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飛翔房車俱樂部
-
2 # 天和Auto
汽車走泥潭是否會打滑陷車主要取決與輪胎的型別,其次為四輪驅動系統。
汽車的驅動形式很大程度影響脫困能力,但泥潭是個例外,因為泥潭考驗的是輪胎的抓地力。在拉力中也有一些兩驅車,這些車在砂石、泥沼、冰面等溼滑路面的透過能力並不差,原因在於使用MT輪胎。
MT_mud tire,釋義為泥地輪胎,這種輪胎的特點為胎冠花紋間隔非常大,而且凸起非常誇張。這種胎冠造型有很強的抓地力,即使在稀泥路面也能快速的抓住並刷出稀泥,快速的刨到乾燥路面;或者是在泥地的粘度比較大時,利用泥土本身的阻力實現向前的驅動力。使用這種輪胎的賽車即使是兩驅也會有不錯的脫困能力,不過這些兩驅車往往也會有差速鎖而且發動機還是中置,所以脫困的機率還是要大一些。
普通的量產兩驅SUV往往沒有差速鎖或電子限滑,只是有普通的差速器。差速器的作用是依據兩側輪胎的阻力自動調整輸出扭矩,如果兩側車輪的阻力相當則能獲得相同的動力實現脫困,但在泥地中總會出現一側車輪的阻力更小。阻力小的車輪會獲得更大的動力輸出,因為動力需要克服的是阻力,那麼兩驅SUV即使換擋MT輪胎,在泥潭中會出現一側車輪打滑後逐漸造成抓地力加大,之後另一側車輪打滑,兩個車輪反覆刨坑很有可能造成陷車。
陷車後車輪即使獲得抓地力也很難脫困,因為整臺車都坐在了泥沼中;所以兩驅SUV有機率在泥潭中脫困,但是機率並不高。至於四驅車也不見得都能脫困,因為有一些分時四驅的越野車同樣沒有前後橋差速鎖或電子限滑,其打滑的狀態與兩驅SUV實際相同。只有分時四驅、全時四驅或適時四驅,三種四驅配合電子限滑脫困機率更高,因為電子限滑可以透過ESP呼叫ABS對打滑車輪進行剎車,動力會透過差速器傳遞至對側不打滑的車輪,來回調整制動力能提升脫困能力,狀態參考下圖,用手捏住的車輪可以理解為打滑輪,捏住就是ESP的電子限滑制動剎車。
最理想的狀態還是四驅加差速鎖,因為差速鎖鎖止的前後橋差速器的差速功能,鎖止後兩側車輪能始終得到50:50的相同動力分配,這種模式配合MT或AT全地形理論脫困能力最強。當然特殊調校的賽車用兩驅加差速鎖也會有不錯的脫困能力,但必然會用MT輪胎;普通SUV使用HT公路胎別去嘗試越野,一準陷車。
-
3 # 滴逃逃
驅動形式和打滑完全無關!打滑是輪胎沒有附著力或者附著力傳遞(滑輪)的現象!如果過泥潭車子兩前輪打滑,你肯定選擇倒車!4驅是將動力傳遞到後軸,這樣你有可能透過泥潭!4驅只是提高了透過率,並不是一定能透過,比如,你開車過泥潭速度很快,四個輪子都進去了!那就叫拖車吧!
回覆列表
四驅車相對於兩驅車都具有更高的透過性與主動安全性。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兩驅車行駛在一些泥濘或溼滑路段時打滑,車子很難走出泥潭。而四驅車因為兩個車輪(前輪或後輪)打滑的話,還有另外兩個車輪“幫忙”,這樣就能輕鬆擺脫這種困境。
另外在一些冰雪或溼滑路面行駛或者過彎時,四驅車不容易出現打滑現象,比一般的兩驅車更為穩定。
如果你選擇suv只是上班通勤,為了視野更好、空間更大,僅作為城市代步工具的話,就不用糾結於四驅了,選擇兩驅車型就已經足夠。
價格上,suv兩驅車型要比四驅車型便宜一兩萬,就算您不差錢,選擇了四驅車型,但這個配置對於您來說也只是個擺設,基本用不到,而且還要額外的付出更多購置稅與保養費用,油耗也要相對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