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曦光生活家

    信託理財產品是一種風險較低,收入相對穩定,高回報的理財工具。

    信託:受人之託,履人之囑,代人理財。他是一種法律行為,同時也是一種金融行為,更是一種投資行為。

    三十多年來,還未出現一例到期不能兌付的情況,風險幾乎為零。

     瞭解的信託的人非常喜歡投資信託,不瞭解信託的人會認為信託有很高的風險,其實信託的風險比較小。

      資金門檻100萬,固定收益9%--13%。

     

  • 2 # 信託者

    既然問的是現在的信託靠不靠譜,那就得知道時下信託投資的風險在哪裡,以及信託機構,信託專案乃至整個信託行業是否有足夠的能力來應對,這樣才能得出是否靠譜的結論!!

    大家都知道時下信託逾期的專案,涉及的信託機構很多,如之前的中江信託,安信信託(在18年還是主動管理的白馬,各種光環加身)最近的中泰信託5億青海省投逾期。逾期的專案型別也很多,18年遍地上市公司,民企違約,最近的國元信託以政信專案逾期,19年5月開始房地產信託進行餘額管控,規模是一減再減,通道業務,自從資管新規從18年4月份出臺規模已經縮水了4萬億,的的確確信託各方面都受到影響!!

    各位投資者如果在選擇信託時,對上述事件選擇忽視的話,那就要謹慎投資了,如果都考慮到了,那筆者可以很負責告訴您,信託一定是當下穩健收益的最佳選擇。

    為什麼這麼說呢,筆者從下面幾方面來做個分享

    第一,信託風險專案個數上升,不良率增長,各類信託專案型別都有涉及

    各位,上述是都是客觀事實——不可否認,筆者在此推薦中國信託業協會官網——上面有信託業最權威、最公正的資料以便投資者隨時查詢最新資料。信託業有很強的順週期性,時下經濟下行,信託不良率上升這是不可避免,之前融資政策、環境寬鬆,不少融資方(尤其民企)資產質量不佳,主要依靠再融資來運轉資金鍊,如此一來,政策緊縮,此類企業賴以生存的法寶不復存在,自然而來,對應的融資專案走向了預期,違約甚至暴雷,更何況,這背後有資管新規這把利劍——去通道,去巢狀,去槓桿,破資金池運作!!

    第二,信託機構一共就68家,根據歷史資料除了天津信託和紫金信託未曾逾期,其他機構都有逾期,這些信託機構應該如何選擇?

    Sunny下沒有新鮮事,就連上述2家,筆者覺得也有逾期專案,只是未曾爆出,或者說處理得當罷了,信託資管規模21.77萬億,頭部平臺如中信、平安,中融信託,單單一家規模就破萬億,排名靠後的信託也有百億的規模,大數法則,少至百億規模,這也是一個天文數字了,沒有一點不良,請問誰能相信,所以有逾期是正常的,關鍵在於風控是否真實,落地,到位——投資者所應該關注的不是期盼零風險,而是風控是否能覆蓋風險!!!

    第三,投資者應該如何選擇專案,怎麼選擇機構?

    長篇大論就不說了,之前分享很多了,就給出幾條建議吧

    其一,儘量選有背景的信託機構,民營背景弱了點

    其二,地產和政信,推薦後者居多,地產是誰帶動的,各位要心中有秤!!

    其三,資金池信託,你️一分為二,投向不明不是錯,是你被忽悠的是錯了,臭豆腐聞著臭還吃著香,日後的主流一定是信託機構主導的主動管理類信託,而資金池信託是業態上最接近的,潛力巨大。

    一點愚見,感謝閱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機上的通訊錄被誤刪,一些重要的聯絡人都沒有了怎麼辦?