稱“閣老”。平民見了不知姓名和官職的官員,可以直接叫“郎君”,或者叫“貴人”也行。

    總之,要想見了什麼官員都叫“大人”混過去的話,這種偷懶方法是行不通的。被叫“大人”者會輕撫你頭笑而不語,而真正大人尊公在旁聽見了,大概會氣得拿棍子抽您一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學校資訊化建設存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