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字長吉,……為人纖瘦,通眉,長指爪,能疾書。每旦日出,騎弱馬,從小奚奴,背古錦囊,遇所得,書投囊中。未始先立題然後為詩,如他人牽合程課者。及暮歸,足成之。非大醉弔喪日率如此,過亦不甚省。母使婢探囊中,見所書多,即怒曰:“是兒要嘔出心乃已耳!”
譯文:
李長吉長得纖瘦,雙眉相連,長手指,能苦吟詩,能快速書寫。常常帶著一個小書童,騎著弱驢,揹著又古又破的錦囊,碰到有心得感受的,就寫下來投入囊中。等到晚上回來,他的母親讓婢女拿過錦囊取出裡面的草稿,見寫的稿子很多,就說:“這個孩子要嘔出心肝才算完啊!”.
給點補充:“嘔心瀝血”的來歷
“嘔心瀝血”常用來形容為了工作或是某些事情而窮思苦索,費盡心血。這個四字成語很有趣,兩個字來自詩人李賀的故事,另兩個字出自文學家韓愈的詩歌,這樣組合而成的。此類組合的成語,在中文成語中並不很多。
“嘔心”見於《新唐書·李賀傳》。中唐時期的李賀是個才華橫溢的詩人,他從小就喜歡寫詩,一生中寫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作品。李賀寫詩注重考察和寫實,他不喜歡先立個題目再冥思苦想,而是常常到處遊覽,見到好的景物,有趣的題材,便立刻動手記寫下來作為資料,然後才將詩歌素材在家集寫成篇。所以,李賀每日早晨起床後,就拉出小毛驢騎上去,讓書童帶好書囊布袋,出外四處周遊。隨時看到什麼便寫成詩句,放入書囊中。
知兒者,非母莫屬。李賀的母親知道兒子勤奮的創作習慣,更瞭解孩子身體很差,當然心疼得很。每天李賀一回家,媽媽就檢查他的書囊。當發現兒子書囊中存放著太多詩句紙片時,便關切地嗔怪:“這孩子要把心嘔出來才肯罷休啊!”(原文是“是兒要嘔出心乃已耳”。)
“瀝血”是韓愈《歸彭城》詩中用語。原詩寫道:“刳(粵語和普通話都讀作‘枯’)肝以為紙,瀝血以書辭”。意思是割下肝來作紙,滴出血液作墨汁,書寫詩文。
李賀字長吉,……為人纖瘦,通眉,長指爪,能疾書。每旦日出,騎弱馬,從小奚奴,背古錦囊,遇所得,書投囊中。未始先立題然後為詩,如他人牽合程課者。及暮歸,足成之。非大醉弔喪日率如此,過亦不甚省。母使婢探囊中,見所書多,即怒曰:“是兒要嘔出心乃已耳!”
譯文:
李長吉長得纖瘦,雙眉相連,長手指,能苦吟詩,能快速書寫。常常帶著一個小書童,騎著弱驢,揹著又古又破的錦囊,碰到有心得感受的,就寫下來投入囊中。等到晚上回來,他的母親讓婢女拿過錦囊取出裡面的草稿,見寫的稿子很多,就說:“這個孩子要嘔出心肝才算完啊!”.
給點補充:“嘔心瀝血”的來歷
“嘔心瀝血”常用來形容為了工作或是某些事情而窮思苦索,費盡心血。這個四字成語很有趣,兩個字來自詩人李賀的故事,另兩個字出自文學家韓愈的詩歌,這樣組合而成的。此類組合的成語,在中文成語中並不很多。
“嘔心”見於《新唐書·李賀傳》。中唐時期的李賀是個才華橫溢的詩人,他從小就喜歡寫詩,一生中寫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作品。李賀寫詩注重考察和寫實,他不喜歡先立個題目再冥思苦想,而是常常到處遊覽,見到好的景物,有趣的題材,便立刻動手記寫下來作為資料,然後才將詩歌素材在家集寫成篇。所以,李賀每日早晨起床後,就拉出小毛驢騎上去,讓書童帶好書囊布袋,出外四處周遊。隨時看到什麼便寫成詩句,放入書囊中。
知兒者,非母莫屬。李賀的母親知道兒子勤奮的創作習慣,更瞭解孩子身體很差,當然心疼得很。每天李賀一回家,媽媽就檢查他的書囊。當發現兒子書囊中存放著太多詩句紙片時,便關切地嗔怪:“這孩子要把心嘔出來才肯罷休啊!”(原文是“是兒要嘔出心乃已耳”。)
“瀝血”是韓愈《歸彭城》詩中用語。原詩寫道:“刳(粵語和普通話都讀作‘枯’)肝以為紙,瀝血以書辭”。意思是割下肝來作紙,滴出血液作墨汁,書寫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