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史海閒聊
-
2 # 乙九丁
糞便的臭味,主要還是來源於發酵。糞便在發酵的過程中,捂在便池裡,臭味不能及時散發出來,猛一開蓋子,味道集中衝出來,簡直臭氣沖天。正常的新鮮糞便,沒有那麼大的臭味。火車排到鐵道上的糞便,第一很分散,有那麼一點的臭味馬上飛散到曠野中了。第二因為分散,馬上幹了,沒來得及發酵,臭味也沒捂著,隨時飛散了。第三,火車進站前,進入人口稠密區,列車員會鎖上廁所,禁止使用。糞便都排到野外人煙稀少處,沒人注意到火車糞便的臭味。
-
3 # 六點山泉
火車廁所在到站的時候是絕對禁止排放,絕對禁止顧客滯留廁所。我有次去石家莊,生瀋陽的列車,喝了北方的水,壞了肚子,剛好到了站,我捂著肚子在廁所門前忍得眼淚就要掉出來,至那次我的肛門收閉功能大不如以前,說要解手決不可拖延。
各位朋友火車並不儲留排洩物,火車在高速運動中產生了極強的汽流,這種強大的氣流能夠把從火車廁所裡流出的排洩物汽化成微小的分子散佈到空氣中,然後散發到極廣闊的地方去,構不成汙染和出現臭氣。
-
4 # 天平147267671
鐵軌上排洩物隨著火車的快速執行,分佈的落點是不集中的,野外的場合,漫長的鐵路線,那麼點排洩物真影響不了什麼大環境。
-
5 # 天挨天
火車速度行駛時比較快,糞便都變成粉塵飄到兩邊了,這就是行駛時可以上廁所到站點了乘務員把廁所鎖上的原因。。。
-
6 # 哈叩麼等2020人
現在的火車已經改進了,不像之前直接排到鐵路線路上,現在火車下有儲存糞便的裝置,待火車到達終點站後,由吸糞車統一吸走。
-
7 # 火車天下
以前生產的鐵路客車都是直排廁所,在列車上進廁所並不會覺得有多臭,但是在鐵路上走的時候就能看到鋼軌外側隨處都是排洩物,特別是客車比較多的線路尤其如此,也會給鐵路沿線的環境帶來汙染。以前有些鐵路並沒有封閉,所以行人可以上線行走。而那種沒有客車執行的鐵路就很乾淨。由於客車是直排廁所,到站停車的時候,為了保證車站的衛生,所以只有臨時關閉廁所,到現在那些非空調客車和一些比較舊的空調客車依然如此,沒有安裝集便器。但是最近十幾年新造的空調客車以及動車組列車都設定了集便器,減少了對鐵路沿線的環境汙染,也不會在列車到站停靠辦理上下客的時候關閉廁所了,列車回庫的時候會進行吸汙作業,還有個別車站的站臺也會進行吸汙作業。
-
8 # 龍井茶葉虎跑水
屎尿拉在什麼地方,沒有不臭的。只是相比較而言,當然也沒人爬在鐵軌上去聞那臭味。
鐵路也是空曠地帶,一天往來火車較多,前車排洩,臭味便隨之擴散,有的地處郊野,相對人少,自然無聞。加上後面來車,風馳電摯,臭味散發很快,逐漸消失於郊野。由於行人稀少,也就沒人再意這種事情。
-
9 # 李越峰
火車糞便排到鐵軌上,卻看不見聞不到,原來是有這樣的妙招,看完簡直讚不絕口!
我們在坐火車的時候,你是否有這樣的疑問,火車上的排洩物到底去的哪裡?我一開始以為,到站了有專門的地面人員來收集,因為進入車站前,就會把廁所鎖起來,等火車啟動後才打開,我以為一方面是為了上下乘客,另一方面就是把廁所裡的排洩物清理出去
後來才知道火車的廁所是直通式的,裡面的排洩物會直接排放到鐵軌上,但是說到這,又引發了一個新的疑問,長此以往,不就把鐵軌弄髒了嗎?但當我們走在鐵軌上時,又聞不到任何的氣味,也看不見任何的糞便,它們到底去了哪?
關於火車廁所火車上的廁所,跟家裡的衛生間一樣不分男女,基本上每節車廂都會有一個廁所,位於車廂與車廂的連線處,因為空間的問題,火車上的廁所比較狹窄,水量也比較小,畢竟火車上攜帶的水是有限的
以前的火車廁所是直通式的,就是直接排放到鐵軌上,在火車上因為旅客太多,廁所又是男女共用,所以有時候特別的擁擠,需要排隊!基本上每時每刻都有人上廁所,第一次坐火車的人沒有什麼經驗,經常弄得憋著
因為火車進站前後15分鐘就會鎖廁所,所以你不提前上好的話,就要憋著了,等到廁所開放了,又會有很多人排隊,因此,這個時候也是最擁擠的
還有我覺得在火車上上廁所,沒有地面的公廁安逸舒適,主要是外面總有人等候著,所以你不好意思使用得太久,只能儘快解決,否則會怨聲載道,畢竟每個人都有三急!
火車上的糞便一瀉千里,為何聞不到臭味?坐火車的人特別多,人們的排洩物一瀉千里,能夠減輕收集的難度,火車上的糞便直接排到了鐵軌上,為何還沒有堆積如山呢?
當我們在鐵軌上行走的時候,似乎也聞不見什麼氣味,那麼這些糞便究竟去了哪裡呢?
1、火車糞便並不會排在進站前後的鐵軌上
我們在城市的鐵軌上行走時,根本看不見一點糞便,那是因為火車上的排洩物不會排到這些地段,這也是火車進站前後15分鐘就要廁所的原因
在這個時間段是禁止使用廁所的,否則糞便就排到了人煙聚集的地區,要知道火車在15分鐘還要走很遠的距離,把廁所鎖起來,防止弄髒站臺前後一段很遠的軌道,所以你看不見任何的糞便,是因為你行走的這一段鐵軌,本就沒有排洩物排放出來
因此,火車上的糞便,基本上都是排在了人煙稀少的荒郊野外,那些地方很少有人去,自然你也就看不見聞不著!
2、高速氣流分解
這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我們都知道火車在行駛的速度也很快,高速行駛的火車,會帶動周圍的氣流也在快速地移動,這個時候糞便排放出去時,會被氣流分解成氣霧狀顆粒,並不會像在地面上廁所的時候,一堆的堆在一起,糞便解體之後,會落到碎石的縫隙中,加上高速行駛的火車,也會產生強風,風力也會把分解的糞便吹到外面去
3、雨水沖刷,太陽暴曬分解風乾
被高速氣流分解的糞便,儘管還會落到鐵軌上,但是長年累月的太陽暴曬和雨水的沖刷,就會慢慢地減少,甚至是消失,同時也會被風乾
寫在最後以前的綠皮火車,廁所都是直排式的,也就是糞便直接排放到鐵軌上,糞便透過高速的氣流分解,哪怕落回了地上,也會有太陽暴曬、雨水沖刷、風力風乾,除此之外,還有微生物分解,植物還能從糞便中獲得氮、磷等元素
而且剩餘的糞便,還能跟隨雨水流入地下,滋養植物,所以鐵路沿線的植物生長得很好,肥力更加的充足
進站前提前鎖廁所,就是不能把糞便排在火車站,雖然糞便能滋補動植物,但人類是高等文明動物,糞便排在火車站就會堆積如山,臭氣熏天,而且進站前火車的速度是越來越慢,不能產生高速的氣流,也就不夢分解糞便了
現在基本上都是採用的負壓式、集便式的廁所,透過真空吸力來吸收這些糞便,更加的安全、文明、科學,到站後專門有吸汙車來收集這些糞便
-
10 # 薇恩恩
10年前的火車廁所確實直通軌道,坐火車時上廁所,就感覺屁股涼颼颼的,但是為什麼你看不到,並且聞不到軌道上的屎尿臭呢?
火車是人們出行經常使用的交通工具,特別是之前的綠皮火車,好多人一坐,就是20幾個小時,甚至30幾個小時,畢竟人有“三急”,上廁所是必須的,所以每節車廂,都會配備一個廁所。
小時候有一次坐火車去姥姥家,大概需要10多個小時,中途“內急”上廁所,一蹲下就感覺屁股涼颼颼的,低頭一看,透過便池,可以直接看到下面的軌道。
我就在想,就這樣直接把糞便排在軌道上,軌道不會變臭麼,如果時間長了,軌道上的糞便會不會“堆積如山”,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後來我終於發現了端倪。
原來火車進站前的20分鐘,火車上的工作人員,都會拿著鑰匙,把火車上的廁所門鎖好,不讓旅客使用,當火車離站後半小時以後。
乘務人員才又把廁所門開啟,這就保證了火車站附近的幾公里內的軌道是看不到糞便的,也聞不到糞便的臭味,因為旅客的糞便,大多都排在荒無人煙的野外。
有的人就要問了,既然旅客把糞便都排放在了野外的軌道,那野外軌道的糞便,是不是變成了“屎山尿海”呢,其實則不然。
就算是10年前的綠皮火車,火車的時速也達到了八九十公里每小時, 這個速度是很快的,因此旅客排的糞便,到了軌道上並不是一灘一灘的。
在速度,和氣流的作用下,旅客的大塊糞便,就會變成屎點,或者尿點,甚至是顆粒狀,或者霧狀,分佈在鐵軌上,或者鐵軌下面的石子上面,基本上一場雨過後,就被沖刷乾淨,吸收進土壤了。
就算是沒有下雨,經過大自然的風吹日曬,軌道上的屎尿,也會被分解得無影無蹤,這就是為什麼軌道不會發臭,你也聞不到軌道發臭的原因。
屎尿吸收進土壤,就會變成有機肥,因此好多軌道上,都會長出“綠油油”的青草。
但是隨著中國科技的發展,現在的火車已經取代了,直通軌道式的廁所,現在的火車都使用了糞便收集箱,大大保護了中國鐵路的衛生環境。
一般來說火車的糞便收集箱是分開的,分為“黑水”收集箱和“黃水”收集箱,黑水就是包含固體糞便的水,這種水有機物豐富,直接會被拉到汙水處理廠,進行處理淨化。
黃水,就是含有尿液的水,這種水包含豐富的“尿素”,直接就被拉進了化肥廠,進行處理加工,製作成了化肥。
每當火車到站了,就會有專業的工作人員,來處理火車上裝滿糞便的收集箱,因此有些車站,還是能輕微地聞到一些臭味的。
而現在的高鐵,採用得更加高階,使用的是真空氣吸式廁所,這種廁所不但處理糞便更乾淨快捷,而且還能節約水資源。更好地保護自然環境。
寫在最後從10年前的綠皮火車,到現在的和諧號,復興號高鐵,火車上的廁所,也從之前的軌道直通式廁所,變成了現在的真空式廁所,不得不說,祖國的科技發展是真的迅速,也祝願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強大。
-
11 # 春暖花開123454321
這個我能回答,肯定有臭味,小時候我家住在鐵路附近,大多數時間在鐵路邊玩耍,枕木,鐵軌下面是那種碎石,有時候不小心鞋上就會粘上,還能看見那種擦屁股紙,所以說有味,類似農村那種旱廁的味道。
-
12 # 泰羅觀世界
一位在鐵路上當巡線工的老師傅告訴我:40年前的鐵軌上好多汙物,臭氣熏天。他每天要在鐵軌上走4個小時來撿這些汙物。如今的鐵軌不再臭了,只因為火車廁所上多了一個設定,不但人性化而且科學又環保。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時,當時火車沒有現在這麼先進,火車內的裝置也比較簡陋,人們臨上火車時都會去廁所把屎尿排乾淨,甚至為了防止路上想要上廁所,一路上都不敢喝一口水。只是因為當時的火車衛生間比較簡陋,上廁所會給人們帶來極大的尷尬。
據瞭解,當時一到春運時,為了緩解春運壓力,鐵路都會把拉貨的大棚車改成“棚代客車”,在車廂角落裡放一個木桶,用草蓆和竹板把四周簡單圍上,成為臨時廁所,木桶低端會鑿出一個大洞,乘客的大小便會從洞裡漏到鐵軌上。
所以在當時那個年代,人們出行過程中上廁所是特別不方便的,一是共用一個木桶不乾淨也不衛生,二是木桶散發出來的臭味彌散在整個車廂裡,車廂裡的乘客身上都被染的全是臭味。
如今,隨著中國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交通工具也越來越多,越來越先進。人們出行時所使用的交通工具也不單單是火車、汽車,更多人開始選擇速度較快的飛機作為“代步工具”。
無論是選擇哪種交通工具,在室內裝置上也變得更加人性化,車上廁所的設計也更加先進。也就是因為廁所變得越來越先進,還因此鬧出了一個笑話。
案情回顧:河北農民發現天降冰塊,品嚐後取名“無根之水”。
2010年6月5日,在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波東村,村民們發現兩個大如臉盆的白色冰塊從高空中呼嘯的墜落到農田裡。
當時正值夏季,天氣炎熱,天上莫名其妙的掉下兩個大冰塊讓村民們頓感無比稀奇,畢竟只有冬天時才會下冰雹,這夏天下冰塊屬實世間罕見。
而這兩個大冰塊在重力加速的作用下,將地面硬生生的砸出了兩個直徑約為70釐米,深約20多釐米的大坑,一時間這個訊息在全村傳來,引起了村民們大量的圍觀,於是有人趕緊聯絡當地媒體。
後來經過天文學家初步判斷,這兩個大冰塊很有可能是一種非常難得一見的“隕冰”現象。
而經過科學家們進一步分析檢測,竟然發現這兩塊冰塊的成分竟然與地球上的冰塊成分十分相似,於是科學家們重新返回現場,意外發現墜冰地點處於飛機飛行航線上。
其中有一村民張大爺,偷偷拿走了部分冰塊。回家後張大爺迫不及待的品嚐起這塊“天降之物”,發覺它的味道有些奇怪,不但有點鹹,還有點甜和苦,張大爺高興地給這冰塊取名為“無根之水”,認為可以包治百病,放到冰箱裡珍藏起來。
最後,經過專家調查和研究後發現這冰塊其實是飛機廁所裡排洩物經過處理的藍冰。
我們平時在家都會給馬桶裡丟一塊廁寶,廁寶經過溶化後流出的馬桶水就是藍色的。所以這飛機上的藍冰,其實就是航空公司為了防止馬桶散發臭味,在馬桶裡加入了藍色除臭液,當乘客上完廁所後,排洩物收集在機身的汙物儲存桶裡。
但是在飛機飛行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馬桶汙水管道因氣壓原因洩露,而這些洩露的藍色液體,會在高空的作用下結冰,貼附在飛機表面,隨著高空中氣流的沖刷可能掉落地面。
而如今不管是汽車上的廁所還是火車上的廁所,在處理乘客的排洩物時,其實處理方式跟飛機都是差不多的。今天我們就詳細來科普下:火車上的廁所是如何處理這些排洩物的。
火車上的廁所也在不斷“進步和改革”。上文中提到,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那時候的客車並不多,一到春運時候就會把拉貨“棚車”臨時改成“棚代客”車,這種車上廁所極其簡陋,只是用木桶來代替廁所。木桶下方鑿一個大洞,周圍用草蓆和竹板圍上,人們方便後,排洩物直接順著大洞漏到鐵軌上。
後來到了九十年代後,“棚代客”消失在人們的視野裡,再加上鐵路事業的不斷髮展,開始出現了綠皮火車,火車上的廁所也有多改變,有了一個單獨的小房間,增加了隱私性。
但是這種綠皮火車廁所屬於直排式廁所,廁所地面是鐵板做的,便池是陶瓷的,廁所的汙水口直接通向鐵路軌道上,排洩物隨著沖洗的水直接流到車廂外,散到鐵軌上,甚至透過這個汙水口能清晰地看到下面的鐵軌枕木。
這種直排式廁所比較簡單粗暴,因為汙物直接排到了鐵軌上,讓沿路的軌道變得臭氣熏天,給鐵路附近的居民帶來極大困惱,同時也給沿路清理軌道的巡線工人帶來極大的工作壓力。
據瞭解,巡道工人每天要行走21公里的路,彎腰1000多次,鐵路上的垃圾、樹枝、雜草、積雪都需要他們去清理。
進入20世紀後,列車上的廁所裝置設施也越來越先進,開始出現了集便式廁所,集機、電、氣、液、真空於一體。
乘客上完廁所後,輕輕一按水箱,便池裡就會噴出少量的水,同時產生巨大的真空吸力把汙物和臭氣全部吸進車廂底部的“糞箱”裡,使整個廁所幹淨整潔。
等到列車到站後,會有專門的卸汙車把火車上的汙物抽送走,特別的方便。
而現在高鐵上的廁所更加人性化,不但內設馬桶,而且還提供了充足的一次性坐墊紙,廁所裡還專門設定了水龍頭和洗手盆,為了方便帶孩子的寶媽,還設有母嬰臺,同時還有專門為殘疾人設定的專用廁所。
火車廁所排洩物直通軌道,為何軌道不發臭呢?上面給大家科普完中國列車上廁所的”發展過程“,現在我們就來繼續回答問題:為什麼火車排洩物直通軌道,軌道不發臭呢?
小時候我家在武漢老漢口京漢鐵路居住(現在早已拆遷,變成了京漢大道),租的是站臺職工平房,整個童年我跟弟弟都是在鐵路旁渡過的,有時候趁鐵路上沒有火車時,我跟弟弟總是偷偷跑到鐵軌上玩(真的特別危險的行為!),後來有一次差點被飛馳而來的火車撞,回家捱了一頓爸媽毒打後,我跟弟弟從此再也不敢踏入鐵軌半分。
我記得小時候我在鐵軌上薅野花時,鐵軌枕木上粘著好多幹掉的廁紙,在枕木縫隙裡還能看到一些乾涸掉的大便,特別噁心。
可以說,沒有不發臭的軌道,只要上面有大便多少都會有臭味,特別是在夏天,不但有臭味,可能還會產生蠅蛆,而之所以現在人們不覺得軌道發臭,它的背後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1、以前火車廁所都是老式直排式,軌道不發臭都是巡線員的功勞。上文中也介紹了,在沒有高鐵、動車、特快列車前,火車都是綠皮的,那時綠皮車的廁所都是直排式,汙物直通軌道上。
這些汙物如果不清理,一來是會影響到火車執行,二來也會給周邊居民住戶生活帶來嚴重影響。所以鐵路都會請沿線的巡線員進行清理打掃。
一段線路上會有很多站,每一站都會有巡線員,也叫做鐵路巡道工人,他們不光要檢查鐵路軌道銜接處的螺絲是否鬆動,還要檢查鐵路上有沒有異物,軌道枕木有沒有斷裂、腐蝕,如果遇到雨雪天氣,軌道上存有大量積雪,他們還要負責清理積雪。
除此之外,還要清理上面的樹枝、雜草以及從火車上漏下的汙物,這些東西不及時清理,一旦堆積起來則直接影響到火車的執行,甚至會造成很大的危險。
一名巡道工人每天要行走21公里的路,彎腰1000多次,無論嚴寒還是酷暑,所以軌道不發臭,他們默默地付出功不可沒。
2、軌道不發臭,是因為火車上廁所已經升級。現在我們乘坐的列車,廁所都是集便器式的,這種集便式廁所,集機、電、氣、液、真空於一體。
在上文中也跟大家簡單介紹了它的工作原理,所以現在列車廁所裡的汙物不會直接排到軌道上了,畢竟中國有18條鐵路線,最長的京九鐵路,全長2397千米,縱貫9個省市,這麼長的鐵路線上,要安排巡線員清理這些汙物,真的是一個很大的人工成本了。
所以為了縮短人工成本,乾脆把火車廁所進行改良,把廁所裡的汙物全部集中處理,不再排向軌道,等列車到站後直接由卸汙車統一運走處理。
這樣一來,軌道上不髒了,火車廁所裡也不臭了,同時也縮短了人工成本,真實的一本三利。
3、軌道不發臭,是因為這些汙物已經被風乾風化。就算是再先進的裝置,常年運作也會有不足之處。比如飛機上廁所更加先進,但也不能保證廁所裡的汙物就不會滲漏。飛機每天都要來往飛行,在飛行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馬桶汙水管道因氣壓原因洩露,所以偶爾會出現天降藍冰的情況。
而火車廁所更不例外了,要是遇到春運期間,火車上人滿為患,如果上廁所大便的人特別多,廁所的集糞箱滿了,但來不及進站清理,那麼在火車執行過程中,免不了漏到鐵軌上。
不過這些漏出去的汙物畢竟不多,在火車高速執行過程中,車底會產生強烈的氣流,這些糞便還沒落在地上就被氣流打碎了。
就算是落到了鐵軌上,經過日曬雨淋,大便也會被分解、風化掉了,甚至可能被附近一些流浪狗直接吃掉,所以鐵軌上並不會像以前那麼臭。
結語。如今鐵軌上不再發臭,也正說明了中國鐵路事業蒸蒸日上,鐵路技術蓬勃發展。
從最初的“棚代客”的簡陋廁所到綠皮車上的直排式廁所,再到我們現在乘坐高鐵的真空集便式廁所,也說明了火車裝置越來越人性化,科技含量也越來越高。
這應該是一件值得我們去驕傲的事情!
-
13 # 洛商溪
作為一名鐵路工人的兒子,我很明確地告訴你,鐵軌的臭,超乎你的想象!
隨著時代的變化,人們的出行方式越來越多元化,也越來越方便,就拿火車上的廁所來說,它也是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改進,才有了今天的面貌。
可一提到火車廁所,一段不堪回首的記憶就浮現在了我的腦海,然後我就一陣陣地反胃。
由於我爸是鐵路工人,所以我小的時候最喜歡做的事就是去鐵路看一列列火車呼嘯而過。
記得有一年放暑假,我隔著柵欄準備看疾馳的火車,當火車飛馳而過時,我感覺到臉上有一陣極細微的水珠,那種感覺清清涼涼的,很是舒服。
晚上回家後,我把這件事告訴給了我爸,當時我爸正在喝茶,當他聽到我說這句話後,他直接把茶噴了出來,然後他告訴我:你最好先去洗洗臉,因為飛到你臉上的水珠應該是糞汙飛沫。
聽完父親的話,我當時愣了幾秒,隨後我默默用肥皂洗了3遍臉……
為什麼會有糞汙飛出火車?以前經常坐火車的朋友應該還有印象,火車上的廁所都是直排式的,洞口是沒有連線任何管道的。
當你在上廁所的時候,透過廁所的洞,你能清楚地看到火車軌道上的枕木在快速地後退,因此,咱們產生的排洩物也會直接排放到鐵軌上。
據記載,在2002年左右,中國火車使用的廁所都是這種直排式的,當時中國的鐵路營業里程大概有7.19萬公里,鐵路客運量有10.5億多人次,而每天產生的排洩物則多達數千噸。
既然每天產生的排洩物這麼多,為什麼在鐵軌上沒看見成堆的排洩物?這主要分為幾種情況。
1、火車在高速執行時
火車在高速執行時,從廁所排放出的排洩物很快就被分散了,而且還會被車輪和氣流撕成細微顆粒,再加上強大的風力,會把這些顆粒四處吹散。
2、火車在低速執行時
如果火車低速執行,一些排洩物就會掉落在鐵軌旁邊,但大自然具有清潔功能,下幾場雨,軌面上的排洩物就會軟化並隨著雨水流入土壤成為有機肥!
而有些大的汙物則會沾附在鐵軌上被太陽曬乾,鐵路工人在養護的時候也會將其清理乾淨。
3、火車不執行時
火車不執行時,火車上的廁所一律都是關閉的,自然也就產生不了排洩物了,不然的話,車站就太臭了!
既然產生了排洩物,那為何有人說鐵軌不發臭呢?可以想象一下,每天有數千噸的排洩物從廁所排出火車,鐵軌怎麼可能不發臭呢?
之所以有人說鐵軌不發臭,這主要是因為他們只看見了市區內的鐵軌!
以前的時候,為了減少給市區帶來的汙染,火車在行經或者停靠在大城市車站期間,廁所的門都會提前關閉,所以乘客在火車站乘坐火車時,基本上不會聞到什麼異味。
但有時車體和轉向架依然會髒,尤其在夏天的時候,車站的鐵軌還是會瀰漫著一股特殊的味道。
除了鐵軌發臭以外,直排式廁所還有哪些危害?1、汙染環境,危害人體健康
火車直排式廁所的危害是很大的,不僅會汙染環境,而且對鐵路工人以及鐵路沿線居民的健康構成危險,甚至會危害到車廂內乘客的健康。
咱們上面提到的,火車在高速執行時,排洩物會被氣流撕成細微顆粒,然後再被風力四處吹散。
這也就意味著,除了軌道周圍會產生汙染外,火車車廂的外表面,包括車窗玻璃,車廂連線處都有可能沾上這些排洩物,長此以往,就會危害乘客的身體健康。
2、貴重物品容易掉出車外
除了排洩物可以直接排出火車外,在上廁所時,一些貴重物品也容易從洞口掉出車外,所以鐵路民警和護路隊員有時會根據乘客的求助,在鐵路沿線幫旅客找回從廁所掉落的東西,這無疑給他們的工作增加了負擔。
既然直排式廁所危害這麼多,為什麼不換掉呢?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從2000年開始,中國就對火車上的廁所進行了改造,從原來的“直排式”變成了高鐵和動車才有的“集便式”。
“集便式”,顧名思義,就是用集便箱將排洩物收集起來,等火車到站了,再由卸汙系統統一抽送運走,既環保又節水。
這種集便箱的好處在於,一方面,它不會汙染環境以及危害人體健康,另一方面,它不受時間和空間的影響,對於乘客來說,火車廁所升級後,最大的感受就是到站後,廁所不再“關門謝客”了。
(如果到站不讓上廁所,那可能是集便箱快裝滿了。)
寫在最後:“集便式”廁所雖然給乘客帶來了便利,但與此同時,它同樣也增加了一個很辛苦的崗位,那就是“吸汙人”,顧名思義,就是專門負責清理列車集便箱中的排洩物的工人。
吸汙人的工作一般都在夜晚,每次列車到站後,吸汙人就開始工作了,但他們的工作並不順利,因為有時會有乘客把衛生巾、飲料瓶蓋、塑膠袋等垃圾扔到列車廁所裡,這些垃圾特別不好清理,而且很容易堵塞汙物箱。
吸汙人為了將這些垃圾清理乾淨,他們必須將手伸進汙物箱內,然後將這些異物摳出來,不僅髒而且特別的辛苦。
所以作為乘客,我呼籲大家在享受廁所便利的同時,也應該做到文明如廁,不要往廁所裡亂丟垃圾。
最後,我向全體列車工作者表示真摯地感謝,正是因為有他們的辛勤工作,我們才能有舒適的乘車環境。
-
14 # 夜聽風雨李布衣
九十年代,我的一個同學在火車路上蹲著看極速行駛的火車,一坨糞便直接給甩在臉上,弄了半天扣不下來!
以前的綠皮車糞便直接排在軌道上,我上高中的時候,沒有坐過火車,有時候想看火車,放學以後不騎腳踏車,專門在鐵路上走著回家。
說老實話,開始很愜意,那個時候鐵軌中間是木軌,我們在木軌上蹦蹦跳跳,在兩邊光溜溜的鋥光瓦亮的鐵軌上走獨木橋,看誰堅持得久,偶爾沒有火車還坐在鐵軌上曬太陽,太陽大的時候,能聞見鐵路上的尿騷味夾雜著機油的味道,依然沒有當回事。
偶爾能看見鐵軌上連續幾段有幾坨糞便,就去的機會少了。
有一天,有個同學讓我帶著他去鐵路上玩,他說他想看看火車輪子是什麼樣的。那天剛好是禮拜六,我就和幾個同學到了鐵路上,等到火車鳴笛響起,大家紛紛跳到鐵路旁邊,那個時候,很多人都說,離火車要遠一點,近了就有可能被氣流吸住卷近火車底部,一命嗚呼。
我們幾個跳到火車路邊的溝裡,那個同學蹲在路上目不轉睛地盯著火車輪子,正看得仔細,一坨翔撲面而來,不偏不倚甩在臉中間,整個鼻子被捂住,當時尷尬的場面大家自己腦補,反正事後他多次請大家吃麵皮子還有核桃饃,他反覆交代,千萬不要到處宣揚,如果女同學知道了,他的面子就丟盡了。
事後好久,我和他說話,靠得近總感覺他臉上隱隱有股翔味。就為這事,我們幾個沒少蹭吃蹭喝。
大概2000年,我有一次坐火車,依然是那種綠皮車。當時在車站上停的時間比較長,我突然內急,就想上廁所,同行的朋友說到站火車廁所門都關了。我還是堅持去看看,非常幸運的是我坐的那節車廂廁所門沒有關,我進去以後恣意萬馬奔騰,完畢一看,我排洩的垃圾從蹲便洞口直接灑落在車站鐵軌上。
我回到座位上以後,心中一種歉意油然而生,半天不說話。同事問我怎麼啦!我沒有好意思說,我感覺我非常對不起車站工作人員!多年以後依然有心結!
所以,最起碼十幾年前火車軌道上不臭是假的。只不過你沒有碰見而已。
臭只不過沒有那麼強烈,一般情況下極速行駛的火車,糞便在高速氣流作用下被打散,成微小顆粒狀飄散於空氣中和鐵路兩邊,被大自然風化曬乾,被雨水沖洗,消失的無影無蹤,但是也有意外,我同學遇見的就是沒有被氣流打散的。
後來,環保的加強和在鐵路工作人員的要求,糞便在火車上被集中收納,有的是真空包裝,每到一站有專人收集處理,火車軌道上的臭味,髒亂差一去不復返了!
科學的進步,環保的提升,綠水青山,我們感嘆火車路上再沒有臭味,更感嘆我們國家國力的提升,老百姓衣食住行芝麻開花——節節高,越來越好!
-
15 # 劉丙潤
火車的糞便直接排到鐵軌上,卻聞不到臭味。這件事情遠沒有你想象的那麼簡單,看似一個簡單的提問背後卻有著無窮無盡的科學知識。
想必正在看這篇文章的小夥伴很多都有過坐火車的經歷,你要說咱沒有坐過飛機的經歷可以理解。
但坐火車尤其是短期或者長期旅行的話,那十之八九會接觸到,那在火車上我們是否會鬧肚子,或者是否會解決一些問題,是否會去上廁所。
一些人可能不會,但更多的人肯定也會,那我們上廁所的時候這些排洩物如何處理。
要注意,一節火車廂怎麼著也得有百八十號人,而且這輛火車幾乎是連軸轉。
可能從這個地方一直到很遠很遠的地方,這中間人來人往一節火車它的接待乘客量在500人以上應該不過分。
那如此多的人,他們所造成的如此多的排洩物,最終都跑到了哪裡去?
在跑到這個地方的時候,如果不加處理,那豈不是堆積如山?
是不是非常感興趣,如果感興趣的話,這篇文章看完沒有那麼簡單。
第1點,坐火車時發生的事兒。如果我們有過乘坐火車的經歷,就會發現在我們乘坐火車時一般會發生兩件非常詭異的事情。
而這兩件事情都和廁所相關哪兩件事呢第1件事是早些年的時候,火車的乘務員他們在檢查火車乘客的票時,會有一些人跑到廁所裡面去,他們真的是非常需要去上廁所嗎?
並不是這個樣子的,他們可能唯一需要的就是逃避檢查。
當然這件事情和我們主要談論的無關,只是再次簡單講一下。
而第2件事則是每一次火車到了某個站點或者即將離開某個站點的時候,這前後的15分鐘左右彷彿是不允許上廁所的,尤其是某些綠皮火車,為什麼呢?
在最開始的時候我沒有這樣的經驗,突然之間感覺肚子疼,特別想去上廁所。
可我到了廁所門口的時候,我發現這個廁所怎麼也打不開,跑到隔壁的廁所那邊也是這個樣子。
直到我去第3個廁所的時候,看到乘務員正在關廁所的門手裡面還拿著鑰匙,當時我就問他你在幹什麼,我可以去上廁所嗎?
乘務員看到我之後說你再堅持一下馬上就到站臺了,到了站臺之後會有乘客下車,也會有乘客上車,等他們處理完畢之後再有個五六分鐘,我把門開啟你再來上廁所。
在當時雖然我不知道乘務員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但是萬般無奈也只能點頭同意了。
在這種情況之下,如果你和乘務員抬槓,那不至於而且人家也只是本職工作而已。
而乘務員說的這一句話也就給我們解釋了,為什麼火車上的排洩物都排洩在鐵軌上,可最終卻沒有任何的味道。
第2點,快速分解。在我們乘坐火車的時候,火車的整理速度是非常快的,即便是那種老式的綠皮火車,速度也是比較快的。
當然不如現在的高鐵快,這是肯定的,如果我買乘坐火車的時候檢視周邊的樹木或者房屋,就會發現樹木也好房屋也罷,他們往後執行的速度是非常快的,那這就意味著一個相對速度自此產生。
但是這個相對速度理論上來說並不能夠給我們帶來任何解釋,我們唯一能夠得到的結論就是火車與地面之間的速度很快。
當我們在火車上去處理排洩物的時候,有一些火車是直接把排洩物堆積在鐵軌上。
可是要注意這種堆積可不是直接堆積上去的,而是有一段的降落空間,而這一段的降落空間就容易出問題。
什麼問題呢?火車的速度極快,排洩物在下降的過程當中,就很有可能被對流的風速或者一些其他的東西直接給衝散了。
最終這些排洩物不是一坨一坨的,而是變成了顆粒狀。
顆粒狀的排洩物在鐵軌上面,不能說均勻的鋪散開來,但是大體上也差不多,不是之前一塊一塊的變成顆粒狀就很容易理解了。
第3點,開放環境。在我們上小學的時候我的印象特別深刻,我的一個鄰居買不起化肥,使用農家肥。
但是這個農家肥可不是隨便使用的,會把這些排洩物堆在一邊,然後等風吹日曬變成了另外一種比較乾燥的東西才使用下去。
而這個時候您就告訴我這個農家肥比化肥還要好,但是奇怪的是那種農家肥似乎沒有特殊的臭味道或者怪味道,所以大體也是這個樣子。
在我們乘坐火車的時候,一系列的排洩物突然之間降落下來,而排洩物突然降落,伴隨著空氣當中的氣流衝散之後,在一個相對開放的環境當中味道不大。
說得再直白一些,就算是有味道,就算是有某些特殊的味道,在這個特殊的大環境大背景之下,這些味道也都被衝散開來了,短期之內肯定是有味道的。
但是再等上一段時間過不了三個小時兩個小時這種味道消散過去之後,也沒有什麼特殊的味道了。
而且火車又不止這一輛,這輛火車開走之後,下一輛火車會繼續開來,也就是底下的風速始終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準。
在風速較大的情況之下,這些排洩物將會被吹散得更加均勻,周邊到處都是。
而當這些排洩物在周邊到處都是的時候,接下來將會遇到的是太陽的暴曬或者周邊的風乾,再或者雨水的沖刷。
這些大自然的分解能力是非常強大且不容忽視的。
當大自然的分解能力突然之間全方面覆蓋上去的時候,這些排洩物也就沒有了之前那種特殊的味道。
準確地說那種特殊的味道也不太可能在排洩物上有過多的停留。
第4點,特殊機器。現階段如果我們乘坐火車的時候,就會發現火車上面會有馬桶搭著一些比較高階的火車或者火車的蹲式,廁所也會變得有點古怪。
最起碼和我們之前見過的綠皮火車有那麼一點點差距,這隻能說明機器更新迭代的速度極快,而火車也在進行一系列的文明進步。
伴隨著這一系列的高階機器上面將必然會變得更加乾淨,更加整潔,同時味道也會變得更輕盈,也會變得更小。
第5點,有味道終究是有的。要注意一點,火車鐵軌上不是說一點排線我都找不到火車鐵軌上也不是說一點味道都沒有。
在我上小學的時候去火車旁邊撿拾各種各樣的泡麵盒子,那個時候大家吃泡麵可能只是袋裝的。
但是在火車上呢,他們吃的時候都是桶裝的,而我們最大的樂趣就是撿拾那些桶裝的泡麵盒子,清洗乾淨之後去養花養草。
這個是因為有這方面的經歷,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我經常會發現一些不可言語的東西,而這些東西就不用去講了。
其實在火車軌道上走的時候也會有輕微的臭味,只不過那個時候年齡小不記事也沒有太多的反感,不過現在想想的確是有一點反胃。
當然再後來就沒怎麼去過了,因為再後來火車鐵軌兩旁有各種各樣的保護罩,然後這些保護罩我們這些外人過不去,不過這樣一想也好,最起碼挺安全的。
-
16 # 楚風說歷史
其實火車軌道上肯定會有氣味,只是我們不大關注而已,另外火車進站時廁所是不讓用的,所以我們看到的軌道都沒有排洩物。
前幾天帶著閨女到濟南動物園去玩,由於我們那裡離濟南還有幾百里路,開車是比較累的,所以我們一家選擇坐火車出行。
其實最近幾年都沒有坐過火車了,以前在濟南上大學時經常坐火車去,只是這幾年沒怎麼出過遠門,所以火車對於我來說都比較陌生了。
那天進站、檢票、上車,一系列程式下來,突然感覺比以前簡單了很多,都是直接刷身份證就可以,不像以前那樣需要有紙質的車票,還需要乘務人員會在車票上剪一下。
我坐上了火車,欣賞著外面的風景,一切是那麼的熟悉又陌生,突然覺得肚子有點不舒服,這時候火車已經離開了車站有一會了,廁所肯定可以用了,於是就去上一下火車上面的廁所。
結果進去廁所,一看火車上的廁所排洩口這麼小,雖然以前我也在火車上蹲過廁所,但是好多年都沒有印象了,關鍵以前也沒覺得那個排洩口這樣小啊!弄得我真怕堵到了廁所,不過沒有辦法,人有三急,只能先解決了。
完了以後,我一按沖廁所的按鍵,搜的一下強大的負壓直接把廁所衝的很乾淨,這時我才突然想起原來這個是負壓的,一般不會堵的。
回到座位,就開始好奇關於火車上這樣直通式廁所的原理,拿出手機看了一下這方面的東西,然後今天看到了這個問題就想回答一下。
現在哪些火車還是用的直通式廁所
目前,所有的動車、高鐵,大部分的25T型列車與少部分的25G型列車已經採用了真空集便器,實現了“真空集便式”處理。
動車和高鐵都是後來的新式火車,自然都配備了“真空式”的廁所。
而25T高原型的客車是首次實現零排放的火車,原因就是這種火車會路過青藏高原,所以為了保護青藏高原的生態環境,所有的汙水、汙物均集中收集排放。
到青藏高原的25T高原車可以滿足連續執行42小時無須排放的要求。即便如此,所有青藏線長途列車均需要在格爾木站集中進行吸汙作業和垃圾回收作業,汙物箱、汙水箱和垃圾箱清空後,才可進入格爾木-拉薩段執行。
而內地我們平時坐的一般火車,還都是採用的直通式廁所,直通式廁所的好處,就是不用設定排洩物回收箱,不用抽汙工作,但是壞處也是比較多的,比如汙染環境,傳播疾病。
“真空式廁所”的好處就是比較乾淨,火車到站了也不用關閉廁所,不會汙染環境和傳播疾病。
但是真空式廁所需要定期抽汙,這個工作可不是一般人可以乾的,之前看過一個新聞,幹這個工作的人需要一定的毅力,要不然很多人都受不了。
高鐵到了吸汙的站點後,會正好地停靠在吸汙的泵房附近,然後由車站工作人員將股道上的吸汙軟管與停靠動車底部排洩口連線,啟動裝置,依靠泵房強大的真空負壓把火車汙物箱裡面的排洩物吸出來。
一般能抽取半小時左右,直到抽不出來東西為止,客運高峰期可能抽的時間比較長,一個車廂可以抽取2噸左右的汙物。抽出來的汙物經排汙泵內的刀片攪碎,再排到市政汙水廠進一步處理。
一般負責吸汙工作的小組共有6個人,其中,3人負責日常巡檢及操作裝置,3人負責夜間維修裝置。
高鐵需要抽汙時,要停在專門的股道上,一個抽汙單元對應一個車廂,這樣可以很快地完成抽汙工作。抽汙工作都是晚上進行,因為高鐵晚上需要維護,是不執行的,正好進行抽汙工作。
雖然抽汙工作都是靠裝置進行,強大的抽汙泵一般都沒有問題,可是由於有的乘客會把衛生巾和大紙巾等異物丟進廁所,從而會造成排汙泵的刀片無法攪碎異物,發生堵塞,這時必須馬上啟用備用泵組繼續吸汙作業。
故障的泵需要人工檢修,障泵拆卸後,工作人員要用手伸進堵塞部位將這些異物摳出來,有時候堵塞的東西會帶出大量的汙物,弄得工作人員渾身都是,真是讓人作嘔。所以,我們在高鐵上上廁所的時候一定要講文明,給工作人員減少工作量。
那麼既然直通式的廁所是直接排放到軌道上的,為什麼軌道上不臭呢?
我覺得主要原因有四點:
第一,火車上的直通式廁所雖然是直接排放到軌道上,但是由於火車車速過快,會在火車周圍產生很強的氣流。
當沖廁所時,強大的氣流會產生很強的吸力,瞬間把汙物抽走,在火車底部很強的氣流下,排放到外面的汙物被氣流徹底打碎,基本上都是顆粒狀或者很小的霧狀物,落到軌道上的根本不明顯。
甚至有的汙物都被火車的氣流帶到很遠,在這種均勻的分佈情況下,軌道上並沒有很明顯的排洩物,自然氣味不是太明顯。
第二,我們看到的軌道都是火車站的。
其實也並不是軌道上不臭,而是我們沒有近距離的接觸軌道而已。
比如,在車站,我們也會離火車道比較遠的距離,火車沒有進站時,更不能靠近軌道,需要有一定的安全距離,所以我們基本上不會近距離的接觸軌道,當然聞不到臭味。
但是上車時,我們能明顯的感覺到火車底下有很強的臭味,這就說明排洩物並不可能完全的分離很碎,所以軌道上會有一定的殘留物,有臭味是肯定的。
不過,我們坐火車時,在火車進站前十幾分鍾就關閉了廁所,進站後更不會有人在火車上上廁所,這樣一來,我們在火車站的軌道上是看不到排洩物的,自然也不會聞到臭味。
而火車半路上的軌道,我們基本上很少接觸,所以也聞不到臭味,我相信在鐵路工作的人員肯定知道,火車軌道上會有臭味的。
第三,火車軌道是露天的,大自然的淨化能力太強。
在火車上排出的汙物,雖然會落到軌道或者軌道周圍,但是由於火車軌道是露天的,有利於氣味的擴散,所以氣味不是太明顯。
另外,像下雨天也會沖走一部分排洩物進入地下,正常的晴天如果風比較大,也會讓汙物迅速的風乾,這樣臭味也不是太明顯。
第四,火車上去廁所的人不會太多。
比如,火車線路上會有很多的站,一般進站前十分鐘或者出站後十分鐘是不讓上廁所的,站與站之間也就一個多小時的時間,這期間是沒有多少人上廁所的。
火車上一個車廂就一個廁所,上廁所的人員數量不會太多,在上百公里的路上,這點排洩物確實不算什麼。並且一些短途乘客都會在沒上火車之前提前解決內急,因此火車上去廁所的人並沒有想象得多。
上廁所的人少,軌道上自然會乾淨些,氣味也不會太明顯。
綜上所述,由於我們基本上沒有接觸過軌道,所以會覺得火車上的軌道還是挺乾淨的,不會有氣味,其實這都是我們想當然了,有地方的軌道是會有輕微臭味的。
不過由於上面的幾點原因,火車上的氣味不會太重,所以即使我們有機會在火車軌道上路過,在開放的環境下也是聞不到太大氣味的。
-
17 # 奇奇怪怪的科學觀
一位做鐵路工人的朋友告訴我“你絕對想象不到,火車上的這些排洩物去到哪裡了,也不知道為什麼會不發臭 ”。
在我家旁邊的不遠處,那裡就有一條鐵路軌道,有的時候當火車在旁邊經過的時候,我都能夠聽到火車開來的聲音轟轟轟隆隆的,非常的嘈吵。
不過即便它的聲音有點嘈人,我都會經常和我的小夥伴去那邊看火車經過的樣子,因為那副場面有點像電影裡面的那樣,
有種文藝的感覺,加上小的時候沒有什麼可以玩的地方,所以就待在旁邊看火車經過了,這對於枯燥無味的我來說,這也不失為一種樂趣 。
不過說來也奇怪,只要在火車站裡面上過廁所的人都知道,這裡面的廁所都是直排式的,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廁所裡面的那個蹲坑是沒有介面的,上廁所的人排出來的這些排洩物,都是直接排到外面去 。
所以在火車裡面上廁所的人都能夠看到,便口下面就是軌道了。那如果是這樣就很奇怪了,既然在火車上,
這些排洩物都是直接排在軌道上的,那為何軌道不發臭呢?而我們也沒有看到那些排洩物呢?
做鐵路工人的朋友告訴我“你絕對想象不到火車上的,這些排洩物都去哪裡了,更加想象不到它為什麼不發臭”。
火車廁所上的那些排洩物都去哪裡了?進站後15分鐘內關閉廁所
坐火車的人特別多,所以這也就意味著上廁所的人數量也會很多,那這麼多人的排洩物加在一起,那肯定會非常臭。
但是我們能夠發現即便在鐵軌上走動的時候,似乎也沒有看到有什麼糞便,或者也沒有聞到什麼氣味,那麼這些排洩物究竟去了哪裡呢?
其實這個問題很好回答,就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過,
就是在火車進站或者是火車出站的15分鐘左右,工作人員都會把廁所的門給鎖住,等到15分鐘左右之後再開啟。
那麼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就是為了,不讓這些人把排洩物排到,這些靠近人的地方,等到火車開到一些荒蕪人煙的地方,那就比較方便了。
所以這個時候說你在一些靠近站臺的軌道上看不到排洩物,也聞不到聞到正是因為火車上的排洩物,
都排到這些人煙稀少的地方了,所以你看不到,聞不著也很正常,這正是他們的目的所在 。
排洩物“神不知鬼不覺地消失了”
其中有一期節目講述的就是一件非常離奇而又非常搞笑的事情 。
事情是這樣的,2010年6月5號的這天,在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波東村,村民正如往常一樣外出的時候,
突然從天上掉下來了兩個如臉盆一樣大小的藍色冰塊掉落在農田裡 。
當時正值夏季,天氣又非常的炎熱,所以村民們對於這個現象都感覺到非常奇怪,因為即便要下冰雹,
那也應該是冬天下不可能會夏天下冰塊,所以這個實在是很罕見,村民們大為驚奇。
這兩個從天而降的大冰塊,硬生生的將地面砸出個一個直徑約為70cm,
深20cm的大坑,後來全村人都跑到這裡看了,因為這個現象實在是太過於離奇了,還有人聯絡了當地的媒體。
事情鬧到了,後面就有科學家來到這裡研究,經過科學家進一步的分析,發現這兩個大冰塊大有來頭,很有可能屬於那種非常罕見的“隕冰”。
科學家們再進一步,對這兩大塊冰塊,進行進一步分析檢測的時候,居然發現冰塊的成分居然和地球上某些冰塊的成分非常相像。
之後科學家們又趕緊回到現場有冰塊墜落的地方,意外的發現,冰塊的墜落地點處於飛機飛行的航線上。
在真相還沒有出來之前,當地就有一位張大爺偷偷地拿走了一些冰塊,回到家之後還迫不及待地品嚐起來,以為是什麼寶貝。
不過張大爺嚐了一下之後,感覺這塊冰塊有點甜,又有點苦,於是給這塊冰塊取名為“無根之水”,他深信這塊冰塊可以包治百病,最後還把它放到冰箱裡珍藏起來。
不過最後發生的事情非常搞笑,原來兩大塊冰塊經過科學家的研究和深入調查之後,
發現其實這兩塊冰塊就是飛機廁所裡面的排洩物經過處理之後,而凝結成的藍冰。
一些廁所用品,用在廁所裡面,能夠防止馬桶上發出臭味,而剛好那個廁所用品的顏色是藍色的,飛機有可能在飛行的過程中,
因為各種原因而洩漏了一些液體出去,最後這些液體會在高空的作用下結成冰塊,最後掉落下來,這就形成村民眼中所看見的“天上來的寶貝”了。
沒錯在火車廁所裡面的這些排洩物的處理,其實和飛機上排洩物的處理,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火車在高速行駛的過程中,會產生強大的氣流,而強大的氣流所產生的能量,能夠使顆粒互相碰撞和衝擊摩擦,
最後導致物體被強力地分解為極小的顆粒狀,拋向兩邊,甚至有的還被分解為更細微的氣霧狀顆粒,最後散佈在空氣裡。
所以最後我們都看不到這些排洩物了,原因就是這個,或者能夠看見,也只是一些零碎的。因為少所以幾乎看不到,
也因為是和周圍的泥土融為一體了,而氣味呢,也因為含量小,所以就聞不出來了。
不過隨著社會的發達,現在的火車一般都不使用直排式設計的廁所了,所以這些糞便也不會再像以前那樣消散在空中。
-
18 # 一木森林
一位在鐵路上工作30多年的老師傅告訴我,火車廁所的排洩物直接排在軌道上,不僅不會讓軌道發臭,甚至還有非常大的好處。
在中國高鐵出現之前,火車是人們最主要的遠行方式,即便現在中國高鐵總里程已經達到4萬公里,普通火車依然承擔著非常重要的客運任務。
相信大家坐火車的時候,都有過上廁所的經歷,在人群擁擠的車廂內,想要上趟廁所也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不但要穿越大包小包的行李,人多的時候還要排隊等上很久。
最主要的是,火車廁所的蹲坑是直排軌道的,上廁所時從蹲坑向下看去,只見一根根的枕木飛快的從眼前劃過,這要是肚子不舒服跑肚拉稀的話,真的是“一瀉千里”。而且更讓人擔心的是,萬一手機等隨身物品掉下去,基本找不回來。
要知道,火車線路每年要有成千上萬次列車執行,這一年下來,火車廁所排在軌道上的排洩物是一個天文數字。按照我們的固有思維,大量的排洩物堆積在一起,火車軌道早就變得臭不可聞,但我們在鐵軌周圍,卻聞不到任何臭味,這究竟怎麼回事呢?
接下來,讓我們一同探討下這個話題。
首先,我們先了解下火車直排式廁所的變遷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一些年紀較大的人,提到火車上的廁所或多或少都有些尷尬。那段時期由於我們火車數量配置不足,每年春運的客流高峰期,很多用來拉貨的車廂,臨時改造成拉客的車廂。這樣的車廂,在當時稱為“棚代客”車。
由於是大棚車臨時改造,內部很多設施根本就不完善。就拿廁所來說,平時拉貨的大棚車沒有廁所,但為了滿足乘客的需求,春運時會在車廂的一頭放置一個木桶,周圍用草蓆或木板圍起來,在木桶的底部鑿一個洞,直通火車下面的軌道,這就是一個臨時廁所。
這種臨時廁所可以說一點隱私性沒有,而且草蓆和木板根本無法隔絕廁所內的臭味,整個車廂臭氣熏天。
進入九十年代以後,“棚代客”逐漸消失在大眾的視野中,大量“綠皮車”投入使用,火車廁所的地板是鐵板,便池改為陶瓷的。乘客上廁所的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美中不足的是,陶瓷制的便池,用時間久了,上面的汙垢很難清理掉。
一直到九十年代末期,廁所便池開始改成塑鋼等硬質材料,一體式不鏽鋼直排式廁所,開始在火車上使用。
儘管火車廁所經歷多次變化,但它依舊是直排式的,這種直接往鐵道上排糞便的操作,我們一直持續了幾十年的時間。
火車廁所排洩物直通軌道,為什麼軌道不發臭?
1、火車上的排洩物,不會排洩到站臺附近
大家在坐火車時,應該注意到這樣一個現象:每當火車進入站臺之前,列車員會把廁所門鎖死,不讓乘客上廁所,知道火車從站臺離開一段時間,列車員才會再次開啟廁所。
因為火車站一般建在城市中心,是一個人流比較密集的地方,如果火車在靠近站臺的時候還繼續使用廁所,整個火車站都會被臭氣籠罩,影響附近的居民生活。
所以,靠近火車站臺附近的軌道,沒有了排洩物,自然也就聞不到臭味。
或許有人會問,為什麼遠離站臺的軌道,也聞不到臭味?
2、排洩物被高速氣流分解
火車離站後會逐漸開始提速,高速行駛時的速度每小時可達到120—140公里。高速行駛的火車,會產生強大的氣流,排洩物從廁所掉落的瞬間,被高速的氣流分解成無數的碎片,很難保持一個完整的形態。
排洩物被物理分解後,化成細小的顆粒散落在有砟軌道上,即便當時有臭味,火車行駛時產生的強大氣流,也會被吹散。
3、大自然的自然分解
其實對於這些排洩物,大自然有著自己的分解方式。例如雨水的沖刷、昆蟲的啃食、微生物的分解等等,在大自然面前,化為顆粒狀的排洩物肯定比成型的排洩物分解的更快。
排洩物以最快的速度被分解,無法成規模的堆積在一起,軌道上自然聞不到臭味了。
事實上,目前很多火車已經改為集便式廁所
進入21世紀,客運火車不斷更新,各種新型列車不斷湧現,裡面的設施、裝置越來越先進。一種集便式廁所逐漸在火車上應用。
集便式廁所是在每個車廂內安裝了一套獨立的集便器,只要輕輕一按,馬桶就會噴出少量的水,同時產生巨大的真空吸力將排洩物吸到車廂底部的集便器中,火車到站之後,就會有吸汙車把集便器內的排洩物吸走。
目前,除了普通火車等車型之外,集便式廁所廣泛應用到高鐵、動車、直達火車、特快火車等車型上。
說在最後
雖然火車上的直排式廁所直接排洩到軌道上,看起來有些不文明不衛生,但從大自然的角度來說說,這並不是一種汙染,而是一種饋贈。
曾經有科研團隊對鐵路沿線的生態進行調研,發現鐵路沿線的生態更加豐富,土地更加肥沃,植物更加茂盛,動物的數量更多。所以說,糞便對人類來說是汙物,但對大自然來說卻是個寶。
-
19 # 歷史梳順工
說來非常好笑又可憐,我和朋友第一次吃越南春捲時,呼嘯而過的火車給春捲加上了“美味的佐料”!
二十幾年前,因為老家沒有通火車,對於火車非常好奇。有一次去憑祥玩時,和兩個友仔到靠近鐵路的魚塘去釣魚。正一邊吃著越南春捲,火車開過來了,我們連忙丟下釣竿跑過去看。火車呼嘯而過,車身過去一半時,感覺強風中夾雜著不少的水汽撲面而來,初時感覺特別舒爽,漸漸地感覺不對勁啊,那味道微微含有些許臭味!後來才知道,這是我們第一次近距離觀看火車時收到的“大禮”:那風中的水汽,其實就是火車上的排洩物!那次的經歷,成了我們永遠忘不掉的笑話。
後來曾經坐火車去過上海和北京,漫漫長途中驚奇地發現,上衛生間排汙時,那排汙口竟然是直通下面的軌道的。當時心裡也覺得萬分奇怪:這麼多的人、這麼多的火車反覆經過,鐵路上不是應該汙物成堆、臭氣熏天了嗎?坐過火車多了才明白,情況並非如此。
那麼,火車廁所排洩物直通軌道上面,為何軌道不發臭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五個原因:
第一、高速氣流的功勞
火車在執行時,大多數路段是高速執行的,這樣就會形成一股強勁的氣流。人在火車上排洩汙物往下掉的過程中,液體部分往往被吹散為霧氣狀飄散開來,而固體的糞便大多也被擊碎成細小的顆粒狀。這些顆粒狀汙物也隨風飄散,大多了無蹤跡了。
第二、車上工作人員的功勞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以前坐綠皮車每當準備到一個站點前十幾分鍾,工作人員就會把廁所門鎖上。之所以如此,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火車減速、停靠車站時不給汙物排放到人群密集的城鎮中。要不然,不僅每個火車站都會臭氣熏天,就是兩邊居民也不得安生。
第三、雨水和太陽的功勞
高速氣流雖然可以把汙物擊碎吹散,但最終好多還是會飄落在軌道上。但是雨水一來,對鐵軌進行沖刷,軌道就會顯得乾淨了許多。即使沒有下雨,在太陽的猛烈照曬下,已被擊碎的顆粒狀汙物也會幹燥變得更為微小。
第四、自然界的功勞
我們排出的汙物令人厭惡,但對於一些動物卻是理想的美味佳餚。特別是不少昆蟲,常常以此為食。而我們肉眼看不見的千萬億的微生物,則無時無刻不在為我們將這些汙物進行細緻的分解。
第五、鐵道工人的功勞
經過以上幾道程式的分化瓦解,鐵道上往往還會有些紙巾等死汙爛垢,這就需要鐵道工人們在日常巡視、維護中進行人工清理了。但是這些大多位於常人不輕易涉足的荒山野外,所以一般人感覺不到而已。
進入新世紀之後,雖然有些普通火車還採用直排式廁所,但其比例早已大大降低。現在不管是高鐵、動車或者是直達火車,集便式廁所已普遍應用。
我的一個老鄉前兩年曾在動車所上班,其職責便是專門“吸汙”。據他說就是以吸汙管將每節車廂上的排洩物吸引到地下。大多數吸一次即可完成任務,但也有少部分沉積凝結難以吸出來,那就要先往裡面注水再吸,直到達標為止。雖然吸管和糞池之間是封閉的,但還是會稍微有點臭味,若是操作不當,偶爾也會有“中獎”的機會。
總之,火車上排洩的汙物直通軌道上,並不是完全如題主所說的那樣不發臭,而是乘客們能排洩的主要在荒野外,經過強風吹襲、雨水的沖刷和太陽灸烤、動物微生物的啃食分解、鐵道工人的辛勤清理等等綜合作用下,才顯出我們所看到的清潔軌道。隨著時代的發展,火車上直排式的廁所終將為歷史所完全淘汰,希望這一個日子儘快到來!
(網圖,侵刪)
-
20 # 大虎談說
一個工作10年的鐵路工人告訴我:火車糞便直通軌道,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那味道能燻死一頭牛。
火車是人們重要的交通工具,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坐火車,這長途難免避免不了大家在火車廁所上大便。
那麼火車廁所上的大便飛出火車,都去哪裡呢,如果是留在火車軌道上,這肯定會經過時間的累計,這些糞便肯定會堆滿鐵軌,從而發臭,汙染周圍的環境的。
下面我帶大家一起探索一下這個問題:
火車廁所有2種
現在火車每一個節點都會安裝一個廁所,來方便大家大便,從而不耽誤大家上廁所的時間,根據我瞭解到,火車廁所有2種安裝方式,一種是直排式廁所,另一種是負壓式廁所。
下面我帶了解一下這2種廁所:
①直排式廁所
直排式廁所:就是將廁所下方打一個洞口,讓車上的人方便完畢後,將這些糞便,在火車高速的條件下,掉落在地面上,這就是直排式廁所。
在10年前,幾乎所有的火車都用直排式的廁所,將廁所上的糞便,透過高速分解成更小的糞便掉落在軌道兩側,但這種直排式的廁所缺點很明顯就是很難將一些硬的糞便,在高速上無法分解掉。
從而掉落在鐵軌上汙染環境。
大家別小看這個缺點,如果長時間的累積,這些糞便很有可能堆積滿鐵軌左右兩側就麻煩了。
所以這也是為啥鐵路工人在鐵軌上幹活的時候,經常聞到一股臭味,那是因為糞便貼上在鐵軌附近,在大自然的風吹雨打無法分解掉,散發的臭味。
所以說:直排式的廁所對我們鐵路工人並不友好,但對大自然是非常友好的,理由如下:
糞便對我們人類來說,雖然是汙物,但對大自然來說是好事,因為糞便含著大量的有機物能為軌道周圍上的植物提供氮,磷等,重要生長的元素。
這也是為啥火車鐵軌兩側的植物,生長非常的茂盛的原因,那是我們的糞便給植物提供了肥料。
②負壓式的廁所
直排式的廁所最大的缺點就是汙染周圍的環境,使周圍臭氣沖天,鐵路工人應該深有體會。
為了解決火車軌道上糞便發臭的問題,工程師將原來的直排式廁所改成負壓式廁所,那麼什麼是負壓式廁所呢?
回答:負壓式的廁所跟我們家用的廁所原理差不多,透過按鍵,將大量的沖水在大壓強下將糞便衝到火車車廂底部,這樣一來,就可以避免糞便飛出軌道,汙染環境了。
至於車廂的糞便處理的方式也很簡單,那就是火車到站後,有鐵路的工人開車汙車專門將車廂糞便取走。
所以說:負壓式的廁所幹淨又衛生。
火車廁所排洩物直通軌道,為何軌道不發臭呢?
火車廁所將排洩物直通軌道,也就是說,這輛火車採用直排式的廁所,是存在發臭的問題,並非大家所說,糞便飛出來後不發臭,只不過發臭的程度不同。
下面來談談以下幾種方式,可以減輕糞便發臭的問題:
①留下大量的糞便給屎殼郎吃了
直排式的廁所,將糞便飛出軌道後,一般附著在鐵軌上或者地面上,如果是那些比較大,又硬的糞便,是無法經過大自然分解掉的。
這時候,生物圈的屎殼郎作用來了,它們吃動物的糞便為生,號稱是大自然的清潔工,專門清理動物的糞便。
它們工作的方式,一般是將糞便滾成糞球,再將這些糞球搬運到指定的地點,慢慢消化掉這些糞便。
所以說,有屎殼郎的地方,一般都很乾淨,就如火車鐵軌上大量的糞便,被屎殼郎吸收了,但少量的糞便臭味還是有的。
②物理分解:
火車開廁所門也是有規律的,一般火車到站的時候,廁所門都是處於關閉的狀態,防止有人上去廁所拉屎就麻煩了,畢竟直排式的廁所,直接通往軌道的。
第二種情況就是,火車高速開的時候,直排式廁所,處於開啟的狀態,原因是:
火車在高速的狀態,透過風速可以將廁所的糞便逐個分解成微小的物質掉落到地面上,這種方式雖然能解決火車糞便上的問題。
但缺點也是很明顯,就是糞便再小,它掉落到地面上,也是糞便,只不過發臭的程度,要比成堆的糞便要小得多。
除了物理分解糞便,還有一種方式就是大自然有一定的調解能力,在一定的時間內,天氣的風吹雨打,可以沖走火車鐵軌上的糞便,來滋潤植物。
所以說,火車上的排洩物直通軌道,沒有想象中那麼嚴重,因為大部分的糞便都被雨水給刷走了。
寫到最後:
火車上直排的糞便,經過風速掉落在鐵軌上,再經過雨水的刷 新 ,一般軌道上沒有大家想的那麼臭。
因為大自然是有自身調節能力的,不可能讓這些糞便堆滿軌道的,這時大自然的清潔工(屎殼郎)就出場了搞定這些糞便。
回覆列表
火車廁所裡的屎尿都排到軌道上?為什麼沒有越堆越多,其實沒這麼簡單!有朋友問,火車上的屎尿都是排到哪裡去的?相信很多網友都知道,以前的火車都是直排式,什麼叫直排式?就是從馬桶直接排到火車外,
我們最開始的火車是綠皮車,有的小夥伴們還可能做過這些綠皮車,它的價格低,但是速度也比較慢,不像現在高鐵、飛機這麼快速。現在小夥伴們經常做的火車大多都是以字母開頭的,這些字母也代表著這列火車的速度。
首先,技術上的確存在差距,排洩物無法及時清除,只有直接排到軌道上。在我們的火車還是綠皮車的時候,那時候轟隆隆地以燃燒煤炭為動力驅動的,技術上還不能達到完善火車本身的動力問題,帶來了很大的汙染。就是火車在行駛過程中,會和鐵軌發生摩擦,雖然速度看起來並不快,但是在這之間會產生大量的熱量,這是足夠達到高溫的。廁所產生的氣味也會因為這高速的行駛而消散。
以前單位有一對夫妻出去旅遊,身上裝了1萬塊錢,塑膠袋好好的包起來的,但上廁所時不小心掉了下去,於是他們到了下一站就下車了,沿著鐵軌往回找,竟然給他們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