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言海古籍
-
2 # 記錄歷史人生
魯迅對史記的評價有兩句話。一般人只知道第二句“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但是第一句是什麼呢?“背春秋之義”。春秋講微言大義,褒貶立足於大義,記錄則秉筆直書,立足於信。背春秋之義,也就是寫的不真。(雖背《春秋》之義,固不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矣。——《漢文學史綱要·司馬相如與司馬遷》)換言之,史記可認為是比較硬核的歷史文學作品,或者比較軟的歷史記錄,但是不可以被認為是比較硬核的歷史記錄。這就是為什麼讀第一手資料很重要。魯迅對史記做出這樣的評價,顯然是親口嚼過甘蔗的人,可惜更多的“美食家”則是在嚼甘蔗渣。很多人評價史記,一般都是看“廣告”。書商不會告訴你魯迅批評史記背春秋之義,而只會有選擇的告訴你“史家之絕唱”。不然書不好賣。宋代以後也更加推崇有趣的史記而相對看輕嚴肅的漢書。到了近現代以後,由於《漢書》較多地表現了漢代官方思想,包含有太多的封建官方意識,也遭到了批評。這樣《史記》就繼續保持了較高地位。我對照過史記的一些篇章,發現史記確實存在很明顯的“背《春秋》之義”的問題。魯迅說他“恨為弄臣,寄心櫧墨,感身世之戮辱,傳畸人於千秋”是比較正確的。比較典型的是李廣問題。《李將軍列傳》是司馬遷《史記》裡的名篇,影響很大。但是,我在研究衛青和李廣事蹟的時候,仔細讀了讀這篇文章。然後聯想到《史記》其他篇章裡有類似於李廣的事蹟。特別之處在於,同樣的事蹟,在李廣傳裡就得到高度評價,在其他傳記裡則受到嚴重輕視。我曾經做過一點對比。文字與名聲——從衛青到李廣-風大可稍息否的文章-知乎風大可稍息否:文字與名聲——從衛青到李廣以親制才——劉邦為什麼敢於任用韓信-風大可稍息否的文章-知乎風大可稍息否:以親制才——劉邦為什麼敢於任用韓信李將軍廣者,隴西成紀人也。……徙為上谷太守,匈奴日以合戰。典屬國公孫昆邪為上泣曰:“李廣才氣,天下無雙,自負其能,數與虜敵戰,恐亡之。”於是乃徙為上郡太守。後廣轉為邊郡太守,徙上郡。嘗為隴西、北地、雁門、代郡、雲中太守,皆以力戰為名。(《史記卷一百九李將軍列傳第四十九》)李牧者,趙之北邊良將也。常居代雁門,備匈奴。……然匈奴以李牧為怯,雖趙邊兵亦以為吾將怯。趙王讓李牧,李牧如故。趙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將。歲餘,匈奴每來,出戰。出戰,數不利,失亡多,邊不得田畜。……復請李牧。……匈奴小入,佯北不勝,以數千人委之。單于聞之,大率眾來入。李牧多為奇陳,張左右翼擊之,大破殺匈奴十餘萬騎。(《史記卷八十一廉頗藺相如列傳第二十一》)對比加粗字型的記載,二者其實說的是一件事:戍邊過程:李廣傳:“匈奴日以合戰。”李牧傳:“匈奴每來,出戰。”日以合戰和每來必戰,一樣一樣的。戍邊結果:李廣傳:“數與虜敵戰,恐亡之。”李牧傳:“數不利,失亡多。”連將軍都有高度的戰死風險,那麼,士卒應該蒙受了多麼沉重的損失呢?士卒損失大,就是“數不利,失亡多”的委婉講法,一樣一樣的。戰後處置:李廣傳:“乃徙為上郡太守。”李牧傳:“復請李牧。”李廣從軍事任務重的防區撤走。替代李牧的將領也被撤走。一樣一樣的。歷史評價:李廣傳:“李廣才氣,天下無雙。”“以力戰為名。”李牧傳:“使他人代將。”離奇的事情發生了。李廣逃離了重點防區,卻得到了極高評價。而替代李牧的那位“無名氏”,連名字都沒有提名字,可見歷史評價之低。兩廂對照,同樣的行為,在司馬遷筆下卻得到了不同的評價。這樣我們就知道,司馬遷明顯偏袒了李廣。同事我們也可以理解,為什麼“李廣難封”。李廣難封不是因為他“天下無雙”但“數奇”,而是因為他就是一個放在李牧傳裡只能做無名氏的將領。水平不到,所以位子也不到。從記載對比就可以看出,李廣雖然是個出色的將領,但是還達不到名將的層次。或者說,他只是一個“出名的將領”,而不是“超凡脫俗的軍事家”。通過閱讀原始資料,儘管司馬遷在李廣傳裡的記載有問題,但是我們仍然能夠通過比對客觀事實,破除了一部分謬誤記載造成的迷霧,抽絲剝繭捕捉到一部分真相。雖然不是說所有的真相都可以剖析出來,但是破除一部分,也足以讓我們超過依舊陷在迷霧中的人。邏輯和理智,是解決問題的重要工具。通過對比李廣傳和李牧傳,我們可以確定一個事情:司馬遷不是沒有親疏遠近關係的聖人,他也會給朋友說好話,甚至說得很過分。這就告訴我們,史記在記錄“近漢歷史”時,公正性是比較差的。而且這種差不是因為漢朝官方政治導向影響了史記,甚至也不是司馬遷的政治理念影響了史記,而是司馬遷的個人感情影響了史記。史記有問題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但是君子有節。我們得有分寸。史記有問題,這個問題嚴重到什麼程度,是不是到了直接丟掉的地步,這是值得商榷的。魯迅就做得很好,一方面他指出史記存在“背春秋之義”的問題,另一方面他又指出史記有“史家之絕唱”的優點。不因人廢事,不以偏概全,不走簡單化極端化片面化的思維路線,魯迅這種思維方式很值得我們學習。還有就是,史記有個人感情問題在裡面,並不意味著漢書就是我們可以全盤接受無腦吸納的書籍。我們是現代人了,自有自己的價值觀,不能夠簡單接受兩千多年前封建社會的價值觀和政治理念。沒有自我,就無從學習借鑑。
-
3 # 每日一句詩詞
【 史 記 】——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史記》,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稱為《太史公書》或《太史公記》、《太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馬遷開始了《太史公書》即後來被稱為《史記》的史書創作。該著作前後經歷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記》全書包括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政績)、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勳貴興亡)、七十列傳(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蹟,主要敘人臣,其中最後一篇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曆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史記》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比《淮南子》多三十九萬五千餘字,比《呂氏春秋》多二十八萬八千餘字。《史記》規模巨大,體系完備,而且對此後的紀傳體史書影響很深,歷朝正史皆採用這種體裁撰寫
《史記》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與《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 [9] ,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其首創的紀傳體編史方法為後來歷代“正史”所傳承。《史記》還被認為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劉向等人認為此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
【 內 容 簡 介 】《史記》分本紀、表、書、世家、列傳五部分。其中本紀和列傳是主體。它以歷史上的帝王等政治中心人物為史書編撰的主線,各種體例分工明確,其中,“本紀”、“世家”、“列傳”三部分,佔全書的大部分篇幅,都是以寫人物為中心來記載歷史的,由此,司馬遷創立了史書新體例“紀傳體”。
一、本紀
“本紀”是全書提綱,以王朝的更替為體,按年月時間記述帝王的言行政績;其中記載先秦歷史的五篇,依次是五帝,夏,殷,周,秦;記載秦漢歷史的七篇,依次是秦始皇,楚霸王項羽,漢高祖劉邦,高後呂雉,漢文帝劉恆,漢景帝劉啟和漢武帝劉徹。
“表”用表格來簡列世系、人物和史事。
三、書
“書”則記述制度發展,涉及禮樂制度、天文兵律、社會經濟、河渠地理等諸方面內容。
四、世家
“世家”記述子孫世襲的王侯封國史蹟和特別重要人物事蹟。
五、列傳
“列傳”是帝王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蹟和少數民族的傳記。 [9]
《史記》從傳說中的黃帝開始,一直記述到漢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敘述了三千年左右的中國歷史。據司馬遷說,全書有本紀十二篇,表十篇,書八篇,世家三十篇,列傳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約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 [9]
班固在《漢書·司馬遷傳》中提到《史記》缺少十篇。三國魏張晏指出這十篇是《景帝本紀》、《武帝本紀》、《禮書》、《樂書》、《律書》、《漢興以來將相年表》、《日者列傳》、《三王世家》、《龜策列傳》、《傅靳列傳》。後人大多不同意張晏的說法,但《史記》殘缺確鑿無疑。
今本《史記》一百三十篇,有少數篇章顯然不是司馬遷的手筆,漢元帝、成帝時的博士褚少孫補寫過《史記》,今本《史記》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補作。
【 研 究 概 況 】自漢至清,《史記》的研究專著與論文囊括了名物典章、地理沿革、文字校勘、音韻訓詁、版本源流以及疏解、讀法、評註等領域。方法是抄攝材料,排比引證,基本是微觀的甲說乙說的“文獻”研究。
20世紀以來,司馬遷與《史記》的學術研究隊伍日益壯大,學者除了對司馬遷生年、生平、家世和《史記》的名稱、斷限、體制、取材、篇章殘缺與補竄、義例等具體問題的考證之外,更加擴充套件了《史記》的綜合整合研究。他們以文獻為本,汲取本土考古學成果,結合西方史學學理與方法,考證精嚴,論斷謹慎,邏輯分析嚴密,極大地推動了大陸《史記》從“史料學”到“《史記》學”的進展,突破性成果較多。例如王國維首用甲骨文、金文證明《史記》記載的三代歷史為可信,從王國維與郭沫若同用漢簡考證司馬遷的生年到陳直的《史記新證》,都可看出考古文獻得到了極大利用。而這一百年的考據研究主要集中於司馬遷的行年、《史記》疑案、馬班異同考論、《史記》與公羊學、《史記》三家注等領域。
《史記》是中國史學史上第一部貫通古今,網羅百代的通史名著。正因為《史記》能夠會通古今撰成一書,開啟先例,樹立榜樣,仿效這種體裁修史相繼而起。通史家風,一直影響著近現代的史學研究與寫作。
二、建立了史學獨立地位
中國古代,史學包含在經學範圍之內,沒有自己的獨立地位。史部之書在劉歆的《七略》裡,附在《春秋》之後。自司馬遷修成《史記》以後,後世作者繼起,專門的史學著作越來越多,西晉的荀勖適應新的要求,將歷代的典籍分為四部:甲部記六藝小學,乙部記諸子兵術,丙部記史記皇覽,丁部記詩賦圖贊。從而,史學一門,在中國學術領域裡才取得了獨立地位。飲水思源,這一功績應該歸於司馬遷和他的《史記》。
-
4 # 人間一塵
史記的價值?是經濟價值還是史學價值?是文學價值還是史料價值?
無頭無尾,理還亂,說不清的一問。
質疑?近些年隨著考古的一些發現,佐證或釐清了一些史記中的記載。或補充了些資料。
當然也出現了些疑問。這很正常。
回覆列表
唯有讀史,方見古今,明人心人性。
史記,從某種意義來講,它解答了“人為何而來,又為何而生”的問題。
談到他的價值,我想,中國古代史學典籍中最著名的一本書,幾乎沒有之一吧。
他記載了上自傳說中的中華人文初祖黃帝,下到司馬遷同時代的漢武帝時期三千多年曆史,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由中中國人對自己“是什麼人,從何而來,為何而生”等一系列關鍵問題,所做出的系統和全面的回答。
關於對史記的質疑,我想是題者也是為引起大家對史記的重視。
當你老了,回顧一生,會發現影響命運走向的關鍵選擇其實就是那麼幾個:18歲報考大學選什麼專業?22歲是出國留學還是考公務員?25歲創業還是繼續傳統行業?30歲是回家安穩生活還是繼續大城市打拼?那麼能讓你做出正確決策的就是培養洞察力,最好辦法就是讀史明智。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歷史是一個無窮無盡的案例庫,各個時代的人總會面臨差不多的困境,比如劉邦被困漢中那年,到底該不該選擇相信韓信?項羽最初取得勝利時該不該定福徐州?普通人看歷史,一來應付考試,二來追歷史看看古往今來,大咖看歷史,關注歷史人物在變幻莫測的形勢裡決斷和魄力,學習洞察世界,制定規則。
史記,他不光具備一定的歷史價值,文學價值,在現如今同樣是生命中重要的教科書,能知道一個社會頂端的人,如何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明白怎樣帶領一群人共同奮鬥,能懂得如何把下一代培養成精英…
史記,不光是一面鏡子,也是生命中必不可少的養料,能夠將這面鏡子發揮作用的人,都將展現個人價值,並能更好去服務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