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張139819200
-
2 # 在起跑線上——
對於沒有土地的農民有什麼改革措施?這個問題有點意思!什麼叫農民?在農村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者才能叫農民。至於沒有土地的農民的可能有這兩種現象:一、土地面積被國家用於修各種道路徵用,成了失地農民;二、農村戶口新生兒、婚入的新增人口,土地面積在國家沒有調整政策時,這部份人沒有土地。國家及地方政府部門對農民的土地徵用以後,會給農民辦理失地農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解決老有所養的問題。而對於新生兒、婚入新增人口,目前只能靠國家政策的出臺,得到自己應該享有的土地。我是這樣理解的向農民朋友分享一下,僅供參考
-
3 # 愚人也會笑
農民沒有土地的,意味著一生都不會有土地(其原因有可能是戶口造成),真正一點土地都沒有的農民應該是萬份之一。30多年前政府分土地到戶,在這幾十年的變化中,農民的土地有私買的,被徵用的,有轉換的,有自建房的,也有些土地變成了無主地。
如今農民的土地又一次30年不變,很多是繼承父母以前的土地下來,也有些是新分配的,一切分配工作已經接近尾聲,老家那裡去年就分配完畢,原來沒有土地的農民,只要自己身份沒有什問題,都可以不多不少分到一點土地。
至於有什麼改革措施,可以明確的說為零,農民的土地政府規定有個有效時限,分好了的誰都不願再分割一點給別人,那怕是棄種的地。
農民想種地自己又沒有土地的,唯一的辦法只有租種,這是最好的辦法,如今的農民只有身份是農民,但真的懂幹農活的還真不多,租地不算貴,還有些是免租金的,只求自家地不長草。
-
4 # 鄉野小吏話三農
這個問題,沒有土地的農民,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1、是土地被徵用的。隨著一些地方修高速、高鐵、工業園區,農民土地被有償徵收,失去土地。對這部分農民,在徵地補償的時候有一個失地農民保障金,我們當地大約是1-1.5萬元每畝,全部打入農民的養老保險賬戶,等到60歲以後可以領取養老金。
2、戶口遷回農村的農民。這個群體包括村裡曾經遷出去的下崗工人、個體戶、計劃生育超生孩子等,後來他們又將戶口遷回村內,但是已經沒有土地,對這樣的人員,是沒有任何支援政策的。
3、因為土地政策沒有土地的農民。想必這也是題主問的關鍵。由於農村“添人不添地、減人不減地”的土地承包政策,一些嫁過來的媳婦、新出生的孩子是沒有土地的。特別是隨著時間推移,這種人地不對稱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引起農民關注。
關於這部分人的改革措施,目前還沒有明確的措施。一些農村自行的做法是,如果村內有整戶遷出或者死亡收回的土地、到期的集體承包地,會視情況分給這些無地的農民。如果沒有,只能維持沒有地的狀況。
但是,隨著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和股權量化,無論是有地沒地的農民,都是集體合作社的股東,都有權利享受集體收益分紅。或許隨著農村發展,在不遠的將來,農村土地會全部收歸集體經營,獲得收益給全體村民分紅,到那個時候這個問題可能才會迎刃而解。
-
5 # 使用者郭樹元
對於沒有土地的農民,應當引導他們搞養殖產業,農產品深加工,農產品運銷,組織鄉土能人智慧團(服務生產計劃,產前產中技術服務,代理種養經營等等),社隊企業。
-
6 # 那年真好6
土地是農民安身立命之本,擁有土地是每個農民的願望。近些年來農村土地承包法一直是穩定不變,實施原則是,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隨著時間的推移,農村新增人口越來越多,人地矛盾也日顯突出了。
新增人口無地耕種的問題,已成了國家的高度關注的物件。2017年的農村土地改革還在開展中,在土地改革中,國家也著力解決新增人口無地的問題,本著穩定承包關係的大方針,國家透過以下途徑來解決這一問題,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依法開墾村集體預留的機動地,優先分給沒地的農民。
第二,將承包方依法交回的到期的承包地,優先分給沒地的農民。
第三,將進城落戶的農民,自願交回的承包地,優先分給沒地的農民。
第四,透過農村勞動力轉移,來緩解沒地農民的處境。
第五,鼓勵農民依法流轉承包地,沒地的農民可租賃等手段,來獲取可以耕種的土地。
第六,考慮將新增人口沒地的問題,納入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的範圍內,來解決沒地農民的基本生計問題。
回覆列表
對沒有土地的農民來說,租別人的土地經營不划算,應向村委會申請,向上級反應該向養殖業發展,比種自己和政府各自籌一部分資金養豬羊等都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